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休克兔血浆IL-18、SOD、MDA的变化及亚甲蓝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高中 许铁 +3 位作者 王厚清 李茂勤 史载祥 许继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创伤性休克兔血浆白介素-18(IL-1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评价亚甲蓝(MB)对创伤性休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日本长耳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创伤性休克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和创伤性休克MB复苏组(M... 目的通过测定创伤性休克兔血浆白介素-18(IL-1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评价亚甲蓝(MB)对创伤性休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日本长耳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创伤性休克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和创伤性休克MB复苏组(MB组),每组6只,记录休克前(T1)、休克末(T2)、复苏末(T3),复苏后0.5 h(T4)、2 h(T5)、4 h(T6)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并测定血浆IL-18、SOD、MDA。结果对照组IL-18、SOD、MDA在各时间点变化不明显。另外两组在IL-18、MDA水平变化明显升高,且生理盐水复苏组高于MB复苏组(P<0.05),SOD明显降低,生理盐水复苏组明显低于MB复苏组(P<0.05)。结论亚甲蓝可降低血浆IL-18的水平,并可能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过度生成,对创伤性休克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动物实验il-18 SOD MDA亚甲蓝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大鼠创伤性休克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孙高斌 黄宗海 +1 位作者 孙英刚 杨文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和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用44只SD大鼠制作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双侧股骨干砸伤后并经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35... 目的评价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和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用44只SD大鼠制作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双侧股骨干砸伤后并经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35~45 mmHg(4.67~6.00kPa),维持30min,然后回输失血和等量的林格氏液.随机分为休克组(10只)、AG组(根据复苏时静脉注射AG含量为2、8、60 mg/kg@b.w.则分为AGI、AGⅡ、AGⅢ组,各8只)、L-NAME组(10只,复苏时静脉注射L-NAME 8 mg/kg@b.w.),观察休克前后血浆NO浓度的动态变化及24 h大鼠存活率.并留取肺、肝、肾、小肠组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大鼠创伤性休克后,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休克前;AG各组动物复苏后血浆NO的水平明显降低,各脏器的病理损害亦显著减轻,存活率明显提高,并且AGⅢ组效果最好;L-NAME组动物复苏后血浆NO的水平也明显降低,各脏器的病理损害无明显变化,存活率无明显提高.结论NO在创伤性休克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AG有助于创伤性休克的改善:而L-NAME能降低NO的水平,但对休克的预后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氨基胍 L-硝基精氨酸甲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大鼠重要脏器中一氧化氮与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
3
作者 陈荣剑 詹丽英 +1 位作者 黄宗海 林洪武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时重要脏器中一氧化氮与P 选择素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复制大鼠创伤性休克模型 ,采用镉还原比色法 (Griess)及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休克后 30min、休克后 1h、复苏后 1h、复苏后 4h大鼠肝脏、小肠、肺脏、...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时重要脏器中一氧化氮与P 选择素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复制大鼠创伤性休克模型 ,采用镉还原比色法 (Griess)及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休克后 30min、休克后 1h、复苏后 1h、复苏后 4h大鼠肝脏、小肠、肺脏、心脏组织中的NO-2 /NO-3 、P 选择素的含量。结果 正常大鼠大多数重要器官中的NO及P 选择素均含量较低 ,休克后 30min及 1h ,肝脏、小肠、肾脏、心脏中的NO较对照组下降 ,而P 选择素含量较对照组升高 ,但两者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复苏后 1h ,肝脏、小肠、肺脏、心脏中NO下降明显而P 选择素含量显著升高 ;复苏后 4h ,肝脏、小肠、肺脏、心脏中NO及P 选择素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创伤性休克时体内重要器官中的NO和P 选择素含量变化与休克时存在明显的微循环紊乱、内皮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一氧化氮 P-选择素 动物实验 大鼠
下载PDF
654-2对重度失血性休克中TNF-α及IL-6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永和 赵宁 宋祖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4-205,共2页
目的 探讨 6 5 4 - 2对失血性休克TNF -α及IL - 6血清浓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制造大白兔失血性休克模型 ,分为失血性休克和 6 5 4 - 2治疗组 ,各组分别于休克前、休克末、复苏末及复苏后 1、2、4和 8h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变化 ... 目的 探讨 6 5 4 - 2对失血性休克TNF -α及IL - 6血清浓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制造大白兔失血性休克模型 ,分为失血性休克和 6 5 4 - 2治疗组 ,各组分别于休克前、休克末、复苏末及复苏后 1、2、4和 8h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变化 ,并测定血清TNF -α及IL - 6水平 ,记录死亡率。结果 休克后TNF -α及IL - 6血清浓度均显著升高 ,6 5 4 - 2治疗组在休克复苏后各时间点TNF -α及IL - 6血清浓度均较休克组显著降低 ,且 6 5 4 - 2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  6 5 4 -2能够降低失血性休克TNF -α及IL - 6的产生而起抗休克的作用 ,并降低休克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654-2 TNF-Α il-6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金边瑞香浸膏对小鼠血清IFN-γ、IL-4、IL-1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况南珍 傅颖媛 +2 位作者 徐静 曾小平 陈开森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10期1-2,6,共3页
目的观察金边瑞香(daphne odora var.marginata,DOVM)浸膏对小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1、2、4、8、16 g/(kg.d)DOVM浸膏组共... 目的观察金边瑞香(daphne odora var.marginata,DOVM)浸膏对小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1、2、4、8、16 g/(kg.d)DOVM浸膏组共6组,每组10只。DOVM浸膏不同浓度组分别灌胃给药0.02 mL/g,1次/d,连续14 d;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0.02 mL/g,1次/d,连续14 d。常规分离血清后,采用生物素双抗体ELISA夹心法(ABC-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IFN-γ、IL-4、IL-18的水平。结果1 g/(kg.d)DOVM浸膏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生理盐水组与DOVM浸膏不同浓度组血清IFN-γ、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OVM浸膏不同浓度组间血清IFN-γ、IL-18水平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 g/(kg.d)DOVM浸膏对小鼠IL-4的表达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瑞香 IFN-Γ il-4 il-18 动物 实验 小鼠
下载PDF
家兔失血性休克并内毒素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制备 被引量:20
6
作者 卢瑗瑗 尹文 虎晓岷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接近临床的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血症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方法预实验组取32只家兔,股动脉放血诱发休克,随后回输全部血液。血压平稳后,在腹腔注射不同计量的内毒素(LPS,各8只),观察各组动物相应时间点(1... 目的建立一种接近临床的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血症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方法预实验组取32只家兔,股动脉放血诱发休克,随后回输全部血液。血压平稳后,在腹腔注射不同计量的内毒素(LPS,各8只),观察各组动物相应时间点(12、24、48h)的一般情况和死亡率。实验组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8只)。根据预实验结果,选定休克并10μg/kgLPS损伤动物为MODS模型组,进行上述相应时间点血浆炎性递质各个器官功能检测,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股动脉放血快速回输并注射10μg/kgLPS组家兔MODS的死亡率在12、24和48h分别为12.5%、50.0%和62.5%,较符合MODS的临床表现。模型组动物在内毒素注入后12h已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4~48h各器官功能指标均出现2倍以上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伴有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升高,明显的低血氧症和高碳酸血症。病理学观察显示肺、肝、小肠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实质性损伤。结论该实验较好的重现了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血症致MODS的诱因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MODS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失血性休克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模型制备 家兔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6(il-6) MODS 内毒素血症 临床实验研究 动物模型 不同程度 正常对照组 病理学检查 白细胞介素 高碳酸血症 病理学观察 腹腔注射
下载PDF
高频振荡结合部分液体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淑娟 杨明 +1 位作者 陈晓 李德元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6期1-4,7,F0002,共6页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结合高氟碳化合物(PFC)对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兔的呼吸功能及IL-10、IL-18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并急性呼吸衰竭模型,随机分为常规机械通气(CMV)组、H...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结合高氟碳化合物(PFC)对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兔的呼吸功能及IL-10、IL-18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并急性呼吸衰竭模型,随机分为常规机械通气(CMV)组、HFOV组和HFOV+PFC组,分别在治疗后1、2、3、4h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治疗4h后抽血处死动物,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0、IL-18水平,右肺中叶取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3组兔伤后PaO2均降至60mmHg(1mmHg=0.133kPa)以下,各组伤前、伤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兔伤后PaCO2均升高,pH值均降低,各组伤前、伤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h时3组的PaO2均有上升,HFOV+PFC组上升最为明显,HFOV+PFC组明显高于HFOV组(P<0.01),HFOV组明显高于CMV组(P<0.01)。治疗4h后3组PaO2均有所改善,HFOV+PFC组高于相应时相HFOV组(P<0.01),HFOV组高于相应时相CMV组(P<0.01)。治疗4h后3组兔pH值、PaCO2与致伤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水平:HFOV+PFC组高于HFOV组(P<0.01),HFOV组高于CMV组(P<0.01);血清中IL-18水平:HFOV+PFC组低于HFOV组(P<0.01),HFOV组低于CMV组(P<0.01);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HFOV组的损伤程度较CMV组减轻,HFOV+PFC组损伤最轻,CMV组损伤最重。结论HFOV结合PFC可显著改善蒸汽吸入性损伤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兔的PaO2,并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气体交换状态,改善呼吸功能。还可提高血清中IL-10水平,降低血清中IL-18水平,从而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兔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氟碳 呼吸衰竭 急性 il-10 il-18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IL-18重组体联合HBVS基因核酸疫苗免疫小鼠的实验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建忠 朱海红 +1 位作者 刘克洲 陈智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 研究IL 18重组体对HBVS基因核酸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 ,以探求HBV核酸疫苗免疫预防和治疗的新策略。方法 将 pcDNA3 S单独或联合pcDNA3 18免疫Balb/c小鼠 ,检测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 目的 研究IL 18重组体对HBVS基因核酸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 ,以探求HBV核酸疫苗免疫预防和治疗的新策略。方法 将 pcDNA3 S单独或联合pcDNA3 18免疫Balb/c小鼠 ,检测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反应 ,并作HBsAg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特异性细胞因子诱导试验。结果 与pcDNA3 S免疫组比较 ,pcDNA3 18和pcDNA3 S联合免疫组小鼠的抗 HBs水平略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特异性CTL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5 )。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体外经特异性抗原HBsAg刺激后 ,联合免疫组脾细胞上清液中IFN γ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IL 4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联合免疫组特异性HBsAg作用后脾细胞的刺激指数 (SI)高于 pcDNA3 S免疫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IL 18重组体联合HBVS基因核酸疫苗免疫小鼠 ,可促进机体诱导特异性TH1细胞和CTL细胞反应 ,增强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重组体 HBV S基因核酸疫苗 HBV感染 动物实验 联合免疫
原文传递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时P-选择素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荣剑 林洪武 黄宗海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鼠血浆中的P 选择素的影响。方法 复制大鼠创伤性休克模型 ,于复苏时予以左旋 -N -位硝基精氨酸甲酯、氨基胍、L 精氨酸等治疗 ,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大鼠动脉血浆中P 选择...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鼠血浆中的P 选择素的影响。方法 复制大鼠创伤性休克模型 ,于复苏时予以左旋 -N -位硝基精氨酸甲酯、氨基胍、L 精氨酸等治疗 ,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大鼠动脉血浆中P 选择素的含量。结果 正常大鼠组动脉血浆中的P 选择素的含量较低 ;休克后 30min ,动脉血浆中的P 选择素含量较对照组升高 ,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复苏后 6 0min ,动脉血浆中的P 选择素含量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创伤休克 +L NAME组 ,复苏后 6 0min动脉血浆中的P 选择素含量较创伤休克 +盐水组上调 ;创伤休克 +AG组 ,复苏后 6 0min及复苏后 180min动脉血浆中的P 选择素变化不明显 ;创伤休克 +L Arg组 ,复苏后 6 0min动脉血浆中的P 选择素含量较创伤休克 +盐水组下调。结论 创伤性休克后体内P 选择素是升高的 ,这与休克时存在明显的微循环紊乱、内皮功能障碍、再灌流损伤和细菌移位有关 ;LNAME及L Arg对P 选择素有调节作用 ,而AG对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P—选择素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L—精氨酸 酶联免疫法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