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治疗效果分析
1
作者 李俊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甄选本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6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利用随机分组法将76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正压液体复苏急诊治疗举措,观察... 目的:分析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甄选本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6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利用随机分组法将76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正压液体复苏急诊治疗举措,观察组患者采取系统急诊治疗举措。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抢救成功率。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89.4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8.42%)。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系统急诊治疗举措在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能够进一步增强临床抢救效果,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代谢异常情况与凝血功能,能够尽快帮助患者恢复体温,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临床死亡率,在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治疗中值得广泛运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临床急诊 急诊治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损伤控制复苏对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谭向晖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1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损伤控制复苏(DCR)对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HS)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严重T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损伤控制复苏(DCR)对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HS)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严重T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DCR治疗,联合组接受舒芬太尼联合DC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血乳酸(BL)]、应激反应[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抢救成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复苏后TT、PT高于复苏前,但联合组TT、PT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苏后PaO_(2)、SaO_(2)高于复苏前,BL低于复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复苏后PaO_(2)、SaO_(2)、B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苏后CRP水平低于复苏前,Cor水平高于复苏前,且联合组CRP低于对照组,Co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DCR治疗严重THS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气指标,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舒芬太尼 损伤控制复苏 凝血功能 血气指标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孙西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33-0136,共4页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100例急诊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预见性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红蛋白...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100例急诊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预见性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红蛋白、抢救效果、急救时间、纠正休克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急诊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在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正直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3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对其急诊抢救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从邵武市立医院急诊2017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抽取8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收治时间分组,2017年9月—... 目的:探讨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对其急诊抢救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从邵武市立医院急诊2017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抽取8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收治时间分组,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模式;2020年10月—2022年8月收治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对比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检查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休克缓解时间、抢救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查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休克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的效果较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缩短检查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和休克缓解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升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 抢救成功率 急诊抢救
下载PDF
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中运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王会娟 张涛 +1 位作者 曹柳 周月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182-0184,共3页
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我院提供常规护理的33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为常规组,选取同期的33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为急诊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急诊组在抢救所需时间方... 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我院提供常规护理的33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为常规组,选取同期的33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为急诊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急诊组在抢救所需时间方面,短于常规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急诊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03%和18.18%(P<0.05)。结论 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中运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急诊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患者床旁超声下腔静脉直径与中心静脉压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罗建 赵云霞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2期1829-1831,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TS)液体复苏患者床旁超声下腔静脉直径(IVDC)与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2例HTS液体复苏患者,于液体复苏前后通过床旁超声测量肝后下腔静脉最大径和最小径(IVCmax...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TS)液体复苏患者床旁超声下腔静脉直径(IVDC)与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2例HTS液体复苏患者,于液体复苏前后通过床旁超声测量肝后下腔静脉最大径和最小径(IVCmax、IVCmin),计算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v-IVC),同时Seldinger法测量CVP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IVDC、CVP水平的关系,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液体复苏前IVC、CVP水平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HTS患者液体复苏后IVCmax、IVCmin、CVP水平均较液体复苏前升高,v-IVC水平均较液体复苏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S患者液体复苏前、液体复苏后IVCmax、IVCmin与CVP水平呈现正相关(P<0.05),与v-IVC水平呈现负相关(P<0.05);容量反应阳性组液体复苏前IVCmax、IVCmin、CVP水平低于容量反应阴性组,v-IVC水平高于容量反应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前v-IVC水平预测HTS患者容量反应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88,高于IVCmax、IVCmin、CVP预测评估曲线下面积0.696、0.773、0.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体复苏可明显改善HTS患者容量负荷,床旁超声检测IVCmax、IVCmin水平与CVP呈现正相关,v-IVC水平与CVP呈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床旁超声 下腔静脉直径 中心静脉压
下载PDF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阐述
7
作者 张美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37-0139,共3页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THS)作为危急重症,有较高的死亡率,为此需采取急救治疗,一旦急救不及时或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则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THS可能诱发低血容量、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等,甚至诱发恶性循环,从而...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THS)作为危急重症,有较高的死亡率,为此需采取急救治疗,一旦急救不及时或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则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THS可能诱发低血容量、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等,甚至诱发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临床急救难度增加。对于THS而言,一方面要加强急救治疗,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护理干预,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身心安全,避免病情急剧恶化。本文就THS急救护理进行了阐述,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急救护理 院前护理 转运护理 急救原则
下载PDF
控制性低温麻醉联合PiCCO监测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脑组织灌注和耗氧量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孟德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13-0015,共3页
医学临床上对休克疾病进行不同阶段的划分,其中为前、中及晚期,患者为中期时其血量流失约为1500mL,占身体血液总量30%,同时会造成患者生命各项指标发生较大变化。患者休克为晚期阶段,各项体征指标极为微弱,患者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医学临床上对休克疾病进行不同阶段的划分,其中为前、中及晚期,患者为中期时其血量流失约为1500mL,占身体血液总量30%,同时会造成患者生命各项指标发生较大变化。患者休克为晚期阶段,各项体征指标极为微弱,患者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本次内容主要以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为基础,开展控制性低温麻醉联合PiCCO监测操作,对患者脑组织灌注和耗氧量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综合调研。方法 试验主要以具体要求对病例进行了仔细筛选,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为主,确定患者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表现,与此次研究各项指标相一致者为120例。通过电脑软件完成组间区别,60例为对照组,此组具体给予常温麻醉联合PiCCO监测,还有一样病例的患者为观察组,具体以实际状况开展控制性低温麻醉联合PiCCO监测。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心脏指数、心输出量、患者耗氧量、脑灌注压、MDA、NO、ED方面进行了综合调研。结果 从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方面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显著提升;患者耗氧量显示,对照组相对恢复情况较差;查看两小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脑灌注压,表示在0h情况下,两组患者各指标基本相接近,但都存在异常情况;对于1、2、3小时脑灌注压比较,显示观察组情况更佳;MDA、NO、ED各指标显示,对照组显示偏高(P<0.05)。结论 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通过控制性低温麻醉联合PiCCO监测可对细胞凋亡途径及炎症因子分泌进行有效调节,促使患者脑组织灌注及耗氧量明显上升,杜绝患者发生ARDS、MODS,而且能够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低温 PICCO监测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脑组织灌注 耗氧量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及护理干预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涂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103-0105,共3页
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及护理干预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抢救中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纳入58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例,均选自2022年03月至2023年03月,随机划分2组,“充分液体复苏组+常规护理”、“限制性液体复苏+护理干预”分别对应对照、观察2... 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及护理干预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抢救中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纳入58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例,均选自2022年03月至2023年03月,随机划分2组,“充分液体复苏组+常规护理”、“限制性液体复苏+护理干预”分别对应对照、观察2组,29例/组,分析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愈率偏高,死亡率偏低,ARDS与MODS发生率偏少,术前输液总量偏少,干预总满意度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务必引起重视,限制性液体复苏旨在对液体输注速度进行控制,使血压维持在较低水平,直到彻底地止血,在达到促进组织器官血流灌注恢复的同时,也避免对机体内环境与代偿机制产生过度干扰作用,在纠正患者休克方面具有可靠作用,同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维护治疗的安全性与顺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护理干预 干预满意度
下载PDF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研究进展
10
作者 廖芳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77-0180,共4页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发生与创伤后失血较多有关。在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缺乏的情况下,存在诱发休克的可能。该病属于急诊多见疾病的一种,多发生在交通事故、刀刺伤后。创伤性休克的致死风险较高,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以此挽救其...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发生与创伤后失血较多有关。在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缺乏的情况下,存在诱发休克的可能。该病属于急诊多见疾病的一种,多发生在交通事故、刀刺伤后。创伤性休克的致死风险较高,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以此挽救其生命。现阶段,临床开展抢救治疗期间,配合主动、及时、规范的急救措施,可确保抢救工作事半功倍。本文综述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护理、院内急诊急救护理等,为后续抢救护理方案的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相关问题调查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牟灵英 冀玲 +2 位作者 历德凤 臧全玲 董秀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急救 问题 调查 分析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三种液体复苏方法救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陈晓雄 丁宁 +2 位作者 帅学军 朱捷 叶恭水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TS)的救治效果。方法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救治HTS患者73例,随机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27例)、限制性液体复苏组(25例)和高渗盐溶液复苏组(21例),对三组患者复苏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输入液...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TS)的救治效果。方法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救治HTS患者73例,随机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27例)、限制性液体复苏组(25例)和高渗盐溶液复苏组(21例),对三组患者复苏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输入液体量、血清乳酸值、血气碱剩余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组液体输入量为(3012±497)mL,限制组液体输入量为(2156±54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组液体输入量为(2235±503)mL,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限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高渗组与常规组复苏前血乳酸值、碱剩余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12h及24h血乳酸、碱剩余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治愈61例(83.6%),死亡12例(16.4%),发生ARDS11例,MODS15例。三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ARDS发生率、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和高渗盐溶液复苏方法治疗HTS可明显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器官灌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液体复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限制性 高渗盐溶液
下载PDF
不同液体限制性复苏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胡怀宁 杨丽萍 +1 位作者 王大军 许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176,I0002,共6页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高氧液和高渗盐水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raumatichemorrhag-icshock,THS)兔生存时问和24、48、72h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Lamson’s法制作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模型。按照高氧液和高渗盐水两因素的有无,采用2×2...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高氧液和高渗盐水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raumatichemorrhag-icshock,THS)兔生存时问和24、48、72h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Lamson’s法制作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模型。按照高氧液和高渗盐水两因素的有无,采用2×2析因设计,将4|D只日本长耳大白兔分为4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生理盐水高氧液组(NSO组)、高渗盐水组(HS组)、高渗高氧液组(HSO组),在限制复苏期给予不同干预,止血复苏期予以相同干预。于休克前(T3)、休克末(T3)、限制复苏期末(T3)、止血复苏期末(T4)各时间点采取动脉血3mL检测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Mpha,TNF—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各组动物死亡后或存活满72h后取左心、左肺、小肠组织观察病理变化,同时观察各组兔子存活时间和24、48、72h存活率。结果HSO组存活时间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O组24、48、72h存活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兔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后血浆TNF-a水平较基础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d时间点TNF-a水平下降,NSO、HS、HSO组TNF—a水平高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点,血浆SOD活性较T,时间点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T4时间点,各组血浆SOD活性继续下降,但NSO组、HS组、HSO组SOD活性高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兔血浆MDA浓度在T2时间点升高与T,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间点MDA浓度继续升高,但NSO组、HS组、HSO组MDA浓度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组心、肾、小肠病理损伤高于NSO组、HS组和HSO组。结论静脉输注高渗盐水高氧液能延长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的存活时间,提高24、48、72h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存活时间 肿瘤坏死因子(TNF)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后续救治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其猷 李培 +2 位作者 赵涛 刘彪 黄育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25-927,共3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后续救治的影响。方法将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76)采用了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对照组(n=74)采用了常规液体复苏措施,...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后续救治的影响。方法将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76)采用了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对照组(n=74)采用了常规液体复苏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平均输液量为(2069±338)ml,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为18.4%,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率为13.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为11.8%,脓毒血症发生率为18.4%,病死率为23.7%;对照组平均输液量为(2975±527)ml,ARDS发生率为32.4%,ARF发生率为14.9%,DIC发生率为20.2%,脓毒血症发生率为27.0%,病死率为31.1%。组间比较除ARF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既可降低ARDS,DIC和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又不增加ARF的病发率,同时也能降低胸部创伤病死率,是安全的液体复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严重胸部创伤 限制性液体复苏 后续救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急性肾功能衰竭 脓毒血症 发生率 复苏措施 复苏方法 对照组 观察组 病死率 ARF 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 0.05 输液量
下载PDF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对机体抗氧化酶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大鹏 吕春雷 +2 位作者 王永清 王凤娇 郑文哲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THS)对机体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普通级新西兰兔11只,通过急性失血方式建立收缩压下降曲线,形成THS动物模型,测定收缩压基础值(T1),当收缩压降至基础值2/3(T2)、基础值1/...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THS)对机体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普通级新西兰兔11只,通过急性失血方式建立收缩压下降曲线,形成THS动物模型,测定收缩压基础值(T1),当收缩压降至基础值2/3(T2)、基础值1/2(T3)、基础值1/3(T4)时采集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各位置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oxidation r e d u c t a s e,G S H-P x)水平,不同位置检测数据以A、B、C、D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S O D:A组低于B组、B组高于C组、C组高于D组,各时间水平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T: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C组高于D组,T 1-T 2、T 2-T 3、T 3-T 4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 S HP x: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C组高于D组,T 1、T 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收缩压下降曲线建立THS模型,THS发生过程对机体抗氧化酶系统具有显著影响,可导致CAT、G S H-P x活性显著下降及S O D活性下降。T H S发生过程中失血量与C A T、G S H-P x活性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脂质过氧化 抗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7.5%高渗盐水用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的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荣国 王剑 +1 位作者 王小欧 凌洪 《现代临床医学》 2012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7.5%高渗盐水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方法:对8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分别输注高渗盐水和生理盐水。高渗盐水组43例,生理盐水组37例,比较2组病例的输入液体量、复苏前后的血清乳酸值、碱剩余值、治愈率、死亡率和MODS发生... 目的:探讨7.5%高渗盐水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方法:对8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分别输注高渗盐水和生理盐水。高渗盐水组43例,生理盐水组37例,比较2组病例的输入液体量、复苏前后的血清乳酸值、碱剩余值、治愈率、死亡率和MODS发生率。结果:2组液体输入量、复苏后12 h及24 h血乳酸、碱剩余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愈率、死亡率、发生MODS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7.5%高渗盐水早期复苏方法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可明显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器官灌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MODS发生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生理盐水复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第32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Internet网上病例讨论)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志宏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83-383,F003,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病理 复苏
下载PDF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龙鹤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97-100,共4页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衰竭,在治疗上,有效的液体复苏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对休克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现今的液体复苏概念与传统的液体复苏概念有所不同,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与复苏时机如...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衰竭,在治疗上,有效的液体复苏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对休克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现今的液体复苏概念与传统的液体复苏概念有所不同,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与复苏时机如何把握,现在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本文对此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急性循环衰竭
下载PDF
小容量输液复苏术救治胸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伟生 楼群兵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1012-1014,共3页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疗效观察 胸部创伤 复苏术 小容量 救治 输液 病理生理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仁春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048-1049,共2页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外科临床急危重症,死亡患者中约1/3是因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引起.对于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传统方法强调立即充分扩容及早期输注胶体液和全血,尽可能将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在活动性出血...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外科临床急危重症,死亡患者中约1/3是因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引起.对于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传统方法强调立即充分扩容及早期输注胶体液和全血,尽可能将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在活动性出血控制以前,即刻大量的液体复苏可能严重扰乱机体已代偿的内环境,加重酸中毒,使已经形成的凝血块脱落,出血量增加,致使复苏早期的病死率大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应用 临床急危重症 早期输注 死亡患者 出血控制 胶体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