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郝跃东 王予彬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114-116,120,共4页
肩关节不稳(shoulder instability,SI)指肩关节活动时,肱骨头相对于肩胛盂出现超出生理范围的异常活动。临床中,以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traumatic anterior shoulder instability,TASI)最为常见¨2],通常在肩外展和外... 肩关节不稳(shoulder instability,SI)指肩关节活动时,肱骨头相对于肩胛盂出现超出生理范围的异常活动。临床中,以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traumatic anterior shoulder instability,TASI)最为常见¨2],通常在肩外展和外旋位运动中遭受外力时发生,这是肩关节生物力学最薄弱的位置,被称作肩关节前不稳发生的经典体位吲。TASI可以导致疼痛、降低运动能力、引起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竞技运动员丧失竞技运动能力的常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关节不稳定 治疗 康复
下载PDF
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关节镜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永青 林周胜 +3 位作者 余海滨 何晓辉 邓寿华 苏松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7期2736-2736,共1页
目的总结关节镜辅助下采用缝合锚技术修复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2月~2009年8月,对采用关节镜下探查发现的12例(均为单侧)前下盂唇损伤,采用缝合锚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结果 12例患者均得到随... 目的总结关节镜辅助下采用缝合锚技术修复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2月~2009年8月,对采用关节镜下探查发现的12例(均为单侧)前下盂唇损伤,采用缝合锚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结果 1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10~45个月)。12例患者均恢复日常工作,肩关节稳定,未发生肩关节脱位及屈曲和外展活动受限情况,除1例外旋受限20°外,屈曲、外展、外旋活动无影响。结论关节镜下探查,缝合锚钉固定修复肩关节前方不稳定具有创伤较小、操作方便、固定确切等优点,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前方不稳定 关节镜治疗
下载PDF
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患者肩峰下滑囊组织中TNF-α、IL-1β及IL-1与疼痛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国铭 林世水 +1 位作者 陈祖星 周仕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9期1413-1417,共5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患者肩峰下滑囊组织中IL-1、IL-1β和TNF-α表达情况,研究其与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0月于本院住院拟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收... 目的观察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患者肩峰下滑囊组织中IL-1、IL-1β和TNF-α表达情况,研究其与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0月于本院住院拟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收集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术中取肩峰下滑囊组织;对照组穿刺取肩峰下滑囊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肩峰下滑囊组织中IL-1、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采用qPCR法检测IL-1mRNA、IL-1βmRNA和TNF-αmRNA,采用VAS评分评价两组疼痛情况,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肩峰下滑囊组织中IL-1、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与VA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IL-1、IL-1β和TNF-α含量分别为(21.22±3.69)pg/ml、(18.72±4.87)pg/ml、(26.33±6.67)pg/ml,观察组分别为(79.38±5.65)pg/ml、(61.12±4.77)pg/ml、(83.36±5.38)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IL-1mRNA、IL-1βmRNA和TNF-αmRNA含量分别为(0.18±0.04)、(0.16±0.07)、(0.37±0.08),观察组分别为(0.66±0.05)、(0.58±0.07)、(0.78±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VAS评分为(7.21±0.8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56±0.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肩峰下滑囊组织中IL-1、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均与VAS评分呈正相关性。结论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患者肩峰下滑囊组织中发生炎症反应,炎性因子IL-1、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与肩关节疼痛程度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 炎症 炎性因子 疼痛 相关性
下载PDF
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予彬 王惠芳 +3 位作者 李文峰 张伟佳 朱良雁 李国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目的 :分析影响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的康复治疗与修复重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5 8例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 ,盂唇损伤的范围 ,关节囊撕裂、松弛的范围和关节不稳定的程度 ,分别选择康复治疗(3 9例 )、康复治疗无效改成手术治疗... 目的 :分析影响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的康复治疗与修复重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5 8例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 ,盂唇损伤的范围 ,关节囊撕裂、松弛的范围和关节不稳定的程度 ,分别选择康复治疗(3 9例 )、康复治疗无效改成手术治疗 (5例 )与手术治疗 (1 4例 )。结果 :本组病例平均随访 2 4个月 ,康复治疗组 4例剧烈活动后肩部不适 ,3例后伸受限 1 0°,1例前屈受限 2 0°。康复治疗无效改成手术治疗组 5例 ,手术治疗组 1 4例 ,其中后伸活动受限 2例(1 0°) ,剧烈活动后肩前部不适 1例 ,其余病例症状消失 ,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 :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的康复治疗可避免手术创伤 ,疗效满意 ,但治疗周期较长 ,治疗效果受病程长短、患者配合治疗的情况以及肩关节盂唇、前关节囊损伤程度的影响。康复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或者前关节囊明显撕裂、盂唇撕脱、肩关节明显不稳定者需采用手术治疗。肩关节盂唇、前关节囊修复成形术不破坏正常关节稳定结构 ,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肩关节稳定结构的损伤程度 ,如前关节囊严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创伤性关节不稳定 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运动员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表面肌电的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文辉 王予彬 +4 位作者 郝跃东 汪宗保 王亮 卢亮宇 李坤 《体育科研》 2011年第6期49-54,共6页
以临床疾病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Traumatic Anterior Shoulder Instability,TASI)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患肩周围肌肉表面肌电活动与正常肩关节在不同功能性动作中比较来探寻TASI肩周肌肉活动募集的大致特征,为TASI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提... 以临床疾病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Traumatic Anterior Shoulder Instability,TASI)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患肩周围肌肉表面肌电活动与正常肩关节在不同功能性动作中比较来探寻TASI肩周肌肉活动募集的大致特征,为TASI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东方医院运动医学科就诊的TASI运动员患者和正常运动员肩关节(CON)对照。肌肉活动采用德国Biovision 16导联肌电图仪进行表面肌电信号采集,执行肩胛平面外展、前屈、后伸,0°和45°外展时内外旋,评价肌肉活动特征。结果:TASI和CON相比,TASI肩周肌肉具有以下特征,胸大肌在中立位内旋活动下降明显,三角肌前束在肩胛平面外展的后半部分范围和前屈的前半部分范围中明显下降,三角肌中束活动在前屈的中间范围活动下降,冈上肌活动在外展起始范围有增加的趋势,其余大多数运动范围均呈现下降趋势。肱二头肌活动在前屈和外旋运动中增加。冈下肌活动性在外旋时下降。前锯肌活动在前屈的后范围活动、内外旋运动中是下降的。结论:(1)增加了TASI发病机制的理解,补充了TASI康复训练和治疗选择依据的基本数据库。(2)TASI肩外展肌群、外旋肌群的工作能力下降,内外旋肌群存在失衡现象,外旋肌群的工作能力下降较明显。(3)TASI肩非手术治疗时可适当考虑前方动力性稳定结构,应加强冈上肌、前锯肌以及外旋肌肉的活动性训练,适当加强三角肌前、中束和内旋肌群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创伤性关节不稳定 表面肌电 特征
下载PDF
创伤性肩关节前向不稳定的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韦民 张钟元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32-634,共3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肩关节前向不稳定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患者 15例 ,7例为肩胛盂骨性缺陷 ,包括 3例肩胛盂前缘骨折及 4例肩胛盂前缘磨损 ,采用喙突 骨阻挡手术 ;8例为Bankart病损 ,采用关节囊盂唇和韧带重建手术...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肩关节前向不稳定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患者 15例 ,7例为肩胛盂骨性缺陷 ,包括 3例肩胛盂前缘骨折及 4例肩胛盂前缘磨损 ,采用喙突 骨阻挡手术 ;8例为Bankart病损 ,采用关节囊盂唇和韧带重建手术。结果  15例患者随访 2 5~ 6 0个月 (平均 4 1.7个月 ) ,无一例发生再脱位 ;至最后 1次随访时 ,焦虑试验无一例阳性。平均外旋活动丧失 12度 (5~ 2 5度 )。结论 创伤性肩关节前向不稳定的手术治疗必须个体化 ,术式的选择应由病理基础决定。对于关节囊韧带和盂唇病损者 ,应采用前关节囊盂唇重建手术 ;而对于肩胛盂凹面骨性缺陷者 ,应采用喙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 关节前向不稳定 治疗 Bankart病损 焦虑试验 关节囊孟唇重建手术 喙突-骨阻挡手术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不同入路方式在创伤性肩关节脱位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琳 尚文强 李艳蔚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不同入路方式在创伤性肩关节脱位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肩关节脱位102例的临床资料,将行肩关节镜前方改良单入路手术51例设为改良入路组,行肩关节镜前方双入路手术51...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不同入路方式在创伤性肩关节脱位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肩关节脱位102例的临床资料,将行肩关节镜前方改良单入路手术51例设为改良入路组,行肩关节镜前方双入路手术51例设为传统入路组。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手术效果及手术前后凝血纤溶参数[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改良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入路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入路组(P<0.01);术后1 d,改良入路组血浆FIB、D-D、FDP水平低于传统入路组(P<0.01);术后6、12个月,2组肩关节前屈、外展上举活动度大于术前,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术前(P<0.05);2组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不同入路方式在创伤性肩关节脱位中的效果相当,其中肩关节镜前方改良单入路手术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对凝血纤溶系统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关节脱位 关节 前方改良单入路手术 前方双入路手术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创伤性肩关节后方不稳定的关节镜表现与MR关节造影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郑昱新 王鹤岐 Kim Seung Ho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11期733-735,共3页
目的 对创伤性肩关节后方不稳定关节镜下表现与MR关节造影 (MRA)的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诊断为创伤性肩关节后方不稳定的 2 7例 (2 7肩 ) ,均在术前接受MRA检查 ,然后都在关节镜下进行检查和治疗。所有的MRA影像、关节镜下表现均... 目的 对创伤性肩关节后方不稳定关节镜下表现与MR关节造影 (MRA)的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诊断为创伤性肩关节后方不稳定的 2 7例 (2 7肩 ) ,均在术前接受MRA检查 ,然后都在关节镜下进行检查和治疗。所有的MRA影像、关节镜下表现均记录在光盘内。结果 创伤性肩关节后方不稳定MRA影像表现分为三型 :Ⅰ型为后侧关节囊轻度分离 ,没有移位 ,伴盂唇损伤 ;Ⅱ型为不完全撕裂 ,囊性变 ;Ⅲ型为完全撕裂 ,关节囊袋明显增大 ,轮廓丧失。将创伤性肩关节后方不稳定的关节镜下表现分为四型 :Ⅰ型为关节盂缘不完全撕裂 ;Ⅱ型为边缘型裂纹 ;Ⅲ型为侵蚀状磨损 ;Ⅳ型为瓣状撕裂。MRA影像表现和关节镜下表现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MRI影像的Ⅰ型与关节镜下表现的Ⅰ型对应 ,MRA的Ⅱ型与关节镜的Ⅱ型对应 ,MRA的Ⅲ型与关节镜Ⅲ型和Ⅳ型对应。结论 通过对创伤性肩关节后方不稳定关节镜下表现与MRA影像的对比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关节后方不稳定 关节 MR关节造影 对比研究 诊断
下载PDF
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9期40-41,共2页
目的:比较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几年海门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对康复治疗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对手... 目的:比较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几年海门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对康复治疗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对手术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指数、治疗的费用及治疗6个月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后,康复治疗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指数高于手术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康复治疗组患者与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指数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患者治疗的费用低于手术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均较好。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费用低,但治疗的周期长。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见效快,但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关节不稳定 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思 宋志会 +1 位作者 陈进 马俊昌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22期4346-4347,共2页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3例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行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3例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行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上对于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更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手术治疗 创伤性关节不稳定
下载PDF
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海峰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9期4-5,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68例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康复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分别52例和16... 目的:分析探讨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68例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康复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分别52例和16例。康复治疗组采取制动、肌力和保护性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组行关节盂唇、前关节修复成形术,分析2组的结果差异。结果:2组的治疗优良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患者随访12个月,存在肩部不适的有5例、后伸受限的有3例、前屈受限有1例;手术治疗组中有2例后伸活动受限,在剧烈活动下出现后肩前部不适的患者有2例,其他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且会受到患者治疗依从性、前关节囊损伤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治疗失败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关节不稳定 康复锻炼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关节镜下行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修复术后康复计划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芳 毕然然 +3 位作者 张顺 颜沛沛 马振超 耿二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行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修复术后康复计划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5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关节镜下行复发性肩关节前不稳定修复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6)。两组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行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修复术后康复计划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5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关节镜下行复发性肩关节前不稳定修复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6)。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康复治疗组患者同时接受术后康复计划。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16、24周的美国加州大学肩评分表(UCLA)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功能、主动前屈活动度、前屈力量、患者主观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方法和时间在疼痛、功能、主动前屈活动度、前屈力量、患者主观满意度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术后康复计划对关节镜下行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修复术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复发性关节前方不稳定 康复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骨性缺损与肩关节前方不稳定
13
作者 陈豪 王蕾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4-36,共3页
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是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一类问题。骨性结构缺损,包括肩胛盂或肱骨头缺损,是单纯软组织重建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理解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取得外科修复手术成功的基础。该文就肩胛盂或肱骨头骨性结构缺损导致... 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是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一类问题。骨性结构缺损,包括肩胛盂或肱骨头缺损,是单纯软组织重建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理解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取得外科修复手术成功的基础。该文就肩胛盂或肱骨头骨性结构缺损导致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诊断、临床评估、治疗策略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前方不稳定 骨缺损
下载PDF
前关节囊修复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予彬 王惠芳 +4 位作者 王华东 张伟佳 朱良雁 刘威 盛志勇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17-118,共2页
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易误诊为“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而对症治疗,结果病情迁延,长期不愈。我院采用气、碘双重造影CT检查,显示肩关节盂唇、关节囊损伤部位及其损伤程度[1]。据此,采用前关节囊修复成形术治疗,病人肩... 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易误诊为“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而对症治疗,结果病情迁延,长期不愈。我院采用气、碘双重造影CT检查,显示肩关节盂唇、关节囊损伤部位及其损伤程度[1]。据此,采用前关节囊修复成形术治疗,病人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取得满意效果。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囊松弛 成形术 创伤性 胛下肌 双重造影 肱二头肌长头腱 关节不稳定 关节活动度 康复计划
原文传递
肩盂骨性缺损致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檀臻炜 黄富国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评价肩盂前下方骨性结构在肩关节前方稳定性中的生物力学特性和作用,为临床治疗肩盂骨性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自愿捐献的成年男性新鲜尸体取带肩胛骨的肩关节-肱骨标本10具,制备为"骨-韧带"标本;左侧4具,右侧6具。分... 目的评价肩盂前下方骨性结构在肩关节前方稳定性中的生物力学特性和作用,为临床治疗肩盂骨性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自愿捐献的成年男性新鲜尸体取带肩胛骨的肩关节-肱骨标本10具,制备为"骨-韧带"标本;左侧4具,右侧6具。分别于肩关节外展0、90°位时,采用Instron 8874液压伺服生物力学测试系统给予肱骨头50 N的单轴压缩,每个标本按照完整肩关节、盂唇缺损、骨性缺损10%、骨性缺损20%、骨性缺损修复顺序,测量标本位移值。结果肩关节外展0°位时,完整组、盂唇缺损组、骨性缺损10%组、骨性缺损20%组、骨性缺损修复组位移分别为(10.73±2.93)、(11.43±3.98)、(13.58±4.86)、(18.53±3.07)、(12.77±3.13)mm;90°位时,分别为(8.41±2.10)、(8.55±2.28)、(9.06±2.67)、(12.49±2.32)、(8.55±2.15)mm。除骨性缺损20%组与完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与完整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盂前下盂唇缺损或骨性缺损<20%时,如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未损伤或已修复,肩关节前方稳定性无明显下降;肩盂骨性缺损≥20%时,即使修复关节囊韧带复合体,肩关节前方稳定性仍明显下降;而同时修复骨性缺损和关节囊韧带复合体可恢复肩关节前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缺损 关节前方稳定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运动创伤外科临床研究动态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予彬 李国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8期1542-1544,共3页
国内运动创伤外科发展很快,近年来,一批具有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使运动创伤的损伤机制,早期诊断,微创手术修复重建,康复治疗与术后康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四肢大关节运动损伤后的诊断和微创... 国内运动创伤外科发展很快,近年来,一批具有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使运动创伤的损伤机制,早期诊断,微创手术修复重建,康复治疗与术后康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四肢大关节运动损伤后的诊断和微创治疗,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力的促进了运动创伤的临床研究,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创伤 微创外科 袖损伤 创伤性关节不稳定 关节损伤 关节损伤
下载PDF
肩胛骨骨折合并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手术治疗1例
17
作者 吕涛 徐德鑫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7期612-612,548,共1页
患者男,36岁。车祸致伤,右侧肩胛骨骨折合并肩关节前方不稳定,于伤后2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行X线片及螺旋CT三维重建(见插页2图1、2)了解骨折情况,并确定分型。根据Ideberg分型〔1〕属于肩关节盂骨折ⅤA型。
关键词 胛骨骨折 关节前方不稳定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童 方钦正 +3 位作者 叶林 菅永志 羊鹏飞 董金波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关节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自1980-06—2018-07收录在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关于比较关节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献,采用Re...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关节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自1980-06—2018-07收录在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关于比较关节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关节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术后肩关节前方不稳定复发率、感染发生率、再手术率、恢复运动与工作患者比例,以及末次随访时Constant评分、Rowe评分。结果纳入17篇文献,共1 588例,关节镜手术组918例,开放手术组6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放手术组比,关节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更低,末次随访时Constant评分更高,术后肩关节前方不稳定复发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再手术率、恢复运动与工作患者的比例、末次随访时Row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术后疗效肯定,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肩关节活动度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前方不稳定 关节 开放手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切开与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阳阳 韩鹏飞 +4 位作者 陈成龙 王春芳 吕智 卫小春 李鹏翠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51-61,共11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切开与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检索包括国内、外1954年1月至2018年1月已发表的临床对照研究。所检索的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Central、Cinahl、PQDT(ProQuest Disserta...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切开与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检索包括国内、外1954年1月至2018年1月已发表的临床对照研究。所检索的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Central、Cinahl、PQDT(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ochrane Library、CBM(China Biology Medicine)等数据库。中文检索的关键词为切开、开放、关节镜、Latarjet,检索策略为Latarjet并且切开或关节镜或开放。英文检索的关键词为Open、Arthroscopy、Latarjet,检索策略为Latarjet AND Open OR Arthroscopic。提取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关节镜下与开放式Latarjet手术间的疗效差异。结果依据以上检索策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87篇,并最终纳入7篇外文文献。通过比较发现,在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时,开放式组术后Rowe评分优于关节镜下组[95%CI,(0.03,3.25),P=0.05],而且开放式组术后骨块移位情况[95%CI(0.12,0.88),P=0.03]及患者焦虑程度[95%CI(0.20,0.75),P=0.005]均少于关节镜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结局指标术后Walch-Duplay评分[95%CI(-9.57,10.65),P=0.92];术后肩关节活动度[95%CI(-2.32,7.64),P=0.30];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95%CI(0.42,3.39),P=0.74]、[95%CI(0.14,2.49),P=0.48]、[95%CI(0.77,14.09),P=0.11]、[95%CI(0.46,4.89),P=0.51]、[95%CI(0.12,0.88),P=0.03]、[95%CI(0.12,7.22),P=0.94];术后复发率[95%CI(0.21,3.56),P=0.85];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95%CI(-0.25,2.92),P=0.10];手术所需时间[95%CI(-70.10,11.81),P=0.1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式与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及复发率相当。虽然开放式组在术后Rowe评分、术后骨块移位情况和患者焦虑程度三个指标上均优于关节镜下组,但是关节镜手术仍不失为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arjet术 关节前方不稳定 关节 切开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肩胛悬吊带复合体双处损伤的内固定治疗
20
作者 高志洋 邵才江 +1 位作者 蔡峰 孙叶超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3期437-438,共2页
上肩胛悬吊复合体(SSSC)是由肩胛颈喙突、喙锁韧带、肩峰、肩锁关节、锁骨远端、肩关节盂上半部分组成的环行骨韧带结构[1],是维持躯干和上肢的稳定重要组织。SSSC的单处组织断裂相对较多且不影响其悬吊功能,双处损伤过去通常称... 上肩胛悬吊复合体(SSSC)是由肩胛颈喙突、喙锁韧带、肩峰、肩锁关节、锁骨远端、肩关节盂上半部分组成的环行骨韧带结构[1],是维持躯干和上肢的稳定重要组织。SSSC的单处组织断裂相对较多且不影响其悬吊功能,双处损伤过去通常称为“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 FSI)”,可造成肩胛带不稳定,并且导致骨折畸形愈合、盂肱关节不稳定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对SSSC双处损伤主张手术治疗。作者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内固定方法治疗SSSC双处损伤10例患者,以探讨内固定治疗SSSC双处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固定治疗 悬吊带 复合体 盂肱关节不稳定 骨折畸形愈合 创伤性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