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煌应用温胆汤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验案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晓丽 《山西中医》 2007年第6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创伤症应激障碍 温胆汤 验案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程索华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4期34-35,共2页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来进行选择,两组患者分别来自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治疗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并且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来进行选择,两组患者分别来自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治疗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并且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负面情绪评分、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创伤后产生应激障碍,焦虑症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情绪,为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同时对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所提升,值得在护理中被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创伤应激障碍焦虑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的心理护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玉燕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3期87-87,96,共2页
目的研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2月在我院诊疗的86例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随机数表法归为2组,常规护理措施组(n=43)予以常规护理指导,心理护理措施组(n=43)在常规护理下... 目的研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2月在我院诊疗的86例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随机数表法归为2组,常规护理措施组(n=43)予以常规护理指导,心理护理措施组(n=43)在常规护理下接受心理护理措施,对比常规护理措施组、心理护理措施组的护理干预成效。结果护理前,两组在SAS量表评估结果比较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措施组SAS量表评估结果较常规护理措施组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其焦虑情绪,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应激障碍焦虑 心理护理措施 研究与分析
下载PDF
灾后中学生心理弹性特征及其对PTSD症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任东 吕香茹 +1 位作者 杨晓华 陈学彬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第9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泥石流灾后中学生心理弹性特征及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阳性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于灾后1月,使用心理弹性量表对舟曲受灾的1 27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在心理弹性特征维度上(除乐观因子外)得分均高于女生... 目的探讨泥石流灾后中学生心理弹性特征及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阳性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于灾后1月,使用心理弹性量表对舟曲受灾的1 27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在心理弹性特征维度上(除乐观因子外)得分均高于女生,不同心理弹性等级之间PTSD阳性症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弹性有性别、年龄差异,同时具有相对稳定性及一定的局限性,对PTSD的发生有减轻作用,应加强灾后中学生心理弹性建设,预防灾后PTSD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弹性 创伤应激障碍 泥石流
下载PDF
奴隶制度的梦魇——《马奇》的创伤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倩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2期141-143,共3页
在《马奇》一书中,作家通过刻画其源文本小说《小妇人》中缺席的父亲的形象,还原了真实的美国内战和战争中的人们,揭示了奴隶制度带给整个美国民族的创伤和苦难。本文通过运用创伤理论对马奇的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及造成其创伤记忆的... 在《马奇》一书中,作家通过刻画其源文本小说《小妇人》中缺席的父亲的形象,还原了真实的美国内战和战争中的人们,揭示了奴隶制度带给整个美国民族的创伤和苦难。本文通过运用创伤理论对马奇的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及造成其创伤记忆的原始事件——奴隶制度暴行——的分析,指出马奇最早的创伤记忆来源于对奴隶制暴行的惊诧与愤怒,而内战战场上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对良知和道德理念的冲击加深了马奇的心灵创伤,因而回家也不能弥和马奇的精神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记忆 创伤应激障碍
原文传递
修补心灵创伤
6
作者 欧丽 《世界博览》 2005年第9期68-70,共3页
亲身经历过重大灾祸之后, 有些人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目前对这种心理病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倾诉疗法和心理干预疗法两种。但与亲友们的安慰比起来,它们真的更有效果吗?
关键词 创伤应激障碍 心理咨询员 应激障碍 心灵创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