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传文学创作动力论 被引量:3
1
作者 罗书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1期151-154,共4页
本文认为,史传作为叙述文体,它的生产动力主要有第二自然的召唤、发抒个人情志和垂鉴以劝戒三种动力。人类本质力量中创造第二自然的冲动和需求,是史传产生和发展的深层的、也许并非每个撰述者都会意识到的动力;撰述者情志的发抒、... 本文认为,史传作为叙述文体,它的生产动力主要有第二自然的召唤、发抒个人情志和垂鉴以劝戒三种动力。人类本质力量中创造第二自然的冲动和需求,是史传产生和发展的深层的、也许并非每个撰述者都会意识到的动力;撰述者情志的发抒、生命的对象化是史传生产更为真切、实在的动力;垂鉴与劝戒则是史传生产更为显著、且堂而皇之的动力和目的。这几种或里或外的动力合成了一股强烈的驱动力,带来史传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 创作动力 第二自然 情志 垂鉴
下载PDF
海明威的创作动力与《永别了,武器》 被引量:2
2
作者 叶舒宪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9-93,共5页
文学是人类精神生活中具有自我治疗和拯救意义的符号行为。本文从这种认识出发,考察20世纪伟大小说家海明威的创作动力,把他一生的创作视为抗拒个人所遭遇的生理和心灵创伤、寻求自我治疗的生动案例,并结合他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的... 文学是人类精神生活中具有自我治疗和拯救意义的符号行为。本文从这种认识出发,考察20世纪伟大小说家海明威的创作动力,把他一生的创作视为抗拒个人所遭遇的生理和心灵创伤、寻求自我治疗的生动案例,并结合他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的分析,揭示文学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微妙关系:文学虚构空间与实际生活的对应,以及它对现实缺憾的补偿性超越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创作动力 美国 《永别了 武器》 长篇小说 创作手法 文学虚构空间 感情基调
下载PDF
创伤性体验与艺术创作——徐渭艺术创作动力探析
3
作者 冯保荣 王伟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88,共3页
徐渭以无人匹敌的悲苦经历和卓越的绘画成就而为世人所瞩目。在徐渭的生平中,其经历与绘画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荣格曾明确指出:"艺术实践是一种心理活动,既然如此,就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考察。"... 徐渭以无人匹敌的悲苦经历和卓越的绘画成就而为世人所瞩目。在徐渭的生平中,其经历与绘画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荣格曾明确指出:"艺术实践是一种心理活动,既然如此,就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本文从徐渭的创作性体验入手,对创伤性体验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作了全新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动力 创伤性体验 艺术创作
下载PDF
李白另类人生及其创作动力揭秘
4
作者 张起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75-80,共6页
八世纪以来,李白以其浪漫主义诗歌,备受世人追捧,无论是诗歌内容还是艺术境界,都开创了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为此他也被后人景仰、神化、仙化、异化。但我们透过其诗歌只看到他人生的一面,要全面还原认识李白,须从一个普通的社会人的角... 八世纪以来,李白以其浪漫主义诗歌,备受世人追捧,无论是诗歌内容还是艺术境界,都开创了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为此他也被后人景仰、神化、仙化、异化。但我们透过其诗歌只看到他人生的一面,要全面还原认识李白,须从一个普通的社会人的角度去整体考察。文章以巴蜀文化为基点考察李白的"民间性现象",以及服丹对他创作狂想的刺激作用,并指出他的创作动力或来自于这种药理作用。文章推翻传统认识,在全面观照李白生平的基础上,大量搜集、引用可靠材料,融入对李白的总体论述中,力图以材料说话,论证李白身上的"民间性",及出蜀后,不容于中原官方正统文化的悲剧人生。但这恰恰造就了他成为了不同于杜甫这样的中原诗人的大唐"孤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民间性 另类 服丹 创作动力
下载PDF
谈海明威的卡萨玲·巴克莱的创作动力
5
作者 张燕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8-140,共3页
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角卡萨玲.巴克莱的形象一直受到评论界的争议,由此引起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兴趣。为了更好地理解海明威对于女主角卡萨玲.巴克莱的形象的塑造,有必要从海明威的个人经历以及当时的历... 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角卡萨玲.巴克莱的形象一直受到评论界的争议,由此引起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兴趣。为了更好地理解海明威对于女主角卡萨玲.巴克莱的形象的塑造,有必要从海明威的个人经历以及当时的历史环境出发,剖析海明威的女主角的创作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卡萨玲·巴克莱 创作动力
下载PDF
激发创作动力:“乃寅写作班”教学经验启示
6
作者 连国义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1,共2页
"乃寅写作班"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和写作动力的呵护,教师注重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开设文学沙龙这种以讨论教学贯穿的特色课程,在学生写作的选题上提出写熟悉的生活这一方... "乃寅写作班"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和写作动力的呵护,教师注重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开设文学沙龙这种以讨论教学贯穿的特色课程,在学生写作的选题上提出写熟悉的生活这一方式。这些做法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取得良好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创作动力 文学沙龙 讨论式教学
下载PDF
古代创作动力论的生命学阐释
7
作者 吴建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9期19-23,共5页
创作动力论是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层面,并自成系统。古代创作动力论的真正根源, 是作家的生命需求。“发愤著书”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说和“著文自娱”说是古代文学创作最重要的动力形式。这三种动力形式都与作家生命密切相关... 创作动力论是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层面,并自成系统。古代创作动力论的真正根源, 是作家的生命需求。“发愤著书”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说和“著文自娱”说是古代文学创作最重要的动力形式。这三种动力形式都与作家生命密切相关:“发愤著书”是作家生命压抑之宣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是作家生命本质之实现;“著文自娱”是作家生命节律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创作动力 生命
下载PDF
曹丕的文学价值论及其创作动力论性质
8
作者 吴建民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7-29,共3页
曹丕从经国治世之功用和个体生命之存在的角度考察文学价值,提出了“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价值观,文学既可经国治世,又可使个体生命延续永恒。这种巨大价值使文学创作能满足作家的超越性需要,从而构成了作家创作的巨大动力。
关键词 曹丕 文学价值 创作动力理论 儒家思想 审美意识
下载PDF
试论古代诗学创作动力的心理基础
9
作者 刘精科 《平顶山师专学报》 2004年第6期39-41,共3页
创作动力研究是传统诗学理论的组成部分。从发生机制和心理根源等方面对古代艺术创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格式塔心理学的有关思想对于深入理解艺术创作具有重要价值。积极吸收西方学界的合理观念,有助于推动传统诗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关键词 创作动力 共感 格式塔 异质同构
下载PDF
廖燕“愤气”说与文学创作动力理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婧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23-27,共5页
廖燕的"愤气"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动力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本体论来看,廖燕的"愤气"说将气化哲学与创作动力理论相结合,将其提升到了哲学本体论的层面,为文学创作动力理论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主体论方面,"... 廖燕的"愤气"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动力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本体论来看,廖燕的"愤气"说将气化哲学与创作动力理论相结合,将其提升到了哲学本体论的层面,为文学创作动力理论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主体论方面,"愤气"说为原本仅侧重主体激愤宣泄的动力理论,加入了对主体禀赋、阅历、养气、训练的要求。创作论方面,"愤气"说主张创作主体革新文坛风气,以"另辟一片天地"作为创作目标,一改往昔悲苦成诗的创作主张。廖燕的"愤气"说一气贯通地将宇宙之道、自然意象、创作主体、艺术语言等有机结合,丰富了文学创作动力理论的内涵,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动力理论的完善具有突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燕 “愤气”说 文学创作动力理论 文学创作现象范畴
下载PDF
略论怨愤说的贡献及缺陷——中国古代创作动力学的思考
11
作者 归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13-19,共7页
怨愤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探讨创作动力的重要命题。它的提出是基于文艺史上普遍存在着的一个奇异现象,即作家自身遭遇的穷通往往与创作成就的高下成反比。越是穷愁潦倒,困窘不遇的作家,越容易写出优秀的作品;相反,安逸舒适的生活,志得意... 怨愤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探讨创作动力的重要命题。它的提出是基于文艺史上普遍存在着的一个奇异现象,即作家自身遭遇的穷通往往与创作成就的高下成反比。越是穷愁潦倒,困窘不遇的作家,越容易写出优秀的作品;相反,安逸舒适的生活,志得意满的心情往往导致作家创作力的衰退。怨愤说注意到这种现象,并试图给予理论上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动力 文学创作 作家创作 司马迁 创作成就 欧阳修 奇异现象 文艺史 作品 韩愈
下载PDF
生活是创作源泉,情感是创作动力——试论《屯沟河无语东流》的艺术特色
12
作者 韩兆若 《神州》 2014年第15期9-9,共1页
大户人家的变迁起伏是一个老命题,也是一个很难突破的命题。作者跳出前人的模式,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对一个“老故事”进行了个性化全新的诠释,实现了很多人难以实现的突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生活是创作源泉 情感是创作动力——试论《屯沟河无语东流》的艺术特色
下载PDF
论丁尼生诗歌中死亡主题的嬗变及其创作的原动力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胜忠 《山东外语教学》 2000年第3期45-48,共4页
在丁尼生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死亡是他的诗歌中不懈探索的主题之一。他姥貌似不一致、有时甚至前后矛盾的死亡主题的嬗变轨迹,提示了主题嬗变和矛盾背后的原因以及其诗歌创作的原动力。诗人痛失密友的个人遭际和维多利亚朝代的社会、宗... 在丁尼生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死亡是他的诗歌中不懈探索的主题之一。他姥貌似不一致、有时甚至前后矛盾的死亡主题的嬗变轨迹,提示了主题嬗变和矛盾背后的原因以及其诗歌创作的原动力。诗人痛失密友的个人遭际和维多利亚朝代的社会、宗教和煺神扭转是他合作的原动力,并造成了他在悲观和乐观、怀疑和信仰之间的挣扎,从而导致了他的死亡主题的多变和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尼生 死亡主题 诗歌创作 创作动力
下载PDF
时代和人民的需要是他的创作动力——“九十刻痕——伍必端艺术研究展”前言
14
作者 范迪安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共2页
作为著名的版画艺术家.伍必端先生的许多作品是人们耳熟能详、提起来历历在目的,例如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创作的《毛主席像》,就是以吸收了民间年画风格的版画形式表现共和国领袖的创举;1976年他的素描《周总理画像》和1979年的版画《... 作为著名的版画艺术家.伍必端先生的许多作品是人们耳熟能详、提起来历历在目的,例如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创作的《毛主席像》,就是以吸收了民间年画风格的版画形式表现共和国领袖的创举;1976年他的素描《周总理画像》和1979年的版画《朋友、亲人、领袖》,在当时“怀念总理”的社会情境中,曾引起巨大的心理共鸣而广为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动力 艺术研究 版画艺术家 前言 人民 新中国成立 形式表现 民间年画
原文传递
“发愤”与“自娱”:古代作家创作的基本动力形式
15
作者 吴建民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1-46,共6页
“发愤著书”与“自娱”“自适”是中国古代作家创作的基本动力形式。虽然这两种创作动力的生成原因、表现形式不同 ,但都是根源于作家的生命需要。二者有不同的特点、内涵 ,所创作的作品也有不同的价值。
关键词 发愤著书 自娱 创作动力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艺创作情感动力说——“发愤著书”的内涵及其命题演变过程
16
作者 舒畅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4-38,共5页
"发愤著书"是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动力理论的典型命题之一,对文学领域影响深远,亘古及今。此理论虽是到汉代才由司马迁明确提出,但其思想渊源却可追溯得很久远,且后来的理论家、文学家又对这一命题作了大量进一步的演绎和发展。... "发愤著书"是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动力理论的典型命题之一,对文学领域影响深远,亘古及今。此理论虽是到汉代才由司马迁明确提出,但其思想渊源却可追溯得很久远,且后来的理论家、文学家又对这一命题作了大量进一步的演绎和发展。此文艺创作动力理论反映了因典型情感原因而进行创作的文艺发生事实,本文试图通过深入揭示此命题的情感内涵、梳理此命题的演变过程、探究此命题行为产生的前提,达到重申情感之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性目的,奢盼藉此引起对浮躁文艺创作风气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愤著书 愤情感 创作动力
下载PDF
孤愤是蒲松龄“科举士子”小说创作的动力 被引量:1
17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X期33-35,共3页
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20多篇“科举士子”题材的小说。蒲氏自19岁至72岁一直不绝于追求科举,然而却屡试屡败,坎坷异常,因而郁积“孤愤”之情。“孤愤”才是他从事《聊斋》中“科举士子”小说创作的真正动力。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孤愤 创作动力
下载PDF
发表: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创作动力——我教全班学生写童诗(之三)
18
作者 管晓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第5期74-75,共2页
孩子们创作的第三首诗,主题是"童年",这首诗意义重大,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开创了我们班级儿童诗创作的一个崭新时代。或许是这首诗的主题更加贴近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吧,每一首诗都极具个性化,所以几乎每一首诗都是我眼中的精品。
关键词 创作动力 创作 学生 个性化 孩子 班级
原文传递
专访Zoomin中国区经理叶尔夏特:对未知的好奇永远是我们最好的创作动力
19
作者 张颖 《电视指南》 2019年第18期34-37,共4页
Zoomin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内容制作机构,早在2000年就预见到数字时代将会出现付费用户以及付费视频,2004年随着Youtube的出现,Zoomin就开始网罗大量内容创作者,打造自身的的制作体系制作短视频,实质上是较早的MCN机构。因为内容做的比较... Zoomin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内容制作机构,早在2000年就预见到数字时代将会出现付费用户以及付费视频,2004年随着Youtube的出现,Zoomin就开始网罗大量内容创作者,打造自身的的制作体系制作短视频,实质上是较早的MCN机构。因为内容做的比较有成就,2005年Zoomin很快成为Youtube和Facebook的合作伙伴。当时全球有两家非常有前景的MCN公司,一家是Maker Studio,另一家就是Zoo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创作动力 Zoomin 短视频 爱奇艺 创作
原文传递
浅议演员创作的心理动力
20
作者 秦胜 《魅力中国》 2009年第20期177-178,共2页
研究演员的创作心理动力,正如研究人的生存动力、行为动力问题一样,是一格颇有吸引力的深层心理问题。可是关于这个问题,是表演理论史上见于文字的却不多。古有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是神灵附体,演员不自觉而动的。近有大戏剧... 研究演员的创作心理动力,正如研究人的生存动力、行为动力问题一样,是一格颇有吸引力的深层心理问题。可是关于这个问题,是表演理论史上见于文字的却不多。古有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是神灵附体,演员不自觉而动的。近有大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其巨著《演员自我修养》的几个重要章节里也不无追索这个问题的企图和目的。他的结论和柏拉图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认为演员创作动力主要发源于非理性的下意识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动力 心理动力 演员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人的生存 动力问题 心理问题 表演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