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钢琴前奏曲《幽谷潺音》的创作
1
作者 李旻佳 向乾坤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2-114,共3页
《幽谷潺音》是储望华的钢琴作品《前奏曲六首》之一。作者在创作技法上借鉴了西方作曲技法并结合运用中国民族特色的调式、和声、织体,生动地描绘了在空旷幽静的山谷里,一弯清彻的溪水潺潺流过的富于诗情画意的景象,是一首中西结合... 《幽谷潺音》是储望华的钢琴作品《前奏曲六首》之一。作者在创作技法上借鉴了西方作曲技法并结合运用中国民族特色的调式、和声、织体,生动地描绘了在空旷幽静的山谷里,一弯清彻的溪水潺潺流过的富于诗情画意的景象,是一首中西结合的佳作。此曲显示了作者在作曲技巧上的成熟和进步,为后来的作曲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并为中国钢琴曲创作中前奏曲体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谷潺音 创作背景 创作技法 创作地位 贡献
下载PDF
试论陈子昂的诗论、诗作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2
2
作者 阮礼军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0-43,共4页
针对南朝绮丽柔靡的诗风,陈子昂鲜明地提出了以兴寄、风骨为中心的文学革新理论,并在创作上实践了这种新的理论,对盛唐诗歌的繁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陈子昂诗歌理论、创作实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
关键词 陈子昂 诗歌理论 诗歌创作历史地位
下载PDF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ⅡNO.2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分析
3
作者 诸葛若琰 《艺术科技》 2018年第7期124-124,140,共2页
巴赫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本文通过对巴赫人生经历、创作活动及音乐作品的体裁、结构等多方面的研究,揭示出《平均律钢琴曲集》诞生的必要条件及其历史地位和音乐特点。分析了《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各曲结构:由前奏曲... 巴赫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本文通过对巴赫人生经历、创作活动及音乐作品的体裁、结构等多方面的研究,揭示出《平均律钢琴曲集》诞生的必要条件及其历史地位和音乐特点。分析了《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各曲结构:由前奏曲和赋格构成。对《平均律钢琴曲集》ⅡNO.2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作了演奏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 平均律 创作地位 特点 作品分析 演奏提示
下载PDF
“整合式训练方式”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平 王爱珠 《邯郸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22-123,共2页
写作时言而无物,内容空洞,或脱离生活,以知识代替生活,或对生活理解肤浅、片面甚至偏激,这是当前学生作文的共性;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远离了作文的源泉——生活。为此,笔者就"整合式训练方式"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作一初步探索。
关键词 整合式训练方式 放飞学生自由的翅膀 凸现创作主体地位
下载PDF
“文章不能与气数相争”──论文化转型中的近代汉魏六朝派
5
作者 孙海洋 《中国韵文学刊》 1998年第2期18-23,共6页
本文主要论过近代汉魏六朝诗派的产生及其原因,总结其创作成就,评价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本文认为:该派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衰落之时,追溯中古,模仿魏晋,力图摆脱格律束缚,追求艺术美,极力出新,并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了... 本文主要论过近代汉魏六朝诗派的产生及其原因,总结其创作成就,评价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本文认为:该派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衰落之时,追溯中古,模仿魏晋,力图摆脱格律束缚,追求艺术美,极力出新,并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不失为一种积极探索。因此,汉魏六朝派作为古典诗歌的终结,尚有光耀之处。但该派诗人政治上较保守,艺术上复古倾向较明显,与近代文学平民化、通俗化的发展方向相违背,故终为历史前进的脚步而抛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汉魏六朝诗派 创作成就和地位
全文增补中
"My Hideous Progeny": Creative Monstrosity in the Works of Kiki Smith, Abigail Lane, and Cindy Sherman
6
作者 Maria Antonia Sousa Monteiro da Cunha Lim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4年第4期277-285,共9页
The expression "My Hideous Progeny" is widely known to be taken from Mary Shelley's preface to the revised edition of Frankenstein (1831), in which she wrote, of the novel itself and of its creature, Frankenstein... The expression "My Hideous Progeny" is widely known to be taken from Mary Shelley's preface to the revised edition of Frankenstein (1831), in which she wrote, of the novel itself and of its creature, Frankenstein's monster.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f the monster is seen not only as the product of Frankenstein's workshop of filthy creation, but also as the child from whom Frankenstein as parent recoils in horror; the works of Kiki Smith, Abigail Lane, and Cindy Sherman, created out of body parts, may also be considered hideous progenies of female creativity. Like Mary Shelley's gothic novel, the body, in the work of these three women artists, is not only the raw material of their art, but also the screen on which we project our bad dreams. Through the art of Smith, Lane, and Sherman, we can certainly feel the shudder of body horror that ripples through the Gothic canon from Frankenstein, whose manmade monster's yellow skin barely covered the work of muscles and arteries beneath. Departing from their artistic examples, we will be able to perceive how the monstrous feminine in contemporary art can be grounded in a very famous hallmark work of Gothic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ative monstrosity FRANKENSTEIN Mary Shelley Kiki Smith Abigail Lane Cindy Sherma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