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3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绘画中多元材料的创作实践研究
1
作者 姚佳 武非 《书画世界》 2024年第2期63-64,共2页
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让当代绘画拥有了无限的可能。随着材料功能性的转变,绘画中材料的内涵逐渐凸显,同时也为画面视觉呈现增加了新的感知性。以中国传统材料为切入点构建材料绘画的本土化实践,可以推动文化的时代融合与延续,进一步拓展... 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让当代绘画拥有了无限的可能。随着材料功能性的转变,绘画中材料的内涵逐渐凸显,同时也为画面视觉呈现增加了新的感知性。以中国传统材料为切入点构建材料绘画的本土化实践,可以推动文化的时代融合与延续,进一步拓展文化的当代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绘画 材料 创作实践
下载PDF
“区域电影”何以作为方法?——近十年四川电影的创作实践与中国故事经验探赜
2
作者 李正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0-56,共7页
本文运用区域电影研究的视角和方法,阐释新时代近十年来四川电影的创作实践和中国故事的表述路径,以期为理解中国电影的区域性特征提供新视角和理论参照。四川电影在新时代语境下迸发出持续的创作激情,一批具有中国风格、四川元素、巴... 本文运用区域电影研究的视角和方法,阐释新时代近十年来四川电影的创作实践和中国故事的表述路径,以期为理解中国电影的区域性特征提供新视角和理论参照。四川电影在新时代语境下迸发出持续的创作激情,一批具有中国风格、四川元素、巴蜀特色的代表性作品不断涌现,在题材类型、拍摄制作、叙事手法、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显示出新的变化,有效促进了四川电影作为区域电影的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这些电影通过深化和拓展四川叙事中“人民性”“类型性”“地方性”等电影命题,既在电影的视听本体层面彰显四川电影的巴蜀文化特色,又丰富了中国故事表达的区域性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电影 四川电影 创作实践 中国故事
下载PDF
消解与重构:民族志影像的创作实践和反思——以纪录片《看见看不见的独龙江》为例
3
作者 孙景旋 史凯仁 《今传媒》 2024年第10期74-77,共4页
纪录片《看见看不见的独龙江》将镜头聚焦于被称为“直过民族”的独龙族,通过长时间的跟踪拍摄,记录和反映4位具有代表性的独龙族人的变化和发展。本文梳理了其拍摄的渊源和背景,分析作品的整体创作过程和风格,并以拍摄内外的消解与重... 纪录片《看见看不见的独龙江》将镜头聚焦于被称为“直过民族”的独龙族,通过长时间的跟踪拍摄,记录和反映4位具有代表性的独龙族人的变化和发展。本文梳理了其拍摄的渊源和背景,分析作品的整体创作过程和风格,并以拍摄内外的消解与重构为出发点,对民族志纪录片的创作提出见解和思考,旨在为民族志影像的创作和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民族志影像 独龙族 创作实践
下载PDF
“诗歌就是语言的事业”——论吉狄马加的诗歌语言观念及其创作实践
4
作者 孙伟民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4年第1期20-29,共10页
吉狄马加是一位在诗歌的语言问题上有着持续深入探索精神的彝族诗人,其自幼便在汉语和彝语两种语言间“游走”,对汉族和彝族两种民族文化之间的异同深有体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着“自己的冒险与创造”。吉狄马加在其诗作中充分书写了彝... 吉狄马加是一位在诗歌的语言问题上有着持续深入探索精神的彝族诗人,其自幼便在汉语和彝语两种语言间“游走”,对汉族和彝族两种民族文化之间的异同深有体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着“自己的冒险与创造”。吉狄马加在其诗作中充分书写了彝族文化的深厚、神秘、多元等特质,成功实现了彝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糅合,表现出浓重的音乐性和节奏性。此外,吉狄马加在诗作中也“真正能从很高的层面把握汉语言的真谛”,将现代汉语的灵性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其诗作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也因之大大增强。在文本和语言的实验之外,吉狄马加在其诗作中所强调的诗人的“自觉的使命”是其诗作跨越民族及国别之限,从而能够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狄马加 诗歌 语言观念 创作实践
下载PDF
江右派诗人刘永之的诗学思想及其创作实践
5
作者 任声楠 戴欢欢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刘永之在元末隐居避世,明初应召修礼书,后以重听辞归。其论诗以陶渊明、唐诗先贤为宗,推崇唐代孟浩然、李白、杜甫、韦应物等,主张诗人要摆脱“穷达”之累,要有超然物外的才能、志趣,反对“穷而后工”。刘永之重视诗人的人品才学,认为... 刘永之在元末隐居避世,明初应召修礼书,后以重听辞归。其论诗以陶渊明、唐诗先贤为宗,推崇唐代孟浩然、李白、杜甫、韦应物等,主张诗人要摆脱“穷达”之累,要有超然物外的才能、志趣,反对“穷而后工”。刘永之重视诗人的人品才学,认为要通过学习古人学问,来提高自身“才”“趣”。刘永之以唐诗为宗,其诗亦有唐人遗韵,其山水、寄赠、送别、感遇诸作,都表现了他高古冲淡的志趣,形成了清丽古雅的诗风。刘永之的诗学主张与创作实践,前承元人“举世宗唐”之余韵,后开明初台阁体之先声,具有承前启后的诗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右诗派 刘永之 诗学思想 创作实践
下载PDF
北部湾题材的绘画专业教学与创作实践
6
作者 龚为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5期120-122,共3页
北部湾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利的出海口,该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人文元素为艺术创作与绘画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北部湾题材绘画作品可以作为弘扬北部湾地域性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位于北部湾地区,在“一带一... 北部湾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利的出海口,该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人文元素为艺术创作与绘画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北部湾题材绘画作品可以作为弘扬北部湾地域性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位于北部湾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该校不应缺失反映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题材的绘画创作。在绘画专业教学与创作实践当中,应该大力挖掘此类题材的绘画元素,让学生在写生与创作实践的过程中融入对当地文化的情愫,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助力北部湾地区向海经济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题材 绘画 专业教学 创作实践
下载PDF
从人大工作中找到“新闻眼”——基于中国人大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创作实践
7
作者 王洪英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6期60-61,共2页
文章基于中国人大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的创作实践,探讨了从人大工作中发现“新闻眼”的重要性及方法 :关注人大会议议程,从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关注人大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新的报道视角和思考;关注人大工作的成果和社会影响,为... 文章基于中国人大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的创作实践,探讨了从人大工作中发现“新闻眼”的重要性及方法 :关注人大会议议程,从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关注人大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新的报道视角和思考;关注人大工作的成果和社会影响,为报道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依据。文章提出,新闻记者需要不断培养新闻敏感度和判断力,细心挖掘新闻线索,从而提高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工作 新闻线索 创作实践 宣传创新 “新闻眼”
下载PDF
数字绘画与传统绘画方式的艺术表现效果对比与创作实践研究
8
作者 封晶 《艺术评鉴》 2024年第8期57-62,共6页
数字化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绘画作品,作为人们精神领域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正逐步向数字化方向演变。对比数字绘画与传统绘画方式的艺术表现效果,并进一步分析创作实践方法,能够进一步帮助研究者传承传统绘画技法中的... 数字化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绘画作品,作为人们精神领域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正逐步向数字化方向演变。对比数字绘画与传统绘画方式的艺术表现效果,并进一步分析创作实践方法,能够进一步帮助研究者传承传统绘画技法中的文化内涵,同时以数字化技术做支持,提升绘画作品的呈现效果。本文将重点针对数字绘画方式与传统绘画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阐明数字绘画方式的实践应用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绘画 传统绘画 艺术表现 创作实践
下载PDF
空间艺术的基本属性和审美范式——陶瓷壁挂作品《陶本时空》的创作实践和感悟
9
作者 蒋云慧 徐鹏 《上海轻工业》 2024年第2期29-33,共5页
空间艺术是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一个艺术大类,以空间为存在形式且有多种表现形式。空间艺术具有公共性、功能性、时代性、交互性、技术性、在地性等基本属性。以陶瓷壁挂作品《陶本时空》的创作实践为样本,从创意思考和创作目标、作品... 空间艺术是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一个艺术大类,以空间为存在形式且有多种表现形式。空间艺术具有公共性、功能性、时代性、交互性、技术性、在地性等基本属性。以陶瓷壁挂作品《陶本时空》的创作实践为样本,从创意思考和创作目标、作品架构、内容与叙事逻辑、艺术语言、工艺技法等几个方面阐述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与审美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艺术 陶瓷壁挂 《陶本时空》 创作实践
下载PDF
《一路向西》——木版画活印方式的创作实践
10
作者 李开 《河北画报》 2024年第16期105-107,共3页
作者从印刷术发展的历史中获得活印创作方式的灵感,并列出对作者启发较大的例子说明“活印”为何物,同时说明“活印”创作方式与饾版技术的区别。作者借鉴前人的智慧,用活印方式完成了一幅创作,并对创作内容、心得、过程进行梳理和分享。
关键词 木版画 活印 创作实践
下载PDF
文化场域视角下鲁剧创作实践与传播新趋势研究
11
作者 肖林 《传媒论坛》 2023年第17期82-84,共3页
山东影视制作平台凭借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成功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备受欢迎的电视剧作品,逐步打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高艺术品位的鲁剧品牌。鲁剧通过深厚的儒家文化和浓郁的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了山东丰富的文化传统,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山... 山东影视制作平台凭借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成功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备受欢迎的电视剧作品,逐步打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高艺术品位的鲁剧品牌。鲁剧通过深厚的儒家文化和浓郁的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了山东丰富的文化传统,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山东的历史人文图景,表现了这片土地上独特的精神风貌。鲁剧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更在于其所传递的正能量和深刻的价值取向。对鲁剧的创作实践和传播新潮流的探索,对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场域 鲁剧 创作实践 传播趋势
下载PDF
昌耀的“音画”观念及创作实践
12
作者 肖学周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7-194,共8页
昌耀的精湛诗艺建立在化用多种艺术语言的基础上。正如他说的:“我此生先后对绘画、乐器、书法……有所野心,终未得其门而入空怀慨叹,倒是漫长的逆境玉成了我诗的个性。我甚至要承认,正是这一番磨砺使我一日顿悟诗的‘技巧’乃在于审美... 昌耀的精湛诗艺建立在化用多种艺术语言的基础上。正如他说的:“我此生先后对绘画、乐器、书法……有所野心,终未得其门而入空怀慨叹,倒是漫长的逆境玉成了我诗的个性。我甚至要承认,正是这一番磨砺使我一日顿悟诗的‘技巧’乃在于审美气质的这种自由挥写:我写我‘善养’之‘气’。凡人生种种都可成为‘气’的涵养。我也试将自己平日对美术、音乐的某种领会移情于诗的创造,这种融合或贯通又岂止是对于前憾的弥补?”^(①)这表明昌耀从1985年起就有意将其他艺术的特色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耀 诗艺 诗歌创作 化用 创作实践 审美气质
下载PDF
如何用“微”表达讲好宏大中国故事——以华龙网《绝壁问道》创作实践为例
13
作者 张译文 陈美西 《传媒评论》 2023年第9期80-82,共3页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终选结果出炉,华龙网作品《绝壁问道》榜上有名。此前,在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22“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中,《绝壁问道》第一集作品《劈开天渠》摘得全国一等奖。看似主题宏大的...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终选结果出炉,华龙网作品《绝壁问道》榜上有名。此前,在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22“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中,《绝壁问道》第一集作品《劈开天渠》摘得全国一等奖。看似主题宏大的中国故事,如何选择更贴近网友视角的叙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文局 国际大赛 华龙网 全国一等奖 讲好中国故事 创意传播 创作实践 叙事方式
下载PDF
地域性建筑与创作实践 被引量:6
14
作者 阎波 曹正伟 谭文勇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20,共5页
以工程实践为例,从地域环境、传统民居风格、空间环境、建筑材料等方面探讨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方法。首先指明了当代建筑的其中一个发展方向,即地域性建筑设计,然后系统论述了地域性建筑与自然环境、历史文脉的关系以及地域性建筑空间环... 以工程实践为例,从地域环境、传统民居风格、空间环境、建筑材料等方面探讨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方法。首先指明了当代建筑的其中一个发展方向,即地域性建筑设计,然后系统论述了地域性建筑与自然环境、历史文脉的关系以及地域性建筑空间环境、材料的使用等等,并指出地域性建筑应是对传统民居风格的有机延续,最后得出地域性建筑应是符合自然的建筑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 地域性建筑 创作实践
下载PDF
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创作实践能力培养探析——以华中科技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辛艺峰 傅方煜 《高等建筑教育》 2015年第3期47-51,共5页
文章以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从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程、特色构建与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创作实践能力培养进行阐述,以期对综合性大学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与培... 文章以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从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程、特色构建与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创作实践能力培养进行阐述,以期对综合性大学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与培养模式的建构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 艺术硕士 研究生教育 创作实践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
下载PDF
同光体诗人的诗学观与创作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关爱和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6,共9页
同光体是清末民初颇有影响的诗歌流派。本文对同光体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予以概括描述与探讨。同光体的诗学取向,体现了末代传统诗人宽泛而慎重的选择。同光体诗人的诗歌创作,其学古方向、诗学路径、诗歌风格各有不同,但都体现着打通... 同光体是清末民初颇有影响的诗歌流派。本文对同光体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予以概括描述与探讨。同光体的诗学取向,体现了末代传统诗人宽泛而慎重的选择。同光体诗人的诗歌创作,其学古方向、诗学路径、诗歌风格各有不同,但都体现着打通唐宋、转益多师、力破余地的实践精神,也为旧体诗歌的存在与发展拓展了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光体 诗学观 创作实践 诗人 诗歌创作 诗歌流派 清末民初 诗歌理论
下载PDF
体育题材纪录片的社会主流叙事--大型纪录片《我们的奥林匹克》创作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朝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3,共5页
关键词 奥林匹克 纪录片 创作实践 体育题材 叙事 社会 国际体育 精神价值
下载PDF
《文心雕龙》理论批评与自身创作实践的融合与分裂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勇刚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7-82,共6页
《文心雕龙》这部书具有浑然一体的双重品格:它不仅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著作,同时又是一部师心重情的骈文佳构。《文心雕龙》的不朽魅力就在于它是一部生气灌注的理论之作,精义的发挥与生命的律动、唯美的形式较和谐地糅合在一起... 《文心雕龙》这部书具有浑然一体的双重品格:它不仅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著作,同时又是一部师心重情的骈文佳构。《文心雕龙》的不朽魅力就在于它是一部生气灌注的理论之作,精义的发挥与生命的律动、唯美的形式较和谐地糅合在一起。这里从理论批评与自身创作的一体化视角来考察《文心雕龙》,认为此书理论的建构与实践性的感觉力之间既存在着交融互摄,也有若干分裂偏枯,具体表现在“言志”与“缘情”、“衔华”与“佩实”两个方面。《文心雕龙》情志一体、华实相胜的诗性批评话语范式对当代职业化的、零度风格的文学批评依然有较大的批判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理论批评 创作实践 融合与分裂 批判意义
下载PDF
经济适用房景观设计的创作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瑾 陈良 《城市》 2010年第4期37-39,共3页
经济适用房是国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满足中低收入群体居住需求的住房建设模式,其最大特点是限制建设成本、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近年来,经济适用房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经济适用房 创作实践 景观设计 低收入群体 住房建设 居住需求 建设成本 销售价格
下载PDF
中国古代女曲家的创作实践及其心态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5-69,共5页
中国古代女曲家的创作实践及其心态郭梅提起中国占代的女作家,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蔡文姬、李清照等女诗人或女词人,而对叶小纨、黄峨、徐媛、林以宁、吴藻和刘清韵等女曲家却知之甚少,即使对他们有些印象也大都是以诗或同而为我们所熟... 中国古代女曲家的创作实践及其心态郭梅提起中国占代的女作家,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蔡文姬、李清照等女诗人或女词人,而对叶小纨、黄峨、徐媛、林以宁、吴藻和刘清韵等女曲家却知之甚少,即使对他们有些印象也大都是以诗或同而为我们所熟悉。其实,假如我们走进元明清女曲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女曲家 创作实践 创作心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