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绘画创作客体的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鑫 《科教导刊》 2011年第20期233-234,共2页
研究绘画创作客体的发展脉络,了解其客观的演变规律,对绘画的发展是可以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的。文章从绘画中创作客体的出现、发展和演变出发,试图揭开绘画创作客体演变的一些内在规律以使我们能更加主动地进行绘画创作。
关键词 绘画创作客体 演变 特征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试论左拉自然主义对创作客体的新认识
2
作者 吴小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1期229-231,共3页
从左拉的几部文艺理论著作中笔者发现左拉自然主义主张的创作客体除了具有传统文学创作客体特点外,还具有科学领域研究客体的特点。这绝不是对科学与文学的创作客体的乱用而相反开拓了文学表现领域。从文学理论的发展来看,这种新的创作... 从左拉的几部文艺理论著作中笔者发现左拉自然主义主张的创作客体除了具有传统文学创作客体特点外,还具有科学领域研究客体的特点。这绝不是对科学与文学的创作客体的乱用而相反开拓了文学表现领域。从文学理论的发展来看,这种新的创作观对文学创作客体自身尺度的科学化、客观化、规范化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拉自然主义 创作客体 新认识
下载PDF
从创作客体的客观性与主体性谈私人写作的利弊
3
作者 李萍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105-107,共3页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包含着创作的客体和主体,创作客体既有客观性又体现出一定的主体性,本文试在阐释创作客体的客观性和主体性的基础上,分析私人写作的利与弊。
关键词 私人写作 文学创作 创作客体 创作主体 客观性
下载PDF
从创作客体到创作主体——从中国文学发展史看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4
作者 陈丹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1-83,87,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从文学发展史这一角度来探析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主要以下面三个阶段来说明女性如何由客体变为主体:(一)古代文学中,女性主要以创作客体的身份出现在文坛上;(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从文学发展史这一角度来探析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主要以下面三个阶段来说明女性如何由客体变为主体:(一)古代文学中,女性主要以创作客体的身份出现在文坛上;(二)现代文学中,女性逐渐作为创作主体出现在文坛上;(三)当代文学中,女性站在创作主体的地位上来描写女性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客体 创作主体 女性社会地位 父权文化
下载PDF
论创作客体的双层结构
5
作者 罗培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45-50,共6页
文艺创作的客体是作家艺术家所观照和反映的对象,这个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由此,我们引出了这样的论题:作为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其结构不是单一的,而是双层的,它由客观外在的生活和主观内在的生活所构成。但是,长期以来,在人们... 文艺创作的客体是作家艺术家所观照和反映的对象,这个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由此,我们引出了这样的论题:作为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其结构不是单一的,而是双层的,它由客观外在的生活和主观内在的生活所构成。但是,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作为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其结构恰恰是单一的,那种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外在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文艺反映的唯一对象的观点,曾经在文艺界占据统治地位。即使是今天,有人在解释“深入生活”时仍然认为,作家艺术家只要投身劳动生产第一线,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叫做深入生活。这种把文艺反映的对象仅仅归结为外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客体 作家艺术家 社会生活 双层结构 文艺创作 表现自我 结构原理 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生活 精神生活
下载PDF
创作客体之浅见
6
作者 黎山晓 《北方论丛》 1986年第1期52-54,共3页
创作客体(以下简称客体)是进入创作主体(以下简称主体)实践和反映活动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阳客观生活。我们虽然不能将客观事物、客观生活和客体等同起来,因为前者足属概念,后者是种概念,但后者作为前者包含的一部分,
关键词 创作客体 客观事物 创作主体 属概念 种概念 生活 简称
下载PDF
形与质的双重规定——漫议文学创作的客体对象问题
7
作者 杨立民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76-81,共6页
本文主张从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审美关系来界定文学创作的客体对象。具体就表现为“形”与“质”的双重规定。着重从“形”——审美感性直观方式分析了创作客体对象具体的存在方式。从“形”与“质”的不可分割性分析了文学创作客体对的人... 本文主张从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审美关系来界定文学创作的客体对象。具体就表现为“形”与“质”的双重规定。着重从“形”——审美感性直观方式分析了创作客体对象具体的存在方式。从“形”与“质”的不可分割性分析了文学创作客体对的人学蕴涵问题,认为它表现为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客体对象 审美关系 存在方式 人学蕴涵
下载PDF
两个“尺度”与文学创作——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功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杜书瀛 《文学评论》 1987年第5期4-12,共9页
两个“尺度”的含意人们曾经一再引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那段著名的话:但是,却很少有人去专门分析其中所说的两个“尺度”的关系及其作用。我认为,正确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两个“... 两个“尺度”的含意人们曾经一再引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那段著名的话:但是,却很少有人去专门分析其中所说的两个“尺度”的关系及其作用。我认为,正确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尺度”的含意,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各自的作用,对于深入把握审美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对于深入认识文学创作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各自的功能。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创作主体 创作客体 客体尺度 审美活动 创作活动 马克思 作家 审美趣味 规定性
原文传递
试探叶燮的审美创作主客体理论 被引量:2
9
作者 林衡勋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4-28,89,共6页
叶燮的《原诗》是我国诗学理论著作中,少数几部具有较完整理论体系的著作之一。本文探究了其中最精彩部分之一──有关审美创作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叶燮确认审美创作主体(人文)是由有特殊规定的才识胆力四要素构成的智能实体... 叶燮的《原诗》是我国诗学理论著作中,少数几部具有较完整理论体系的著作之一。本文探究了其中最精彩部分之一──有关审美创作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叶燮确认审美创作主体(人文)是由有特殊规定的才识胆力四要素构成的智能实体,审美创作客体(天文)则是为有特殊规定的理事情三位一体的结构,并认为"作者之文章"乃是"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的产物。叶燮这一奠基于气一元论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深刻理论,从中国诗学史上看,是贡献空前的,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创作客体(天文) 审美创作主体(人文) 理事情 才识胆力
下载PDF
石涛《画语录·笔墨章》中艺术创作活动理论探略
10
作者 王晨 童永生 《艺术科技》 2023年第8期106-109,共4页
石涛的《画语录》不仅是清初代表性的绘画理论,而且是一部将艺术实践与美学哲思高度结合的前瞻性著作,对现代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具有指导、启发意义。《画语录》全文都是对其核心理论“一画法”的延展与剖析,《笔墨章》中的美学理论作... 石涛的《画语录》不仅是清初代表性的绘画理论,而且是一部将艺术实践与美学哲思高度结合的前瞻性著作,对现代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具有指导、启发意义。《画语录》全文都是对其核心理论“一画法”的延展与剖析,《笔墨章》中的美学理论作为构成“一画”体系的一环,石涛在此章引入艺术具象表现来阐释理论概念,从艺术创作形式的笔与墨开始挖掘其背后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一是引入“蒙养”与“生活”概念来解释艺术家运墨行笔的参差,进而深化为对创作主体把握与表现自然能力的讨论,人能行神韵之笔、运灵动之墨,可以升华为人的修养、能力的体现。二是以文字描述的两段现实与画中之景作为对照,两者的差异表明客观自然无法直接入画,须先经过心源,取造化之精髓渗入己之精神,最终的成画显现出创作客体具有主观性的审美特征与价值。三是从创作画面的“有笔有墨”即形神兼备的生命形式以及“非山川之限”与“受赋不齐”辩证又统一的关系中,延伸出创作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从这两个方面深入讨论创作主体与客体的渗透、融合等深层美学理论。文章从参与艺术活动的核心即创作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的交流互动来解读《笔墨章》中的内涵,形成新的思考与见解,同时有助于对“一画法”理论体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墨章》 笔墨 艺术创作 创作主体 创作客体 融合
下载PDF
《文心雕龙·物色》创作主客体“折衷”思想探讨
11
作者 杨慧莹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0-64,共5页
刘勰所作《文心雕龙》,可谓"体大思精",其《物色》篇关于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关系的阐述引人深思。对《文心雕龙·物色》之"江山之助"的作用和"思无定检"的原因进行了探索,并揭示了"唯务折衷&q... 刘勰所作《文心雕龙》,可谓"体大思精",其《物色》篇关于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关系的阐述引人深思。对《文心雕龙·物色》之"江山之助"的作用和"思无定检"的原因进行了探索,并揭示了"唯务折衷"思想在此篇中的具体表现,使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融融互通,以达"物色尽而情有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物色》 创作主体 创作客体 唯务折衷
下载PDF
文艺创作的间接对象与直接对象
12
作者 黄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2-107,共6页
黑格尔曾指出,就对象来说,每门科学一开始就要研究这样两个问题:第一,这个对象是存在的;其次,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关于第一个问题,在普通的科学里不会发生多大困难,例如在天文学和物理学里,并不要求证明太阳、星群、磁性现象等等的存在。
关键词 文艺创作 间接对象 直接对象 创作客体 审美客体 审美对象 审美反映 客观世界 审美主体 文艺产品
下载PDF
实用写作与文学创作差异性简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玉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2-65,共4页
实用写作与文学创作都是利用文字来记录思维活动、创造精神产品的过程 ,虽有许多共性 ,但从根本上说 ,这是两种不同的写作系统 ,它们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有着各自的规律及要求。本文从主体、客体、载体、受体四个方面对二者的差异性作了... 实用写作与文学创作都是利用文字来记录思维活动、创造精神产品的过程 ,虽有许多共性 ,但从根本上说 ,这是两种不同的写作系统 ,它们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有着各自的规律及要求。本文从主体、客体、载体、受体四个方面对二者的差异性作了系统阐述 ,以便能更好地掌握它们的规律 ,真正驾驭它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写作 文学创作 差异性 创作主体 创作客体 创作物质载体 文学语言 实用文语言 读者
下载PDF
中西文艺主客体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文初 龙泉明 《文艺研究》 1987年第4期121-125,共5页
中西文艺学表现与再现的理性思辨,整合了理论家们有关创作客体与创作主体的不同观念。从比较的角度看,同位对立与交叉对应构成了中西文艺主客体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 西方文艺学家用同态换位的逻辑模式解释创作客体与作品本体之间的... 中西文艺学表现与再现的理性思辨,整合了理论家们有关创作客体与创作主体的不同观念。从比较的角度看,同位对立与交叉对应构成了中西文艺主客体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 西方文艺学家用同态换位的逻辑模式解释创作客体与作品本体之间的关系。文艺创作所涉及的客体一现实事件、人生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学 客体 中国文论 西方文论 伦理性 创作主体 创作客体 理性思辨 主体心理 中国古代
下载PDF
论文学创作中心理定势的积极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国清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61-65,共5页
关键词 心理定势 创作主体 作家艺术家 审美意象 创作客体 论文学 创作活动 审美感知 表象运动 心理活动
下载PDF
文学作品的生成——《文学创作美学纲要》片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书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26-35,共10页
当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各自分别存在的时候,它们都还是处于文学之外。这时它们仅仅是潜在的文学因素,仅仅具有进入文学之中,成为文学内容的可能性。犹如H和O在它们化合之前并不就是H<sub>2</sub>O(水)的构成因素一样,处于... 当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各自分别存在的时候,它们都还是处于文学之外。这时它们仅仅是潜在的文学因素,仅仅具有进入文学之中,成为文学内容的可能性。犹如H和O在它们化合之前并不就是H<sub>2</sub>O(水)的构成因素一样,处于各自孤立的静止状态的主体或客体本身,也不就是文学内容的构成因素。然而,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各自孤立的静止状态仅仅在理论上是可能的,而事实上是维持不住的。所谓文学创作,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运动,意味着它的各个因素的转化、结合。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一旦结合,文学作品的生成过程便开始了。那起点我们称之为“受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形象 文学创作 创作客体 作家 创作美学 内形式 文学因素 外形式 审美意识 内容与形式
下载PDF
论当代“寻根文学”创作方法的多元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中阳 《中国文学研究》 1988年第4期64-72,共9页
在展开这个论题前,有必要对中国当代“寻根文学”这个特定的概念作一界定。 中国当代“寻根文学”经过四、五年的发展,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在新时期文学中赢得了重要地位。但究竟什么叫“寻根文学”?哪些作家和作品属于“寻根文学”?却一... 在展开这个论题前,有必要对中国当代“寻根文学”这个特定的概念作一界定。 中国当代“寻根文学”经过四、五年的发展,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在新时期文学中赢得了重要地位。但究竟什么叫“寻根文学”?哪些作家和作品属于“寻根文学”?却一直难以明确划界。“寻根”作家们的创作主张和实践是各各不同的:有的说要寻商州文化的根,有的说要寻楚文化的根;有的在寻民族的劣根,有的在寻民族的优根;有的强调在创作客体中“寻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创作方法 新时期文学 创作客体 创作主张 楚文化 作家 民族 现实主义 作品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的论纲——评叶纪彬教授《艺术创作规律论》
18
作者 何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34-39,共6页
如果毫无偏见地开放视野,进行全面比较,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最完整最有份量的科学理论。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站在这个巨大的历史肩头向前俯瞰。《艺术创作规律论》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结合现代... 如果毫无偏见地开放视野,进行全面比较,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最完整最有份量的科学理论。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站在这个巨大的历史肩头向前俯瞰。《艺术创作规律论》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结合现代心理学、美学理论,从艺术创作这个关键的角度,建构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的基本骨架,书中所做的理沦探索,是富有深远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创作主体 艺术创作规律 当代形态 艺术典型 艺术反映论 创作客体 艺术描写 创作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叶燮《原诗·内篇》的诗歌创作条件论探赜
19
作者 温丽 《今古文创》 2021年第20期19-20,共2页
叶燮《原诗》是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系统性、理论性较强的古代诗话研究性著作。“原”诗,顾名思义,就是要探究诗歌创作的本源。叶燮在《原诗·内篇》中认为诗歌的创作并不是单纯性的诗人主观思想的产... 叶燮《原诗》是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系统性、理论性较强的古代诗话研究性著作。“原”诗,顾名思义,就是要探究诗歌创作的本源。叶燮在《原诗·内篇》中认为诗歌的创作并不是单纯性的诗人主观思想的产物,也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描摹,诗学作品的创作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产物。由此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诗歌理论体系,审美主客体被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标志着中国诗歌理论演进方向的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燮 《原诗》 创作主体 创作客体 关系
下载PDF
音乐创作动机与审美人格
20
作者 邵桂兰 王建高 《剧影月报》 2000年第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音乐 创作动机 审美人格 创作主体 创作客体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