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题材纪录片采编创作方法论与创新表达——以纪录片《盛京》为例
1
作者 金钰 《记者摇篮》 2023年第3期87-89,共3页
笔者作为纪录片《盛京》第1、2集《天眷》《肇新》的执行导演,结合采访工作的实际与历史题材创作的差异特点,对历史题材纪录片内容的采编创作方法论与创新表达方式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纪录片 历史题材 采编创作方法论 创新表达
下载PDF
“义”与“艺”之间——传统京都玉作的价值观与创作方法论 被引量:1
2
作者 苏欣 《设计艺术研究》 2011年第2期90-97,共8页
从传统京都玉作深入骨髓的"惜玉"精神入手,解析传统玉作的价值观以及由此衍生的创作方法与审美法则。将传统工艺的价值观与方法论进行联接,旨在揭示中国工艺传统中,"工艺"的内涵往往不只体现在它的外部形态与技术理... 从传统京都玉作深入骨髓的"惜玉"精神入手,解析传统玉作的价值观以及由此衍生的创作方法与审美法则。将传统工艺的价值观与方法论进行联接,旨在揭示中国工艺传统中,"工艺"的内涵往往不只体现在它的外部形态与技术理性,更多的时候,可以传达精神甚至道德与伦理。"工艺"在这个关系下所体现的价值,可以跨越种族、等级、身份及权势,成为一种共同的行为约束或文化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都玉作 价值观 创作方法论
下载PDF
新武侠小说创作方法论─—生活逻辑与事理逻辑的艺术融合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丕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新武侠小说创作方法论─—生活逻辑与事理逻辑的艺术融合朱丕智一新武侠小说的成就和发展,已经达到人们不能不正视它的时候。它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探索,是值得我们花力气去作一番研究、剖析的。不可否认,新武侠小说是脱舱于旧武侠小说... 新武侠小说创作方法论─—生活逻辑与事理逻辑的艺术融合朱丕智一新武侠小说的成就和发展,已经达到人们不能不正视它的时候。它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探索,是值得我们花力气去作一番研究、剖析的。不可否认,新武侠小说是脱舱于旧武侠小说的,但更须看到,二者除了同披“武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武侠小说 生活逻辑 创作方法论 审美形态 艺术融合 生活常态 现实主义 事理 假定性 社会生活
下载PDF
《文心雕龙》的创作方法论
4
作者 邹蓉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32-36,共5页
从《文心雕龙》一书的总体布局来看,刘勰是有意识地将创作过程分为准备阶段、构思阶段、传达阶段三个阶段,并依序在相应阶段提出相应要求,指出相应方法,以指导写作者最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创作方法论旨在统摄刘勰对创作过程提出的要求... 从《文心雕龙》一书的总体布局来看,刘勰是有意识地将创作过程分为准备阶段、构思阶段、传达阶段三个阶段,并依序在相应阶段提出相应要求,指出相应方法,以指导写作者最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创作方法论旨在统摄刘勰对创作过程提出的要求、指出的方法,以期勾连《文心雕龙》的主体内容,并进而更宏观、深入地探讨刘勰的文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创作过程 创作方法论
下载PDF
高师美术教育三笔字创作方法论与实践研究
5
作者 王惠敏 《艺术家》 2019年第7期92-92,共1页
一、高师美术教育培养方案的飞跃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方案的飞跃,标志着高师美术教育的伟大进程,在掌握学校本专业的理论信息基础上,还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法技能以及上岗后的实战经验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但是,绝大部分的高等师... 一、高师美术教育培养方案的飞跃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方案的飞跃,标志着高师美术教育的伟大进程,在掌握学校本专业的理论信息基础上,还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法技能以及上岗后的实战经验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但是,绝大部分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基本都在效仿专业美院的课程安排。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都偏重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过多强调专业技能,在教学课程设置中占较大比例,而忽视了三笔字这样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这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方案大相径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笔字 高师美术教育 基本笔画 创作方法论
下载PDF
浅谈当代艺术思潮与创作方法论对绘画语言风格的影响——以艺术家彼得多伊格为例
6
作者 梁艳 《河北画报》 2020年第12期72-72,共1页
艺术思潮往往指的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和地理空间范围内,受当时所在的社会文化运动和哲学思潮影响,所逐步形成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潮流。而艺术家彼得多伊格则深受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思潮影响,其创作方法论对我们进行绘画... 艺术思潮往往指的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和地理空间范围内,受当时所在的社会文化运动和哲学思潮影响,所逐步形成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潮流。而艺术家彼得多伊格则深受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思潮影响,其创作方法论对我们进行绘画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多伊格 创作方法论 当代艺术思潮
下载PDF
栗坤:耐飞的创作方法论
7
作者 杨哲 栗坤 《中国广播影视》 2022年第3期225-227,共3页
面对疫情冲击,影视行业攻坚克难、应变求进,在复苏与创新中交出合格答卷。主打双厂牌的耐飞,在2021年集中发力剧集、分账剧、网络电影三大赛道,拿出了《你好,火焰蓝》《亲爱的柠檬精先生》《扑通扑通喜欢你》《兴安岭猎人传说》《硬汉... 面对疫情冲击,影视行业攻坚克难、应变求进,在复苏与创新中交出合格答卷。主打双厂牌的耐飞,在2021年集中发力剧集、分账剧、网络电影三大赛道,拿出了《你好,火焰蓝》《亲爱的柠檬精先生》《扑通扑通喜欢你》《兴安岭猎人传说》《硬汉枪神》等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电影 影视行业 合格答卷 分账 兴安岭 创作方法论 攻坚克难
原文传递
新中国文艺形态建塑的世界视野与方法论——从纪亚玛的启示谈起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亮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62,共9页
对新中国的文艺生产,中国共产党不是简单复制在解放区或原国统区的实践经验,而是立足于新中国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局,进行新的、整体性的战略思考。相比过去的革命文艺和进步文艺,新中国文艺生产的世界视野得到发展和升华,将... 对新中国的文艺生产,中国共产党不是简单复制在解放区或原国统区的实践经验,而是立足于新中国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局,进行新的、整体性的战略思考。相比过去的革命文艺和进步文艺,新中国文艺生产的世界视野得到发展和升华,将其根本使命更有效地融入时代使命中,引导受众将个人命运与新中国命运的思考相统一。同时,在统一文艺创作立场的基础上,新中国文艺的创作方法论也得到统一,文艺传统的个体生产方式加速向有组织的集体化生产方式转变,中国共产党意图以此使文艺成为人民的共同精神生产,引领并构成新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进步。由此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文艺,在短短70多年时间里,助力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意义上的深刻变革。面向新时代,中国文艺应引导人们就如何认识和把握人类共同命运达成共识,进而转化为现实力量,成为全人类的自觉奋斗。从此意义看中国文艺和中国文化,特别是它认识世界的观点和表现世界的方法,就真正具备了改变世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文艺生产 世界视野 创作方法论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学术与创作并举 拓新与旁通兼善:周思源的红学研究——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七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淮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1,共11页
周思源《红楼梦》研究的主要用力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作方法研究,二是人物研究,代表性著作诸如《红楼梦魅力探秘》、《红楼梦创作方法论》以及《探秘集———周思源论〈红楼梦〉》等。周思源创作方法研究源自于对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 周思源《红楼梦》研究的主要用力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作方法研究,二是人物研究,代表性著作诸如《红楼梦魅力探秘》、《红楼梦创作方法论》以及《探秘集———周思源论〈红楼梦〉》等。周思源创作方法研究源自于对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难以充分解释《红楼梦》题旨和艺术特征的深度思考,他认为《红楼梦》成功地运用了象征主义,并创造了一种我们尚未认识的"主义"———象征现实主义,这一新说就为《红楼梦》艺术研究开拓了新境;周思源的人物论角度新、辨析缜密、新见迭出,与他的创作方法论相辅相成。总之,周思源的创作方法论和人物论均与长篇小说创作相联系,体现了他学术研究应为创作实践服务的学术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思源 创作方法论 人物论 象征主义 象征现实主义
下载PDF
乡村公共艺术的创作方法
10
作者 胡泉纯(文/图) 《公共艺术》 2023年第2期47-55,共9页
本文从艺术家进入乡村如何开展艺术创作实践的角度,来探讨乡村公共艺术创作的观念和方法.文章首先从艺术家进入乡村进行创作的目的推导出乡村公共艺术创作的观念——问题意识,并提出在乡村,只有乡村公共艺术才有探讨和研究的价值.本文... 本文从艺术家进入乡村如何开展艺术创作实践的角度,来探讨乡村公共艺术创作的观念和方法.文章首先从艺术家进入乡村进行创作的目的推导出乡村公共艺术创作的观念——问题意识,并提出在乡村,只有乡村公共艺术才有探讨和研究的价值.本文通过乡村公共艺术创作的观念引导出创作的基本原则——一切从问题出发,并将创作原则分解为可供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探寻问题、提出问题、转化问题,再通过一个完整的乡村公共艺术创作实例,来详解在乡村艺术实践中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在乡村从事艺术创作时的创作伦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艺术乡建 公共艺术 问题意识 创作方法论
原文传递
试论韩、柳文道观对散文文体的影响
11
作者 孙丽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7-79,共3页
韩愈、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提出了散文革新的系列理论主张,他们对"文"与"道"有了更深入、更新鲜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他们的文道观中有关散文的部分,如"文以明道"探讨了文与道的关系对散文创... 韩愈、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提出了散文革新的系列理论主张,他们对"文"与"道"有了更深入、更新鲜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他们的文道观中有关散文的部分,如"文以明道"探讨了文与道的关系对散文创作思想性、艺术性的要求",不平则鸣"则体现了对散文创作现实性和抒情性的要求。这些理论主张客观上对革除魏晋以来华丽骈偶的文风、创新散文文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道观 散文文体 文风 创作方法论
下载PDF
斗拱雕塑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继良 张辉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年第11期112-113,共2页
斗拱是我国传统建筑标志性构建之一,为了传承斗拱在现代雕塑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相关斗拱雕塑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了斗拱雕塑在环境设计中的意义和现状问题,讨论了斗拱应用表现手法以及创作思维方法论,为斗拱雕塑在环境设... 斗拱是我国传统建筑标志性构建之一,为了传承斗拱在现代雕塑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相关斗拱雕塑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了斗拱雕塑在环境设计中的意义和现状问题,讨论了斗拱应用表现手法以及创作思维方法论,为斗拱雕塑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拱雕塑 应用场景 现状问题 表现手法 创作方法论
下载PDF
超越现实的追求与表达——对话纪录片制作人张以庆
13
作者 张以庆 刘忠波 《现代视听》 2020年第9期51-56,共6页
从当代中国纪录片发展史的角度,无论是对中国纪录片美学的整体考察,还是对中国纪录片导演创作的微观分析,张以庆及其作品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1990年,张以庆以《红地毯上的日记》正式开启了纪录片导演生涯,1997年拍摄了《舟舟的世界... 从当代中国纪录片发展史的角度,无论是对中国纪录片美学的整体考察,还是对中国纪录片导演创作的微观分析,张以庆及其作品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1990年,张以庆以《红地毯上的日记》正式开启了纪录片导演生涯,1997年拍摄了《舟舟的世界》,开始在纪录片领域受到关注和讨论,1999年和2004年又分别拍摄了《英与白》和《幼儿园》,这也是两部获得广泛影响的作品,2017年完成了《君紫檀》。在本次对话中,张以庆通过回顾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阐释了个体的创作方法论、作者性追求、纪录片教育观念以及身处武汉疫情中对纪录片的深入思考等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张以庆 《幼儿园》 整体考察 微观分析 创作方法论 作者性
下载PDF
不懈追求探索的足迹——《林焕平作品选》读后
14
作者 雪夫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96-100,共5页
作为从事文艺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学者、教授,林焕平先生深受人们的敬重。对他有更深了解的人知道,林焕平还是一个著作等身的著作家,他的著述不仅有文艺理论专著、专论和文学批评,有现代作家研究和日本文学研究的沉厚之作,而且还有为数不... 作为从事文艺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学者、教授,林焕平先生深受人们的敬重。对他有更深了解的人知道,林焕平还是一个著作等身的著作家,他的著述不仅有文艺理论专著、专论和文学批评,有现代作家研究和日本文学研究的沉厚之作,而且还有为数不少、有较高质量、较大影响的文学创作成果,如小说、散文、诗歌等,甚至他还在三四十年代写过一批数量可观、脍炙人口、影响很大的国际时事政治评论文章。如1940年日本侵占海南岛,林焕平当即写了一篇《日寇侵占海南岛是太平洋上的九·一八!》,由当时的民革社发到香港各报及海外各地的华侨报纸,这些报纸绝大多数都刊登了。又如1945年11月,林焕平在贵州赤水写了一篇《向麦克阿瑟元帅敲警钟》,发表在重庆《文汇周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焕平 作品选 读后 现实主义 文艺理论教学 散文 世界观 典型论 创作方法论 浪漫主义
下载PDF
论宋濂的“为文”思想
15
作者 谢其祥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73-77,共5页
宋濂的“为文”思想,继承儒家的文学理论,认为“为文”的任务与功用在于宣扬儒家之道,教化人民。为此目的.作家必须“养气”:加强道德修养。在论述“文”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时,他提出“文随”“其实”、“感事触物”、“江山之助”... 宋濂的“为文”思想,继承儒家的文学理论,认为“为文”的任务与功用在于宣扬儒家之道,教化人民。为此目的.作家必须“养气”:加强道德修养。在论述“文”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时,他提出“文随”“其实”、“感事触物”、“江山之助”等观点,认为客观事物对作家的思想与写作具有积极作用。宋濂的“为文”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功能论 作家修养论 创作方法论 进步意义
下载PDF
徐悲鸿创作立题的用典法和对写实主义的调和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亚文 李蔚 《中国美术研究》 2023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用典法是徐悲鸿创作立题的惯用方法。通过考察徐悲鸿以典故立题作品的范围和个例《愚公移山》,体现徐悲鸿用典法创作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从西方语境看来,用典法并不符合写实主义所要求的即时性、在场性的要求。在18世纪被写实主义剔除的... 用典法是徐悲鸿创作立题的惯用方法。通过考察徐悲鸿以典故立题作品的范围和个例《愚公移山》,体现徐悲鸿用典法创作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从西方语境看来,用典法并不符合写实主义所要求的即时性、在场性的要求。在18世纪被写实主义剔除的用典法却在徐悲鸿的作品中复活了。这源于徐悲鸿对继学院派以来的写实主义精神的认识错位,这种认识错位加上他回国后所面临的复杂环境,便催生出了一种调和式的写实主义。通过对徐悲鸿创作方法中用典法的考察,揭示出其中的调和性价值,并可以从中窥到中华文化与西方艺术深度交流的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悲鸿 创作方法论 用典法 视觉典故 绘画叙事
原文传递
韩愈文学理论与佛法行持之研究
17
作者 林伯谦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28-35,共8页
关于韩愈文学见解,除一般文学史、批评史、理论史,及文论选著皆有叙述选介外,早有多位学者发表专文和专书,大致都已得到共同的结论:韩愈文学理论,要可区分为创作目的论与创作方法论两大类.自创作目的而言,可见“文以明道”、“不平则鸣... 关于韩愈文学见解,除一般文学史、批评史、理论史,及文论选著皆有叙述选介外,早有多位学者发表专文和专书,大致都已得到共同的结论:韩愈文学理论,要可区分为创作目的论与创作方法论两大类.自创作目的而言,可见“文以明道”、“不平则鸣”之说;自创作方法而言,则于为文的涵养与态度,都有阐明.本文便在此基础上,将之与佛法行持作一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韩愈 文以明道 《楞严经》 佛法 创作目的 创作方法论 《送高闲上人序》 《大智度论》 《答李翊书》
下载PDF
毕加索立体主义平面性转向评析
18
作者 李蔚 《当代美术家》 2024年第3期90-104,共15页
毕加索从1907至1919年经历了从原型立体主义、分析立体主义到综合立体主义的风格转变,这段时期是他成长为伟大艺术家的关键观察窗口。从创作理念及方法论的视角切入这一时期,对他一系列的思路与突破进行重新评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西方现... 毕加索从1907至1919年经历了从原型立体主义、分析立体主义到综合立体主义的风格转变,这段时期是他成长为伟大艺术家的关键观察窗口。从创作理念及方法论的视角切入这一时期,对他一系列的思路与突破进行重新评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精神的转型内涵。平面性的转向是毕加索在立体主义时期创作思路上的重要创新,这是在美术史上下文中应然生发的策略转向。只有平面性才可以富有成效地兼容“多重透视”的分歧,才可以让现代艺术真正摆脱古典创作惯例的枷锁,从而让艺术家在创作制度上实现更大限度的自由。进入数字媒体时代,平面性画法已经成为数码绘画(插画)中基于元素拼合,适用度最广的基础法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方法论 毕加索 立体主义 平面性 拼贴 多重透视
下载PDF
率意书写的张学群
19
作者 胡传海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3-205,共3页
当代中国书法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逐渐开始浮现一批优秀的书法家,这些书法家将对当代书法史和今后的书法发展产生影响。他们既有对当代书法把握的高度,又有对历史书法文化认识的宽度;既有书法创作方法论方面的广度,又有多... 当代中国书法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逐渐开始浮现一批优秀的书法家,这些书法家将对当代书法史和今后的书法发展产生影响。他们既有对当代书法把握的高度,又有对历史书法文化认识的宽度;既有书法创作方法论方面的广度,又有多层次多维度积累的厚度,他们对当代书法的进程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检视,张学群是进入我视野的一位独特的书法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 张学群 书法文化 书法史 率意 多维度 创作方法论 书法家
原文传递
基于阿恩海姆视觉思维理论的长镜头运动设计分析研究
20
作者 王浩然 《艺术工作》 2023年第5期96-99,共4页
现代电影中,电影镜头的运动是电影视觉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于蒙太奇剪辑方式而言,镜头的运动在空间维度上增加了时间维度延伸和观众的拟真视觉方向性引导。本文从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理论的视觉理解美学概念出发,推演长镜头运动方... 现代电影中,电影镜头的运动是电影视觉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于蒙太奇剪辑方式而言,镜头的运动在空间维度上增加了时间维度延伸和观众的拟真视觉方向性引导。本文从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理论的视觉理解美学概念出发,推演长镜头运动方式视觉思维理论的运动性和时间性,并依照长镜头运动特点研究画面“力的式样”驱动摄影运动的关系,分析了视觉思维理论在电影镜头运动设计中的应用,尝试推进拓展阿恩海姆视觉思维理论对于视觉运动内容方面的理论,并探索学界对于电影摄影运动理解中存在的电影理论学者与电影作者之间的融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思维理论 阿恩海姆 长镜头运动 电影摄影创作方法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