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0年代浙东新生代诗歌的创作母题与审美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7-91,共5页
20世纪90年代,浙东新生代诗人尽管其创作题材取向有异、艺术个性各殊,但在感应时代律动、绍承诗性文化上却形成了共同的精神内核,由此构成了众多诗作的普泛性意识和表征化母题。表现在众多诗作中的创作母题便是流浪情怀、生命意识和返... 20世纪90年代,浙东新生代诗人尽管其创作题材取向有异、艺术个性各殊,但在感应时代律动、绍承诗性文化上却形成了共同的精神内核,由此构成了众多诗作的普泛性意识和表征化母题。表现在众多诗作中的创作母题便是流浪情怀、生命意识和返乡情结。同时,诗人对生命存在的个性化审视在对有意味形式的创造性发掘上对当代诗艺作出了富有启示性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新生代诗人 创作 审美建构 启示性探索
下载PDF
试论徐訏小说的创作母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温伟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8,共4页
徐讠于小说创作一直交织着“现实”与“超现实”两类题材 ,但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则是渗透着作家情感体验和价值评判的同一母题 :爱与人性。徐讠于对人性三种形态的努力开掘和对两类爱情多姿多彩的刻画 ,成就了自己的文学史地位 ,也呈现... 徐讠于小说创作一直交织着“现实”与“超现实”两类题材 ,但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则是渗透着作家情感体验和价值评判的同一母题 :爱与人性。徐讠于对人性三种形态的努力开掘和对两类爱情多姿多彩的刻画 ,成就了自己的文学史地位 ,也呈现出难以避免的创作局限。徐讠于小说“爱”的母题和“人性”的母题互为交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訏小说 创作
下载PDF
鲁迅与余华创作母题之比较
3
作者 李琴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鲁迅作为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其创作影响了以后中国很多作家。余华被认为是当代与鲁迅精神相接近的一位年轻作家。本文试图从创作母题的角度对两位作家进行比较,从他们的相同与相异中探寻作家与作家之间的距离,以... 鲁迅作为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其创作影响了以后中国很多作家。余华被认为是当代与鲁迅精神相接近的一位年轻作家。本文试图从创作母题的角度对两位作家进行比较,从他们的相同与相异中探寻作家与作家之间的距离,以及时代文化变迁在作家身上潜移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 暴力 追寻与流浪 救赎 理性 非理性
下载PDF
郁达夫与何其芳创作母题之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曹万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9-44,共6页
读何其芳,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郁达夫,总觉得这两位作家都孤独得苦。整个社会象磐石压迫着两个孤单而又独立的灵魂,以至他们不约而同地向自我、甚至本我(潜意识)开掘,以构成独特奇异的艺术个性。 郁达夫的孤独是个人与社会的对立,这是五... 读何其芳,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郁达夫,总觉得这两位作家都孤独得苦。整个社会象磐石压迫着两个孤单而又独立的灵魂,以至他们不约而同地向自我、甚至本我(潜意识)开掘,以构成独特奇异的艺术个性。 郁达夫的孤独是个人与社会的对立,这是五四时期崇尚的时代风尚,郁达夫为人豪爽旷达,身边不乏朋友。我们说他孤独,是指他作为先知先觉的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与整个以伦理为本的封建社会意识的对立。他笔下的“零余者”形象系列,以轻道德规范重感性欲求,轻众议群言重个人行为的反常行为,构成了与整个社会的尖锐冲突。在《沉沦》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创作 孤独意识 爱情 《沉沦》 主人公 体现出 独得 自我探索 先知
下载PDF
文学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自杀解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蔡晓龄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8年第9期37-40,60,共5页
文学艺术创作一直将自杀作为一种创作母题,很多文学作品通过主人公自杀这一审美行为展示人类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情感的深刻性。从自杀是生命最激烈的形式、对艺术作品中人物自杀的表现和欣赏、西方式自杀与中国式自杀最关键的不同点对... 文学艺术创作一直将自杀作为一种创作母题,很多文学作品通过主人公自杀这一审美行为展示人类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情感的深刻性。从自杀是生命最激烈的形式、对艺术作品中人物自杀的表现和欣赏、西方式自杀与中国式自杀最关键的不同点对自杀进行了深入解析,挖掘了文学艺术作品中自杀现象所具备的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 创作 自杀解析
下载PDF
谈毕飞宇塑造的女性悲剧形象与其创作母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彩霞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6期96-98,共3页
作家毕飞宇在其作品中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了女性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和心灵轨迹,并在"被伤害"与"伤害"的诠释中演绎着触目惊心的人性之殇,他正是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悲剧命运。本文结合作者的创... 作家毕飞宇在其作品中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了女性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和心灵轨迹,并在"被伤害"与"伤害"的诠释中演绎着触目惊心的人性之殇,他正是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悲剧命运。本文结合作者的创作母题,从人性弱点的角度来思考与探究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人性弱点 悲剧命运 创作
下载PDF
新时期“归来”诗歌的创作母题与抒情人格 被引量:1
7
作者 钟友循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64-69,共6页
在新时期“归来”诗歌中,有两大母题:“我不怨恨”与“我不忘记”,分别以梁南、邵燕祥和流沙河、公刘为代表,其间不仅能反映出他们诗歌鲜明的个性与艺术特色,而且集中体现了“归来”诗人不同的人格和思想风貌。但对祖国、人民、生... 在新时期“归来”诗歌中,有两大母题:“我不怨恨”与“我不忘记”,分别以梁南、邵燕祥和流沙河、公刘为代表,其间不仅能反映出他们诗歌鲜明的个性与艺术特色,而且集中体现了“归来”诗人不同的人格和思想风貌。但对祖国、人民、生活和时代的酷爱,却是他们心中共同的并且至为强烈突出的精神意向,同时,由中也透露和揭示出他们的歌唱之所以成为新时期诗坛最强音的根本秘密。本文通过比较,从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一事实,在对其各自作品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也指出:由于它们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风度的区别,这些作品也非常显明地展示出诗人自己抒情人格的差异,而这,对于同样优秀的诗歌创作所获成就的影响,也绝不是无足轻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来”诗歌 创作 新时期诗歌 抒情人格 流沙河诗歌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 邵燕祥 《老人与海》 作品 抒情主人公形象
下载PDF
郁达夫与何其芳创作母题之比较
8
作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29-129,共1页
曹万生在同题论文(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3期)中对比探讨了郁达夫与何其芳创作母题中的“孤独”、“爱情”和“死亡意识”。作者指出:“郁达夫孤独的痛苦,最深刻地揭示出五四文学的精髓:个性主义思潮的勃起。”而后... 曹万生在同题论文(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3期)中对比探讨了郁达夫与何其芳创作母题中的“孤独”、“爱情”和“死亡意识”。作者指出:“郁达夫孤独的痛苦,最深刻地揭示出五四文学的精髓:个性主义思潮的勃起。”而后起的何其芳的“孤独”则“更靠近现代主义思潮”。关于“爱情”,“郁达夫侧重对肉美的追求,体现出颓废派的大胆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何其芳 创作 死亡意识 现代主义 个性主义 五四文学 社会科学版 孤独 爱情
下载PDF
“古田会议”作为母题: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表现手法
9
作者 朱荔婷 《福建艺术》 2019年第12期34-36,共3页
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中,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在历史上出现了若干次的创作热潮,涌现出一大批反映现实或者重大历史事件的美术作品,唤起了广大民众的共同文化记忆和情感共鸣.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 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中,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在历史上出现了若干次的创作热潮,涌现出一大批反映现实或者重大历史事件的美术作品,唤起了广大民众的共同文化记忆和情感共鸣.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古田会议具有上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地位.而在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古田会议已经逐步演变为一种独具红色意蕴的图像资源符号,成为全国各地美术家选取和关注的重要创作母题之一.回眸中国现当代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历程,以古田会议为母题的美术经典作品有过怎样的发展,其创作的表现手法有何变化,又有何意义价值,艺术魅力来自于何处,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当下和今后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有诸多启发意义与价值,有助于推动今后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健康良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 反映现实 创作 古田会议 文化记忆 情感共鸣 美术作品 图像资源
下载PDF
历史·现实·梦幻——五邑本土作家小说创作评述
10
作者 凤群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3-47,共5页
江门五邑地区历史文化悠久 ,自古人文荟萃 ,后世文学创作承受着丰富的文化蕴养。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今天 ,五邑地区却呈现为一片神奇的文学绿洲。近年五邑地区本土小说作家几乎有着共同的创作母题 ,其中 ,有代表性的三位作家及其作品... 江门五邑地区历史文化悠久 ,自古人文荟萃 ,后世文学创作承受着丰富的文化蕴养。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今天 ,五邑地区却呈现为一片神奇的文学绿洲。近年五邑地区本土小说作家几乎有着共同的创作母题 ,其中 ,有代表性的三位作家及其作品所表现的价值思考、艺术探索以及审美内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创作题 价值 艺术特色 小说创作 五邑地区 审美内涵 陈占标 邝宇 商河
下载PDF
论版画创作教学中的可能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光智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1-47,共7页
当前的版画艺术创作置身于大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背景中,与别的画种一样存在着太多的可能性,正是这些可能性,使我们对艺术问题不断思索,寻求更为贴切和更有力度的表达。不愿意局限于技术的角度探讨问题,已成为这几年常谈论的问题... 当前的版画艺术创作置身于大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背景中,与别的画种一样存在着太多的可能性,正是这些可能性,使我们对艺术问题不断思索,寻求更为贴切和更有力度的表达。不愿意局限于技术的角度探讨问题,已成为这几年常谈论的问题。再就是如何重新判断和理解版画概念的延伸已成为今天版画家自觉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教育模式 版画创作教学 可能性 创作规范 创作技术 创作
下载PDF
角度·深度·温度——喻荣军几个作品中的“外来人”母题
12
作者 孙惠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64,共3页
我不敢说喻荣军是中国最高产的剧作家,但肯定是我看过演出最多的中国剧作家。过去10来年里,他原创、改编、翻译的30多部剧作引领着上海乃至全国的时尚戏剧的潮流,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他最不时尚、最朴素的戏,而且最吸引我的是其... 我不敢说喻荣军是中国最高产的剧作家,但肯定是我看过演出最多的中国剧作家。过去10来年里,他原创、改编、翻译的30多部剧作引领着上海乃至全国的时尚戏剧的潮流,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他最不时尚、最朴素的戏,而且最吸引我的是其中的外来人形象。我看喻荣军笔下的"外来人"母题,不是从编剧技巧的角度,我关注的是与此相关的人物、主题及社会背景。"外来人"是近年来全世界的文学研究中都很热门的研究母题。当年的《中国梦》就是探讨外来人能否、如何融入当地文化的戏。事实上知青题材的作品也是讲的外来人,但大都和大多数触及外来人母题的作品相反了。喻荣军的《一九七七》从头到尾展现的都是外来的知青如何坚决地试图逃离,和当今普遍存在的外来人融入城市之难恰恰成为鲜明的对比。那是他根据电影改编的话剧,属于异数。喻荣军第一部剧作《去年冬天》下的功夫最深,也最能反映他刻画外来人的角度。其实喻荣军还有一个更早的关于外来人的姐妹篇,可能一般人不大会注意,因为剧名非常时尚,叫《午夜的哈瓦那》。这几个戏中除了都有外来人和本地人的关系,另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喻荣军总是选择一个极为巧妙的角度,让观众在戏里看不到一个坏人;故事中如果有任何一点恶的因素,都被推到了观众的视角之外。中国像喻荣军这样成功的高产剧作家实在太少了,他已成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这个中国管理得最好的国营剧院的一大品牌。喻式话剧的风格和他曾经是外来人但又相对顺利的人生经历有关。与其看到他为了追求深度而牺牲自己的特长,我宁可鼓动其他不同气质、阅历的剧作家去求深求狠求尖锐;至于小喻,我还是希望他继续不断地写出更多能够温暖人心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话剧艺术 喻荣军 戏剧创作 艺术作品 “外来人” 创作
下载PDF
韩兰魁音乐创作的美学思考
13
作者 周军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98-101,共4页
韩兰魁的创作既具有典型的现代主义色彩,又钟情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力求在先锋性、探索性、通俗性和可听性之间取得平衡。在创作审美心理上他注重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在创作实践上力图突破"审美饱和"与"创作饱... 韩兰魁的创作既具有典型的现代主义色彩,又钟情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力求在先锋性、探索性、通俗性和可听性之间取得平衡。在创作审美心理上他注重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在创作实践上力图突破"审美饱和"与"创作饱和",而在创作服务对象上注意处理好高低两种文化形态接受之间的关系。由此而使得他的创作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特色,并且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为大多数人所乐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兰魁 音乐创作 创作 创作技法 审美饱和 创作饱和
下载PDF
“教考衔接”背景下的作文命制探索
14
作者 徐艺荣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第17期8-10,共3页
针对近十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历史变化,结合新高考新教材时代“教考衔接”大背景的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中与学生切磋琢磨的交流,笔者对作文命制进行了相关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 教考衔接 高考作文 创作
下载PDF
日暮乡关何处是 家国故土长相思——评电视剧《原乡》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15
作者 蒋超 傅居正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3期79-81,共3页
一、从乡愁到家国情思的主题升华 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中,乡愁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创作母题.作为一种朴素的情感,乡愁是漂泊者对“生于斯长于斯”故土的眷恋,是游子渴望回家而不得的愁苦与忧伤.乡愁人皆有之,但究其浓烈,莫甚于20世纪的中国... 一、从乡愁到家国情思的主题升华 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中,乡愁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创作母题.作为一种朴素的情感,乡愁是漂泊者对“生于斯长于斯”故土的眷恋,是游子渴望回家而不得的愁苦与忧伤.乡愁人皆有之,但究其浓烈,莫甚于20世纪的中国人.战火硝烟不断,社会剧烈变动,海峡两岸冰封38年,这种离家去国所造成的心灵剧痛对台湾老兵而言尤为强烈.在电视剧《原乡》中,乡愁得到了最丰富、最复杂的酿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艺术特色 思想 原乡 相思 国故 艺术表现形式 创作
下载PDF
童年记忆与艺术母题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耀良 《小说评论》 1988年第2期15-20,54,共7页
许多诗人、艺术家都在作品中细细娓娓地叙述过有关童年时代的美妙记忆。浅浅的欢悦、淡淡的哀愁、殷殷的期待、拳拳的心愿,在清丽隽秀的文字间,优美舒展的乐曲或交相辉映的色彩组合中,汩汩涓涓地流泻了出来。似夜雾迷朦中的新月,又似水... 许多诗人、艺术家都在作品中细细娓娓地叙述过有关童年时代的美妙记忆。浅浅的欢悦、淡淡的哀愁、殷殷的期待、拳拳的心愿,在清丽隽秀的文字间,优美舒展的乐曲或交相辉映的色彩组合中,汩汩涓涓地流泻了出来。似夜雾迷朦中的新月,又似水天交汇处的新日……阅尽人世艰辛坎坷的作家,或功成名就的大艺术家,何以会对孩提时代的一桩往往很小的事,倾注无限的深情呢?早已被生括的潮水淹没掉的遥远的昔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 艺术家 狄更斯 海明威 高尔基 托尔斯泰 传记作家 作品 母亲形象 印第安人
下载PDF
成长的自审与文化品格的塑造——关于刘东的儿童文学创作
17
作者 张学昕 吴宁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3-117,共5页
关键词 儿童文学创作 文化品格 儿童成长 自审 创作 “母爱” 文学理解 “成长”
下载PDF
《苌山虎》:韩国悬疑恐怖类电影的创作探析
18
作者 张龙贺 《电影世界》 2018年第7期34-36,共3页
一、定位与表达:类型气质定位与创作母题的高度关联一部优秀的类型电影,肯定不是为了类型而类型,而是在类型的运用上与创作主题保持着紧密的一致性。一方面类型定位要符合创作母题的表达;另一方面类型定位运用得是否准确也直接影响到创... 一、定位与表达:类型气质定位与创作母题的高度关联一部优秀的类型电影,肯定不是为了类型而类型,而是在类型的运用上与创作主题保持着紧密的一致性。一方面类型定位要符合创作母题的表达;另一方面类型定位运用得是否准确也直接影响到创作主题思想能否得到有利的传达与主题升华,使其以一种更加真实和深层次的主题展现;尤其是悬疑恐怖类的电影,它所能引起的在观众生理、心理、情绪层面的反映,更能使观众收获到电影创作主题思想以及人物深层次的心理激荡;如果电影只是让类型成为电影主题思想表达的一种附庸,甚至是累赘,将会干扰到主题思想表达和人物的塑造。电影《苌山虎》作为一部成功的类型电影,它正是做到了恐怖类型元素所营造的恐怖氛围,契合了电影中女主人公熙妍失去儿子,而深深陷入自责和思念儿子的黑洞之中的主题。电影《苌山虎》讲述了为帮助婆婆恢复记忆的儿媳熙妍,来到了婆婆从小生活的地方苌山保养,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得知,帮助婆婆恢复记忆的另一个原因,是熙妍的儿子俊熙是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走失的。失子之痛成了熙妍内心永远的伤痛。而这样本身一个在现代社会中看似平常但又往往使得家庭陷入加倍的精神折磨的失孤事件,在一贯擅长拍摄悬疑恐怖类型电影的导演许政这里,似乎找到了影片某种类型上的定位与创作主题上的一个巧妙的结合点。事实上,悬疑恐怖的类型元素所营造的内心恐怖在本质上恰好暗合了陷入加倍的精神折磨的主人公熙妍的内心状态。影片借由一种悬疑恐怖元素的类型电影,完成了一次女主人公因为失去儿子俊熙而深深陷入了精神折磨和自责的黑洞之中的精神救赎之旅。影片《苌山虎》随着熙妍一家来到了婆婆的出生地苌山,整个家庭陷入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当中,先是在大街上突然看见了走失多年的儿子俊熙,然后在住处附近发现了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小女孩来到熙妍家却发出了儿子俊熙的声音,这让本来就陷入失子之痛的熙妍陷入了能发出儿子声音的红衣小女孩制造的假象当中。而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竟然和80年前一则“苌山虎”的民间故事联系在了一起。作为影片中的主要类型元素,即悬疑恐怖的表达,主要就是借助这则几十年前的“苌山虎”民间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创作 精神救赎 韩国 女主人公 创作 类型定位 思想
下载PDF
汪曾祺重写小说中的“变”与“不变”——以《异秉》等五组重写小说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雯蓉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2期21-24,共4页
汪曾祺在20世纪八十年代回归小说创作时,曾对前期的部分小说进行了同题材的重写,写作语言与叙事结构皆有变化。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汪曾祺小说重写现象的研究夥矣沉沉,但值得注意的是,旧作虽然被大幅度改写,但其精神内核仍然稳定并得到深... 汪曾祺在20世纪八十年代回归小说创作时,曾对前期的部分小说进行了同题材的重写,写作语言与叙事结构皆有变化。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汪曾祺小说重写现象的研究夥矣沉沉,但值得注意的是,旧作虽然被大幅度改写,但其精神内核仍然稳定并得到深化。本文旨在比较小说改写前后语言风格和叙事手法变化的同时,归纳汪曾祺小说中追忆传统、市井文化和健康人性的三大经典母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短篇小说 重写现象 创作
下载PDF
画作是时代和生活的剪影
20
作者 高云 蔡萌 《油画》 2023年第3期10-14,共5页
高云(以下简称“高”):我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顾城曾在诗句中留下过一段行者的自白:“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在一个小站上,注视着周围的荒草,让列车静静驰过,带走温和的记忆。”许多人踽踽独行,只为“寻找一盏灯”,用... 高云(以下简称“高”):我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顾城曾在诗句中留下过一段行者的自白:“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在一个小站上,注视着周围的荒草,让列车静静驰过,带走温和的记忆。”许多人踽踽独行,只为“寻找一盏灯”,用它照亮去路与归途。在我看来,这种“诗意的寻找”正契合了您的创作。在您的作品中,出行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无论是被建筑阴影所遮蔽的都市角落,还是万水千山也挡不住足下奔忙的候车大厅,出行的要素无处不在。关于这一创作母题,您是如何确立下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城 候车大厅 创作 贯穿始终 主旋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