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锡类散治疗切口及创口难愈感染16例
1
作者 陈建英 《中国药业》 CAS 2000年第4期40-40,37,共2页
关键词 锡类散 药物治疗 切口难愈性感染 创口难愈性感染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糖尿病足难愈创口治疗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任弘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5期178-180,184,共4页
目的探究采用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治疗糖尿病足难愈创口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威海卫人民医院骨创伤科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难愈创口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采用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治疗糖尿病足难愈创口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威海卫人民医院骨创伤科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难愈创口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敷料治疗,观察组应用rb-bFGF联合新型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溃疡缓解、溃疡愈合、肉芽组织出现以及上皮组织出现时间均较短,且观察组耗时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踝肱指数、足溃疡面积、视觉模拟法评分、一般症状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糖尿病足难愈创口行rb-bFGF治疗可对创面的愈合起到促进作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促进患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细胞生长因子 糖尿病足 难愈创口 敷料
下载PDF
克隆病致肛门术后创口难愈1例
3
作者 林友彬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4年第5期37-37,共1页
患者男.28岁。因肛旁肿痛1月,伴肛旁溃破流脓10多天,以“肛门皮下脓肿(已溃破)、血栓痔”收入院。入院时精神好,二便正常,肛旁肿痛.无发热,无恶寒,无里急后重,无粘液便。专科情况:截石位1,6点处结节样肿胀,约1.0cm×1... 患者男.28岁。因肛旁肿痛1月,伴肛旁溃破流脓10多天,以“肛门皮下脓肿(已溃破)、血栓痔”收入院。入院时精神好,二便正常,肛旁肿痛.无发热,无恶寒,无里急后重,无粘液便。专科情况:截石位1,6点处结节样肿胀,约1.0cm×1.0cm,质软,触之疼痛,表面溃破,见脓性分泌物;9点肛缘处见近椭圆形肿块,色瘀暗,稍硬,触痛,约2.0cm×1.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病 肛门 术后 创口难愈
原文传递
生肌膏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难愈创口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承果 吴庆能 +3 位作者 凌钦杰 钟燕容 董兰菊 钟赛琼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2期91-92,96,共3页
目的研究生肌膏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难愈创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外科难治愈创口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术对创口进行处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生肌膏... 目的研究生肌膏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难愈创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外科难治愈创口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术对创口进行处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生肌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恢复时间、创面渗液干净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上皮组织生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肌膏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难愈创口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吸引 生肌膏 难愈创口
下载PDF
中药熏洗治疗四肢难愈性创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玲娇 李晓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7年第2期53-54,共2页
难愈性创口是指创口长期不易愈合者,常超过2个月以上,大多因原发病、引流不畅、抗生素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加上四肢的血液循环差,创口更不易愈合。因此,长期的常规换药方法疗效不明显。为此,我们采用中药熏洗加常规换药进行治疗... 难愈性创口是指创口长期不易愈合者,常超过2个月以上,大多因原发病、引流不畅、抗生素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加上四肢的血液循环差,创口更不易愈合。因此,长期的常规换药方法疗效不明显。为此,我们采用中药熏洗加常规换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创口 四肢 中药熏洗 常规换药
下载PDF
肌瓣填塞治疗胸部难愈性创口1例
6
作者 陈峰 薛渭清 李海琳 《创伤外科杂志》 2002年第5期295-295,共1页
探讨胸部难愈性创口的治疗。作者认为肌瓣填塞可消除死腔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对难愈性创口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胸部难愈创口 肌瓣填塞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间歇对流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老年难愈性创口36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坤营 《现代医院》 2015年第8期66-67,69,共3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老年难愈性创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骨伤科收治的36例因车祸、重物砸伤等原因造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患者,通过手术清创、骨折复位固定后将...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老年难愈性创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骨伤科收治的36例因车祸、重物砸伤等原因造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患者,通过手术清创、骨折复位固定后将VSD系统覆盖于创面上,间歇对流冲洗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视创口愈合情况更换负压封闭引流材料,直至肉芽生长良好。结果经间歇对流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35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局部血液循环较好,17例行自体皮片移植,18例单纯VSD治疗,1例因钢板轻微外露,植皮难以存活,二期行皮瓣修复术,术后恢复良好。3个月后随访创口治愈率达100%。结论间歇对流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老年难愈性创口疗效显著,有创口恢复快、感染率低、减轻患者痛苦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老年 难愈创口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愈性创口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林俊宏 金斌 +1 位作者 方立 李佳蔚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9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难愈性创口的效果。方法该院30例难愈性创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进行自体PRP凝胶覆盖及PRP创内及周边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换药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难愈性创口的效果。方法该院30例难愈性创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进行自体PRP凝胶覆盖及PRP创内及周边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换药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创口体积、创口愈合例数。结果两组治疗后创口体积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小,观察组创口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6周后创口愈合1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口效果满意,能快速促进组织修复,操作简便,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全血 富血小板血浆 难愈创口
下载PDF
冰片蜂蜜纱条治疗难愈创口35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洪国平 《光明中医》 2008年第7期981-981,共1页
关键词 难愈创口 冰片蜂蜜纱条 中医外科学
下载PDF
珍珠烧伤膏治疗难愈性创口15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世萍 郑伟 庄玉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22期137-137,共1页
目的:探讨难愈性创口治疗新方法。方法:分析总结15例难愈性创口患者的应用珍珠烧伤膏浸浴外敷治疗过程。结论:珍珠烧伤膏对于各种难愈性创口,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难愈创口 珍珠烧伤膏 愈合
下载PDF
自制中药粉治疗难愈性皮肤创口
11
作者 李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难愈性皮肤创口 中医药疗法 疗效评价 护理 褥疮
下载PDF
犁头草对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的影响
12
作者 王学海 徐樟群 《福建中医药》 2012年第3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草药犁头草在外科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科手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局部外敷中草药犁头草,对照组继续采用常规外科感染创口换药治疗。观察犁头草杀菌抑菌、抗炎及促进创... 目的探讨草药犁头草在外科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科手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局部外敷中草药犁头草,对照组继续采用常规外科感染创口换药治疗。观察犁头草杀菌抑菌、抗炎及促进创口愈合作用。结果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无1例创口2期缝合,对照组行创口2期缝合18例。结论草药犁头草明显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减少局部创面渗出,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明显加速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的愈合。犁头草有杀菌抑菌、抗炎及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与其清热解毒、祛腐生肌作用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难愈性感染创口 犁头草 外敷
下载PDF
足踝部创伤后难愈性伤口的联合治疗研究
13
作者 朱凤君 黄敏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7期154-154,156,共2页
目的分析足踝部创伤后难愈性伤口的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足踝部创伤后难愈性伤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足踝部创伤后难愈性伤口的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足踝部创伤后难愈性伤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分析结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病患愈合人数共计7例,愈合率为28.00%(7/25)。观察组中,愈合人数为23例,愈合率为92.00%(23/2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愈合率明显更高(χ2=18.526,P<0.05)。结论对于该类型创口者,开展联合治疗技术,能够全面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愈合时间,促进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创伤 难愈创口 联合治疗 体外冲击波
下载PDF
针刺治疗臁部难愈性创口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盈 牟东成 +1 位作者 王翠侠 谈博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930-1932,共3页
臁部皮下软组织分布较少、皮肤延展性差,外伤后易出现皮肤缺损、坏死,形成难愈性创面。治疗1例右小腿难愈性创口4个月余的患者,在"煨脓生肌"理论指导下,以毫针局部围刺配合阳明经排刺调补气血为主,促进局部组织再生,治疗1个... 臁部皮下软组织分布较少、皮肤延展性差,外伤后易出现皮肤缺损、坏死,形成难愈性创面。治疗1例右小腿难愈性创口4个月余的患者,在"煨脓生肌"理论指导下,以毫针局部围刺配合阳明经排刺调补气血为主,促进局部组织再生,治疗1个月余患者创口愈合。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对"煨脓生肌"这一中医外科治伤纲要再思考,认为"脓"是正邪相争的产物、邪毒负载的媒介,也是调补气血、托里愈疮的重要介质;它不仅可以增强创面的抗感染能力,还可以保护并刺激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临床"煨脓"的要点在于保证局部气血的充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臁部创口 难愈创口 煨脓生肌 针刺
原文传递
强的松龙注射液外用治疗难愈创口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文伯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5年第4期44-45,共2页
强的松龙注射液外用治疗难愈创口江苏省姜堰市中医院伤骨科王文伯邮编225500难愈创口是指感染创口或非感染创口经过积极的内外治疗后,创口虽已缩小,但经久不能愈合,临床上并不少见。从1986年以来,笔者对36例此类患者,... 强的松龙注射液外用治疗难愈创口江苏省姜堰市中医院伤骨科王文伯邮编225500难愈创口是指感染创口或非感染创口经过积极的内外治疗后,创口虽已缩小,但经久不能愈合,临床上并不少见。从1986年以来,笔者对36例此类患者,采用强的松龙注射液进行创面滴入,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创口 创伤 强的松龙注射液
原文传递
蜂胶治疗口腔溃疡
16
作者 巫利璇 《中国民间疗法》 2008年第3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口腔溃疡 蜂胶 治疗 口腔黏膜疾病 修复时间 杀灭作用 难愈创口 常见病
下载PDF
邻近延迟皮瓣修复腰椎骨折术后难愈创口一例
17
作者 柯发军 丁若虹 +1 位作者 谢丹 翁志勇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7-478,共2页
外伤或手术后某些创面因出血、感染、营养等因素导致创面愈合困难,甚至出现骨或内固定物外露,常规缝合或换药治疗难以达到满意效果。笔者应用邻近延迟皮瓣修复腰椎骨折术后难愈创口1例,对此类创口的修复有一定参考意义。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难愈创口 骨折术后 皮瓣修复 腰椎 固定物外露 愈合困难 换药治疗 常规缝合
原文传递
糖尿病易被忽视的临床表现
18
作者 陈弘毅 《糖尿病之友》 2013年第5期44-44,共1页
人们熟知的糖尿病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所谓“三多一少”,以及皮肤瘙痒、四肢麻木、反复感染、创口难愈、性欲减退等。其实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并无异样感觉,仅因他病就诊或于体检中才查知。这里介绍几种易被忽视... 人们熟知的糖尿病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所谓“三多一少”,以及皮肤瘙痒、四肢麻木、反复感染、创口难愈、性欲减退等。其实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并无异样感觉,仅因他病就诊或于体检中才查知。这里介绍几种易被忽视的糖尿病临床表现,帮助大家及早诊断疾病,及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症状 临床表现 2型糖尿病 三多一少 皮肤瘙痒 四肢麻木 反复感染 创口难愈
原文传递
体外培育牛黄糊剂治疗口疮类病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延琳 王嘉陵 +2 位作者 李明 郭三兰 蔡红娇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 观察体外培育牛黄糊剂治疗口疮类病损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和口腔黏膜难愈创口等 )的短期疗效。方法 复发性口腔溃疡 76例随机分为两组 ,第 1组 3 7例采用体外培育牛黄糊剂局数 ,第 2组 3 9例对照组采用蛤疳散糊剂局敷 ,第 3组 3 ... 目的 观察体外培育牛黄糊剂治疗口疮类病损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和口腔黏膜难愈创口等 )的短期疗效。方法 复发性口腔溃疡 76例随机分为两组 ,第 1组 3 7例采用体外培育牛黄糊剂局数 ,第 2组 3 9例对照组采用蛤疳散糊剂局敷 ,第 3组 3 2例口腔黏膜难愈创口组采用体外培育牛黄糊剂局敷 (自身对照 ) ,观察平均溃疡期和疼痛指数指标。结果 通过平均溃疡期和疼痛指数的指标评价 ,第 1组明显优于第 2组 ,第 3组自身对照组应用体外培育牛黄糊剂后明显优于用药前和第 2组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体外培育牛黄组 69例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40 .6%、5 8.0 %、98.6% ,对照组分别为 2 8.2 %、5 1.3 %、79.5 %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疮类病损 临床疗效 体外培育牛黄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RAU 口腔黏膜难愈创口
原文传递
Greater omentum in reconstruction of refractory wounds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余明 沈祖尧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3年第2期81-85,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greater omentum in reconstruction of refractory wounds. Methods: From August 1988 to May 2001, 20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wound underwent pedicle or microvascular f...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greater omentum in reconstruction of refractory wounds. Methods: From August 1988 to May 2001, 20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wound underwent pedicle or microvascular free transfer of the greater omentum. Indications of surgery were electrical injury of the wrist and hand in 9 patients, electrical injury of the scalp and cranial bones in 3, avulsion injury of the scalp in 2, radiation-related ulcer of the chest wall in 2, ulcer and osteomyelitis following resection of the sternum sarcoma in 1, electrical injury of the abdomen in 1, bone and soft tissue defects following compound fracture of the leg in 1, and extensive scar and ulcer of the leg and footdrop following trauma in 1. Severe infection and extensive tissue necrosis were present prior to surgical operation in 12 patients. Eleven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edicled omental flaps, and 9 patients with free omental flaps. The size of the omental flaps ranged from 20 cm&times;12 cm to 38 cm&times;23 cm. Results: All the omental flaps survived. Healing at the first intention of the wounds was achieved in 17 cases. The on-top skin grafts resulted in partial necrosis of lipid liquefaction developed in the omentum and healed with dressing change in 2 cases. A sinus tract of osteomyelitis occurred in one case and healed after delayed excision of the necrosed bone. Follow-up study of all cases from 3 to 24 months showed no recurrent wounds and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complication. Recovery with acceptable appearance and restoration of function was satisfactory. Conclusions: Greater omentum provides a well-vascularized tissue with lymphatic ducts for wound coverage. It has strong resistance against infection. It is very malleable and can be molded easily. Therefore it is an ideal tissue in filling cavities and repairing defects, especially in covering large and irregular defects that can not be treated with skin or muscle fla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unds and injuries OMENTUM RE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