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创意非虚构”的文体要素详析--以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书写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金龙
《语文学刊》
2021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彼得•海斯勒书写中国的“创意非虚构”作品在中国图书市场获得巨大成功,但这一体裁的文体要素还不为国内读者所熟知。借助美国“创意非虚构教父”古特金德的写作教程分析海斯勒的文本,可以发现他的作品是典型的美式学院派创意非虚构作品...
彼得•海斯勒书写中国的“创意非虚构”作品在中国图书市场获得巨大成功,但这一体裁的文体要素还不为国内读者所熟知。借助美国“创意非虚构教父”古特金德的写作教程分析海斯勒的文本,可以发现他的作品是典型的美式学院派创意非虚构作品,文体特色主要体现为基于浸入式采访的真实内容、基于场景与细节信息的情节描写、立体多面的人物塑造(包括一个讨喜的叙述者的声音)与精致的结构线等等。作为一个以读者为导向的非虚构文学门类,创意非虚构拥有独特与成熟的美学内涵,实现了既鼓励个人风格又严格遵循真实、优美的原则二者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非虚构
彼得•海斯勒
何伟
非
虚构
文学
江城
寻路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美非虚构文学创作理念比较——以赵瑜和李·古特金德为例
2
作者
刘金龙
《写作》
2020年第6期65-73,共9页
2010年以来非虚构文学在中国蓬勃发展,且深受美国"创意非虚构"文体的影响。对中国报告文学作家赵瑜和美国"创意非虚构教父"李·古特金德的创作观进行细致对照梳理,可以发现二人拥有很多极为相似的创作理念,比...
2010年以来非虚构文学在中国蓬勃发展,且深受美国"创意非虚构"文体的影响。对中国报告文学作家赵瑜和美国"创意非虚构教父"李·古特金德的创作观进行细致对照梳理,可以发现二人拥有很多极为相似的创作理念,比如非虚构作家要通过"本地化"的浸入式采访书写全局性话题;要创造性地借鉴其它文学体裁的写作技巧;要注意在结构上制造悬念,在语言上避免陈词滥调,在人物塑造中创造一个能与读者沟通的"叙述者"的声音等等。而中美非虚构创作热潮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原始动力分别是中国作家直面现实的追求与美国相关从业者吸引读者的努力,因而作家的"坚守自我"便分别面临着道德与市场的挑战与审视。在技术与媒介飞速发展变迁的当下,两位作家也都看到了非虚构文学的跨媒介潜力,从而给予了作为文学一员的非虚构更多的宏观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
虚构
文学
创意非虚构
赵瑜
李·古特金德
报告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展示而不是叙说——讨论该原则在创意性非虚构小说《鞋带》中的应用
3
作者
郑炜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第12期275-276,共2页
创意性非虚构小说,作为写作中一种相对新颖的题材,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迎来了作品创作的高峰。创意性非虚构小说讲的是真实的故事,但采用了许多小说的写作技巧和原则。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则是"展示而不是叙说"。在这片论文中,将以...
创意性非虚构小说,作为写作中一种相对新颖的题材,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迎来了作品创作的高峰。创意性非虚构小说讲的是真实的故事,但采用了许多小说的写作技巧和原则。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则是"展示而不是叙说"。在这片论文中,将以我写的故事《鞋带》为例,探讨该原则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
性
非
虚构
小说
原则
技巧
展示
叙说
原文传递
Open The Door: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传记”
4
作者
傅佳妮
《现代传记研究》
2016年第2期217-227,237,共12页
本文主要记录了笔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传记文学写作的经历和感受,并介绍了哥伦比亚大学非虚构创意写作艺术硕士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授、学生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希望能够为对传记文学感兴趣的同僚、朋友们打开一扇了解美国...
本文主要记录了笔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传记文学写作的经历和感受,并介绍了哥伦比亚大学非虚构创意写作艺术硕士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授、学生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希望能够为对传记文学感兴趣的同僚、朋友们打开一扇了解美国传记文学的门,共同探索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传记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文学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
MFA
非
虚构
创意
写作
原文传递
题名
“创意非虚构”的文体要素详析--以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书写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金龙
机构
德国慕尼黑大学语言与文学研究生院
出处
《语文学刊》
2021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基金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当代西方非虚构文学中的中国书写”(20150837009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彼得•海斯勒书写中国的“创意非虚构”作品在中国图书市场获得巨大成功,但这一体裁的文体要素还不为国内读者所熟知。借助美国“创意非虚构教父”古特金德的写作教程分析海斯勒的文本,可以发现他的作品是典型的美式学院派创意非虚构作品,文体特色主要体现为基于浸入式采访的真实内容、基于场景与细节信息的情节描写、立体多面的人物塑造(包括一个讨喜的叙述者的声音)与精致的结构线等等。作为一个以读者为导向的非虚构文学门类,创意非虚构拥有独特与成熟的美学内涵,实现了既鼓励个人风格又严格遵循真实、优美的原则二者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
创意非虚构
彼得•海斯勒
何伟
非
虚构
文学
江城
寻路中国
Keywords
creative nonfiction
Peter Hessler
He Wei
non-fictional literature
River Town
Country Driving
分类号
I106.5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美非虚构文学创作理念比较——以赵瑜和李·古特金德为例
2
作者
刘金龙
机构
德国慕尼黑大学
出处
《写作》
2020年第6期65-73,共9页
基金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当代西方非虚构文学中的中国书写”(201508370092)。
文摘
2010年以来非虚构文学在中国蓬勃发展,且深受美国"创意非虚构"文体的影响。对中国报告文学作家赵瑜和美国"创意非虚构教父"李·古特金德的创作观进行细致对照梳理,可以发现二人拥有很多极为相似的创作理念,比如非虚构作家要通过"本地化"的浸入式采访书写全局性话题;要创造性地借鉴其它文学体裁的写作技巧;要注意在结构上制造悬念,在语言上避免陈词滥调,在人物塑造中创造一个能与读者沟通的"叙述者"的声音等等。而中美非虚构创作热潮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原始动力分别是中国作家直面现实的追求与美国相关从业者吸引读者的努力,因而作家的"坚守自我"便分别面临着道德与市场的挑战与审视。在技术与媒介飞速发展变迁的当下,两位作家也都看到了非虚构文学的跨媒介潜力,从而给予了作为文学一员的非虚构更多的宏观观照。
关键词
非
虚构
文学
创意非虚构
赵瑜
李·古特金德
报告文学
Keywords
Non-fictional Literature
Creative Nonfiction
Zhao Yu
Lee Gutkind
Reportage Literature
分类号
I106.5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展示而不是叙说——讨论该原则在创意性非虚构小说《鞋带》中的应用
3
作者
郑炜
机构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第12期275-276,共2页
文摘
创意性非虚构小说,作为写作中一种相对新颖的题材,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迎来了作品创作的高峰。创意性非虚构小说讲的是真实的故事,但采用了许多小说的写作技巧和原则。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则是"展示而不是叙说"。在这片论文中,将以我写的故事《鞋带》为例,探讨该原则的运用。
关键词
创意
性
非
虚构
小说
原则
技巧
展示
叙说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Open The Door: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传记”
4
作者
傅佳妮
机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出处
《现代传记研究》
2016年第2期217-227,237,共12页
文摘
本文主要记录了笔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传记文学写作的经历和感受,并介绍了哥伦比亚大学非虚构创意写作艺术硕士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授、学生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希望能够为对传记文学感兴趣的同僚、朋友们打开一扇了解美国传记文学的门,共同探索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传记文学。
关键词
传记文学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
MFA
非
虚构
创意
写作
Keywords
life writing
the U.S.
Columbia University,MFA non-fiction creative writing
分类号
I055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创意非虚构”的文体要素详析--以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书写为例
刘金龙
《语文学刊》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美非虚构文学创作理念比较——以赵瑜和李·古特金德为例
刘金龙
《写作》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展示而不是叙说——讨论该原则在创意性非虚构小说《鞋带》中的应用
郑炜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
0
原文传递
4
Open The Door: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传记”
傅佳妮
《现代传记研究》
201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