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政府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基于中国区域间地方政府创新差异的跨案例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韩福国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177,共17页
在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为什么中国地方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以中国区域间地方政府创新的差异性为切入点,对五届(2001—2010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入围项目进行跨区域、跨类型、跨年度等维度的数据... 在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为什么中国地方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以中国区域间地方政府创新的差异性为切入点,对五届(2001—2010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入围项目进行跨区域、跨类型、跨年度等维度的数据分析发现,行政改革与经济增长显著关联,同时,地方政府创新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出从政治改革向行政改革方向发展的趋势,但公共服务仍没有成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焦点领域。这一发现的政策含义在于中央政府要自上而下地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为地方政府创新提供公共服务和政治改革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空间,自上而下地构建制度化分权机制,重视区域发展中地方政府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空间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创新 区域经济增长 关联性 创新差异 跨案例分析
下载PDF
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的整合性解释框架--基于互助养老政策创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辉 陈筱媛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81,196,197,共24页
地方政府作为政策创新的重要主体,其在实践中形成的政策创新各具特色,然而学界对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的解释呈现为碎片化的图景。论文通过对重庆T区和D区互助养老政策创新进行案例比较研究,在理论与经验互构中提炼出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的整... 地方政府作为政策创新的重要主体,其在实践中形成的政策创新各具特色,然而学界对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的解释呈现为碎片化的图景。论文通过对重庆T区和D区互助养老政策创新进行案例比较研究,在理论与经验互构中提炼出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的整合性解释框架。框架包含由政策创新空间、政策创新属性、政策创新行动者、政策创新目标等要素互动作用形成的四重机制。一是空间约束机制。上级政策规范的过程约束和绩效考核的结果约束共同决定政策创新空间约束强度,影响行动者自主决定政策创新方式及内容的自由,对其他要素均产生约束作用。二是属性影响机制。政策创新的风险性影响行动者的创新意愿,兼容性影响行动者的政策衔接选择,而这些潜在性影响受到政策创新空间的调节作用。三是能动创新机制。行动者在空间约束和属性影响之下,结合自身认知偏好,能动生成理性的政策创新目标。四是目标牵引机制。在创新目标的规范性指引下,行动者进一步将目标解释、具象化为政策创新内容。四重机制共同作用,最终形成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研究有助于系统透视地方政策创新差异形成的复杂机理,弥合政策创新研究的碎片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创新差异 整合性解释框架 政策创新空间 政策创新行动者 农村互助养老
下载PDF
多尺度视角下的江苏省创新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军 吕拉昌 黄茹 《特区经济》 2016年第8期24-27,共4页
江苏省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而江苏省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基于标准差指数、变差系数、区位基尼系数和集中度指数的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江苏省在区域、市域和县域多尺度上的区... 江苏省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而江苏省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基于标准差指数、变差系数、区位基尼系数和集中度指数的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江苏省在区域、市域和县域多尺度上的区域创新差异;构建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探索各尺度创新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2010年以后,江苏省区域、市域和县域创新差异高速增加,其中影响区域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水平因素,影响市域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创新投入因素,影响县域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新型对外经济联系因素;苏南地区在区域、市域和县域尺度上均表现出创新集聚效应,苏南创新型区域已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创新差异 多尺度 创新集聚 创新型区域
下载PDF
能动者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创新差异——基于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昀潇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2-87,共6页
地方政府创新在中国过去的10几年成为一种风尚。基于五届(2000-2010)"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类型和分布等特性的分析,文章发现不同区域或层级的地方政府进行的创新活动呈现了数量和类型上的差异:东部地区创新占大部分... 地方政府创新在中国过去的10几年成为一种风尚。基于五届(2000-2010)"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类型和分布等特性的分析,文章发现不同区域或层级的地方政府进行的创新活动呈现了数量和类型上的差异:东部地区创新占大部分;地级政府主要进行行政改革,政治改革主要集中在县级。为什么创新活动呈现了如此的差异?研究认为,在干部晋升机制下,地方官员有动力进行地方政府创新,并且地方官员选择政府创新的类型受所在地方政府层级的影响。此外,将地方政府创新做了类型区分后,创新差异得到较好解释,在众多的经济因素中识别出第三产业比值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创新 官员晋升 晋升机制 创新差异
下载PDF
我国区域海洋科技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曙光 韩静 《海洋经济》 2017年第4期20-27,共8页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依靠海洋科技创新,当前我国面临着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迫切性,而明确区域海洋科技创新差异是实施该战略的关键。建立了指标体系并基于因子分析来反映我国沿海11省市的区域海洋科技创新差异,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依靠海洋科技创新,当前我国面临着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迫切性,而明确区域海洋科技创新差异是实施该战略的关键。建立了指标体系并基于因子分析来反映我国沿海11省市的区域海洋科技创新差异,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标准差椭圆(SDE)分析区域海洋科技创新水平存在的差异及其时空格局演变,以期对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具有参考意义。结果表明:(1)从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情况和海洋科技创新环境方面来看,我国区域海洋科技创新存在明显差异;(2)区域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表现出空间负相关性,呈现出空间扩散的态势;(3)区域海洋科技创新差异的空间分布主要向北移动,但区域拉动作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技 区域创新差异 时空格局演变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园区创新差异根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剑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1,共4页
什么因素导致全球科技园区创新活动的巨大反差?又是什么因素使得世界上成功的科技园区成为创新的栖息地?在对科技园区社会资本进行界定之后,从4个层面阐述其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说明社会资本的丰裕程度是不同科技园区创新差异的... 什么因素导致全球科技园区创新活动的巨大反差?又是什么因素使得世界上成功的科技园区成为创新的栖息地?在对科技园区社会资本进行界定之后,从4个层面阐述其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说明社会资本的丰裕程度是不同科技园区创新差异的根源。于是针对我国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从社会资本培育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园区 社会资本 创新差异
下载PDF
中国区域创新差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春杨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5期110-118,共9页
随着学界对国家创新系统结构性差异的重视,创新能力的研究逐渐从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变,以区域作为创新活动观测单元并进行地区差异分析成为普遍共识。从区域创新差异的统计描述、影响因素及机制和对策分析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区域创新... 随着学界对国家创新系统结构性差异的重视,创新能力的研究逐渐从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变,以区域作为创新活动观测单元并进行地区差异分析成为普遍共识。从区域创新差异的统计描述、影响因素及机制和对策分析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区域创新差异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结果发现,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研究逐渐深化,但是相比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无论是在理论构建还是在实证分析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未来该领域研究可在多尺度空间测度、内在机理分析、影响因素全面实证研究以及融入空间结构动态分析等方面实现进展,借鉴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并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差异 创新体系 创新能力 统计描述
下载PDF
科技园区创新差异的社会资本作用
8
作者 曾剑云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科技园区社会资本奠定了企业合作创新的基础,有利于企业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能够强化企业的相互学习,促进隐性知识的溢出。创新与产品销售的两阶段双寡头古诺模型论证了这些作用,说明社会资本的丰裕程度是不同科技园区创新差异的根源。... 科技园区社会资本奠定了企业合作创新的基础,有利于企业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能够强化企业的相互学习,促进隐性知识的溢出。创新与产品销售的两阶段双寡头古诺模型论证了这些作用,说明社会资本的丰裕程度是不同科技园区创新差异的根源。我国科技园区社会资本存在许多问题,提升科技园区社会资本水平需要一些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园区 社会资本 创新差异 两阶段古诺模型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区域间创新差异及创新活动的位序规模分布实证研究
9
作者 李智博 《特区经济》 2014年第5期94-98,共5页
本文借助增长周期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创新申请授权量和受理量作为指标,对珠三角地区九个城市近十年来的地区间创新差异及创新活动的位序规模分布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算比较和回归分析发现,增长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和潜在的内生增长因素对... 本文借助增长周期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创新申请授权量和受理量作为指标,对珠三角地区九个城市近十年来的地区间创新差异及创新活动的位序规模分布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算比较和回归分析发现,增长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和潜在的内生增长因素对珠三角地区的区域创新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 增长周期 内生增长 创新差异 区域创新
下载PDF
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省域技术创新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徐嘉欣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1年第4期48-50,共3页
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其发展的关键。通过使用泰尔指数的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我国在不同尺度上的创新差异。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在大陆区域创新总体差异、... 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其发展的关键。通过使用泰尔指数的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我国在不同尺度上的创新差异。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在大陆区域创新总体差异、东中西部之间以及东中西部内部之间创新差异不断增加,其中影响创新差异的主要是创新环境、经济水平、地理区位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差异 经济发展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创新差异多尺度研究
11
作者 李姣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年第9期74-76,共3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区域创新发展新版图的重大战略抉择。雄安新区战略也为京津冀区域的可持续性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运用标准差指数、变差系数、泰尔系数和集中度指数,在省域(北京、天津、河北)、轴域城市群(京津发展轴、京保石发...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区域创新发展新版图的重大战略抉择。雄安新区战略也为京津冀区域的可持续性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运用标准差指数、变差系数、泰尔系数和集中度指数,在省域(北京、天津、河北)、轴域城市群(京津发展轴、京保石发展轴、京秦唐发展轴)和市域(河北省11个地级市)定量分析多空间尺度下京津冀区域创新差异,并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因子分析。研究表明,在省域、轴域城市群和市域下京津冀区域创新差异明显,创新集聚存在区域空间集聚效应,且创新差异依次减小,但是影响不同空间尺度京津冀区域创新差异原因不存在一致性,因此促进不同空间尺度下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需要多层次、多样化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区域创新差异 区域空间尺度 创新集聚
下载PDF
创新差异化管控 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
作者 张宇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1-52,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国有企业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国际公司)经过30年国际化经营探索与实践,油气资产分布全球、项目运行管控复杂、风险挑战不断增加,需加快构建与现代化经...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国有企业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国际公司)经过30年国际化经营探索与实践,油气资产分布全球、项目运行管控复杂、风险挑战不断增加,需加快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中国石油特点的公司治理体系,提升国际商务运作和全球配置资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经营 现代化经济体系 油气资产 国有企业 风险挑战 商务运作 全球配置 创新差异
下载PDF
基于专利授权数的长江经济带创新差异的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丁军 黄茹 吕拉昌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8-876,共9页
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长江经济带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基于标准差指数、变差系数、区位基尼系数和集中度指数的定量研究方法,研究长江经济带在城市群级、省级和市级多尺度上的区域创新差... 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长江经济带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基于标准差指数、变差系数、区位基尼系数和集中度指数的定量研究方法,研究长江经济带在城市群级、省级和市级多尺度上的区域创新差异及原因。研究表明:各尺度区域创新差异均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并且区域创新差异随着区域尺度的增加而增加。影响长江经济带创新差异的各个区域尺度的主要原因各不相同,影响城市群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省域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城市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对外开放因素。创新集聚随着区域尺度的增大而减小。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正处于创新活动向中心城市集聚阶段,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入创新活动的扩散阶段,并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形成巨大的创新集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创新差异 区域尺度 创新集聚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 被引量:39
14
作者 肖刚 杜德斌 戴其文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50,共9页
以专利授权总量为主要指标,基于省域空间单元,采用变异系数、传统与空间马尔可夫链和空间自相关性的分析方法,从时间、空间和地理空间效应的视角来探析1985—2013年中国区域创新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化过程、格局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以专利授权总量为主要指标,基于省域空间单元,采用变异系数、传统与空间马尔可夫链和空间自相关性的分析方法,从时间、空间和地理空间效应的视角来探析1985—2013年中国区域创新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化过程、格局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区域创新差异整体上呈现继续扩大的态势,并呈现出稳定性较强的高水平和低水平趋同俱乐部。(2)区域创新类型的转移与创新发展水平的差距密切相关,区域创新水平的差距越小,发生转移的概率越大;反之亦然。(3)邻域的创新环境明显影响中国区域创新差异的演变,地理邻近效应主要发生于低水平与中低水平区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差异 空间马尔可夫链 时空格局
原文传递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差异与提升路径——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5
15
作者 仲崇高 黄仕靖 唐保庆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4-59,共6页
在Furman等创新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引入空间经济因素,运用2009-2013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该区域创新能力差异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受R&D规模、科技投入经费等创新投入,以及创新需求、制... 在Furman等创新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引入空间经济因素,运用2009-2013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该区域创新能力差异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受R&D规模、科技投入经费等创新投入,以及创新需求、制度环境等基础条件的影响,而且受创新要素区际互动的影响更为显著,创新要素区际互动主要表现为区域技术市场技术输入(出)的规模,以创新要素区际互动及空间报酬递增为基础的循环累积效应显著影响了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创新差异 空间经济学 循环累积效应
下载PDF
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集聚互动、循环累积与空间关联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战仁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4,共6页
受创新集聚互动的空间报酬递增效应影响,由集聚形成的创新互动是创新发达区域的主要优势所在,并且由于集聚的路径依赖特性,发达区域的创新发展本身还是一个循环累积过程。文章摒弃了仅从要素投入角度分析我国区域创新差异问题的研究... 受创新集聚互动的空间报酬递增效应影响,由集聚形成的创新互动是创新发达区域的主要优势所在,并且由于集聚的路径依赖特性,发达区域的创新发展本身还是一个循环累积过程。文章摒弃了仅从要素投入角度分析我国区域创新差异问题的研究传统。通过比较我国区域创新的投入产出差异,及检测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循环累积特点,不仅证明了集聚互动、循环累积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可能作用;同时还在说明区域创新具有空间组团分布特性的基础上,证明了空间关联因素与我国区域差异形成的可能关系。最后,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些因素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产生的实际贡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差异 集聚互动 循环累积 空间关联
原文传递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差异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占芳 许静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9,共6页
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文章发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规模较大,研发机构建设较好,承担了大部分的研发投入,但创新产出不足,创新效率较低;私营企业规模太小,研发投入能力有限,但创新效率较高。为提高自主创新能... 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文章发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规模较大,研发机构建设较好,承担了大部分的研发投入,但创新产出不足,创新效率较低;私营企业规模太小,研发投入能力有限,但创新效率较高。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其创新效率;支持私营企业,壮大其规模,提高其创新能力;有选择地引进外资,要更加注重外资对当地创新的贡献;促进国企和私企之间的分工协作,提高合作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制 创新差异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原文传递
高科技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创新差异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玲 杨锐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30,共5页
本文利用"网络—资源—能力"分析框架,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的功能效应,认为其主要取决于创新活动发生的条件和过程,并提出了联结能力、技术能力以及政府推动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助于集群创新产生的假设,且通过实... 本文利用"网络—资源—能力"分析框架,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的功能效应,认为其主要取决于创新活动发生的条件和过程,并提出了联结能力、技术能力以及政府推动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助于集群创新产生的假设,且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了苏州IT产业集群和宁波传统产业集群的创新差异,得出了创新条件和创新过程对于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具有不同效应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创新 创新差异 社会网络
原文传递
广东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艳 唐更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0年第3期12-16,共5页
在广东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但是,广东工业行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存在较明显差距,而这种差异又主要存在于制造业内部,因而直接影响到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分析广东工业行业技术... 在广东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但是,广东工业行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存在较明显差距,而这种差异又主要存在于制造业内部,因而直接影响到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分析广东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产生原因,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因素,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差异
下载PDF
集聚溢出与创新省域差异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张战仁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4期109-113,共5页
省级空间范围内,强强联合、一体化发展的创新集聚溢出体系利于该省整合创新资源,加快该省的创新发展。但并不是任一省域都可以在其内部建立起这种集聚溢出结构。文章在把创新空间集聚溢出划分成多种类型的基础上,运用局部探索性空间数... 省级空间范围内,强强联合、一体化发展的创新集聚溢出体系利于该省整合创新资源,加快该省的创新发展。但并不是任一省域都可以在其内部建立起这种集聚溢出结构。文章在把创新空间集聚溢出划分成多种类型的基础上,运用局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各省地域间创新集聚溢出的具体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上,地级创新集聚溢出的局域性及其与我国省级创新活动非均衡布局间的较强空间关联特性,凸显了多样性的创新集聚溢出对我国省域创新差异形成的贡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溢出 创新差异 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