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科学思维方式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1
作者 马抗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48,共3页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作为新时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强调人才队伍的高质量、人才集聚的高层次、人才效能的高水平、人才生态的高品质,将成为推动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强大牵引力和驱动力。实现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作为新时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强调人才队伍的高质量、人才集聚的高层次、人才效能的高水平、人才生态的高品质,将成为推动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强大牵引力和驱动力。实现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任务,必须改变束缚人才发展的思维方式,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人才强国
下载PDF
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
2
作者 姜涛 王皖君 《党政干部论坛》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湖北科教资源丰富、科研基础厚实。以湖北所能服务国家所需,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对湖北建成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具有重要意义。一、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成效明显一是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根据《中国区... 湖北科教资源丰富、科研基础厚实。以湖北所能服务国家所需,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对湖北建成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具有重要意义。一、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成效明显一是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根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显示,湖北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72.15%,继续保持全国第八、中部第一,在“中等创新地区”中排名前列。2022年,全省社会研发投人总量达1254.7亿元,同比增长8.14%;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之比提升到2.33%。2023年5月,湖北省被国务院表彰为2022年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成效明显”督察激励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资源 自主创新能力 研发投入 先行区 成果转化应用 科技创新水平 创新高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下载PDF
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3
作者 陈套 万劲波 《科技中国》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以科技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 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以科技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构建形成了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核心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自立自强 中国式现代化 原始创新能力 空间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 创新高地 关键核心技术
下载PDF
中国如何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思懿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4,共11页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空前激烈。在此背景下,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契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成为我国应对外部挑战、增强内部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策略。从系统论视角看...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空前激烈。在此背景下,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契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成为我国应对外部挑战、增强内部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策略。从系统论视角看,教育、科技、人才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在协同互动中演化出彼此衔接、相互支撑的三位一体有机生态复杂系统。其中,(高等)教育作为三位一体系统的核心连接点,支撑并引领着科技和人才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行为。立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系统分析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基础和条件。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稳步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和产学研创新体系初具规模、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和人才集聚能力显著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和人才竞争力得到快速提升。然而,与现有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相比,我国仍存在不少短板,尤其体现在有组织科研体系亟待加强、各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程度有待提高和高层次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方面。鉴于此,应进一步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人才培养,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持续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合作育人,促进创新要素聚集;深化教育对外开放,汇聚顶尖科技人才。通过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助推我国早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技创新 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下载PDF
政产学研携手共 进打造新材料创新高地
5
作者 薛群基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1期1-2,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着浙江省,也非常关心宁波市的工作。几年前,他在与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谈话时明确提出来:浙江要打造三个高地,一个是数字经济高地、一个是生命健康高地、再一个就是新材料创新高地。打造这三个创新高地,按照通常理...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着浙江省,也非常关心宁波市的工作。几年前,他在与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谈话时明确提出来:浙江要打造三个高地,一个是数字经济高地、一个是生命健康高地、再一个就是新材料创新高地。打造这三个创新高地,按照通常理解,新材料的创新高地,比重最大的一块应该说要依托在宁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地 政产学研 创新高地 生命健康 打造 浙江省 宁波市
下载PDF
高等教育机构人才战略布局与区域创新高地建设的协同路径分析
6
作者 张思芊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5期5-8,17,共5页
文章重点探讨高等教育机构如何通过人才战略布局促进区域创新高地的建设。围绕高等教育机构、政府、企业三角融合模型下的合作与互动,剖析人才布局现状以及国内外人才中心发展案例,从高等教育机构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产学研用协同机... 文章重点探讨高等教育机构如何通过人才战略布局促进区域创新高地的建设。围绕高等教育机构、政府、企业三角融合模型下的合作与互动,剖析人才布局现状以及国内外人才中心发展案例,从高等教育机构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培育人才政策环境等方面,阐述了人才战略布局以推动区域创新的实践路径。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新时期区域创新和一流大学建设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机构 人才战略布局 人才中心发展 区域创新高地
下载PDF
城市群高校空间集聚是否加快了人才中心、创新高地建设?
7
作者 马浚锋 杨梓茗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6,共14页
本研究结合2006—2021年“两横三纵”城市群的城际面板数据,在构建相关城市群高校空间集聚指标的基础上,对人才集群和创新汇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群高校空间集聚有利于释放人力资本投资的知识积累、溢出效应,提升高... 本研究结合2006—2021年“两横三纵”城市群的城际面板数据,在构建相关城市群高校空间集聚指标的基础上,对人才集群和创新汇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群高校空间集聚有利于释放人力资本投资的知识积累、溢出效应,提升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吸引力,由此推动人才中心的成型,并在此基础上激活科技创新动能,持续赋能,加快创新高地建设;在进行工具变量识别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十分稳健;异质性分析和机制分析表明,城市群高校空间集聚对人才中心、创新高地建设的影响存在梯度格局,且城市群高校空间集聚有利于域内高校间的资源共享与人员的知识交流,促进人力资本的跨区域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协同度,推动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为更好发挥城市群高校空间集聚效应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在高校分类发展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应建立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探索跨区域人才流动的财政补偿机制,建立公共教育服务共享平台和科研创新协作网络,实现高等教育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高校 空间集聚 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知识交流
下载PDF
中国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风险研究
8
作者 韩彻驹 张向前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3,共8页
中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运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构建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的系统性风险,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和科技创新价值链分析主体性风险。研究发现,全国2015-2021年平均系统性风险指数均低... 中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运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构建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的系统性风险,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和科技创新价值链分析主体性风险。研究发现,全国2015-2021年平均系统性风险指数均低于0.45,系统性风险整体稳定可控,但是需要加强防范三类人才安全风险和四类科技安全风险。中国应当建立包含情报收集、分析预警、防范处置三个部分的人才与科技安全风险治理体系;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建设,深化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改革,构建高质量链式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有利于提高创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科技创新 风险管理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战略研究——以广州为例
9
作者 佟宇竞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6期72-80,共9页
为发挥广州农业科技创新已有基础,突破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瓶颈约束,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等研究方法,明确广州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标高追求与目标定位,明晰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技术路线图,为建设与粤港澳大... 为发挥广州农业科技创新已有基础,突破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瓶颈约束,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等研究方法,明确广州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标高追求与目标定位,明晰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技术路线图,为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广州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提供参考。在资源与环境的现实条件约束下,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引领和内生增长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根本路径。广州具备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的科技教育及产业优势,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农业技术攻关、农业科技成果入乡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较为丰富的科教资源未能很好转化成农业科技创新优势,支持农业基础研究创新的力度不够,农业财政投入水平相对不足,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存在断链现象,农业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不充分,农业科技创新与城乡居民高质量发展需求有差距。基于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的研判,立足岭南特色和广东实际,在大农业格局加快形成、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资源约束进一步突破和食品消费主权化的大趋势下,提出广州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应定位为种业新品种创制中心、食品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技术集成转化创新中心、农业新型装备创制中心和数字农业产业技术中心,要对标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通过采取瞄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前沿,重点发展农业生物制造、农业数智生产、食品安全,同时组织开展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及产业化、设施农业等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等战略措施加快打造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创新高地 农业技术 战略研究 农业现代化 广州
下载PDF
基于五大城市群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韧性监测与预警研究
10
作者 刘伯良 刘小芳 +1 位作者 王磊 张向前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36,共13页
本文基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五大城市群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韧性演化过程,识别包括多样性、网络性、进化性、流动性、缓冲性等韧性特征,建立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预警体系。实证分析2018—2021年... 本文基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五大城市群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韧性演化过程,识别包括多样性、网络性、进化性、流动性、缓冲性等韧性特征,建立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预警体系。实证分析2018—2021年中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五大城市群的情况,得出以下结论:①就时间推移而言,各城市群韧性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缓冲性维度值也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表明各城市群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②就空间分布而言,各城市群韧性值差异波动较大,表明城市群之间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体系,加强人才和教育培养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韧性监测与预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五大城市群 预警
下载PDF
江苏省人民政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
11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江苏省人民政府,依托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共建的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以下称“创新高地”),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服务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江苏省人民政府,依托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共建的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以下称“创新高地”),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服务国家“碳中和”战略和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第一块“试验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产化学工业 科技体制改革 南京林业大学 林业产业 创新高地 碳中和 高质量发展 中国林科院
下载PDF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研究”课题开题论证会在京召开
12
《中国人事科学》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2023年11月30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京召开。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该项目负责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柳学智主持。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到... 2023年11月30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京召开。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该项目负责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柳学智主持。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到会并致辞。余兴安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战略人才力量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研究探讨如何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项目 产业变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创新高地 项目负责人 新一轮科技革命 高质量发展 经济社会
下载PDF
河南: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
13
作者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58-58,共1页
在国新办9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凯表示,河南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河南发展的第一动力,正在引领河南发展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第一动力 发展动能 创新高地 新闻发布会 高质量发展 人才 河南
下载PDF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集聚研究
14
作者 华思雨 张向前 《特区经济》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创新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集聚不仅能够带动科技创新,也能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才集聚的总体规模、结构及分布和产出效能的现状,对人才集聚效应带来的经济性效应,影响人才集聚的社会和生活环境、政策... 创新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集聚不仅能够带动科技创新,也能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才集聚的总体规模、结构及分布和产出效能的现状,对人才集聚效应带来的经济性效应,影响人才集聚的社会和生活环境、政策以及产业结构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当前中国人才集聚在时空分布、人才政策和人才流动方面存在着时空分布不合理、人才政策待完善、国内人才大量外流的问题,提出发挥人才“虹吸效应”、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以及降低人才流失率的可行性措施来加强人才集聚在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方面的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人才集聚
下载PDF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人文抒写
15
作者 周熠 潘柏君 《新湘评论》 2024年第10期62-62,共1页
“海牛Ⅱ号”有自动接卸的机械手臂,有支撑的脚,有核心的“大脑”,身上有四五十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是“海牛”的“眼睛”,靠着它们传送信号至操控界面,就可得知它在深海的每一个动作。这些传感器,绝大多数是由“海牛”团队自主研发…... “海牛Ⅱ号”有自动接卸的机械手臂,有支撑的脚,有核心的“大脑”,身上有四五十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是“海牛”的“眼睛”,靠着它们传送信号至操控界面,就可得知它在深海的每一个动作。这些传感器,绝大多数是由“海牛”团队自主研发……这是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中的一段文字,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感知高科技深海勘探设备“海牛Ⅱ号”的先进与不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报告文学 机械手臂 高科技 创新高地 传感器 自主研发
下载PDF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四重向度
16
作者 郝玥 仇经纬 《中国人事科学》 2024年第4期22-30,共9页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历史演进看,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四个历程;从规律认识看,推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历史演进看,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四个历程;从规律认识看,推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核心理念在于以系统方式推动形成由多个主体、多个方面、多个环节有机互动和高效协作的创新机制;从科学内涵看,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主要是指人才充分集聚、创新活动密集、人才创新环境优良,能够持续集聚整合世界级各类创新要素,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地区或组织;从重大意义而言,这一命题的提出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理论宝库,为坚定不移走好人才强国之路提供了重要抓手,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规律认识 科学内涵 重大意义
下载PDF
北京未来科学城:树产教融合标杆 筑全球创新高地
17
作者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6期26-26,共1页
北京未来科学城位于昌平区南部,地处中关村科学城和怀柔科学城的连接点上,是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枢纽型主平台。2009年,未来科技城建设工作正式启动,规划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指出,要抓好“三城一区”建... 北京未来科学城位于昌平区南部,地处中关村科学城和怀柔科学城的连接点上,是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枢纽型主平台。2009年,未来科技城建设工作正式启动,规划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指出,要抓好“三城一区”建设,努力打造成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未来科技城随后更名为“未来科学城”。201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未来科学城规划(2017年-2035年)》,规划面积扩展至170.6平方千米,规划范围内的“能源谷”“生命谷”“沙河高教园”形成“两谷一园”创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中关村科学城 枢纽型 主平台 未来科技城 连接点 昌平区 创新高地
下载PDF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使用机制研究
18
作者 张巧玲 张向前 《特区经济》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优化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人才使用机制是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中存在法律体系尚未健全、人才规划和任用模式不科学、创新成果缺乏自主性、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 优化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人才使用机制是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中存在法律体系尚未健全、人才规划和任用模式不科学、创新成果缺乏自主性、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和人才培训激励手段单一等问题,构建了优化世界重要人才和创新高地的人才使用机制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有关科技创新的法律体系、建立科学的人才规划和任用模式、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以及改善科研环境,加强人才使用的国际交流合作的建议,从而发挥创新人才的最大效益,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人才使用机制
下载PDF
英德:聚力打造粤北地区科技创新高地
19
作者 拓晓瑞 刘云林 陈小辉 《广东科技》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英德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支撑作用,走出了一条粤北地区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新路子。2023年5月英德市成功入选科技部第二...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英德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支撑作用,走出了一条粤北地区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新路子。2023年5月英德市成功入选科技部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为下一步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粤北地区科技创新高地提供了重要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县域经济 科技创新能力 经济结构调整 英德市 粤北地区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高地
下载PDF
徐州市高质量建设免疫细胞治疗产业创新高地研究
20
作者 轩萱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7期17-21,共5页
全球细胞治疗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针对徐州市在免疫细胞治疗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创新资源等条件及优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徐州市打造免疫细胞治疗产业创新高地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免疫细胞治疗产业 徐州市 生物医药 创新高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