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戏曲脸谱的美学特征与创构依据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86,共6页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有其富于个性的美学特征与创构依据。脸谱艺术所具有的装饰性、夸张性的形式美,表现性、概括性与性格化的传神美,象征性、寓意性的意蕴美,构成了其最基本的美学特征...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有其富于个性的美学特征与创构依据。脸谱艺术所具有的装饰性、夸张性的形式美,表现性、概括性与性格化的传神美,象征性、寓意性的意蕴美,构成了其最基本的美学特征。脸谱美的创造与构建,有其丰富和切实的多重审美依据,择其要者言之:现实的社会生活作为创作根源(植根于生活),各种艺术的"技"与"艺"的元素作为生成依据(涵养于艺术),中华哲学美学之大"道"作为内在灵魂(升华于大道),这诸种因素的合力作用成为戏曲脸谱美创构与实现的最重要的原材料、武器库与主心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脸谱 美学特征 创构依据
下载PDF
消纳与创构:审美、语言与文体意识——评吴子林《文学瞽论》
2
作者 孔苏颜 《学术评论》 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
作为“闽派批评”的一位新生代学者,吴子林的一系列著述透露着犀利、广博和趣味。在一定意义上,这体现了他的“消纳”与“创构”能力。所谓“消纳”,指的是其自如地将众多理论家、思想家的观点组织到自己的学术著述之中;而“创构”则指... 作为“闽派批评”的一位新生代学者,吴子林的一系列著述透露着犀利、广博和趣味。在一定意义上,这体现了他的“消纳”与“创构”能力。所谓“消纳”,指的是其自如地将众多理论家、思想家的观点组织到自己的学术著述之中;而“创构”则指的是其站在学术领域前沿,建构“有我”之理论,回答时代之问。先“消纳”而后“创构”,从而“物化为我”。在我看来,良好的消纳与创构能力是一个成熟理论家的重要素养。或许,要深入理解、领悟吴子林的“消纳”与“创构”,其《文学瞽论》(黄山书社2019年版)一书不失为一个妥帖的切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著述 黄山书社 文体意识 领域前沿 创构 吴子 消纳
下载PDF
当代电影视听语言中的中国意象创构分析
3
作者 李丰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28,共6页
以象立意是中华民族在生活和创作思考中升华出的艺术结晶,在传承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意象美学思想,长久以来它滋养着中国传统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领域的创作。在中国电影创作蓬勃的当下,本文尝试从叙事结构、摄影、声音和剪辑四个方向... 以象立意是中华民族在生活和创作思考中升华出的艺术结晶,在传承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意象美学思想,长久以来它滋养着中国传统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领域的创作。在中国电影创作蓬勃的当下,本文尝试从叙事结构、摄影、声音和剪辑四个方向进行分析、梳理与总结,思考中国古诗之诗意叙事、山水画之构图和意境、园林之空间与声音布局等古典美学跨媒介在电影视听中的转译与表达,意在集母语大成,去其表象之借鉴,取其根深之精华,使传统精神在中国电影创作中开枝散叶多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视听语言 中国意象 创构
下载PDF
论宋代瓷器的艺象创构
4
作者 李金来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4,共8页
艺象是器物美学的物质媒介。艺象创构是宋代瓷器的艺术创造特征。物象物感和艺象美感是宋代瓷器艺象创构的审美表征。宋代原初语境中文化哲学、艺术消费、审美心理、烧制技能、手艺传承和材料质性等因素制衡瓷器的艺象创构。道器合一、... 艺象是器物美学的物质媒介。艺象创构是宋代瓷器的艺术创造特征。物象物感和艺象美感是宋代瓷器艺象创构的审美表征。宋代原初语境中文化哲学、艺术消费、审美心理、烧制技能、手艺传承和材料质性等因素制衡瓷器的艺象创构。道器合一、穷形尽相和气韵生动作为宋代瓷器艺象创构的文化蕴藉、工艺特征和审美风尚,使得瓷器艺象具有神与物游、形意结合、物我交融和心领意会的审美文化风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瓷器 艺象创构 道器合一 穷形尽相 气韵生动
下载PDF
自由曲面单层网壳结构形态创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崔昌禹 王有宝 +1 位作者 姜宝石 崔国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3,共7页
根据应变能与节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创构自由曲面网壳结构形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应变能的性质通过节点坐标的移动,逐步减少结构应变能,最终得到结构应变能最小的合理结构形态。所得到的结构不仅具有形状自由、灵活的特点,而且具有... 根据应变能与节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创构自由曲面网壳结构形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应变能的性质通过节点坐标的移动,逐步减少结构应变能,最终得到结构应变能最小的合理结构形态。所得到的结构不仅具有形状自由、灵活的特点,而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同时与常规单层网壳结构相比很少受初始节点偏差的影响。最终的结构形状,与初始形状、空间条件等密切相关,在方案设计阶段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出与不同初始条件相应的多种合理形状,也可以对建筑师所确定的形状进行修正,提高力学性能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壳结构 结构形态创构 非线性方法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基于原型理论的景观意象创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蕾 邹广天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3,共4页
景观意象是景观创作最为重要的特质之一,在景观设计构思与形式表达、受众联觉体验与意识认知中发挥着双向的影响作用。以景观意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荣格分析心理学原型理论及其后续研究成果,分析景观意象中的原型问题和相关概念。从心... 景观意象是景观创作最为重要的特质之一,在景观设计构思与形式表达、受众联觉体验与意识认知中发挥着双向的影响作用。以景观意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荣格分析心理学原型理论及其后续研究成果,分析景观意象中的原型问题和相关概念。从心理层面建构基于原型理论的景观意象研究框架。根据框架中建立的景观意象原型范式和认知结构,提出基于心理层面的景观意象创构方法:原型呈现方法、原型再现方法、原型深化方法和原型转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原型理论 原型范式 认知结构 创构方法 景观意象
下载PDF
全能提高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构与实践——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金诗 董金伟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6期52-61,共10页
本文阐述国际化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构理据,提出基本语言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发展等全能提高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建设理念,并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分析该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发展和教学资... 本文阐述国际化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构理据,提出基本语言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发展等全能提高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建设理念,并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分析该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发展和教学资源与环境等具体内容,结合教学反馈讨论该教学体系的实践意义及对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能提高 大学英语 教学体系 创构与实践
下载PDF
大数据和创构认识论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天恩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更深层次展示了大数据的重要性。正是在大数据基础上,汇聚了信息科技发展过程中生发的新认识论旨趣。从电子计算机到智能算法的哲学研究,新的认识论旨趣相继出现,不仅在计算机哲学研究中有程式认识论,而且在智...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更深层次展示了大数据的重要性。正是在大数据基础上,汇聚了信息科技发展过程中生发的新认识论旨趣。从电子计算机到智能算法的哲学研究,新的认识论旨趣相继出现,不仅在计算机哲学研究中有程式认识论,而且在智能算法的哲学研究中提出了算法认识论,这些都是不同于面对既存自然世界认识的认识论旨趣,属于相对于描述认识论研究的创构认识论探索。创构认识论旨趣源自创构活动,创构是信息创生意义上的整体建构,而创生是无中生有的创造。基于大数据的创构活动展示了从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到创构世界的发展,其中不仅意味着从描述性认识到创构性认识,而且意味着从描述认识论到创构认识论的镜像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创构 描述认识论 创构认识论
下载PDF
《文心雕龙》的意象创构论 被引量:15
9
作者 朱志荣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100,共5页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意象创构看成创作和审美活动的关键,论述了艺术语言与意象传达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意象创构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和谐一致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肯定了道在意象创构过程中...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意象创构看成创作和审美活动的关键,论述了艺术语言与意象传达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意象创构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和谐一致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肯定了道在意象创构过程中的本体意义。同时,刘勰还从想象和比兴的角度论述了意象创构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尤其突出了主体情感在意象创构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主导作用,解决了意象创构过程中主客观辩证统一的问题。这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审美意象观,由此形成了中国文艺美学思想中重视意象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意象 创构 言辞
下载PDF
探寻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试论东方电影“意境美”的创构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洁玲 王璐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27-29,共3页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其基本精神在于注重对作品表意空间的创造性建构。电影作为综合性艺术手段,具备构建表意空间,创造"意境美"的条件和优势。本文以五部经典东方影片为例,从电影时空、画面、声音...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其基本精神在于注重对作品表意空间的创造性建构。电影作为综合性艺术手段,具备构建表意空间,创造"意境美"的条件和优势。本文以五部经典东方影片为例,从电影时空、画面、声音、叙事、风格五个方面分析了电影"意境美"创构的特征和手法,以其为瓶颈中的中国电影探求突围之路寻一条可行的审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表意空间 创构
下载PDF
编辑的本质是媒介创构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军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3,共4页
编辑的本质是为人作嫁还是内容把关?是精神生产还是文化传播?是文化变现还是文化缔构?对编辑本质的探讨对编辑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本文作者在借鉴王振铎先生媒介文化缔构编辑论的基础上经过深化、充实、完善,提出了媒介创构编辑论,... 编辑的本质是为人作嫁还是内容把关?是精神生产还是文化传播?是文化变现还是文化缔构?对编辑本质的探讨对编辑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本文作者在借鉴王振铎先生媒介文化缔构编辑论的基础上经过深化、充实、完善,提出了媒介创构编辑论,颇有新意,当然也肯定会有不足,希望大家能对此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实践 媒介 创构 文化传播 文化缔构 为人作嫁 精神生产 编辑本质
下载PDF
描述和创构——关于数字时代哲学走向的两点思考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天思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4,共6页
以虚拟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哲学提供了一个从实在论研究转向描述论研究的最终根据。我们由此所能得到的应当是一种实在论色彩充分弱化的描述论立场。虚拟实在本身的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数字时代实在论(本体论)研究的走向,同... 以虚拟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哲学提供了一个从实在论研究转向描述论研究的最终根据。我们由此所能得到的应当是一种实在论色彩充分弱化的描述论立场。虚拟实在本身的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数字时代实在论(本体论)研究的走向,同时也决定了数字时代认识论研究的走向。人类有两类基本的认识活动:探索既存事物和创设新事物。这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活动:对既存世界存在规律的认识和对创设新事物的规律的认识。前者是描述性质的,是一种描述活动;而后者则是创构性质的,是一种创构活动。关于这两种认识的反思形成两种不同的认识论:描述认识论和创构认识论。创构认识论的兴起将是数字时代认识论研究的重要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在论 描述论 创构认识论
下载PDF
论审美意象的创构过程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志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7-80,共4页
意象创构的思想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源自《周易》的“观物取象”思想,并且形成了一个悠久的传统。该思想认为审美意象是审美活动中物我双向交流的产物,反映了个体的生命节奏与对象的感性生命的贯通,其核心乃在于情... 意象创构的思想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源自《周易》的“观物取象”思想,并且形成了一个悠久的传统。该思想认为审美意象是审美活动中物我双向交流的产物,反映了个体的生命节奏与对象的感性生命的贯通,其核心乃在于情景合一。意象的创构以主体的审美经验为基础,通过主体独特的眼光和比兴的思维方式等,借助于想像力而达成的。这使得审美意象体现了虚实相生的特征。在意象的创构过程中,主体以感官尤其是心神体物,达到物我交融,并经由主体与对象的神合,在始终伴随着象的参与中实现了对道的体悟,从而也实现了人生理想与宇宙之道的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象 物我贯通 情景合一 神合体道 创构 中国古典美学 感性生命 意象理论 观物取象 《周易》
下载PDF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意境创构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和畅 《艺术探索》 2006年第2期81-82,共2页
意境是中国传统的美学概念,并被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我们两千年来的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之中。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引入意境理论,是对中国艺术设计的最原生态的探索,同时也是对世界艺术设计的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意境 创构
下载PDF
信息资源共享制度环境的缺憾与创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育红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3-46,共4页
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以完善的制度环境体系作基础保障,创构共享制度环境必须由政府进行宏观决策和顶层设计、组织协调与管理。本文分析了导致共享的缺失、敏感因素的症结以及要素的关联性,提出制度环境创构要素及支持路径,强调了法... 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以完善的制度环境体系作基础保障,创构共享制度环境必须由政府进行宏观决策和顶层设计、组织协调与管理。本文分析了导致共享的缺失、敏感因素的症结以及要素的关联性,提出制度环境创构要素及支持路径,强调了法律法规、组织管理、资金投入、酿造社会环境氛围、绩效评估与激励等是创构共享制度环境中不可或缺的路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 共享 制度环境 创构 路径
下载PDF
从反映走向与创构、应对的结合——对人类思维概念和分类的当代思考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正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2-59,共8页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 ,对现代人的思维概念进行了认真清理 ,认为 ,思维 ,就是人类在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反映客观现实世界、构想未来理想世界、应变现实环境的秩序化意识行为。本文认为 ,写作思维研究不仅要从认知走向创构 ,实现写作思维...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 ,对现代人的思维概念进行了认真清理 ,认为 ,思维 ,就是人类在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反映客观现实世界、构想未来理想世界、应变现实环境的秩序化意识行为。本文认为 ,写作思维研究不仅要从认知走向创构 ,实现写作思维的操作性、技术性 ,而且 ,还要从这种写作思维技术的研究 ,走向写作思维智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本文在思维学研究中引入时空概念 ,对人类真实思维行为进行重新分类 ,强调了人类思维的当下性、现实性、操作性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思维 广义写作思维 认知 创构 应对 分形 结构 功能 目标思维 行为思维 定义 思维学 分类 本质
下载PDF
几种景观沉浸体验创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璇 曹磊 《新建筑》 2019年第3期136-139,共4页
景观沉浸体验是指景观环境调动体验者知觉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身心的投入与情感的交流,激发体验者进行想象、幻想、冥想等意象活动,从而形成"知觉-想象""知觉-幻想""知觉-冥想"等沉浸体验。在景观体验过... 景观沉浸体验是指景观环境调动体验者知觉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身心的投入与情感的交流,激发体验者进行想象、幻想、冥想等意象活动,从而形成"知觉-想象""知觉-幻想""知觉-冥想"等沉浸体验。在景观体验过程中,沉浸体验的产生表明人与景观间不是各自为政,无交流、无反馈的状态,而是存在双向交流与互动。本文主要论述了四种景观沉浸体验类型的创构方法,包括探索体验、记忆体验、冥想体验、幻想体验,希望从人景交流的视角寻找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景观创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体验 景观创构 景观意象 景观感知
下载PDF
“传播的诗”:电影之于诗歌立体创构的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笑梅 《文学与文化》 2015年第3期87-97,共11页
应该明确诗歌的表现载体与传播载体的区别。表现载体是诗歌的直接呈现,主要是语言文字,是诗歌创作主体与诗歌形态之间的媒介;传播载体则是诗歌定型以后的送达,是手段、途径和方法,是诗歌形态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媒介。在"传播的诗&qu... 应该明确诗歌的表现载体与传播载体的区别。表现载体是诗歌的直接呈现,主要是语言文字,是诗歌创作主体与诗歌形态之间的媒介;传播载体则是诗歌定型以后的送达,是手段、途径和方法,是诗歌形态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媒介。在"传播的诗"中,传播手段并不只具有承载功能,它可以成为给诗带来表现力的和新的表现成分的部分。对诗歌而言,电影的传播形态和审美特征决定了它可以是既通俗又诗意浓厚的传播载体,电影对诗歌的立体创构使其变得可诵读、可歌唱、可观看。"传播的诗"实际上可能通向对诗歌实在本体的消解,但传播的启动作用不容忽视,这是传媒时代的结果。"传播的诗"之最理想状态是表现载体与传播载体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的诗” 电影 表现载体 传播载体 立体创构
下载PDF
人性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两张脸——对刘锋杰《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的一个补白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中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8-142,共5页
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史上,人性论(人道主义)问题由于问题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其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使之在长时期内被设定为理论"禁区"而一度被搁置起来。实际上,一部文学政治学若想作为原理构建,则务必在理论上杜绝作品中的政... 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史上,人性论(人道主义)问题由于问题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其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使之在长时期内被设定为理论"禁区"而一度被搁置起来。实际上,一部文学政治学若想作为原理构建,则务必在理论上杜绝作品中的政治损害甚至"吃掉"文学,即不给文学臣服于政治提供美学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马克思主义 政治化叙事 《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
下载PDF
杆系结构形态创构方法在平面框架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宝石 崔昌禹 朱国靖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6,共9页
通过合理添加支撑构件修正框架结构形态,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基于以往研究成果,针对框架结构进行形态创构方法的应用研究,通过灵活使用节点移动和单元增减操作对框架结构形态修正,对不同荷载、不同初始形态下的框架结构合理形态进... 通过合理添加支撑构件修正框架结构形态,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基于以往研究成果,针对框架结构进行形态创构方法的应用研究,通过灵活使用节点移动和单元增减操作对框架结构形态修正,对不同荷载、不同初始形态下的框架结构合理形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杆系结构形态创构方法可有效提高结构承载效率,使框架结构的主要内力从弯矩逐步转化为轴力。该方法为框架结构的形态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应变能 应变能敏感度 结构形态创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