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断裂后的再接续——泰顺两位大木匠师木拱桥营造技艺的创造性传承之路 被引量:3
1
作者 石宏超 《城市建筑》 2017年第29期55-58,共4页
民间大木工艺量多面广、异彩纷呈,然而其保护工作却异常艰难,其中匠师传承是一大核心难题。笔者探访了泰顺两位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的木拱桥(timber arch bridge)大木匠师,梳理他们探索编梁木拱桥的历程,解读其营造关键,分析他们的匠艺... 民间大木工艺量多面广、异彩纷呈,然而其保护工作却异常艰难,其中匠师传承是一大核心难题。笔者探访了泰顺两位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的木拱桥(timber arch bridge)大木匠师,梳理他们探索编梁木拱桥的历程,解读其营造关键,分析他们的匠艺传承关系,从而提出断链的传统匠艺可以做到归去还复来,但必是一种伴随着探索和创造的传承之路。人永远是最核心的要素,睿智且有抱负的大木匠师是内在的发展动力,但政府、企业在政策、资本上的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外部推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拱桥 营造技艺 创造性传承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志宏 《中国名城》 2020年第12期68-72,共5页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竞争力的基础,传统与现代结合创造了新的价值。将传统文化原型中创造新价值的风格称为"现代传承与发展"。以西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例,提出了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智慧方法来构建特色古村落的文化模...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竞争力的基础,传统与现代结合创造了新的价值。将传统文化原型中创造新价值的风格称为"现代传承与发展"。以西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例,提出了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智慧方法来构建特色古村落的文化模式。基于西南少数民族的地域性和历史性特征来挖掘特色古村落的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传承的结合点,并分析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推动特色古村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实现路径。从保护与发展方面提出策略方案,旨在为当前古村落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将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中,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 特色古村落 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京味文化在舞蹈作品中的创造性传承与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颖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31,共8页
京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类型的文艺作品中,艺术家们会不同程度地融入京味文化元素。文章以具体舞蹈作品为例,从“京城市井生活的舞台戏剧化”“京剧艺术的舞蹈化身体言说”“京西太平鼓的创造性传承与舞台表达... 京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类型的文艺作品中,艺术家们会不同程度地融入京味文化元素。文章以具体舞蹈作品为例,从“京城市井生活的舞台戏剧化”“京剧艺术的舞蹈化身体言说”“京西太平鼓的创造性传承与舞台表达”三个方面,探讨京味文化元素在这些作品中的创造性传承与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味文化 舞蹈作品 创造性传承
原文传递
乡村传承人研究--社会与文化生态变革语境中的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被引量:2
4
作者 乔晓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年第1期131-134,共4页
2004年中国剪纸申遗时,推出了22位来自民间的代表性传承人,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基层文化工作与剪纸社团共同活动的成果,也是高校非遗新学科社会参与的结果。民间社区文化自发传承的惯性,与社会化的文化变迁发展,构成了世纪交替之际... 2004年中国剪纸申遗时,推出了22位来自民间的代表性传承人,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基层文化工作与剪纸社团共同活动的成果,也是高校非遗新学科社会参与的结果。民间社区文化自发传承的惯性,与社会化的文化变迁发展,构成了世纪交替之际的文化张力。乡村社会生态的变化削弱了文化自发传承方式的延续,我国非遗四级管理机制与传承人管理条例,为文化带来新的张力控制。代表性传承人关联着社区文化的传递,他们的生存状态成为非遗面向未来的一个预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代表性传承 民间剪纸 代际传递 创造性传承
下载PDF
论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的研究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潘鲁生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56-60,共5页
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研究,旨在梳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造物艺术的历史传统、经验智慧、思想体系和人文精神,深入挖掘我国历史上官修、民著和口传、图绘的各类设计文献,从学术语境和时代语境上阐释和建构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技术... 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研究,旨在梳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造物艺术的历史传统、经验智慧、思想体系和人文精神,深入挖掘我国历史上官修、民著和口传、图绘的各类设计文献,从学术语境和时代语境上阐释和建构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技术、中国审美、中国生活于一体的中国传统造物艺术体系,通过把握造物体系历史规律与精神内涵,实现传统造物现代性转化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物 艺术 设计理论 创造性传承
下载PDF
中国先秦社会思想早熟性的原因分析及其启示
6
作者 张晓娇 《西安社会科学》 2009年第5期33-34,37,共3页
中国社会思想发展至今有几千年的历史,先秦社会思想具有早熟性。在先秦时期,思想文化方面异常丰富和活跃,派别林立,百家争鸣,各派别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吸收,内容广泛而深邃,促进了哲学的繁荣。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中国整个文化长河... 中国社会思想发展至今有几千年的历史,先秦社会思想具有早熟性。在先秦时期,思想文化方面异常丰富和活跃,派别林立,百家争鸣,各派别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吸收,内容广泛而深邃,促进了哲学的繁荣。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中国整个文化长河有着重大的影响,并对中国现今的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社会思想 早熟性 创造性传承 社会发展 中国 哲学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中国乡村旅游资源的理论认知与应用创新 被引量:20
7
作者 明庆忠 李志飞 +8 位作者 徐虹 陆林 李燕琴 孙九霞 李君轶 章锦河 周国华 李同昇 张圆刚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6-304,共19页
资源创造性利用是乡村旅游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动力,也是重大科学问题和现实需求。访谈表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仍存在认识不足、机理不清、促进效应有限等现实问题。鉴于共同富裕短板、弱项、潜力均在乡村,要从不同视角持续... 资源创造性利用是乡村旅游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动力,也是重大科学问题和现实需求。访谈表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仍存在认识不足、机理不清、促进效应有限等现实问题。鉴于共同富裕短板、弱项、潜力均在乡村,要从不同视角持续关注。紧扣这一问题,要厘清乡村旅游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驱动逻辑、创新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构建促进共同富裕模式与实现机制等;还要落脚于村民参与机制与内生动力培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及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机制、数字赋能机制与路径、旅游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空间效应与土地利用优化等实践中,并促进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发展等。以便为乡村旅游资源创造性利用、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资源 创造性传承 创新性发展 理论认知 应用创新 乡村共同富裕
原文传递
新时代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守正创新研究
8
作者 刘从水 张茜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23年第1期453-467,共15页
守正创新是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关键路径。传承注重守正,发展在于创新。守正为本,创新为魂。守正是创新的基石,创新是守正的延续。就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而言,守正创新就是恪守正道、正心、正艺、正业... 守正创新是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关键路径。传承注重守正,发展在于创新。守正为本,创新为魂。守正是创新的基石,创新是守正的延续。就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而言,守正创新就是恪守正道、正心、正艺、正业,创造新技艺、新产品、新业态。以正道为总方向,以统摄正能量的正道来滋润匠心,以精益求精的正心提升正艺,以正艺拓展、充实、完善正业,以体系化的正业优化手工艺生态。社会层面的正道,辅以个体层面的正心,加之产品层面的正艺、产业层面的正业,形成社会与个体的互动场景、产品与产业的互嵌格局。手工艺创新的重点在于从文化科技的维度创造新技艺,从功能拓展的角度创设新场景,从产业融合的视域创生新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艺 守正创新 创造性传承 创新性发展
原文传递
复兴·开拓·融合·回归:40年来昆剧舞台创作变迁
9
作者 刘轩 《中华艺术论丛》 2021年第1期56-67,共12页
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开放,文化艺术也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又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传统戏剧样式代表之一的昆剧艺术在经历了此前十余年的沉寂之后,又重新恢复在舞台上。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昆剧的舞台创作... 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开放,文化艺术也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又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传统戏剧样式代表之一的昆剧艺术在经历了此前十余年的沉寂之后,又重新恢复在舞台上。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昆剧的舞台创作和演出几经沉浮,围绕着处理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观众审美期待变迁之间的矛盾,经历了"复兴—开拓—融合—回归"的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剧舞台创作 创造性传承 开拓与融合 回归与演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