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语阅读理解的创造性特质分析及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1
作者 方菊华 《宜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45-148,共4页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讨外语阅读理解过程中信息提取和加工所产生的创造性特点,并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外语阅读理解的创造性特质在英语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及启示,从而强调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 外语阅读理解 创造性特质 阅读教学 创造性思维
下载PDF
状态与特质之分:来自社会创造性的证据 被引量:9
2
作者 谷传华 张笑容 +2 位作者 陈洁 郝恩河 王亚丽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3-490,共8页
以整群取样的方式选取650名小学儿童,采用社会创造性故事情境问卷、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分别测量了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同时采用小五人格学生问卷中的开放性分量表、Rosenberg(1965)编制的... 以整群取样的方式选取650名小学儿童,采用社会创造性故事情境问卷、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分别测量了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同时采用小五人格学生问卷中的开放性分量表、Rosenberg(1965)编制的自尊量表以及互联网使用偏好问卷中的(网络交往)信息交流偏好分量表,考察了儿童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的特点和性质。结果表明:(1)二者的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创造性得分总体上呈现"倒Z形"的发展趋势,而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倾向总体上呈现"U形"发展趋势;(2)两种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及网络交往(信息交流)偏好呈现不同的相关,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及网络交往偏好均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之间也具有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而且与网络交往偏好无显著相关;(3)经验开放性、自尊和网络交往偏好均可以显著地预测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而难以预测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这表明,社会创造性可能存在状态与特质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创造性 特质创造性 社会创造性 小学儿童
下载PDF
社会创造性的脑机制:状态与特质的EEGα波活动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谷传华 王亚丽 +6 位作者 吴财付 谢祥龙 崔承珠 王亚娴 王婉贞 胡碧颖 周宗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5-773,共9页
采用社会问题情境,通过记录38名高、低特质社会创造性被试在社会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脑电活动,考查不同特质社会创造性的被试在表现不同状态社会创造性时的脑电激活模式。结果表明:无论高频还是低频α波同步化都存在状态创造性的主效应。同... 采用社会问题情境,通过记录38名高、低特质社会创造性被试在社会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脑电活动,考查不同特质社会创造性的被试在表现不同状态社会创造性时的脑电激活模式。结果表明:无论高频还是低频α波同步化都存在状态创造性的主效应。同时,高、低频段的α波同步化还存在特质创造性与状态创造性之间显著的交互作用,在表现高状态社会创造性时,高特质的被试比低特质的被试出现更高的α波同步化水平。此外,对于高频α波同步化,状态创造性、特质创造性以及大脑半球的三重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性水平,低特质社会创造性的被试在表现高状态社会创造性时,右脑半球比左脑半球出现更强烈的α波同步化,在其他情况下均无显著差异。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时间进程分析、纵向研究设计、脑功能成像技术探查社会创造性的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社会创造性 特质社会创造性 α波同步化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人格特质和创造力教学行为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蔡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29-136,共8页
以华东地区六所高校的127名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使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他们的创造性人格特质对创造力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学英语教师对自身的创造性人格特质和创造力教学行为整体认可一般;2)创造性人格... 以华东地区六所高校的127名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使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他们的创造性人格特质对创造力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学英语教师对自身的创造性人格特质和创造力教学行为整体认可一般;2)创造性人格特质可提取出“乐观精干”“自主独立”和“变通反思”三个因子,创造力教学行为可提取出“弹性监管”和“个性化鼓励”两个因子。创造性人格特质的三个因子对创造力教学行为的两个因子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尤以“乐观精干”影响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师 创造性人格特质 创造力教学行为
下载PDF
母子亲密度与幼儿创造性人格特质的关系:自然联结与亲社会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高健 王小禹 刘娟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30,共14页
创造性人格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幼儿期是个体创造性人格发展的萌芽期,培养幼儿创造性人格特质可以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研究采用亲子关系量表、学前儿童自然联结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以及学前儿童威廉斯量... 创造性人格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幼儿期是个体创造性人格发展的萌芽期,培养幼儿创造性人格特质可以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研究采用亲子关系量表、学前儿童自然联结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以及学前儿童威廉斯量表,对2667名幼儿母亲进行调查,以探讨母子亲密度与幼儿创造性人格特质的关系及自然联结和亲社会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母子亲密度、幼儿自然联结、幼儿亲社会性与幼儿创造性人格特质之间显著正相关。母子亲密度对幼儿创造性人格特质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并通过幼儿自然联结和亲社会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幼儿创造性人格特质。自然联结和亲社会性在母子亲密度和幼儿创造性人格特质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建立良好的母子关系,提升母子关系的亲密度,增加幼儿与自然的接触,提高幼儿的自然联结水平,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亲社会性,均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性人格特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人格特质 母子亲密度 自然联结 亲社会性
下载PDF
特质创造性对状态创造性的预测:成就动机的调节作用
6
作者 浦愉晨 王锦 刘毅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4期1361-1371,共11页
如何激发具有创造性特质的个体(特质创造性),使其充分表现出较高的创造性水平(状态创造性)?个体的成就动机是否可以成为特质创造性预测状态创造性的边界条件?为此,本研究尝试探讨成就动机的调节作用。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创造性风格问卷... 如何激发具有创造性特质的个体(特质创造性),使其充分表现出较高的创造性水平(状态创造性)?个体的成就动机是否可以成为特质创造性预测状态创造性的边界条件?为此,本研究尝试探讨成就动机的调节作用。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创造性风格问卷、创造性思维评估任务(替代用途任务)和社会赞许性量表,对320名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追求成功动机在特质创造性(创造性风格)预测状态创造性(创造性思维)中的调节作用显著;当追求成功动机处于较低水平时,特质创造性正向预测个体的状态创造性;但是,当追求成功动机处于中高水平时,特质创造性对个体状态创造性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因此,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适当降低追求成功动机可能才会将个体的创造性水平充分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就动机 特质创造性 状态创造性 创造性风格 创造性思维
下载PDF
儿童特质社会创造性的跨文化研究:基于中美文化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谷传华 张冬静 +1 位作者 Yeh Hsueh Xiangen Hu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6,共6页
从中国和美国中部地区选取小学儿童236人,采用特质社会创造性问卷、自尊量表(SEI)和父母养育方式简式量表(S-EMBU)考察了他们特质社会创造性的文化差异及其与自尊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特质社会创造性高于美国同龄儿... 从中国和美国中部地区选取小学儿童236人,采用特质社会创造性问卷、自尊量表(SEI)和父母养育方式简式量表(S-EMBU)考察了他们特质社会创造性的文化差异及其与自尊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特质社会创造性高于美国同龄儿童;总体上自尊和父母养育方式均可以预测儿童的特质社会创造性,但自尊水平对中国儿童社会创造性的预测作用较大,而父母养育方式对美国儿童社会创造性的预测作用较大。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提高儿童的自尊,改善父母养育方式,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社会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社会创造性 跨文化研究 儿童
原文传递
员工创造力从何而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 被引量:13
8
作者 汤超颖 高嘉欣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74,100,共14页
员工创造力是组织竞争力的源泉,理清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至关重要。本文梳理了近30年来国际重要商业管理期刊刊发的员工创造力研究论文,将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提炼为三类来源:创造性个体因素、创造性情境因素和两者的交互作用... 员工创造力是组织竞争力的源泉,理清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至关重要。本文梳理了近30年来国际重要商业管理期刊刊发的员工创造力研究论文,将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提炼为三类来源:创造性个体因素、创造性情境因素和两者的交互作用。文章进一步指出,当前众多员工创造力领域的研究所依据的源头理论机理只涉及四类关系:特定领域的知识积累与创造力、创造性个体特质与创造力、动机与创造力、情绪与创造力。未来的研究面临的挑战在于深入探讨员工创造力的内涵、研究框架的系统性与导向性,和创造力形成的过程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创造 创造性个体特质 创造性情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