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 |
高宁
|
《政工学刊》
|
2024 |
1
|
|
2
|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 |
汪信砚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3
|
恩斯特·布洛赫: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定位及其当代意义 |
金寿铁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4
|
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转换——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 |
袁辉初
陈慕姣
|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5
|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发展的思考 |
唐少杰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4 |
0 |
|
6
|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实质:创造性结合的“艺术整体” |
郭国勋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7
|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解释 |
肖琴
|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
2011 |
0 |
|
8
|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的运用 |
胡为雄
|
《桂海论丛》
|
2016 |
0 |
|
9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思维特质 |
种海峰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0
|
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
迟斌
|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1
|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张克平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2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理路探究 |
吴一凡
|
《品位·经典》
|
2023 |
1
|
|
13
|
“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 |
方雪利
|
《甘肃农业》
|
2005 |
0 |
|
14
|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
孙慧明
杨卫军
|
《创造》
|
2023 |
0 |
|
15
|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十年 |
康电
|
《理论与改革》
|
1988 |
0 |
|
16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创造精神的培养 |
杨贵华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2000 |
0 |
|
17
|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
李军德
|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
1997 |
0 |
|
18
|
“中国化”本义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 |
薛广洲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9
|
中国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言说 |
王国坛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2 |
1
|
|
20
|
创造性的读解与运用──评《马克思主义人学概论》 |
苟志效
|
《现代哲学》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