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韩琴 胡卫平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88,共6页
运用实验的方法,对来自山西两所小学371名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男女生在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上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3)城市小学... 运用实验的方法,对来自山西两所小学371名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男女生在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上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3)城市小学生整体优于乡村小学生的发展,二者的发展趋势同中有异;(4)小学四年级、五年级是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两个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创造文学问题提出能力 发展
下载PDF
文学理论关键词:“文学创造”与“文学生产”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大康 周启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6-203,共8页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关键词发生了戏剧性的变换,其中一个重要现象即"文学反映"被"文学创造",继而又被"文学生产"所取代。这一变化并非无足轻重,在它背后隐含着文学观念变革和文学研究范式变更。创造论张...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关键词发生了戏剧性的变换,其中一个重要现象即"文学反映"被"文学创造",继而又被"文学生产"所取代。这一变化并非无足轻重,在它背后隐含着文学观念变革和文学研究范式变更。创造论张扬主体性,鼓吹创作自由,强调文学自律,以主体地位的绝对优先来抗拒现实束缚;生产论则把文学活动置于生产、传播、消费、再生产的总体过程中,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大背景中来考察,并努力揭示文学生产与意识形态、文学体制、生产机制的密切关联,强调文学生产的他律性。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研究范式和两套理论话语,两者间有着相互抵牾的不相容性。随着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蓬勃展开,知识分子真切地感到自己已从被改造对象转而成为改革的主体,看到了自由言说、施展才华的机遇,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中,文学创造论一时间成为知识分子张扬自我的豪言壮语,成为文艺学界压倒性的主导性话语。然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打破了原有的文化权力格局,打破了文学场域的自主性,文学本身已不由自主地沦为商品,成为他律的产物,知识分子也日益被边缘化。文学生产论取代文学创造论,实际上正是知识分子意识到自己日渐丧失文化权力的现实处境,无可奈何地接受操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造 文学生产 文学 文学主体性
下载PDF
从浪漫走向革命——由创造社文学看西方浪漫主义的中国化转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国颖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6-100,共5页
根据主观性、情绪化、自我表现等西方浪漫主义文论中的核心原则和要素出发,将创造社文学创作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然后大体分析中西浪漫主义文学的区别性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在第一和第二个十年过渡... 根据主观性、情绪化、自我表现等西方浪漫主义文论中的核心原则和要素出发,将创造社文学创作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然后大体分析中西浪漫主义文学的区别性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在第一和第二个十年过渡期中所发生的重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的嬗变 创造文学 参差不齐的转型
下载PDF
梦之神秘虚飘与文学之创造——浅释弗洛伊德的梦与文学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文宏 《长春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55-58,共4页
阐释了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实质 ,即梦是一个充满含义的心理行为 ,它的动力始终是一种渴望满足的愿望。梦的形成经历了凝聚、移替、象征和修饰加工过程。并阐释了弗氏关于梦与文学创造的关系 ,即梦能给作家、艺术家以启示与创造 ,其中一个... 阐释了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实质 ,即梦是一个充满含义的心理行为 ,它的动力始终是一种渴望满足的愿望。梦的形成经历了凝聚、移替、象征和修饰加工过程。并阐释了弗氏关于梦与文学创造的关系 ,即梦能给作家、艺术家以启示与创造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梦是人愿望的满足 ,而作家创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 形成 文学创造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
下载PDF
论古丁的文学创造理论
5
作者 高翔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9-41,共3页
古丁是东北沦陷时期有其特色的文论家。他的文学创造理论,强调以传承民族诗魂为前提,倡言在广博、新异的基础上,打造深刻的警省人生的文学。他认为文学创造是一具有规律性的过程,它须经过幼稚、模仿与沉潜的阶段而达到成功的彼岸。古丁... 古丁是东北沦陷时期有其特色的文论家。他的文学创造理论,强调以传承民族诗魂为前提,倡言在广博、新异的基础上,打造深刻的警省人生的文学。他认为文学创造是一具有规律性的过程,它须经过幼稚、模仿与沉潜的阶段而达到成功的彼岸。古丁是用创造学理论解读文学创作过程、研讨文学欣赏活动的较早的现代文学批评家,他的文学创造理论对于揭示东北现代文学创作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丁 文学创造理论 东北沦陷区 现代文论 文论家
下载PDF
曾朴与胡适的论争——“创造中国的新文学”考辨
6
作者 胡传吉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08,共6页
胡适以科学实证方式识别"白话文学的模范",其志在树"模范"并建立现代学术范式。《孽海花》不合胡适的"科学"考证趣味,胡适批评《孽海花》"迷信无稽之谈",是科学与迷信之争。1928年前后,曾朴修... 胡适以科学实证方式识别"白话文学的模范",其志在树"模范"并建立现代学术范式。《孽海花》不合胡适的"科学"考证趣味,胡适批评《孽海花》"迷信无稽之谈",是科学与迷信之争。1928年前后,曾朴修改、续写《孽海花》,并回应胡适的批评。曾朴主张有统系的翻译名著,扩大文学旧领域,批评青年人的懒惰及欲速。此时,从本土文学里寻找"白话文学的模范"已达到预期设想,胡适重读及再评《孽海花》意义不大。《孽海花》与名著翻译之争,皆属"创造中国的新文学"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曾朴 《孽海花》 白话文学的模范 翻译 创造文学
下载PDF
魔法的综合——文学创造中的非关联思维
7
作者 胡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2-56,共5页
毕加索曾把自行车的一只车座和一个车把合在一起,于是就出现一件艺术品——牛头的造型。这就是创造。把两种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统一体。无人不熟悉自行车座、车把的形状,但只有毕加索看出了它们之间巧妙的默契。
关键词 魔幻现实主义 人物关系 作品 非关联 时空交错 意象 主题 文学创造 不相容 逻辑
下载PDF
异端:文学创造的活力素──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思考
8
作者 陶新民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4期80-84,共5页
关键词 文学发展 文学创造 活力素 中国古代文学 异端 《史记》 通俗文学 司马迁 文以载道 儒家学说
下载PDF
文学借鉴”与“文学创造”——“莫言与中国文化自信”之我见
9
作者 李萌羽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2-14,共3页
中国当代文学的变革历程,可以说就是倾其全力寻找中国文化自信的艰辛而丰硕的文化长旅。新时期伊始,新鲜而繁杂的世界文化艺术波涛汹涌地涌入了中国,让中国当代作家产生了强烈的文化震惊,纷纷开始了摹仿与追随……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 中国当代文学的变革历程,可以说就是倾其全力寻找中国文化自信的艰辛而丰硕的文化长旅。新时期伊始,新鲜而繁杂的世界文化艺术波涛汹涌地涌入了中国,让中国当代作家产生了强烈的文化震惊,纷纷开始了摹仿与追随……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将更深刻的思考与中国本土的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在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之间,开始了融裁经典、自铸伟辞的新阶段。并且在世纪之交,臻于一代作家的全盛时代,向世界展现了百年中国由衰败沉沦、亡国灭种危机中起死回生,壮士断腕,凤凰涅槃,重新走上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伟大历程,彰显民族精神,彰显文化自信,彰显宏大历史时空中的中国经验、中国气象,同时,也对巨变、转型中的社会现实,进行了生动而丰饶的文学显现。这才是中国当下文学的主脉吧。莫言的文学创作正体现了中国当下文学的主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文化自信 文学创造 文学借鉴 莫言 价值重估 中国文学 中国文化
下载PDF
编辑参与了文学创造
10
作者 张如法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7-100,共4页
认为只有作者和读者才是文学的创造者的理论,存在着重大的缺陷。特别是在大众传播时代,作者的作品稿,必须经过编辑的选择—把关、组织—建构、加工—完善,才能获得复制传播,最终被读者所接受。作品稿经过编辑劳动这一环节,就注入... 认为只有作者和读者才是文学的创造者的理论,存在着重大的缺陷。特别是在大众传播时代,作者的作品稿,必须经过编辑的选择—把关、组织—建构、加工—完善,才能获得复制传播,最终被读者所接受。作品稿经过编辑劳动这一环节,就注入了新的创造因素,有了新的面貌。编辑在作品的题材、主题、体裁、人物、结构、语言以及流派、风格等的完善或形成与发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参与 大众传播 文学创造 作品 形成与发展 文学大系 文学流派 文学创作 编辑劳动 鲁迅
下载PDF
精心探索艺术创造的深邃奥秘——评蔡毅《创造之秘——文学创作发生论》
11
作者 杨剑龙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艺术创造 蔡毅 创造之秘-文学创作发生论》 书评
下载PDF
试析马利坦的文学创造二元论
12
作者 任晓燕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2-64,共3页
世界和作家是促使文学创造活动得以发生的两个基本元素,关于这两个基本元素的关系,文论史上先后出现了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是一元独霸论,另一种是二元平衡论。代表一元独霸论的文学本质观是模仿论和表现论,它因其只强调一元、侧重一面... 世界和作家是促使文学创造活动得以发生的两个基本元素,关于这两个基本元素的关系,文论史上先后出现了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是一元独霸论,另一种是二元平衡论。代表一元独霸论的文学本质观是模仿论和表现论,它因其只强调一元、侧重一面而具有片面性。以马利坦为代表的二元平衡理论,则力求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互动关系,来揭示文艺的本质。这一理论对于解决艺术本质的主客观矛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利坦 文学创造 二元 文艺本质
下载PDF
模糊思维与文学创造
13
作者 谢银峰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8-40,共3页
模糊思维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在文学创造和艺术表现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大量的文学创造实践证明,模糊思维的运用,可以进一步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收到更理想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 模糊思维 文学创造
下载PDF
四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评《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明泉 刘彦武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少数民族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理论 四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
下载PDF
文本“空白”和文学翻译的再创造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立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用西方接受美学中关于文本“空白”的理论 ,从语义空白、内涵空白和价值空白三个方面 ,对文学翻译的再创造及其“度”进行分析 ,并指出文本“空白”促成了文学翻译的再创造 ,同时 ,文本的确定性也规约了再创造的“度”。
关键词 文本“空白” 文学翻译的再创造 文学翻译再创造尺度
下载PDF
目的论和文学翻译的再创造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钰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的重要理论。其中的"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是此理论的核心。"目的法则"可以解释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现象。但文学翻译再创造必须有一个度,这个度是由"忠诚原则"来制约的。...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的重要理论。其中的"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是此理论的核心。"目的法则"可以解释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现象。但文学翻译再创造必须有一个度,这个度是由"忠诚原则"来制约的。目的论中的这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对文学翻译再创造及其创造度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文学翻译的再创造 文学翻译再创造尺度
下载PDF
论编辑对文学创造的参与
17
作者 唐朝 《河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3期110-111,共2页
文学创造的成果,离不开编辑的工作和付出。在文学创造过程中,忽视编辑的劳动是错误的,因为不可否认,编辑也参与了文学创造。编辑的选择与导向不仅积极地促成了作品的诞生,而且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作品的风格和文学创造的品质,编辑的选择、... 文学创造的成果,离不开编辑的工作和付出。在文学创造过程中,忽视编辑的劳动是错误的,因为不可否认,编辑也参与了文学创造。编辑的选择与导向不仅积极地促成了作品的诞生,而且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作品的风格和文学创造的品质,编辑的选择、组构过程,往往可以形成文学的一种再创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 文学创造 创新活动 参与
下载PDF
西南联大中文系、外文系和校园里的新文学创造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4-161,共18页
关键词 朱自清 西南联大 中文系 语体文 沈从文 散文化 联大外文系 中国文学 文学创造 李广田
下载PDF
相反思维·相似思维·相近思维——文学创造的相对思维方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前文学理论的热点转向了文学思维,这是有道理的。倘若批评家永远不能够理解作家的思维方式,那么他也将永远处于无可挽救的附庸地位,反过来说,作家又何尝能够意识到创作思维的全部特征呢?特别是当他囿于一得之见的时候。 文学的符号思... 目前文学理论的热点转向了文学思维,这是有道理的。倘若批评家永远不能够理解作家的思维方式,那么他也将永远处于无可挽救的附庸地位,反过来说,作家又何尝能够意识到创作思维的全部特征呢?特别是当他囿于一得之见的时候。 文学的符号思维不仅是有逻辑的思维,而且是有着多种逻辑的思维,它们适应于创造的不同过程或不同侧面。此一意义上,文学的泛逻辑思维既包括一般普通逻辑思维,也可以包括其它各类具有逻辑性的思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超越了逻辑思维的严格规范,在普通逻辑之外建立起思维逻辑的多种渠道。现在我们将议论其中的一种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思维 符号思维 文学创造 对思维 骷髅 作家 文学思维 普通逻辑 泛逻辑 反常思维
下载PDF
早期创造社文学形塑探析——以留日体验为中心
20
作者 陈潇潇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37-40,共4页
早期创造社文人在日本大正文化全面开花时期来到日本留学,西方思潮、日本近代文学、城市空间体验都为早期创造社文学的形塑提供了养分,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留学生态度从尊敬转为居高临下亦给他们带来内心的冲击。近代化城市的空间体验... 早期创造社文人在日本大正文化全面开花时期来到日本留学,西方思潮、日本近代文学、城市空间体验都为早期创造社文学的形塑提供了养分,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留学生态度从尊敬转为居高临下亦给他们带来内心的冲击。近代化城市的空间体验与被撕裂的自尊、情绪的焦灼转化为文学的生产力,他们的留日体验推动了创造社文学的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正时期 创造文学 留日体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