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潮头,共同努力创造新文化
1
作者 黄昌勇 《艺术教育》 2023年第7期20-22,共3页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价值遵循,为我们如何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和世界大变局中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使命 文化自信 现代文明 创造新文化 根本遵循 大变局 建设文化强国 中华民族文化复兴
原文传递
文化的新诠释
2
作者 丁社教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74-77,共4页
中国文化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发展演变着,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源泉,引起国内学者的充分关注。为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摈弃其中之糟粕;继承西方现代文化的有益因素。
关键词 文化 诠释 创造新文化 文化诠释 哲学解释学 传统文化 文化积淀 生长枝 西方现代文化 文化要素
下载PDF
郭沫若与20世纪学术文化
3
作者 谢保成 《郭沫若学刊》 2002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对世界文化名人、学术大师郭沫若的学术品格、学术文化成就、学术体系 ,作了高屋建瓴的把握和全面的梳理。在 2 0世纪中外文化的每次大碰撞中 ,郭沫若都能造就出新的划时代的学术文化成果问世。郭沫若是汇聚碰撞火花、创造新文化的... 本文对世界文化名人、学术大师郭沫若的学术品格、学术文化成就、学术体系 ,作了高屋建瓴的把握和全面的梳理。在 2 0世纪中外文化的每次大碰撞中 ,郭沫若都能造就出新的划时代的学术文化成果问世。郭沫若是汇聚碰撞火花、创造新文化的一位与时俱进的文化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创造新文化 与时俱进 文化巨人
下载PDF
青年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探微
4
作者 徐汝霖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4期120-125,共6页
本文旨在研究青年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促进当代文化的建设。一.中西文化在人类文化构成中各占半壁的地位。其具体差异是:中国自由,政法简,租赋轻:西方反之。中国文化创造重门户和承袭;西方重个性和独创。中国文化研究重综合;西方重分析... 本文旨在研究青年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促进当代文化的建设。一.中西文化在人类文化构成中各占半壁的地位。其具体差异是:中国自由,政法简,租赋轻:西方反之。中国文化创造重门户和承袭;西方重个性和独创。中国文化研究重综合;西方重分析。中国文化?静:西方?动。二.研究中西文化的目的是“取西资中”,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取西资中”的具体方法是:要选择一个大家共同信守的在实践上能够行得通的“主义”:要探寻一条能够真正地改造国家与社会的正确道路;要采取“先中而后西”的步骤。“取西资中”的过程中,要反对“全盘西化”和“中体西用”的错误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体方法 青年毛泽东 中西文化 民学会 西方文化 文化书社 创造新文化 向警予 建设文化 治学方法
下载PDF
毛泽东的文化观浅论
5
作者 陈轶佳 梅珍生 李海燕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3-8,共6页
毛泽东的文化观浅论陈轶佳,梅珍生,李海燕自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踏入神州大地的第一天起,就迫使先进的中国人不得不对昔日的中国封建文化进行反思。于是,在近现代的中国思想史上,就出现了所谓的中体西用、全盘西化、西体中用、固守儒... 毛泽东的文化观浅论陈轶佳,梅珍生,李海燕自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踏入神州大地的第一天起,就迫使先进的中国人不得不对昔日的中国封建文化进行反思。于是,在近现代的中国思想史上,就出现了所谓的中体西用、全盘西化、西体中用、固守儒学等各种文化纲领。但它们都是历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创造新文化 文化 帝国主义文化 资产阶级文化 民主主义 民族文化 创造主体 文化的民族性 教条主义
下载PDF
论朱湘先生的文化观——《现代诗人朱湘研究》之一节
6
作者 钱光培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4-57,共4页
不错,朱湘是一位诗人。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拿他当作一位诗人来谈论,那是不能反映出朱湘的全貌来的。作为诗人的朱湘,他同时也是一位对中西文化都做过深入研究的学者。在留美前,他就有意识地在中国文字和文学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留美时,... 不错,朱湘是一位诗人。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拿他当作一位诗人来谈论,那是不能反映出朱湘的全貌来的。作为诗人的朱湘,他同时也是一位对中西文化都做过深入研究的学者。在留美前,他就有意识地在中国文字和文学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留美时,他又专习了西洋文字与文学。在文字方面,他很早就掌握了英文,以后又学习了法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学 文化 现代诗人 中西文化 民族文化传统 文艺复兴 文化 创造新文化 中国文字 希腊文
下载PDF
墨学从“显学”到“绝学”原委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元 庆余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5期7-12,共6页
传统观点认为,墨子是劳动者即“农与工肆之人”利益的代表,故其主张得不到后世统治者的采纳而成“绝学”.本文则不同意这种成说,认为墨子是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变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兴社会力量的代表,是缔造新文化的激进派,这也正... 传统观点认为,墨子是劳动者即“农与工肆之人”利益的代表,故其主张得不到后世统治者的采纳而成“绝学”.本文则不同意这种成说,认为墨子是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变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兴社会力量的代表,是缔造新文化的激进派,这也正是墨学成为“世之显学”的重要原因.与儒家“法周”不同的是墨家“法夏”,利用原始文化中的博爱、互利、民主、平等、“天下为公”的精神去批判和否定礼治文化中不合理的主张与黑暗政治统治,并试图再造一种全新的文化价值体系.文章还指出,墨学从“显学”到“绝学”这一历史悲剧的原委,除了其学说本身具有狭隘的经验论与脱离实际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应从中国传统文化变迁中寻找答案,作为为新兴社会力量现身说法的墨学也正是在完成自己使命之后而遭禁绝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原始文化 社会力量 墨子 墨家学派 春秋战国之交 墨学 创造新文化 价值体系 封建文化
下载PDF
试论教育对于文化创新的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安邦 方明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7-9,共3页
从词源上看,教育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文化”一词在拉丁语和古英语中具有“耕耘”和挖掘土地的意思,表明了文化与劳动的天然联系。后来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所用的文化一词“Culture mentis”(耕耘智慧)具有了改造、完善人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文化 文化生产 教育本身 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 精神文化产品 现代教育 科学文化 创造新文化 创造
全文增补中
王国维与尼采美学 被引量:4
9
作者 佛雏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8,共8页
王国维前期的哲学诗学研究,除跟康德、叔本华两家有较深的渊源关系外,也多少涉及尼采(1844—1900)的某些理论。尼为叔氏弟子,因叔而及尼,这是很自然的。从《叔本华与尼采》(写于1904年)这一长篇专论看,王氏视叔尼二人同为“旷世之天才”... 王国维前期的哲学诗学研究,除跟康德、叔本华两家有较深的渊源关系外,也多少涉及尼采(1844—1900)的某些理论。尼为叔氏弟子,因叔而及尼,这是很自然的。从《叔本华与尼采》(写于1904年)这一长篇专论看,王氏视叔尼二人同为“旷世之天才”,同属所谓“破坏旧文化而创造新文化”的某种代表人物;并对尼采晚期“背师”的一般说法,不惜详为辩护。可见他对尼采也是比较赏识的。近从王氏当年主编的《教育世界》杂志1904年6月(农历)第78号、79号上,读到《尼采氏之学说》一文,系日本文学博士桑木严翼所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美学 叔本华 王国维 创造新文化 悲剧效果 酒神祭 权力意志 戏剧 蜡祭 审美
下载PDF
论茅盾早期“为人生”的文学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健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133-143,共11页
“为人生”的文学观,是茅盾早期批判旧文化、旧文学,创造新文化、新文学的主导思想。他的“为人生”文学观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到俄国文学,“五四”时期新文学思想的影响以及中国文学发展的启示的。他的“为人生”文学观的基本特征是在暴... “为人生”的文学观,是茅盾早期批判旧文化、旧文学,创造新文化、新文学的主导思想。他的“为人生”文学观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到俄国文学,“五四”时期新文学思想的影响以及中国文学发展的启示的。他的“为人生”文学观的基本特征是在暴露旧的社会罪恶的同时,主张描写理想,歌颂民族性的“美点”;建立发展个性的人的文学——真的文学;坚持独到的观察、丰富的想象、真实的描写和独创的个性的写实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观 为人生 文学描写 茅盾 文学研究 俄国文学 民族性 革命现实主义 创造新文化 文学思想
下载PDF
近代乡村教育的历史使命探析
11
作者 张波 《现代教育论丛》 2011年第10期36-40,共5页
近代已降,伴随着外来殖民者的入侵,传统的社会体系开始瓦解,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争之于整个社会的破坏不仅仅限于城市,乡村社会也遭受了巨大的创伤。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社会的生活各个方面,乡村社会都面临着... 近代已降,伴随着外来殖民者的入侵,传统的社会体系开始瓦解,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争之于整个社会的破坏不仅仅限于城市,乡村社会也遭受了巨大的创伤。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社会的生活各个方面,乡村社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与冲突。农村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主体,它的困境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程。在困顿中,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在直面于近代社会困境的基础上,意识到只有改变乡村社会的"愚、贫、弱、私"才能从根本上使中国社会得到发展。而改变的方式则是要依靠教育,随即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教育运动。本文就是探讨近代乡村教育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历史使命 培养民力 经济复苏 创造新文化 民族再造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思想的再思考
12
作者 李腾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8期21-21,共1页
梁漱溟在上世纪提出的文化的复兴来救活旧农村,加强人心管理,知识分子的积极带动作用来实现乡村建设的思想对当今乡村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值得深入的再思考。
关键词 创造新文化 道德教化 知识分子带动
下载PDF
弘扬“精神的‘五四’”
13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文化语境 现代中国人文精神 继承和超越 历史情境 文化境界 世纪文化 行动哲学 创造新文化 《文学评论》 人文建设
下载PDF
东京的努力
14
作者 小久保久 《管理评论》 1996年第3期14-15,共2页
提高都市魅力为城市注入活力 日本的地方自治体中,现在已和世界上近千个都市。
关键词 地方自治体 东京都 防灾对策 注入活力 创造新文化 广播电视网 交流与合作 犯罪意识 艾滋病 弘扬传统
下载PDF
凤凰,一个美丽的传说——凤凰卫视十年成就展览在京举办
15
《对外传播》 2006年第7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凤凰卫视 展览 传说 世界 成就 创造新文化 首都博物馆 历时 视野 爱国主义
下载PDF
媒介活动:文化的弘扬与创造
16
作者 蔡雯 蔡骐 《当代劳模》 1998年第5期48-48,共1页
大众媒介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可以被人用来创造文化。尤其是新闻媒介,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和影响力较大,不但对交化进行传播和扬弃,而且可以通过发起各类活动,直接建设与创造新文化。目前,我国新闻界媒介的策划行为正得到广泛关注。许... 大众媒介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可以被人用来创造文化。尤其是新闻媒介,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和影响力较大,不但对交化进行传播和扬弃,而且可以通过发起各类活动,直接建设与创造新文化。目前,我国新闻界媒介的策划行为正得到广泛关注。许多媒介的策划不仅仅局限于策划新闻传播活动本身,而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的优势,策划了许多社会活动,并将活动策划与传播策划融为一体,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媒介 大众媒介 创造新文化 策划 闻传播 企业文化建设 活动策划 闻界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原文传递
周扬身后……
17
作者 支克坚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文化的使命 自由主义 共产党 文艺战线 创造新文化 功利主义 知识分子 文艺工作 文艺政策 政治家
下载PDF
专家学者提出:建立市场经济新文化
18
《党的建设》 1994年第4期33-33,共1页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建设适合市场经济的新文化。在有来自文艺、理论、经济、绘画等各界专家学者参加的这个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丁守和认为...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建设适合市场经济的新文化。在有来自文艺、理论、经济、绘画等各界专家学者参加的这个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丁守和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创造新文化,既继承传统文化,又借鉴外国文化,关健是应该有民主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求是》杂志副总编辑苏双碧说,我们必须明确两个概念,一是传统文化不能等同于封建文化。二是把传统的社会主义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开。他深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条件 创造新文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传统文化 专家学者 当前形势 有中国特色 研讨会 外国文化 近代史
原文传递
艺术在乡土和雨水中生长——石节子村的一场艺术乡建 被引量:4
19
作者 靳今(图) 胡建强(图) 田卫戈 《雕塑》 2021年第4期50-53,共4页
中国的文化乡建已经历了近百年时间。梁漱溟在1936年出版的《乡村建设大意》中明确提出"救济乡村、创造新文化。"他指出"所谓乡村建设,就是要从中国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1935年4月,新知书店出版了由千家驹... 中国的文化乡建已经历了近百年时间。梁漱溟在1936年出版的《乡村建设大意》中明确提出"救济乡村、创造新文化。"他指出"所谓乡村建设,就是要从中国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1935年4月,新知书店出版了由千家驹、李紫翔主编的《中国乡村建设批判》论文集,文化与乡建在当时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然而,文化乡建并未一以贯之。中国农村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变革,终于摆脱了贫困,文化乡建由此看到了光明。所谓文化乡建并不是文化+乡村建设的简单公式,而是农村提升内涵、城乡关系发生变革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提升内涵 梁漱溟 创造新文化 简单公式
原文传递
美丽乡村的正能量
20
作者 庄奕法 《泉州文学》 2012年第12期80-81,共2页
未曾到访厦门曾厝垵,一直在浮想联翩:一个海防前线的小渔村如何蜕变成全国最文艺的美丽乡村?曾厝垵究竟有何正能量成为天南地北的艺术青年、驴友、背包客心中的悠游圣地?原先存留在我们印象中的那一幅幅乡间风俗画,不过就是遥远而虚幻... 未曾到访厦门曾厝垵,一直在浮想联翩:一个海防前线的小渔村如何蜕变成全国最文艺的美丽乡村?曾厝垵究竟有何正能量成为天南地北的艺术青年、驴友、背包客心中的悠游圣地?原先存留在我们印象中的那一幅幅乡间风俗画,不过就是遥远而虚幻的田园牧歌,或者说,是过惯了都市浮躁生活的城里人对乡间的一种向往。而现实生活中的乡村并非如此,或者说,农民眼中的农村并非如此,他们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他们也苦也累,更如何奢谈什么文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能量 乡村建设 渔村 田园牧歌 风俗画 现实生活 厦门 农村 都市 创造新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