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本的误读与意义的创生——谈谈傅伟勋“创造的诠释学”中的“误读”概念 |
彭启福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2
|
“创造的诠释学”之判辨 |
傅永军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2 |
1
|
|
3
|
傅伟勋诠释学之思想渊源与哲学背景探要——“创造的诠释学”的构想及其哲学基础与思想脉络 |
王兴国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0 |
|
4
|
创造性诠释学视域下政治文献典故翻译研究——以《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韩译为例 |
方瑞晴
|
《民族翻译》
|
2023 |
0 |
|
5
|
“中国诠释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李凯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6
|
傅伟勋对中国传统哲学逻辑发展的诠释学建构 |
李霞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7
|
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诠释──傅伟勋哲学方法论述评 |
李翔海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0 |
|
8
|
当代海外《论语》诠释的路径与反思 |
刘永利
|
《人文论丛》
|
2023 |
0 |
|
9
|
创造与思维的批判在国文教学中的运用 |
刘涤凡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0
|
“创造的诠释学”与未来中国哲学的创造 |
王宝峰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1
|
建构文化的价值世界 审视人类的生存悖论——关于拓展《白鹿原》文化阐释空间的思考 |
王渭清
|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2
|
“新格义”阐释:西方哲学阐释学的本土化问题 |
谷鹏飞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3
|
论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层次和方法 |
孙中原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4 |
1
|
|
14
|
浅谈傅伟勋方法论体系 |
冯金朋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7 |
1
|
|
15
|
“新格义”阐释:西方文学心理学阐释的本土化问题 |
谷鹏飞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6
|
试谈“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方法论问题 |
林衡勋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1999 |
2
|
|
17
|
虞翻易学旁通说的哲理内涵 |
王新春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8
|
评杜书瀛《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
党圣元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19
|
“新格义”阐释:西方文学社会学阐释的本土化问题 |
谷鹏飞
|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0
|
“新格义”阐释:西方文学语言学阐释的本土化问题 |
谷鹏飞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