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创面旷置法在睑缘良性肿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侯俊杰
杨欣
+3 位作者
陈凤超
贾玉磊
张思娅
颜彤彤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创面旷置法在睑缘良性肿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采用肿物切除后创面旷置法治疗睑缘良性肿物患者13例。回顾分析病灶位置和尺寸、手术切除范围、术后恢复情况、外观形态等。结果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
目的探讨创面旷置法在睑缘良性肿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采用肿物切除后创面旷置法治疗睑缘良性肿物患者13例。回顾分析病灶位置和尺寸、手术切除范围、术后恢复情况、外观形态等。结果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结果显示睑缘病灶均得到彻底切除且未见复发,术后无倒睫、睑外翻、睑内翻、眼睑退缩等发生,瘢痕不明显,睑缘外形满意。结论对于宽度不大的睑缘良性肿物,可依据病灶的具体位置和大小,选择病灶切除后创面旷置的方法,可在保持睑缘形态的同时减少副损伤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缘肿物
睑缘缺损
创面
修复
创面旷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钳道内镜跨越式荷包缝合与创面旷置用于ESD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孟静
岳丽
+1 位作者
马艳彪
于小柯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7期774-777,共4页
目的 研究单钳道内镜跨越式荷包缝合与创面旷置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90例早期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均采取ESD手术治疗,对照术后采取创面旷置法处理ESD手术创...
目的 研究单钳道内镜跨越式荷包缝合与创面旷置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90例早期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均采取ESD手术治疗,对照术后采取创面旷置法处理ESD手术创面,观察组术后采取单钳道内镜跨越式荷包缝合法修补ESD手术创面。对比两组围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切除率、创面直径、创面愈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各项指标,另外对比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及总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率为(95.43±3.29)%,显著高于对照组(88.72±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为(8.25±4.11)d、(2.51±0.20)万元用显著少于对照组(10.54±5.41)d、(2.74±0.24)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5.56%显著低于对照组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行1年随访,两组复发率及总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创面旷置相比单钳道内镜跨越式荷包缝合法处理ESD后的创面具有创面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可减轻早期胃癌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单钳道内镜跨越式荷包缝合
创面旷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面旷置法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泪点色素痣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贺金晶
龚静文
蒋劲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98-1003,共6页
目的探讨创面旷置法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泪点色素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外生型泪点色素痣并采用创面旷置法联合泪道线性硅胶管环形置管治疗的患者资料。手术中局部麻...
目的探讨创面旷置法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泪点色素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外生型泪点色素痣并采用创面旷置法联合泪道线性硅胶管环形置管治疗的患者资料。手术中局部麻醉后行泪道线性硅胶管环形放置支持泪点和泪小管,于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色素痣,创面旷置,术后4~6周拔除泪道线性硅胶管。记录并总结手术时长和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泪点色素痣复发情况,溢泪情况,新泪点形态、位置,内眦形态,局部瘢痕情况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5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为(47.7±13.5)岁,范围为19~65岁。2例为单眼上泪点色素痣,13例为单眼下泪点色素痣。所有色素痣均围绕泪点生长,一期完整切除,手术时长为(21.8±2.4)min。术后2周,创面均一期愈合结膜化,新泪点开口成形;术后4~6周,睑缘形态接近正常,拔除泪道线性硅胶管;随访6个月至2年,期间未见色素痣复发,新泪点形成良好,无溢泪症状,内眦形态与健侧基本对称,睑缘瘢痕不明显,外观满意,无泪点闭锁、倒睫、睑内翻、睑外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累及泪小管浅层的外生型泪点色素痣,切除色素痣手术中采用创面旷置联合泪道线性硅胶管环形放置,可减小手术创伤,且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并可获得满意的外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
色素
鼻泪管
聚硅酮类
插管法
创面旷置
原文传递
题名
创面旷置法在睑缘良性肿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侯俊杰
杨欣
陈凤超
贾玉磊
张思娅
颜彤彤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学美容中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
出处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创面旷置法在睑缘良性肿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采用肿物切除后创面旷置法治疗睑缘良性肿物患者13例。回顾分析病灶位置和尺寸、手术切除范围、术后恢复情况、外观形态等。结果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结果显示睑缘病灶均得到彻底切除且未见复发,术后无倒睫、睑外翻、睑内翻、眼睑退缩等发生,瘢痕不明显,睑缘外形满意。结论对于宽度不大的睑缘良性肿物,可依据病灶的具体位置和大小,选择病灶切除后创面旷置的方法,可在保持睑缘形态的同时减少副损伤与并发症。
关键词
睑缘肿物
睑缘缺损
创面
修复
创面旷置
Keywords
Palpebral mass
Palpebral defect
Wound repair
Wound exclusion
分类号
R622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钳道内镜跨越式荷包缝合与创面旷置用于ESD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孟静
岳丽
马艳彪
于小柯
机构
沧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沧州市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
出处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7期774-777,共4页
文摘
目的 研究单钳道内镜跨越式荷包缝合与创面旷置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90例早期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均采取ESD手术治疗,对照术后采取创面旷置法处理ESD手术创面,观察组术后采取单钳道内镜跨越式荷包缝合法修补ESD手术创面。对比两组围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切除率、创面直径、创面愈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各项指标,另外对比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及总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率为(95.43±3.29)%,显著高于对照组(88.72±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为(8.25±4.11)d、(2.51±0.20)万元用显著少于对照组(10.54±5.41)d、(2.74±0.24)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5.56%显著低于对照组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行1年随访,两组复发率及总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创面旷置相比单钳道内镜跨越式荷包缝合法处理ESD后的创面具有创面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可减轻早期胃癌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单钳道内镜跨越式荷包缝合
创面旷置
分类号
R57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面旷置法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泪点色素痣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贺金晶
龚静文
蒋劲
机构
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98-1003,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创面旷置法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泪点色素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外生型泪点色素痣并采用创面旷置法联合泪道线性硅胶管环形置管治疗的患者资料。手术中局部麻醉后行泪道线性硅胶管环形放置支持泪点和泪小管,于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色素痣,创面旷置,术后4~6周拔除泪道线性硅胶管。记录并总结手术时长和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泪点色素痣复发情况,溢泪情况,新泪点形态、位置,内眦形态,局部瘢痕情况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5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为(47.7±13.5)岁,范围为19~65岁。2例为单眼上泪点色素痣,13例为单眼下泪点色素痣。所有色素痣均围绕泪点生长,一期完整切除,手术时长为(21.8±2.4)min。术后2周,创面均一期愈合结膜化,新泪点开口成形;术后4~6周,睑缘形态接近正常,拔除泪道线性硅胶管;随访6个月至2年,期间未见色素痣复发,新泪点形成良好,无溢泪症状,内眦形态与健侧基本对称,睑缘瘢痕不明显,外观满意,无泪点闭锁、倒睫、睑内翻、睑外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累及泪小管浅层的外生型泪点色素痣,切除色素痣手术中采用创面旷置联合泪道线性硅胶管环形放置,可减小手术创伤,且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并可获得满意的外观效果。
关键词
痣
色素
鼻泪管
聚硅酮类
插管法
创面旷置
Keywords
Nevus,pigmented
Nasolacrimal duct
Silicones
Intubation
Wound exclusion
分类号
R758.5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创面旷置法在睑缘良性肿物治疗中的应用
侯俊杰
杨欣
陈凤超
贾玉磊
张思娅
颜彤彤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钳道内镜跨越式荷包缝合与创面旷置用于ESD的临床对比研究
孟静
岳丽
马艳彪
于小柯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创面旷置法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泪点色素痣的疗效观察
贺金晶
龚静文
蒋劲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