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温度双敏感型黏膜创面保护胶性能及黏膜修复有效性体外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敏一 王涵 +2 位作者 曾行 孟珠 王春仁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2年第4期405-412,共8页
目的为了开发一种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保护创面、修复黏膜损伤的生物材料,对离子温度双敏感型黏膜创面保护胶物化性能和生物学性能进行研究,评价其在ESD术后修复方面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倒瓶法... 目的为了开发一种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保护创面、修复黏膜损伤的生物材料,对离子温度双敏感型黏膜创面保护胶物化性能和生物学性能进行研究,评价其在ESD术后修复方面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倒瓶法、电子显微镜扫描、流变仪观察样品成胶特性、结构表征,并通过重量法对凝胶溶胀度进行评价,随后进行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实验,通过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率评价凝胶有效性。结果离子温度双敏感型黏膜保护胶是一种致密的无孔隙结构,在室温下呈液态,在37℃,3min迅速成胶,成胶温度在35℃左右。凝胶的最大溶胀度为238%。凝胶在浸提24 h时浸提液能够促进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uman normal colon epithelial cell,CCD 841 CoN cell)增殖,促进增殖效果最佳浓度为50%;促进迁移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浸提液浓度为12.5%时,培养36 h细胞迁移率达67.5%,而阴性对照迁移率仅为27.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离子温度双敏感型黏膜保护胶在ESD术后修复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对其在ESD术后并发症的修复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温度双敏感型黏膜创面保护胶凝胶 凝胶温度 溶胀度 有效性 黏膜修复
下载PDF
桥式NPWT置入术在骶尾部压疮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宗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7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桥式NPWT置入术在骶尾部压疮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50例骶尾部压疮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NPWT置入术,研究组采用桥式改良NPWT置入术。比较两组患者PUS... 目的:探讨桥式NPWT置入术在骶尾部压疮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50例骶尾部压疮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NPWT置入术,研究组采用桥式改良NPWT置入术。比较两组患者PUSH评分、创面渗液pH值、创面温度、血清EPO水平、创面修复时间、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创面温度高于对照组,PUSH评分、创面渗液pH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周,研究组血清EP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导管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骶尾部压疮患者中,与传统NPWT置入术比较,桥式改良NPWT置入术固定效果更理想,可改善创面渗液pH值,提高血清EPO水平,缩短了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对导管固定舒适度提高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NPWT置入 骶尾部压疮 创面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