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在面部激光术后创面皮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江娇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第9期49-52,共4页
目的探究酵母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在面部激光术后创面皮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面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激光术后予以医用透明质酸钠修... 目的探究酵母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在面部激光术后创面皮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面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激光术后予以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贴敷,术后前3天每日2次,3天后每日1次连续贴敷4d;研究组术后予以酵母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贴敷,术后前3天每日2次,3天后每日1次连续贴敷4d。比较两组术后1d、3d、7d经皮水分丢失(TEWL)、黑色素指数(MI)、红斑指数(EI)、皮肤弹性以及结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结痂脱落时间,并调查患者使用敷料贴敷的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的TEWL、MI、EI、皮肤弹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的研究组的TEWL、EI、M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皮肤弹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结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结痂脱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自身主观感受舒适度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酵母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能够有效提高面部激光术后创面皮肤修复效果,缩短皮肤修复时间,且可提升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激光术后 酵母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 创面皮肤修复
下载PD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皮内移植对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作用
2
作者 任宇 李笑丹 王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分析小鼠皮肤创面修复中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皮内移植的作用。方法 选择SD小鼠60例为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生理盐水,观察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皮内移植,比较修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创面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恢复总... 分析小鼠皮肤创面修复中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皮内移植的作用。方法 选择SD小鼠60例为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生理盐水,观察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皮内移植,比较修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创面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鼠皮肤创面修复中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皮内移植的作用显著,提升创面恢复效果,缩短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皮肤创面修复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皮内移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烧伤膏对小鼠皮肤烫伤创面愈合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邬涛 刘颖 陈勤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67-372,共6页
目的:探讨烧伤膏对烫伤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烧伤膏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烧伤膏实验组小鼠每天外涂烧伤膏治疗,连用15天。治疗结束后,采用Masson染色技术检测... 目的:探讨烧伤膏对烫伤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烧伤膏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烧伤膏实验组小鼠每天外涂烧伤膏治疗,连用15天。治疗结束后,采用Masson染色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皮肤厚度及细胞病理形态;采用生化法检测皮肤中羟脯氨酸(Hyp)含量;采用ELISA技术检测皮肤中的TNF-α,IL-1β、Collagen I、EGF和TGF-β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肤烫伤创面可见表皮细胞脱落,结构模糊,细胞变性坏死,表皮和真皮厚度明显减少,胶原纤维变薄,排列紊乱无序,呈断裂状;烧伤后创面局部组织中Hyp、TNF-α、IL-1β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1,P<0.01),而EGF、TGF-β1和Collagen I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P<0.01,P<0.01),而应用烧伤膏治疗15天后,上述各项实验指标明显得到改善。结论:烧伤膏抑制创面早期感染,减少胶原蛋白的分解和促进后期创面修复的作用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增加皮肤相关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膏 烫伤小鼠模型 皮肤创面修复 细胞因子 生长因子
下载PDF
KLF4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高兴强 郑海 罗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0-622,共3页
Kruppel样因子4(KLF4)是一种在肠道和上皮组织中广泛表达的核转录因子,对组织生长、分化和正常稳态的维持起重要作用.根据靶基因的不同,KLF4可通过不同的机制激活或抑制转录,在创面修复过程中既可作为促进因子也可作为抑制因子,本文就... Kruppel样因子4(KLF4)是一种在肠道和上皮组织中广泛表达的核转录因子,对组织生长、分化和正常稳态的维持起重要作用.根据靶基因的不同,KLF4可通过不同的机制激活或抑制转录,在创面修复过程中既可作为促进因子也可作为抑制因子,本文就KLF4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作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F4 皮肤创面修复 转录因子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纤维制备及在皮肤创面修复的应用
5
作者 崔聪晶 周芳 +2 位作者 李金强 陈韶娟 马建伟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6-80,共5页
综述壳聚糖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在皮肤创面修复的研究应用现状。概括了静电纺壳聚糖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从物理、化学和离子交联3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壳聚糖纤维的改性技术,介绍了改性后壳聚糖纳米纤维在抗菌纤维、止血敷料、促血管化、免... 综述壳聚糖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在皮肤创面修复的研究应用现状。概括了静电纺壳聚糖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从物理、化学和离子交联3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壳聚糖纤维的改性技术,介绍了改性后壳聚糖纳米纤维在抗菌纤维、止血敷料、促血管化、免疫调控等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认为:物理、化学和离子交联后的静电纺壳聚糖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多孔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在水环境中稳定的特点,在皮肤创面修复领域中可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壳聚糖纳米纤维 改性方法 力学性能 皮肤创面修复
下载PDF
改良血管端侧吻合方式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郑颂耀 王静 +6 位作者 马立保 刘奕璠 张圣星 俞亮 彭志祥 曾政 何鸿业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512-514,52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血管端侧吻合方式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1年6月-12月收治的16例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均采用游离穿支皮瓣并行改良血管端侧吻合的方式修复。游离穿支皮瓣来源于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穿支... 目的探讨改良血管端侧吻合方式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1年6月-12月收治的16例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均采用游离穿支皮瓣并行改良血管端侧吻合的方式修复。游离穿支皮瓣来源于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穿支皮瓣及股前外侧动脉斜支穿支皮瓣。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及成活情况,随访创面外观及皮瓣质地、弹性,供区瘢痕增生、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且血运良好,随访12~20(16±2)周,皮瓣外观、质地及弹性良好,无色素沉着,供区存留线性瘢痕,无感觉功能异常,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游离穿支皮瓣血管蒂部动脉行改良端侧吻合的方式,更符合血流动力学原理,不损伤受区血供,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创面修复 血管端侧吻合 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穿支皮瓣 股前外侧动脉斜支穿支皮瓣 血流动力
下载PDF
NSCs对大鼠背部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汪正燕 果磊 王灿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植入皮肤全层缺失后对创面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SD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将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 FGF)...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植入皮肤全层缺失后对创面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SD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将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 FGF)与DMEM/F12配成最佳诱导浓度80 ng/m L,将B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DAPI标记。根据实验设计,将54只SD大鼠背部脊柱两侧造模,形成皮肤软组织创面。按随机分为局部注射NSCs(A组)、局部创面注射BMSCs(B组)、局部创面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组);术后3、7、14 d,分别观察记录创面愈合时间,计算创面的愈合率,同时切取标本,石蜡包埋处理切片,标本组织行HE染色和VG染色反映皮肤创面炎症反应及组织胶原纤维的增生情况。结果:NSCs局部注射移植后可促进神经修复,在实验过程中观察NSCs对创面愈合的影响,A组创面愈合时间短较B、C组明显缩短(F=10.360,P=0.000));痂皮薄,创面稍燥,HE染色镜下观察局部炎症反应轻微,无出血、积脓、坏死;A组愈合率明显高于B组阳性对照组,B组阳性对照组高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F=1.323,P=0.000)。结论:神经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移植局部皮肤创面后,可修复创面神经,神经分泌的各种神经肽类物质可加速皮肤创面的修复,缩短修复时间,减轻瘢痕。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皮肤创面修复 细胞治疗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皮肤组织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骆瑜 王娟 彭友俭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60-864,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在皮肤创面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中含有蛋白质和RNA等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促血管新生等生理功能。不同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皮肤创... 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在皮肤创面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中含有蛋白质和RNA等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促血管新生等生理功能。不同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皮肤创面作用的机制不同,笔者从皮肤损伤传统治疗方法、外泌体的生物学性能、MSCs来源的外泌体对皮肤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其他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将不同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皮肤组织修复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高该领域创面修复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皮肤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皮肤组织块共培养影响创面愈合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冰 王春芳 +2 位作者 雷晋 王建明 段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0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新生大鼠皮肤组织块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培养后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和单纯BMSCs对创面愈合的影响进行比较,观察是否能加快创面愈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新生大鼠背部皮肤和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大鼠BMSCs进行共培养... 目的分析新生大鼠皮肤组织块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培养后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和单纯BMSCs对创面愈合的影响进行比较,观察是否能加快创面愈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新生大鼠背部皮肤和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大鼠BMSCs进行共培养,12只大鼠共72个创面,每只大鼠背部从头至尾分为皮肤组织块+BMSCs共培养组(A组),单纯BMSCs组(B组),无菌PBS对照组(C组),每组2个创面沿脊柱对称分布。观察伤后3、7、14、21 d的创面情况,并用统计学、免疫组化方法对创面修复情况进行探讨。结果统计学分析3组之间的创面愈合速度是有差别的,其中A组的创面愈合速度是最快的,B组次之,C组最慢。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细胞A组最多,B组居中,C组最少。整合素Integrinβ1阳性细胞表达A组最少,B组居中,C组最多。结论和皮肤组织块共培养的BMSCs较单纯的BMSCs能够更快地向皮肤组织细胞分化,并且更好地促进创面的修复和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皮肤组织块 共培养 皮肤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