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最佳证据总结
1
作者 纪锐婷 林丹娜 +4 位作者 刘小成 李婷婷 谢映梅 胡冰 应文娟 《护理学报》 2024年第8期37-42,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国内外早产儿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证据,为开展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提供临床实践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早产儿运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 目的检索、评价国内外早产儿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证据,为开展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提供临床实践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早产儿运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整合证据。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1篇和系统评价6篇。从适宜对象、干预方法、初乳管理以及健康教育4个方面,共获得15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从适宜对象、干预方法、初乳管理及健康教育这4个方面归纳分析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最佳证据,医护人员可结合临床现有条件和患儿的实际情况开展初乳口腔免疫疗法,以促进患儿免疫系统的成熟及尽早达到出院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循证护理 最佳证据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陈思妤 高峰 王红利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期间出生的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初乳口腔...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期间出生的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比较两组的生长发育情况、神经发育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重、头围、身高及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能够提高早产儿的喂养有效率,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发育,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口腔按摩 早产儿 生长发育 神经发育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干预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卫丹 白妙琴 +2 位作者 谢梦琪 张丽 白露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453-455,共3页
早产儿器官发育不成熟,其出生的孕周越小体重越轻越容易发生其他疾病,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是保障其生存的重要环节。经口喂养是临床常用的途径,但由于早产儿吞咽功能、口腔吸吮能力不完善,往往难以实现经口... 早产儿器官发育不成熟,其出生的孕周越小体重越轻越容易发生其他疾病,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是保障其生存的重要环节。经口喂养是临床常用的途径,但由于早产儿吞咽功能、口腔吸吮能力不完善,往往难以实现经口喂养[1]。因此,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稳态 早产儿 喂养效果 袋鼠式干预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影响的Meta分析
4
作者 周瑞 丁晓华 +3 位作者 王鸿雁 水文彬 张雪芬 王玥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10期28-3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初乳口腔免疫疗法(C-OIT)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查找从建库到2022年2月期间... 目的系统评价初乳口腔免疫疗法(C-OIT)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查找从建库到2022年2月期间收录的关于C-OIT对早产儿BPD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274名早产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早产儿BPD的发生率[OR=0.81,95%CI(0.57,1.13),P=0.20]、住院时间[MD=-2.24,95%CI(-8.53,4.06),P=0.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OR=0.56,95%CI(0.35,0.90),P=0.02]、Ⅲ级以上脑室内出血发生率[OR=0.37,95%CI(0.17,0.78),P=0.0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IT不能降低BPD的发生率,不能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但可降低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Ⅲ级以上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在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硕 王妍妍 陈丹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3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在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接收的78例呼吸暂停早产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管理及体位干预)与观察组(给予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在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接收的78例呼吸暂停早产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管理及体位干预)与观察组(给予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干预),每组各3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口腔感染和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暂停早产儿在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早产儿口腔感染及VAP发生,提高早产儿机械通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三阶梯俯卧位 呼吸暂停 早产儿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益生菌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小佩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益生菌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加益生菌,观察组加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观察效果与安全性及干预2 d、1周、2周后双... 目的观察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益生菌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加益生菌,观察组加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观察效果与安全性及干预2 d、1周、2周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浓度、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免疫球蛋白M(IgM)浓度。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恢复时间相对较短,体质量增速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3%较对照组18.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2周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浓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2周后观察组SIgA、IgM浓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益生菌干预,能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早产儿免疫力,改善其胃肠道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益生菌 胃肠道功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口腔运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及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
7
作者 岳艳丽 王红利 +1 位作者 高峰 苑航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7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C-OIT)及袋鼠式护理(KMC)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9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护理,研究组...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C-OIT)及袋鼠式护理(KMC)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9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护理,研究组采用口腔运动、C-OIT及KMC;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干预前后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分、发育情况,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喂养过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分、体重、头围均优于干预前(P<0.05,P<0.01),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运动、C-OIT及KMC可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促进早产儿发育,提升家长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运动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袋鼠式护理 早产儿 经口喂养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口腔按摩刺激对VLBWI的效果研究
8
作者 陈慧敏 王红利 高峰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初乳口腔免疫疗法与口腔按摩刺激联合干预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经口喂养,观察组则予以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口腔按摩刺激干预,观察开始经口... 目的:分析初乳口腔免疫疗法与口腔按摩刺激联合干预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经口喂养,观察组则予以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口腔按摩刺激干预,观察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喂养前及出院时体重变化,比较喂养干预前后咽喉部检出致病微生物例数及尿分泌型免疫蛋白A(sIgA)水平,统计喂养不耐受例数。结果:观察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时体重则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致病微生物阳性检出例数、喂养不耐受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尿sIgA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中采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与口腔按摩刺激能加快患儿经口喂养时间,提升患儿免疫机能、控制喂养不耐受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极低出生体重儿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口腔按摩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极低体重早产儿全肠道营养建立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曹松霞 曾谷兰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5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极低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作用及肠道喂养建立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90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初乳治疗组(49例)...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极低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作用及肠道喂养建立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90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初乳治疗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初乳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初乳治疗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肠道内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02、5.652、8.040,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可降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缩短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极低体重早产儿 全肠道营养建立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刺激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琼琼 陈英 +1 位作者 薛婷君 姜玥宁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6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刺激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口腔刺激干预,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刺激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口腔刺激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留置胃管时间、过渡时间、经口喂养时间、喂养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过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喂养耐受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刺激干预可有效促进完全经口喂养,提高早产儿喂养速率,不影响喂养耐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口腔刺激干预 早产儿 经口喂养
下载PDF
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母乳喂养对体质量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勤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8期11-14,共4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OIT)联合母乳喂养对体质量增长的影响。方法 8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母乳喂养,观察组实施初乳口腔免疫疗法(OIT)联合母乳喂养。分析2组肠外营养时间和体质量增长情况。结... 目的分析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OIT)联合母乳喂养对体质量增长的影响。方法 8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母乳喂养,观察组实施初乳口腔免疫疗法(OIT)联合母乳喂养。分析2组肠外营养时间和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开始肠内喂养时间、奶量达到120 mL/(kg·d)的时间、肠外营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体质量增长速率、头围增长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20. 93%,低于对照组的41. 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早产儿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OIT联合母乳喂养可缩短早产儿肠外营养时间,尽早实现肠内喂养,降低喂养不耐受风险,且可以促进早产儿体质量增长,降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迟缓率和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母乳喂养 体质量增长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早产儿肠内营养的建立及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曹松霞 曾古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3期324-325,339,共3页
目的:探究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早产儿肠内营养的建立及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新生儿室住院的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早产患儿分为高频率治疗组、低频率治疗组以及安慰剂组,每组20... 目的:探究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早产儿肠内营养的建立及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新生儿室住院的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早产患儿分为高频率治疗组、低频率治疗组以及安慰剂组,每组20例。三组患儿在基础治疗上分别给予高频率初乳口腔护理治疗法(1次/3h、2~3min/次、8次/d)、低频率初乳口腔护理治疗法(1次/6h、2~3min/次、4次/d)及安慰剂治疗方法(无菌水口腔护理,1次/3h、2~3min/次、8次/d),观察三组患儿治疗后一般情况、血清胃泌素、胃蛋白酶原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1)开奶前三组早产儿胃泌素及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高频率治疗组、低频率治疗组均高于安慰组,且高频率治疗组更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高频率治疗组、低频率治疗组喂养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与安慰剂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乳口腔免疫对早产儿胃肠道激素存在一定影响,且可有效反映早产儿肠内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早产儿 胃肠道激素水平 肠内营养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水床式鸟巢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冬素 曾水英 郭晶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1期167-169,175,共4页
目的探讨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水床式鸟巢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n=31)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n=31)初乳口腔... 目的探讨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水床式鸟巢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n=31)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n=31)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水床式鸟巢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并发症、体重变化,调查喂养情况、住院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短于对照组,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开始喂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水床式鸟巢护理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可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改善喂养情况,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产妇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水床式鸟巢 并发症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在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宋瑞 李丹凤 石彩晓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0期148-149,152,共3页
目的:观察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在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NICU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初乳口腔免疫疗法。比较两组经口喂养时间、喂养不... 目的:观察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在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NICU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初乳口腔免疫疗法。比较两组经口喂养时间、喂养不耐受事件发生率和护理前后发育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和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事件发生率为13.16%,低于对照组的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体质量、头围和身长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NICU早产儿实施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可提高发育指标水平,缩短经口喂养时间,降低喂养不耐受事件发生率,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 早产儿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体质量 经口喂养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萍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3期357-358,共2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早产儿88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 目的分析早产儿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早产儿88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喂养并发症发生率和神经行为评分。结果研究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喂养并发症发生率为4.5%,低于对照组的20.5%(P<0.05)。研究组的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可缩短经口喂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神经行为评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袋鼠式护理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喂养情况及神经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贺红艳 刘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4期149-151,共3页
目的 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喂养情况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 目的 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喂养情况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经口喂养时间及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心率、呼吸及经皮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心率及呼吸低于护理前,经皮血氧饱和度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体质量、身长、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体质量高于护理前,身长长于护理前,头围大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状态评分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护理可改善其喂养情况,优化心率、呼吸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促进生长发育及神经发育,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袋鼠式护理 早产儿 神经发育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亚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8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本院新生儿室进行治疗的早产儿40例展开研究,随机抽取2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给予治疗;另20例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治疗。观察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本院新生儿室进行治疗的早产儿40例展开研究,随机抽取2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给予治疗;另20例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经一定周期的治疗后,喂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属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经护理治疗,治疗组患儿共有1例出现喂养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儿共7例出现喂养并发症,发生率为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治疗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90.0%;对照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的经口喂养护理,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能更加有效的防止喂养并发症的发生,更好的提升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口喂养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喂养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应用价值 对比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母乳喂养对住院早产儿体质量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赖丽芝 李薇 何康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6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析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母乳喂养对体质量增长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出生的76例早产儿选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配方奶喂养,观察组给予母乳喂养联合初乳口... 目的探析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母乳喂养对体质量增长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出生的76例早产儿选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配方奶喂养,观察组给予母乳喂养联合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统计比较两组喂养状况、生长发育状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时间、肠外营养时间、奶量达到120 ml/(kg·d)时间分别为(5.27±0.89)h、(16.91±3.15)d、(15.65±2.29)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14±1.03)h、(23.06±3.43)d、(22.56±2.79)d(t=8.47、8.14、11.80,均P<0.05)。观察组头围增长速率、体质量增长速率分别为(0.96±0.11)cm/周、(11.66±1.19)g/周,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的(0.80±0.10)cm/周、(9.53±1.14)g/周(t=6.63、7.97,均P<0.05),而两组身长增长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31.58%(χ2=5.07,P<0.05)。结论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母乳喂养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早产儿喂养状况与生长发育状况,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母乳喂养 体质量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喂养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西洋 刘杰 +3 位作者 穆晓和 杨传忠 熊小云 陈丽莲 《循证护理》 2022年第14期1847-185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效果,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Up To Dat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早产... 目的:系统评价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效果,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Up To Dat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初筛,并由2名研究员独立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可降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RR=0.42,95%CI(0.26,0.68),P=0.0004],缩短达全肠道喂养时间[MD=-2.46,95%CI(-3.46,-1.45),P<0.00001],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RR=0.48,95%CI(0.36,0.64),P<0.0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可有效降低早产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缩短早产儿达全肠道喂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早产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喂养不耐受 达全肠道喂养时间 循证护理 META分析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及对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黎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0期237-239,共3页
目的分析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及对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62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试验组采取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加母乳喂养方式,参照组采取常规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方法。比较两... 目的分析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及对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62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试验组采取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加母乳喂养方式,参照组采取常规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方法。比较两组早产儿起始经口喂养所用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所用时间,头围增加速率、身高增加速率及体重增加速率计算值,医院感染率。结果试验组起始经口喂养所用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所用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头围增加速率计算值(0.92±0.20)cm/周、身高增加速率计算值(0.70±0.22)cm/周及体重增加速率计算值(11.35±2.30)cm/周均大于参照组的(0.70±0.14)cm/周、(0.51±0.10)cm/周、(8.20±1.16)g/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院感染率0低于参照组的1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经口喂养过程中选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可促使早产儿头围、身高、体重得至较大幅度增加,改善其生长状况,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医院感染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早产儿 经口喂养 医院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