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发小血管闭塞型脑梗死患者合并脑白质变性危险因素的研究
1
作者 凡奇 马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初发小血管闭塞(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脑白质变性(WM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根据WML情况将患者分为无WML组30例、轻度WML组52例和中重度WML组68例... 目的探讨初发小血管闭塞(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脑白质变性(WM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根据WML情况将患者分为无WML组30例、轻度WML组52例和中重度WML组68例。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的相关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尿酸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F=6.350、12.600、6.630、5.48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和年龄是初发SAO型脑梗死合并WML的危险因素(OR=7.039、1.090,P<0.01)。ROC曲线显示高血压和年龄预测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的AUC分别为0.691、0.69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50/90 mmHg、56.50岁,约登指数分别为0.383、0.389,敏感度分别为73.52%、71.70%,特异度分别为68.42%、67.20%。结论高血压和年龄是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和年龄对预测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均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小血管闭塞型脑梗死 白质变性 高血压 年龄
下载PDF
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
2
作者 冯晓丽 李威 +2 位作者 陈接桂 陈丽君 黄裕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925-929,共5页
目的探讨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2例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随访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 目的探讨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2例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随访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124,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n=68,mRS评分3~5分)。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疾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高血压、大面积梗死、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肺部感染、心房颤动均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评分预测模型总分为0~7分,预测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95%CI:0.820~0.960),以5分为最佳临界值,此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04、0.802。结论高血压、大面积梗死、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肺部感染、心房颤动均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可客观、全面地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患者,简单方便,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塞 前循环串联病变 预后 预测模 高血压 肺部感染 房颤
下载PDF
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BDNF GAP-43和NGF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崇 刘亚婷 +1 位作者 张壮 宋彦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脑血流灌注指标、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血清BDNF、GAP-43和NGF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WHOQD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GAP-43和N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颅内大血管狭窄急性闭塞致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改善脑部供血,提高其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颅内大血管狭窄 急性闭塞 溶栓
下载PDF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对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
4
作者 崔涛 于创伟 +2 位作者 赵曙光 刘静 王宇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对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情况分为出血转化组和非出...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对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情况分为出血转化组和非出血转化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栓病理,并分析影响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血栓病理因素。结果:145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30例(20.69%)机械取栓后发生出血转化。出血转化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多次取栓及血栓病理为红细胞富集占比高于非出血转化组(P<0.05),并与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高、多次取栓、血栓病理为红细胞富集均是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为红细胞富集会增加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血管闭塞 机械取栓 血栓病理 出血转化
下载PDF
早期小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5
作者 吴培华 邓珊 阳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探究小剂量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早期治疗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观察时段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之间,该时段收诊180例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由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组,均60例,小剂量联合治疗组-氯吡格雷(50mg)+阿司匹林(1... 探究小剂量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早期治疗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观察时段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之间,该时段收诊180例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由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组,均60例,小剂量联合治疗组-氯吡格雷(50mg)+阿司匹林(100mg)方案,常规剂量联合治疗组-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100mg)方案,单药治疗组-阿司匹林(100mg)单一方案。探究患者不同时点NIHSS评分、mRS评分、BI指数、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安全性数据。结果 治疗21天、90天等时点上,NIHSS评分、mRS评分、BI指数维度,联合治疗组受访者均有好转(P<0.05),组间差异性不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治疗21天、90天等时点上,NIHSS评分、mRS评分、BI指数等维度,单药治疗组均未见显著好转(P>0.05)。复发率数据统计来看,组间差异性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其中,小剂量联合治疗组、常规剂量联合治疗组,组间差异性不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联合治疗组的指标结果相对较低,相较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性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颅内外出血数据统计来看,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性不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常规剂量联合治疗组消化道不良反应、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风险较小剂量联合治疗组高,组间差异性不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 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病人,给予小剂量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早期给药干预,可以起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对比于传统的单一用药方案,其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低于阿司匹治疗,安全性表现更加理想,这也说明了,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推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急性小动脉闭塞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致严重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观察
6
作者 刘海 安志卫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86-0089,共4页
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造成的严重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观察运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而出现的严重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目标,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为介入组,接受标准药... 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造成的严重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观察运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而出现的严重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目标,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为介入组,接受标准药物治疗的为对照组,各组人数相同,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帮助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和病因类型。其次,记录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另外,记录术中及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评估手术风险和安全性,以及随访90天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介入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患者血管再通概率中有TICI≥2b级、TICI3级、TICI2b、TICI2a级等数据,对比患者住院时和后期的NIHSS评分。对90天的随访结果进行对比,介入组的死亡概率更低。在此期间,分析影响介入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影响因素,从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看出,治疗后的介入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住院时和住院后的NIHSS评分、取栓次数等各方面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患者住院时NIHSS评分、病发一直到血管再次通的时间都会对治疗后期产生影响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更有利于其快速恢复健康,这种治疗方法更安全有效,在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的过程中,还能使其血流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康复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王晓丽 秦晋辉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比较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收治的50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成桥... 目的:比较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收治的50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成桥接组(n=25)和单纯机械取栓组(n=25)。比较血管再通情况、取栓相关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血管再通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23,P>0.05)。两组患者取栓次数和术后再灌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4;χ^(2)=0.095,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入院时改良Rankin(m 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4、0.415,P>0.05)。单纯机械取栓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低于桥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选择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疗效相当。单纯机械取栓能够降低术中出血转化发生率,取得理想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桥接 单纯机械取栓 疗效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8
作者 陈素芬 肖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7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P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小动脉闭塞型PC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P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小动脉闭塞型PC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评分、预后情况、凝血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T、APTT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小动脉闭塞型PCI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 小动脉闭塞 依达拉奉右莰醇 替罗非班
下载PDF
慢性血管闭塞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近远期不良预后影响分析
9
作者 王佳 高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73-0083,共11页
探讨在NIRA(non-infarct-relatedarteries,非梗死相关血管)中出现CTO(chronictotalocclusion,慢性血管闭塞病变)时对STEMI(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近远期不良预后影响。方法 纳入于2021... 探讨在NIRA(non-infarct-relatedarteries,非梗死相关血管)中出现CTO(chronictotalocclusion,慢性血管闭塞病变)时对STEMI(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近远期不良预后影响。方法 纳入于2021年1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就诊本院并接受急诊PCI(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共125例,根据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合并CTO的STEMI患者和不合并CTO的STEMI患者。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终点为急诊PCI后住院期间(近期)和术后1年期间(远期)发生MACE(majoradversecardiovascularevent,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TEMI患者急诊PCI后临床近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做ROC曲线评估其对发生MACE的预测意义,做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使用Log-rank比较差异。结果 NIRA中出现CTO的STEMI患者共收集41例,NIRA中没有CTO的STEMI患者共收集84例。在进行术后临床近远期预后分析中,住院期间NIRA中出现CTO的STEMI患者中发生MACE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年随访中发现NIRA中出现CTO的STEMI患者发生MACE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CTO为STEMI患者住院期间和术后1年独立危险因素(P<0.05)。做ROC曲线显示合并CTO可以预测STEMI患者住院期间和术后1年期间发生MACE(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 慢性血管闭塞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预后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胱抑素-C、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江荣 冯俊 +1 位作者 高玉 周高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23-526,53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相关因素,并分析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胱抑素C(CysC)、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相关因素,并分析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胱抑素C(CysC)、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30例STEMI PCI术后发生MACEs患者作为MACEs组,另选72例STEMI PCI术后未发生MACEs患者作为非MACEs组。利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因素,并分析血清NT-pro BNP、CysC、外周血PLR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s组与非MACEs组心功能Killip分级、有无心源性休克、有无高血栓负荷及血清NT-proBNP、CysC、外周血PL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Ⅲ-Ⅳ级、有心源性休克、有高血栓负荷及血清NT-proBNP、CysC、外周血PLR水平偏高是STEMI患者PCI术后MACEs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135、3.404、3.114、2.452、2.489、2.779,均P<0.05)。血清NT-proBNP、CysC、外周血PLR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2,高于血清NT-proBNP、CysC、外周血PLR单独检测(0.757、0.751、0.690,均P<0.05)。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s与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Ⅲ-Ⅳ级、有心源性休克、有高血栓负荷及血清NT-proBNP、CysC、外周血PLR水平偏高有关,且血清NT-proBNP、CysC、外周血PLR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N末端钠肽前体 胱抑素-C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娟 周晓雨 +2 位作者 张淼 张雪玲 蓝文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52-1956,共5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样本,共134例。根据患者术前1周是否每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样本,共134例。根据患者术前1周是否每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分为观察组(服用)和对照组(未服用),各67例。比较治疗1周后的血管再通情况,根据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1个月的神经损伤和肢体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管外周阻力(CVR)、平均血流量(Qmean)和平均血流速度(Vmean)]和血栓形成相关因子[血栓素B2(TXB2)、正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外周血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记录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管再闭塞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血管再闭和血流动力学、血栓形成因子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FMA评分、Qmean、Vmean、6-keto-PGF1α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CVR、TXB2、CD62P比对照组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栓形成相关因子水平均会影响其血管再闭的发生(P<0.05)。结论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并降低血管再闭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 肢体功能 血管闭塞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IVT桥接EVT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陈静 陈泽鹏 +3 位作者 江沛 张强 周敬华 周华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8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cute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ALVOS)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桥接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cute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ALVOS)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桥接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ALV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用IVT桥接EVT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取栓次数及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神经功能血清学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 β,S100β)]、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及S100β、D-D水平低于对照组,NGF、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T、APT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各种类型出血率、复发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T桥接EVT治疗过程中加用替罗非班可改善ALVOS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及凝血功能水平,短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替罗非班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血管内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脑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周田 王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4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进行脑CT灌注成像参数在患者治疗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治疗后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预后不良组28...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进行脑CT灌注成像参数在患者治疗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治疗后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预后不良组28例。均行脑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脑CT灌注成像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脑梗死区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为(3.01±0.82)mL/(min·100g)、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为(43.57±10.35)mL/(min·100 g),低于脑健侧区的(5.69±1.23)mL/(min·100g)、(85.36±18.24)mL/(min·10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区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为(6.12±1.34)s、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为(18.62±2.21)s,长于脑健侧区的(2.59±1.32)s、(7.24±1.3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CBV为(2.35±0.24)mL/(min·100 g)、CBF为(21.35±4.52)mL/(min·100g),低于预后良好组的(3.12±0.21)mL/(min·100 g)、(47.26±5.26)mL/(min·100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MTT为(6.53±2.41)s、TTP为(24.53±4.62)s、长于预后良好组的(4.13±1.52)s、(9.34±1.8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中CBV参数诊断敏感度最高,为96.40%,MTT参数特异度最高,为77.40%。结论脑CT灌注成像指标可作为评估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其中CBV指标对评估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合其他影像学指标对评估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此文的研究结果为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预后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灌注成像参数 急性 颅内大血管闭塞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文霞 余媛 +2 位作者 孙蔚 麦琳 王保琴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预防性措施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79例行溶栓治疗A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血管再闭塞情况;另收集患者的年龄等资料,分析影响ACI...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预防性措施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79例行溶栓治疗A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血管再闭塞情况;另收集患者的年龄等资料,分析影响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结果79例行溶栓治疗的ACI患者中,血管再闭塞率为18.99%(15/7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3h、合并糖尿病、溶栓前NIHSS评分≥13分为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而发病至溶栓时间>3 h、合并糖尿病、溶栓前NIHSS评分≥13分为AC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高度重视上述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溶栓 血管闭塞 危险因素 预防性措施
下载PDF
基于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发生风险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红娟 栗志英 贺宝臣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944-949,共6页
目的基于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发生风险。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1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后是否出现血管再闭塞将患者分为血管再闭塞... 目的基于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发生风险。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1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后是否出现血管再闭塞将患者分为血管再闭塞组(n=41)和非血管再闭塞组(n=116)。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吸烟史、发病至溶栓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血压情况、糖尿病情况、高脂血症情况、脑卒中史、D-二聚体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NIHSS评分、高血压情况、糖尿病情况、D-二聚体水平、白细胞计数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905(95%CI:0.848~0.961,P<0.05),模型区分度较好;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平均绝对误差为0.037,模型表现与理想模型基本拟合,提示列线图模型预测的准确度较高。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主要受发病至溶栓时间、NIHSS评分、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发生风险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区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阿替普酶 血管闭塞 多因素分析 列线图
下载PDF
支架取栓术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栋 任瑞涛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闭塞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3例),分别进行单纯支架取栓术治疗、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 目的分析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闭塞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3例),分别进行单纯支架取栓术治疗、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血管再通成功率分别为93.02%、90.70%,高于对照组(73.81%、61.90%)(P<0.05);试验组治疗后1 d、7 d、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4.73±3.51)分、(11.16±2.10)分、(7.32±1.53)分,低于对照组[(17.82±3.85)分、(15.24±2.15)分、(11.91±2.07)分](P<0.05);治疗后7 d、30 d试验组巴氏(Barthel)量表评分为(68.63±7.34)分、(88.62±8.61)分,高于对照组[(51.87±5.82)分、(64.72±6.59)分](P<0.05)。结论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闭塞型脑梗死的疗效较高,血管再通成功率高,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明显,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塞 支架取栓术 抽吸取栓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预测效能
17
作者 何思思 黄向东 +1 位作者 陈建媚 茅新蕾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16-619,62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实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76例,将溶栓后血管再...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血管再闭塞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实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76例,将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闭塞者21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部位及入院时PAF水平等资料,检测分析影响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比较血浆PAF水平及预测模型对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BMI、NIHSS评分、后循环脑梗死比例、血糖和血浆PA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OR=1.373,95%CI:1.137~1.658)、后循环脑梗死(OR=1.008,95%CI:1.001~1.015)和血浆PAF水平(OR=1.006,95%CI:1.002~1.010)均是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浆PAF水平预测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AUC为0.725(95%CI:0.632~0.778,P<0.001),最佳阈值是221.50 ng/L,灵敏度为0.739,特异度为0.688。预测模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使用rtPA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AUC为0.816(95%CI:0.748~0.874,P<0.001)。结论较高的血浆PAF水平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对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静脉溶栓 血管闭塞 血小板活化因子
下载PDF
SolitAct技术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18
作者 张文浩 杨增浩 +3 位作者 张睿 段芃媛 张垒 程建杰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SolitAct技术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例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患者一次开通率、术后出血率及术后3个月... 目的:探讨SolitAct技术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例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患者一次开通率、术后出血率及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结果:SolitAct技术开通率达到87.50%,术后出血率为20.83%,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为56.25%。结论:SolitAct技术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所致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内再通手段,在实现血管再通、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介入治疗
下载PDF
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的应用
19
作者 潘锋 凌敏 +3 位作者 梁炳松 彭立立 李培珍 廖林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4期89-9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30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30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包括专业的脑心健康管理师全程介入术前后护理和二级预防措施的脑心健康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以及出院6个月内复发情况,比较两组入院,出院,出院1、3、6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和药物依从度量表(MMAS-8)评分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措施落实率、术后措施落实率、健康宣教落实率和总体措施落实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出院时以及出院1、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MMAS-8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出院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服药依从性,改善预后,降低住院单位并发疾病发生率及出院单位复发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闭塞 血管再通 心健康管理师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闭塞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20
作者 张振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18-0121,共4页
讨论分析血栓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闭塞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血栓抽吸治疗,实验... 讨论分析血栓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闭塞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血栓抽吸治疗,实验组加用支架取栓治疗。比较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及血管再通率。结果 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增高,血管再通率增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 血栓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显著提高其闭塞血管再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治疗 随机对照研究 神经功能评分 急性大血管闭塞 闭塞血管再通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