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卫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7期133-135,共3页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的肿瘤性疾病,原始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和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始细胞也可侵及髓外组织,如脑膜、性腺,胸腺、肝、脾,或淋巴结等,引起相应病...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的肿瘤性疾病,原始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和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始细胞也可侵及髓外组织,如脑膜、性腺,胸腺、肝、脾,或淋巴结等,引起相应病变。患儿常伴有发热、贫血及出血等主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国产培门冬酶 诱导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观察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冯静乔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86-87,共2页
目的探究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抽样,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推行VDPA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国产培门冬酶+泼尼松)... 目的探究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抽样,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推行VDPA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国产培门冬酶+泼尼松),对照组应用VD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59%vs 91.89%)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且静脉栓塞、脱发、黏膜出血、排肠肌疼痛、巩膜黄染、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及乏力、精神差发生率亦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似,但较后者作用时间长、使用便捷,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培门冬酶 儿童 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含去甲氧基柔红霉素化疗方案治疗成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小莲 刘志 +3 位作者 朱万寿 邓志萍 黄世俭 李胜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含去甲氧柔红霉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成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5例成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均给予VICP方案(长春新碱2mg/d,第1,8,15,21天;IDA10mg/d,第1~3天,第15~17天;环磷酰胺600mg/d,第1... 目的观察含去甲氧柔红霉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成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5例成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均给予VICP方案(长春新碱2mg/d,第1,8,15,21天;IDA10mg/d,第1~3天,第15~17天;环磷酰胺600mg/d,第1,15天,第22~28天;泼尼松40~60mg/d,第1~28天)。结果15例患者中,第1疗程获CR12例,CR率80%;PR1例,总有效率86.7%;NR2例。结论含去甲氧柔红霉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成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初发 去甲氧柔红霉素
下载PDF
成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0例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健 童茵 +5 位作者 钱文斌 金洁 孟海涛 麦文渊 林茂芳 周思文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 探讨成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的化疗方案、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160例ALL住院患者化疗进行了回顾性临床总结和分析。结果 发病以ALL L2 型最多 ,占 62 .5 %。诱导化疗总有效率为 86.0 % ,总缓解率为 66.9%。FAB... 目的 探讨成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的化疗方案、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160例ALL住院患者化疗进行了回顾性临床总结和分析。结果 发病以ALL L2 型最多 ,占 62 .5 %。诱导化疗总有效率为 86.0 % ,总缓解率为 66.9%。FAB各亚型及不同年龄患者的缓解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但高白细胞组患者缓解率较低 ,为 3 6.8%。诱导化疗方案中以VDCP方案缓解率最高 ,为 80 .6% ,不同年龄患者的缓解率无显著性差异 ;青年组和成年组患者VDP方案治疗的缓解率较高 ;成年组和老年组患者COAP方案治疗的缓解率较高。化疗相关死亡原因以重度感染最多 ,占 60 .0 %。结论 VDCP方案可作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诱导化疗方案 ,要重视对化疗后真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观察 成年人 诱导化疗 药物疗法 治疗
下载PDF
培门冬酶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37
5
作者 刘芳 邹尧 +5 位作者 张丽 陈晓娟 王书春 郭晔 竺晓凡 陈玉梅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254-257,共4页
目的观察含培门冬酶注射液的VDPAP方案诱导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初发ALL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含国产培门冬酶注射液的VDPAP方案诱导治疗,对照组采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的VDLP方案。统计一... 目的观察含培门冬酶注射液的VDPAP方案诱导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初发ALL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含国产培门冬酶注射液的VDPAP方案诱导治疗,对照组采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的VDLP方案。统计一疗程完全缓解(CR)率,并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患儿的总生存(OS)率及疾病无进展生存(PFS)率,组间差异用Log-rank检验。结果入组患儿51例,可评估疗效者46例,其中试验组27例,CR率为96%,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19例,CR率为95%,总有效率为1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3年预计OS率为(78.8±8.4)%,5年预计OS率为(68.9±11.8)%;对照组3年预计OS率为(88.9±7.4)%,5年预计OS率为(82.1±9.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3年预计PFS率为(74.1±9.1)%,5年预计PFS率为(63.5±12.5)%;对照组3年预计PFS率为(83.3±8.8)%,5年预计PFS率为(77.8±9.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培门冬酶的VDPAP方案与含L-Asp的VDLP方案诱导治疗儿童ALL,其CR率及远期疗效相似,可以作为儿童ALL的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门冬酶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儿童 疗效
下载PDF
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清前白蛋白测定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卫 王耀莉 +1 位作者 杜玲珍 陆怡德 《中国小儿血液》 2000年第5期200-201,共2页
通过对前白蛋白 (PA)的检测 ,了解其作为急淋对肝浸润的敏感指标。本文对 2 2例患儿在治前与其中完全缓解后的 1 7例患儿和 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 ,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 PA,并检测其它肝功能值。结果显示 :2 2例治前患儿 ,9例 PA下降 (与... 通过对前白蛋白 (PA)的检测 ,了解其作为急淋对肝浸润的敏感指标。本文对 2 2例患儿在治前与其中完全缓解后的 1 7例患儿和 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 ,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 PA,并检测其它肝功能值。结果显示 :2 2例治前患儿 ,9例 PA下降 (与对照组 PA t检验 P<0 .0 1 ) ,3例白蛋白降低 ,1例谷丙、6例谷草转氨酶升高 ,1例总胆红素上升 ;治前 PA异常的例数高于肝功能其它值异常的例数。其中完全缓解后的1 7例患儿 ,PA及肝功能其它值则均在正常范围。因此 ,通过 PA的检测 ,发现治前急淋对肝浸润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白蛋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及意义
7
作者 李卫 王耀莉 +1 位作者 杜玲珍 陆怡德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前白蛋白 (PA)的检测 ,了解其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肝浸润的意义。方法 对 2 2例治疗前患儿和完全缓解后的 1 7例患儿 ,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PA ,并检测其它肝功能指标 ,以及 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结果  2 2例治疗前患... 目的 通过对前白蛋白 (PA)的检测 ,了解其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肝浸润的意义。方法 对 2 2例治疗前患儿和完全缓解后的 1 7例患儿 ,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PA ,并检测其它肝功能指标 ,以及 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结果  2 2例治疗前患儿 ,9例PA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P <0 .0 1 ) ,3例白蛋白降低 ,1例谷丙转氨酶、6例谷草转氨酶升高 ,1例总胆红素上升 ,治疗前PA异常的例数高于其它肝功能指标异常的例数。其中完全缓解后的 1 7例患儿 ,PA及其它肝功能指标则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通过PA的检测 ,发现治疗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肝浸润时 ,PA的变化远较其它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前白蛋白 儿童 测定
下载PDF
长春地辛和长春新碱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吴雪梅 林世光 +1 位作者 杨巧莉 杨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0-903,共4页
目的 比较长春地辛和长春新碱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 目的 比较长春地辛和长春新碱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中用长春新碱治疗,研究组常规治疗中用长春地辛,患儿按1次/周化疗,据个体情况用药3~5次。比较患儿的近期疗效、骨髓象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第15、33天骨髓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发热、乏力疼痛、腹胀以及水肿恢复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时研究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神经发生率如系统毒素、血小板减少、贫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儿童ALL使用长春地辛和长春新碱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地辛 长春新碱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疗效
下载PDF
长春地辛与长春新碱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比较
9
作者 何永艳 毛彦娜 +1 位作者 李彦格 刘伟 《蛇志》 2018年第4期637-638,656,共3页
目的分析长春地辛与长春新碱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16例初发ALL患儿分为两组各58例,在化疗诱导期、强化期,A组患儿应用长春地辛,B组患儿应用长春新碱,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短期疗效... 目的分析长春地辛与长春新碱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16例初发ALL患儿分为两组各58例,在化疗诱导期、强化期,A组患儿应用长春地辛,B组患儿应用长春新碱,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短期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诱导缓解期第15、33天,两组患儿的骨髓像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完全缓解率为96.4%,B组为94.7%,两组患儿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出现贫血、PLT减少、神经系统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初发ALL的临床治疗中,长春地辛与长春新碱的短期疗效接近,但长春地辛的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长春地辛 长春新碱 儿童
下载PDF
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世恒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初发ALL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含培门冬酶注射液的VDPA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培门冬酶+泼尼松)诱导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初发ALL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含培门冬酶注射液的VDPA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培门冬酶+泼尼松)诱导治疗,对照组采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VD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诱导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3.3%、76.7%、86.7%,而对照组分别为90.0%、73.3%、83.3%,2组在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显著,具有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门冬酶 左旋门冬酰胺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下载PDF
多重RT-PCR在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检测不同融合基因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梁晓萍 孙静 +4 位作者 邵明明 武永红 李妮 韩文霞 王海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42-848,共7页
目的:分析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检测不同融合基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 目的:分析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检测不同融合基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及融合基因分析。结果:免疫表型结果显示,髓系+B系混合表达2例,早期B表达2例,前B表达58例,CD13合并前B表达11例,CD5合并前B表达4例,CD2合并前B表达3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72例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患者,其中无法分析5例,染色体核型正常27例,异常11例,无分裂相29例。80例ALL患儿中,共有30例(37.50%)存在6种融合基因表达,分别为MLL/AF9、CBF/MYH 11、BCR/ABL、TLS/ERG、MLL/ENL及TEL/AML1。3例MLL/AF9融合基因表达[t(9;11)]患儿中2例早期治疗反应不良而经过加强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1例行骨髓移植;1例CBF/MYH 11融合基因表达患儿家属放弃治疗;4例BCR/ABL融合基因表达[t(9;22)(q34;q11)]患儿均为早期治疗反应不良,经加强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缓解期间复查该融合基因均为阳性,其中行骨髓移植2例;1例TLS/ERG融合基因表达[t(16;21)]患儿为早期治疗反应不良,经加强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2例MLL/ENL融合基因表达[t(11;19)]患儿化疗过程中均复发;19例TEL/AML1融合基因表达[t(12;21)]患儿中获得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4例。结论:基因分型可弥补白血病常规分型-MICM分型的不足,通过多重RT-PCR方法可迅速测定ALL患儿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融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融合基因 儿童
下载PDF
CCCG-ALL-2015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霞 雷小英 +5 位作者 管贤敏 窦颖 温贤浩 郭玉霞 高惠琴 于洁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1-707,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经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方案(Chinese Children's Cancer Group ALL-2015 protocol,CCCG-ALL-2015)治疗后的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incidenc...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经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方案(Chinese Children's Cancer Group ALL-2015 protocol,CCCG-ALL-2015)治疗后的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incidence of relapse,CIR),并探讨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CCCG-ALL-2015方案治疗的8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计算CIR并分析影响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852例ALL患儿中,146例(17.1%)发生复发,8年CIR为(19.8±1.6)%。B-ALL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8年C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6例复发患儿中,复发时间主要集中于极早期(62例,42.5%)和早期(46例,31.5%),极早期单纯骨髓复发42例(28.8%),早期单纯骨髓复发27例(18.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融合基因MLLr阳性(HR=4.177,95%CI:2.086~8.364,P<0.001)和第46天微小残留病≥0.01%(HR=2.013,95%CI:1.163~3.483,P=0.012)是B-ALL患儿经CCCG-ALL-2015方案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ALL经CCCG-ALL-2015方案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以极早期和早期单纯骨髓复发常见;第46天微小残留病≥0.01%、融合基因MLLr阳性与B-ALL复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方案 复发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毓 薛玉娟 +4 位作者 左英熹 贾月萍 陆爱东 曾慧敏 张乐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64例难治/复发B-ALL患者,男35例、女29例,中位年龄8.5(1.0~17.0)岁。CD 19 CAR-T回输后1个月进行短期疗效评估,64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兼部分血细胞计数缓解(CRi),其中有62例患者达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分别为78.1%及23.4%。共22例患者复发,中位复发时间10.1个月,4年总生存(OS)率为(66.0±6.0)%,4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63.0±6.0)%。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LFS和OS率均优于未桥接移植患者(4年LFS率:81.8%±6.2%对24.0%±9.8%,4年OS率:81.4%±5.9%对44.4%±11.2%;均P<0.01)。结论CD 19 CAR-T可有效治疗难治/复发B-ALL,输注后桥接allo-HSCT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CD 19 难治 复发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营养管理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向明丽 麻彦 +1 位作者 李艺 易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分析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营养管理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患儿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ALL患儿,采用群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 目的:分析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营养管理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患儿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ALL患儿,采用群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营养管理,观察组采用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营养管理。干预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N)水平,测量患儿上臂围、三角肌皮褶厚度,采用Piper疲乏量表评估癌因性疲乏程度。记录患儿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清ALB、PA、TFN、上臂围较干预前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躯体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综合疲乏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损伤、恶心呕吐、腹泻和黏膜炎症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态系统理论指导的营养管理可有效维持ALL化疗患儿的营养状态,提高患儿化疗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生态系统理论 营养管理
下载PDF
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温大科 徐旭 张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67-73,共7页
目的 对比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所有ALL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选取左旋门冬酰胺酶组和培门冬酶组,例数各37例。两... 目的 对比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所有ALL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选取左旋门冬酰胺酶组和培门冬酶组,例数各3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左旋门冬酰胺酶组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进行治疗,培门冬酶组采用培门冬酶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6天,并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46天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1天、46天后、随访3个月后糖脂代谢指标及治疗前、治疗21天、46天后细胞因子、凝血功能、肝功能。结果 治疗46天后,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比较,培门冬酶组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缓解率更高(χ^(2)=4.874,P<0.05)。治疗前及治疗21天、46天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呈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天后,培门冬酶组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3.372、3.704,P<0.05)。治疗46天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较治疗前、治疗21天后升高,培门冬酶组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7.181、5.635,P<0.05)。治疗前、治疗21天、46天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铁蛋白(SF)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天后培门冬酶组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值介于3.785~7.921之间,均P<0.05);治疗46天后培门冬酶组低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值介于2.983~7.000之间,均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培门冬酶组治疗21天后长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2.985,P<0.05);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培门冬酶组治疗21天后低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5.711,P<0.05);两组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il)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培门冬酶组治疗21天、46天后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值介于3.566~40.745之间,均P<0.05)。治疗期间,培门冬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χ^(2)=7.341,P<0.05)。结论 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比,采用培门冬酶治疗ALL患儿对患儿胰岛功能和肝功能、凝血功能影响较大,安全性相对较差,但其在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方面应用效果更好,同时疗效更好,临床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左旋门冬酰胺酶 培门冬酶 安全性
下载PDF
灾难与重建中的信息力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家庭信息获取障碍与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敏惠 吴钢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9,共10页
因儿童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遭受重创的家庭,往往难以及时获得足够的信息支持。深入研究这个群体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有望辅助医疗决策,拯救更多稚嫩生命,减轻病痛给家庭带来的恐惧、焦虑和无助,也能为信息职业者在该领域中发挥... 因儿童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遭受重创的家庭,往往难以及时获得足够的信息支持。深入研究这个群体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有望辅助医疗决策,拯救更多稚嫩生命,减轻病痛给家庭带来的恐惧、焦虑和无助,也能为信息职业者在该领域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建议。文章对某相关群体进行历时两年的参与式观察,发现该群体面临着误导信息先入为主,信息来源良莠难判,需求多样、归因单一等信息获取障碍。为优化此类患儿家庭信息获取利用环境,需要公布权威信息、开放科研成果,创新科普资源、引导大众认知,打造信息平台、搭建沟通渠道,发挥图书馆功能、提供精细化健康信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家庭信息需求 信息获取 健康信息服务 参与式观察
下载PDF
25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致肝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耿伟 杨东亮 +1 位作者 别克杜曼·巴哈提 朱青梅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期38-40,49,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化疗后发生肝损伤的情况,研究性分析ALL患儿发生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59例ALL患儿化疗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化疗后发生肝损伤的情况,研究性分析ALL患儿发生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59例ALL患儿化疗的临床资料,对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化疗阶段、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否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感染、髓外预防相关因素进行数据搜集,先单因素分析,对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再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各年龄段、不同BMI、各化疗阶段及是否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对化疗后肝损伤的发生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注射、贫血、低蛋白血症、感染更容易发生化疗后肝损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低蛋白血症是化疗后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ALL化疗肝损伤的发生率与贫血、低蛋白血症、感染、髓外预防有关。低蛋白血症是化疗后肝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化疗前需给予适当治疗,从而降低化疗后肝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化疗 肝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2例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8
作者 朱嘉莳 李红 +5 位作者 邵静波 张娜 陈凯 邹冰 王丹 蒋慧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4-118,136,共6页
目的 分析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ALL)的临床及生物学特点,探讨其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初诊并进行治疗的IALL患儿22例,分析其MICM分型、转归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IALL占我院急性淋巴细胞... 目的 分析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ALL)的临床及生物学特点,探讨其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初诊并进行治疗的IALL患儿22例,分析其MICM分型、转归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IALL占我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总收治数的3.33%。22例IALL发病时中位年龄9(3~11)月,所有患儿均为B-ALL,10例CD10表达为阴性,12例合并MLL重排(MLLr)。诱导治疗第19天,19例(86.4%)骨髓获完全缓解。12例(54.6%)治疗期间合并严重感染,5例(22.7%)因严重感染而死亡。5例(22.7%)骨髓复发,预计3年累积复发率为29.6%±11.3%,合并MLLr患儿更易出现复发(P=0.04)。22例患儿预计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49.0%±10.8%,预计3年总生存期(OS)率为49.7%±10.9%。初诊年龄<6月及6~12月者预计3年EFS率分别为33.3%±19.2%、54.5%±12.8%(P=0.28),CD10阴性与阳性患儿的预计3年EFS率分别为40.0%±15.5%、56.3%±14.8%(P=0.29),MLLr阳性与阴性患儿的预计3年EFS率分别为33.3%±13.6%、68.6%±15.1%(P=0.12)。结论 IALL因其特殊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治疗相关死亡率高,复发率高,总体预后差,初诊年龄<6月龄、免疫表型CD10阴性及合并MLLr的患儿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MICM分型 MLL重排 预后
下载PDF
三种干预方法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及临床经济学评价
19
作者 王东莉 范继燕 +3 位作者 周蕾 靳丽霞 郑波 李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5,共6页
目的 探讨蜂蜜、低温氧气雾化及常规漱口水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化疗性口腔黏膜炎(CIOM)的临床效果和成本效益。方法 选取2023年2—5月宁夏银川市某三甲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29例ALL患者,随机分为蜂蜜组... 目的 探讨蜂蜜、低温氧气雾化及常规漱口水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化疗性口腔黏膜炎(CIOM)的临床效果和成本效益。方法 选取2023年2—5月宁夏银川市某三甲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29例ALL患者,随机分为蜂蜜组、低温氧气雾化组和常规漱口水组,每组43例。化学治疗期间,蜂蜜组用蜂蜜涂抹于口腔黏膜表面;低温氧气雾化组以粒细胞刺激因子为雾化液,经低温氧气雾化吸入;常规漱口水组用医嘱漱口水漱口。结果 蜂蜜组、低温氧气雾化组和常规漱口水组分别有7例(16.28%)、9例(20.93%)和20例(46.51%)患者发生CIOM,三组患者CIOM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1.598,P=0.003)。蜂蜜与低温氧气雾化对ALL患者CIOM的预防与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漱口水(均P<0.05),但蜂蜜与低温氧气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蜂蜜组的成本低于低温氧气雾化组及常规漱口水组(均P<0.05),低温氧气雾化组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成本远高于蜂蜜组与常规漱口水组(均P<0.05)。结论 蜂蜜对ALL患者CIOM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蜂蜜 低温粒细胞刺激因子氧气雾化 费用 口腔黏膜炎
下载PDF
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急性肾损伤不良反应1例
20
作者 任志宏 唐洋 +3 位作者 侯洁 刘洋朴 武泽慧 尹冬虹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和处置措施。方法以1例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急性肾损伤不良反应为切入点,检索FAERS数据库和查阅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处置措施。结果数据显示,伊布替尼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很...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和处置措施。方法以1例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急性肾损伤不良反应为切入点,检索FAERS数据库和查阅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处置措施。结果数据显示,伊布替尼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很低,表现为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可合并蛋白尿、血尿,肾活检显示为急性间质性肾炎或急性肾小管坏死。及时停药、经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治疗后,部分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可有所恢复。结论临床医生应权衡利弊,密切监测患者血肌酐,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肾损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