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养阴降糖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1
作者 杜希 周军怀 +2 位作者 褚雪菲 黄小倩 刘莹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847-855,共9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降糖方(由黄芪、生地黄、白茅根、麦冬、葛根等中药组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降糖方(由黄芪、生地黄、白茅根、麦冬、葛根等中药组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降糖方中药颗粒剂联合穴位注射(每次取足三里、肾俞、气海单侧穴位)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4例,最终共有91例患者纳入疗效统计,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46例。(2)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为71.74%(33/46),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口干咽燥、夜尿频多、气短乏力、潮热盗汗等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血糖、血脂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FPG、2hPG、HbA1c、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5)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安全性评价方面: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4%(1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益气养阴降糖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早期临床表现,降低患者血糖、血脂、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 气阴两虚兼血瘀证 益气养阴降糖方 穴位注射 足三里 肾俞 炎症因子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参芪降糖胶囊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芹 周璐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参芪降糖胶囊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 目的:探讨参芪降糖胶囊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照组采用地特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参芪降糖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指标水平、血脂水平及体重指数(BMI)、血糖达标时间。结果:用药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明显比用药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比用药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胰岛素β细胞功能(HOMA-β)、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比用药前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均较用药前降低,研究组比对照组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用药前上升,研究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BMI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采用参芪降糖胶囊联合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还能降低体重,改善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 肥胖症 参芪降糖胶囊 地特胰岛素 血糖
下载PDF
连术消渴方对湿热互结兼瘀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付永祥 顾娟娟 +3 位作者 李鹏辉 卢昭 王银姗 闫镛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1687-1690,1695,共5页
目的探讨连术消渴方对湿热互结兼瘀型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该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初发T2DM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连术消渴方对湿热互结兼瘀型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该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初发T2DM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连术消渴方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微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同型半胱氨酸),并记录疗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脱落4例,最终纳入36例;对照组患者脱落3例,最终纳入37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44%(34/36)vs.78.38%(29/37)],疗程结束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研究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连术消渴方可改善初发T2DM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恢复糖脂代谢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术消渴方 初发2型糖尿病 湿热互结兼瘀型 糖脂代谢 微炎症状态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芩芎二陈汤联合低能量饮食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4
作者 张明英 牟宗平 《大医生》 2024年第13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芩芎二陈汤联合低能量饮食疗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9月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初发T2DM患者(发病时间<5年)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芩芎二陈汤联合低能量饮食疗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9月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初发T2DM患者(发病时间<5年)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降糖联合低能量饮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芩芎二陈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指标及BMI水平、治疗后血糖缓解率、血糖达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G)、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和BM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芩芎二陈汤联合低能量饮食对初发T2DM患者糖脂代谢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芩芎二陈汤 低能量饮食 初发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下载PDF
益气健脾汤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5
作者 孙志东 张燕 +2 位作者 刘成祥 杨磊 袁星星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577-580,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对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脾虚湿困证型初发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对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脾虚湿困证型初发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汤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生化指标(FPG、FINS、HBA1c、AST、ALT、GGT)、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并评估其临床疗效。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各组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FINS、HBA1c、AST、ALT、GGT及HOMA-IR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Simpon指数明显的降低,Ace、Chao1与Shannon的指数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能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具有降糖和保肝作用,恢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初发2型糖尿病 益气健脾汤 肠道菌群 脾虚湿困 肝功能 血糖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Orem护理模式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估
6
作者 周士红 孙永玲 夏风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8期12-14,18,共4页
目的探究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Orem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75)、Orem护理模式的观察组(n=75)。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Orem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75)、Orem护理模式的观察组(n=75)。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5.42±0.89)mmol/L与餐后2 h血糖(7.78±1.56)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2、5.241,P均<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施以Orem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更好的控制血糖指标结果,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 OREM护理模式 自我管理能力 血糖指标 满意度
下载PDF
德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龙丽 梁英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1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德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 目的:分析德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前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后者采用德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体质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方面,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丙二醛水平更低,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更高(P<0.05)。结论:针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德谷胰岛素治疗可更好地控制血糖及体质指数,同时还可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调节氧化-抗氧化平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谷胰岛素 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肥胖症 血糖
下载PDF
以综合护理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心理和自护行为的价值分析
8
作者 邓春艳 邓春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46-0149,共4页
分析初发2性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改善其心理情绪、自护行为的效果。方法 将66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均是初发,2022年1月-2024年1月,随机法分组,等分66例初发2型糖尿病,综合组33例、参照组33例。各组均以常规护理作为基... 分析初发2性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改善其心理情绪、自护行为的效果。方法 将66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均是初发,2022年1月-2024年1月,随机法分组,等分66例初发2型糖尿病,综合组33例、参照组33例。各组均以常规护理作为基础开展护理服务工作,综合组采取综合护理,即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根据其身心需求,施予全面、系统且优质的护理,比较以下指标,即心理状态(护理前后)、自护行为(护理前后)、满意度。结果 心理情绪方面,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焦虑评价分值、抑郁评价分值均比参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P均<0.05。自护行为、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后综合组患者自护行为评价分值、护理满意度和参照组比较,均比较高,P均<0.05。结论 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采取综合护理,可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改善其负性心理,便于患者自护行为的提高,满意程度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 心理情绪 自护行为 满意度 综合护理
下载PDF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于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53-0056,共4页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实施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十三户医院收治的120例初发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单纯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其治疗成效...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实施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十三户医院收治的120例初发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单纯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其治疗成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BG、2 h 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INS、GLP-1、HOMA-β水平更高而HOMA-IR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0
作者 彭小莲 杨小芹 +2 位作者 金秀华 黄婷婷 阮玉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8-0031,共4页
对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4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分别为甲组(57例)和乙组(57例),使用二甲双胍对... 对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4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分别为甲组(57例)和乙组(57例),使用二甲双胍对甲组进行治疗,使用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乙组进行治疗,对比2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血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发生不良反应概率。结果 乙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以及血糖指标均优于甲组,生活质量评分比甲组低,且P<0.05;2组发生不良反应概率对比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有效优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以及血糖指标,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格列汀 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功能 不良反应 血糖指标
下载PDF
十味玉泉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用于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作用分析
11
作者 杨井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4-0077,共4页
探究分析十味玉泉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用于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抽选8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40例,分别采取十味玉泉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和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胰... 探究分析十味玉泉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用于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抽选8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40例,分别采取十味玉泉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和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胰岛素指标、血清生化指标、炎症因子等均明显更优,同时实验组患者头痛乏力、低血糖、食欲下降、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十味玉泉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味玉泉片 盐酸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九味降糖口服液干预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12
作者 李其哲 郑厚平 +1 位作者 韦忠文 唐智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57-060,共4页
探析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九味降糖口服液治疗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首次2型糖尿病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九味降糖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 探析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九味降糖口服液治疗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首次2型糖尿病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九味降糖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血糖,血脂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副作用较大(P>0.05)。结论 初发T2DM患者使用九味降糖口服液治疗效果突出,能调节血糖血脂,且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味降糖口服液 治疗效果 初发2型糖尿病
下载PDF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9
13
作者 韩秀平 孙涛 +5 位作者 贺钰梅 汪丽丽 张梅 张永莉 李转霞 李林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2期165-168,共4页
目的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二甲双胍组(41例)和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 目的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二甲双胍组(41例)和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脂代谢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后FBG、2h PBG、Hb A1c、TG均低于治疗前,HDL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治疗后FBG、2h PBG、Hb A1c、HOMA-IR、TC、TG、LDL均低于治疗前,FIns、GLP-1、HDL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治疗后FBG、2h PBG、Hb A1c、HOMA-IR、TC、TG、LDL均低于二甲双胍组,FIns、GLP-1、HDL均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较好,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40
14
作者 阮勇 王秀景 +3 位作者 谭擎缨 姚佳琦 阮芸 王静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7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比较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0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二甲双胍片0.5 g,po,bid基础治疗... 目的:比较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0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二甲双胍片0.5 g,po,bid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格列美脲片2 mg,po,qd,观察组同时给予西格列汀片100 mg,po,q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6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肝功能、血脂等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脂肪肝改善总有效率为8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5%(P<0.05);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血糖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相比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效果更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格列美脲
下载PDF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郡 周慧敏 +4 位作者 董斌 窦婵婵 陈志花 郭艺璇 吕晓静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4522-4524,共3页
目的:探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以下简称“诺和灵30R”)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B细胞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以下简称“诺和灵30R”)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B细胞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观察组患者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及次数。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均为空腹血糖(FBG)3.9-7.2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7.8-10.0 mmol/L。比较两组患者的FBG、2 hPG、HbA-(1)c、血糖达标时间、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B细胞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2 hPG、HbA-(1)c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 h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MI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净增值与葡萄糖净增值的比值(I30/G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OMA-B和I30/G30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诺和灵30R强化治疗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HbA-(1)c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 初发2型糖尿病 强化治疗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B细胞
下载PDF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丁怡 丁国宪 +4 位作者 钱珂 唐暎 汪心水 张俊 刘息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51-1454,1470,共5页
目的:比较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清维生素D、人体参数、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分析维生素D与人体参数、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在早期2型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初诊T2DM患者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比... 目的:比较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清维生素D、人体参数、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分析维生素D与人体参数、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在早期2型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初诊T2DM患者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以及人体参数和生化指标;比较T2DM伴低25(OH)D组和T2DM不伴低25(OH)D组的腰围、BMI、FBS、HbA1C、血压、生化指标及PTH水平。结果:初发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维生素D的相关性分析中,25(OH)D与BMI、TG、Apo-A1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与血压、血糖、HbA1C无明显的相关性。T2DM患者的PT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与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初发T2DM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尤其是伴有肥胖、血脂异常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更明显。但是初发T2DM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与血压、空腹血糖、钙离子、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性。T2DM患者更易并发高血压的原因可能与PTH的增高有关,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 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 糖化血红蛋白 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消渴平合剂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辛传伟 叶佐武 +2 位作者 田云龙 王结胜 郑柳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7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消渴平合剂,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FBG、P2 hPG、糖化血红蛋...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7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消渴平合剂,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FBG、P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HOMA-IR、HOMA—IS及CRP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和FBG、P2 hPG、HbA1c明显下降(P<0.05),HOMA-IR明显下降(P<0.01),IAI及HOMA—IS明显上升(P<0.01);CRP明显降低(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消渴平合剂能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改善β细胞功能,并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平合剂 初发2型糖尿病 胰岛素敏感性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磷酸西格列汀对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降糖疗效和血糖波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韩松梅 金昕晔 +4 位作者 臧丽 孙迪 宋凌云 郭清华 窦京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7-10,15,共5页
目的探讨二肽基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降糖疗效和血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初发初治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9%以上的2型... 目的探讨二肽基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降糖疗效和血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初发初治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9%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DPP-4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稳定性指标。结果 DPP-4抑制剂组45例,对照组4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有无糖尿病家族史、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1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ostasismodel assessment-β,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C肽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均> 0.05)。治疗7 d后,DPP-4抑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血糖[(9.36±1.21) mmol/L vs (10.01±1.48) mmol/L,P=0.024]、空腹血糖[(8.76±1.10) mmol/L vs (9.37±1.59) mmol/L,P=0.034]、餐后血糖[(9.94±1.48) mmol/L vs (10.71±1.74) mmol/L,P=0.025]、血糖标准差[(2.52±0.63) mmol/L vs (2.91±0.90) mmol/L,P=0.021]、最大血糖波动幅度[(9.34±2.19) mmol/L vs (10.52±2.78) mmol/L,P=0.026]、餐后血糖波动幅度[(2.59±0.78) mmol/L vs(3.01±1.16) mmol/L,P=0.042]、平均血糖波动幅度[(5.11±1.31) mmol/L vs (5.83±1.53) mmol/L,P=0.017]等血糖波动性指标显著降低,血糖波动次数[(6.02±1.88)次vs (7.17±1.77)次,P=0.004]、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1.26±0.51) mmol/L vs (1.50±0.43) mmol/L,P=0.024]、低血糖发生例数[3例(6.67%) vs7例(14.29%),P <0.001]等指标也显著降低。结论 DPP-4抑制剂能进一步降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能减少血糖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酶4抑制剂 胰岛素强化治疗 初发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下载PDF
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诺和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2
19
作者 李力 刘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70-2471,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疗法与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疗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8例初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组)39例和观察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39例,对照组进行口服降...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疗法与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疗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8例初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组)39例和观察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39例,对照组进行口服降糖药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 w血糖及达标时间、用药量、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MDA和SOD水平,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DA、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OD、HOMA-BE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与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疗效相当,氧化应激影响没有差异,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修复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有助于血糖的长期稳定,避免血糖波动,可能与其降低胰岛β细胞受到的氧化应激有关,对于严重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初发2型糖尿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胰岛素短期强化联合辛开苦降方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柳红芳 郭清华 +2 位作者 盛益华 王翚 刘尚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8期18-20,共3页
目的:采用胰岛素强化联合辛开苦降方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空腹血糖≥11.1mmol/L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53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后,随机分为两组,即中... 目的:采用胰岛素强化联合辛开苦降方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空腹血糖≥11.1mmol/L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53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后,随机分为两组,即中药组(A组)和强化组(B组),两组均每天4次行"三短一中"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患者未服任何其他药物,A组加用中药辛开苦降方,治疗4周后两组均停用胰岛素,其他治疗不变继续治疗4周后,重新评价上述指标。采用稳态模型(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I)评价研究对象的胰岛素抵抗情况;以HOMA-B评价胰岛B细胞的功能。结果:经过4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中药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清总胆固醇、体重指数、症状积分、HOMA-IR和HOMA-IAI改善程度好于强化组(P<0.05)。结论:早期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辛开苦降方可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助于胰岛B细胞功能的保护和临床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 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 辛开苦降方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