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平面惯性坐标系的极区惯导快速初始对准方法
1
作者 马恒 王荣颖 林秀秀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0年第10期156-159,共4页
针对UUV捷联惯导的极区初始对准问题,在平面惯性坐标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惯性坐标系的极区初始对准方法,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使用基于平面惯性坐标系的初始对准方法进行方位对准,获取位置信号的时间间隔在300s内,航向对准误差小... 针对UUV捷联惯导的极区初始对准问题,在平面惯性坐标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惯性坐标系的极区初始对准方法,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使用基于平面惯性坐标系的初始对准方法进行方位对准,获取位置信号的时间间隔在300s内,航向对准误差小于5′,获取位置信号的时间间隔在200s内,则航向对准误差小于1′,对准精度满足惯性导航对准要求,为极区惯导初始对准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潜航器 初始对准 平面惯性坐标系
下载PDF
QRS环最大向量、初始极向量用于室性期前收缩定位
2
作者 贾乃仁 程晋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440-441,共2页
目的 :探讨QRS环最大向量和初始极向量对室性期前收缩源点定位的可行性、准确性。方法 :5 0例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向量图QRS环最大向量和初始极向量方位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室性期前收缩源点位于QRS环最大向量的对侧。结论 :用心电向量... 目的 :探讨QRS环最大向量和初始极向量对室性期前收缩源点定位的可行性、准确性。方法 :5 0例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向量图QRS环最大向量和初始极向量方位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室性期前收缩源点位于QRS环最大向量的对侧。结论 :用心电向量图QRS环最大向量定位室性期前收缩源点 ,较初始极向量定位易测量 ,且定位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QRS环 最大向量 初始向量 室性期前收缩 定位测量
下载PDF
定域性电化学增材制造三维微螺旋构件工艺 被引量:1
3
作者 潘佳宝 贾卫平 +2 位作者 吴蒙华 苏晓冰 刘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5,共11页
针对电化学增材制造已有较多探究,但研究内容多为工艺参数对柱体成形质量的影响,工艺参数对微螺旋构件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极间电压、脉冲占空比和初始极间隙对微螺旋结构直径、体沉积速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采... 针对电化学增材制造已有较多探究,但研究内容多为工艺参数对柱体成形质量的影响,工艺参数对微螺旋构件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极间电压、脉冲占空比和初始极间隙对微螺旋结构直径、体沉积速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数字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微螺旋构件进行检测,得出极间电压为4.0~4.4 V时,可以制备出直径均匀、形状规整的微螺旋结构,微螺旋结构体沉积速率由210μm^(3)/s增长至5 728μm^(3)/s;而电压增至4.6 V时,微螺旋结构出现大量瘤状沉积。当初始极间隙从5μm增加到20μm时,微螺旋结构平均直径由128μm增长至163μm。极间电压为4.2 V、初始极间隙为10~20μm时,随着初始极间隙的增大,微螺旋结构底部明显变粗,直径波动较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轴联动控制阳极运动轨迹,定域电化学增材制造三维微螺旋构件,是三维金属微结构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试验优化参数为极间电压4.2 V、脉冲占空比60%和初始极间隙5μm时,得到微观形貌质量较好、直径均匀的微螺旋构件(圈数为2圈、螺距为40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定域电沉积 微螺旋结构 初始间隙 间电压 脉冲占空比
下载PDF
电容薄膜真空计用金属膜片电容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侯少毅 胡强 +1 位作者 卫红 陈浩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21年第3期35-39,共5页
金属膜片电容传感器是高精度电容薄膜真空计的关键部分。为满足其国产化需求,以国内研发的某镍基合金膜片材料为基础,研究电容薄膜真空计用金属膜片电容传感器。首先,基于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金属膜片电容传感器中感应膜片的计算模... 金属膜片电容传感器是高精度电容薄膜真空计的关键部分。为满足其国产化需求,以国内研发的某镍基合金膜片材料为基础,研究电容薄膜真空计用金属膜片电容传感器。首先,基于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金属膜片电容传感器中感应膜片的计算模型;然后,采用非线性大挠度理论对不同预应力下的感应膜片变形进行计算,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精度;最后,分析预应力与感应膜片非线性误差关系,并对影响电容薄膜真空计测量特性的预应力、感应膜片与固定极板的初始极距等关键参数进行设计,以满足高精度真空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薄膜真空计 感应膜片 预应力 初始极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