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俯冲陆壳部分熔融初始熔体的厘定:来自苏鲁超高压地体混合岩中浅色体证据 被引量:7
1
作者 高名迪 续海金 +1 位作者 章军锋 陈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7-566,共20页
深俯冲陆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实验岩石学方面已有广泛报道,而天然初始熔体的组分却难以厘定。对此,本文从苏鲁超高压地体荣成混合岩中识别出了深俯冲花岗质陆壳部分熔融产生的天然初始熔体组成。野外露头显示,混合岩中主要矿物组... 深俯冲陆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实验岩石学方面已有广泛报道,而天然初始熔体的组分却难以厘定。对此,本文从苏鲁超高压地体荣成混合岩中识别出了深俯冲花岗质陆壳部分熔融产生的天然初始熔体组成。野外露头显示,混合岩中主要矿物组成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的浅色熔体呈不连续的条带状与残余体互层产出,指示了原位或近源区的部分熔融特征。混合岩浅色体锆石CL图像呈明显的核-边结构,继承核部为扬子板块来源的岩浆锆石,形成时代为721±24Ma;新生边部CL图像具震荡环带结构,微量元素上REE呈明显左倾,具有Eu的负异常及Ce的正异常,低的Hf/Y和Th/U比值,具深熔锆石特征,指示形成于花岗质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边部U-Pb谐和年龄为225.9±2Ma,略晚于苏鲁超高压地体超高压峰期变质年龄,表明初始熔融发生在超高压地体折返早期。浅色熔体的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主量元素上具有高SiO_2、K_2O及Na_2O含量,低的Fe_2O_3~T、MgO及CaO含量,A/CNK=1.02~1.04,呈弱过铝质亚碱性花岗岩的特征,这与实验岩石学中富硅陆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组分极为相近;微量元素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Pb等),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REE呈较为平坦的配分模式,具弱的Eu负异常并亏损Sr。本文通过上述对天然样品研究,厘定了深俯冲花岗质陆壳部分熔融及其初始熔体的组成,为理解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提供了关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俯冲带 部分熔融 初始熔体 苏鲁超高压地体 混合岩
下载PDF
大洋地幔地震波低速带(LVZ)起源于由水导致的微量初始熔体
2
作者 牛耀龄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59-363,M0003,共6页
It is reasonable to state that if there were no seismic low velocity zone(LVZ)beneath ocean basins,there would be no seafloor spreading and plate tectonics.Over the past 50 years,plate tectonics has been developed int... It is reasonable to state that if there were no seismic low velocity zone(LVZ)beneath ocean basins,there would be no seafloor spreading and plate tectonics.Over the past 50 years,plate tectonics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a powerful theory with unquestionable and irrefutable lines of evidence and predictive efficacies.Yet,markedly different views remain prevalent on the origin of the LVZ.These include the effect of incipient melt[1,2],weak asthenosphere dictated by hydrous olivine[3],solid-state rheology change in response to optim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in the upper mantle[4],and mantle temperature variatio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带 MANTLE 初始熔体
原文传递
MORB斜长石熔体包裹体高温试验的地质意义
3
作者 张海桃 杨耀民 +2 位作者 石学法 鄢全树 朱志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05-,共1页
熔体包裹体保存了岩浆系统在熔体被捕获时刻的物质组成,对岩浆演化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斜长石熔体包裹体组分的不确定性常导致错误的地质作用解释,斜长石熔体包裹体也因此未受研究者们的广泛青睐。为提高斜长石熔体包裹体在地质... 熔体包裹体保存了岩浆系统在熔体被捕获时刻的物质组成,对岩浆演化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斜长石熔体包裹体组分的不确定性常导致错误的地质作用解释,斜长石熔体包裹体也因此未受研究者们的广泛青睐。为提高斜长石熔体包裹体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准确性与普遍性,本文设计了新的高温试验对斜长石熔体包裹体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南大西洋中脊19°S(SMAR19°S)地区MORB斜长石熔体包裹体进行高温均一、降温结晶实验;然后对熔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组分均一性以及水分含量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MORB 大西洋中脊 均一温度 地质学研究 降温结晶 高温试验 均一性 结晶矿物 初始熔体
下载PDF
利用洋岛玄武岩约束深部地幔碳储库
4
作者 夏群科(编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1-461,共1页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储库,对流地幔控制了地球内部碳向地表的输出,但是对流地幔的碳含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限定。评估洋岛玄武岩(OIB)中的CO_(2)含量可以增进对该问题的理解。近期,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莱斯大学的研究者们对全球OIB的...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储库,对流地幔控制了地球内部碳向地表的输出,但是对流地幔的碳含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限定。评估洋岛玄武岩(OIB)中的CO_(2)含量可以增进对该问题的理解。近期,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莱斯大学的研究者们对全球OIB的8223条主量元素数据进行了整理。利用最新提出的贫硅幔源岩浆的初始熔体的校正方案及其对应的温压计,约束了全球贫硅OIB初始熔体中的CO_(2)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岛玄武岩 地球内部 初始熔体 深部地幔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温压计 莱斯大学 主量元素
下载PDF
广东新丰稀土花岗岩中褐帘石的稀土组成特点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谷湘平 《矿产与地质》 1989年第3期47-50,共4页
从两种微量元素定量模型—平衡结晶模型和分馏结晶模型出发,结合基本地质事实,解释了新丰花岗岩中褐帘石的稀土组成特点,发现轻稀土元素在岩浆早期的行为具分组性,即La;Ce-Nd; Sm-Gd。这种分组性与稀土元素自旋—轨道耦合常数的分组性... 从两种微量元素定量模型—平衡结晶模型和分馏结晶模型出发,结合基本地质事实,解释了新丰花岗岩中褐帘石的稀土组成特点,发现轻稀土元素在岩浆早期的行为具分组性,即La;Ce-Nd; Sm-Gd。这种分组性与稀土元素自旋—轨道耦合常数的分组性变化一致,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自身的电子结构特点,可作为确定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帘石 过渡相 平衡结晶 耦合常数 地球化学行为 副矿物 包体 初始熔体 电子结构 结晶相
下载PDF
熔体初始温度对液态金属Na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侯兆阳 刘让苏 +3 位作者 王鑫 田泽安 周群益 陈振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6-383,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熔体初始温度热历史条件对液态金属Na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并采用双体分布函数g(r)曲线、键型指数法和原子团类型指数法对凝固过程中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液态金属Na在不同熔体初始...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熔体初始温度热历史条件对液态金属Na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并采用双体分布函数g(r)曲线、键型指数法和原子团类型指数法对凝固过程中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液态金属Na在不同熔体初始温度条件下以1×1011K/s冷速凝固时,均形成晶化结构,其中1661和1441键型或体心立方基本原子团(14608)在凝固过程中对微观结构的转变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发现:熔体初始温度对凝固微结构有显著影响,而对液态和过冷态的微观结构影响并不明显,只有在晶化起始温度Tc附近才充分地展现出来.不同熔体初始温度对凝固结构的晶化程度有不同的影响,虽其影响程度是随着熔体初始温度的下降呈非线性变化关系的,但仍表明是可以通过改变熔体初始温度来加以控制的.原子团类型指数法(比键型指数法)更进一步表征了晶化体系中原子团的结构特征,将有利于对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的转变机理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Na 熔体初始温度 微观结构 分子动力学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Moldflow的汽车尾灯壳体注塑参数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钟璞 黄可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47,共4页
利用Moldflow 2016模流分析软件,对某型号轿车尾灯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主要难成型特征,并全流程跟踪了制品翘曲量。利用正交试验法并结合极差分析法,对熔体初始温度、单向冷却水管直径、转换压力、开模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体... 利用Moldflow 2016模流分析软件,对某型号轿车尾灯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主要难成型特征,并全流程跟踪了制品翘曲量。利用正交试验法并结合极差分析法,对熔体初始温度、单向冷却水管直径、转换压力、开模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体初始温度为230℃,单向冷却水管直径为6 mm,转换压力为100 MPa,开模时间为40 s时,翘曲量最低,为2.175 mm。成型试验表明,主要装配面的翘曲量被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初始温度 单向冷却 水管直径 转换压力 开模时间 正交试验
下载PDF
Simulation study on non-linear effects of initial melt temperatures on microstructures during solidification process of liquid Mg_7Zn_3 alloy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让苏 梁永超 +5 位作者 刘海蓉 郑乃超 莫云飞 侯兆阳 周丽丽 彭平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052-1060,共9页
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different initial melt temperatur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during the solidification process of liquid Mg7Zn3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The microstru... 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different initial melt temperatur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during the solidification process of liquid Mg7Zn3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The micro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s were analyzed by several methods. The system was found to be solidified into amorphous structures from different initial melt temperatures at the same cooling rate of 1×10^12 K/s, and the 1551 bond-type and the icosahedron basic cluster (12 0 12 0 )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microstructure transition. Different initial melt temperature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final microstructures. These effects only can be clearly observed below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and these effects are non-linearly related to the initial melt temperatures, and fluctuated in a certain range. However, the changes of the average atomic energy of the systems are still linearly related with the initial melt temperatures, namely, the higher the initial melt temperature is, the more stable the amorphous structure is and the stronger the glass forming ability will 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Mg-Zn alloy initial melt temperatur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cluster-typeindex method
下载PDF
加拿大Quetico沉积变质带中亚固相浅色体与深熔混合岩浅色体的时间及成分的差异
9
作者 E.W.Sawyer S.-J.Barnes 王河锦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9-25,共7页
Quetico沉积变质带中的混合岩含有两类浅色体:1.顺层浅色体:它们是在变形作用与前进变质作用中产生的.与 Quetico沉积变质物相比较,这些浅色体富含sio_2、Sr和Eu,而贫Tio_2、Fe_2O_3、MgO、Cs、Rb、REE、Sc、Th、Zr及Hf.2.切层浅色体:... Quetico沉积变质带中的混合岩含有两类浅色体:1.顺层浅色体:它们是在变形作用与前进变质作用中产生的.与 Quetico沉积变质物相比较,这些浅色体富含sio_2、Sr和Eu,而贫Tio_2、Fe_2O_3、MgO、Cs、Rb、REE、Sc、Th、Zr及Hf.2.切层浅色体:它们形成于区域性褶皱事件之后,此时变质温度正值其峰值.与Quetico沉积变质物相比,这些浅色体富含Rb、Ba、Sr和Eu,且LREE、Th、Zr和Hf的含量变化较大.顺层浅色体是由一种称为构造分结作用的亚固相过程所形成的.这种由应力导致的块体转移过程于Quetico沉积变质物被埋藏而发生变形时就己开始,并在岩石经受应力和非均质化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持续进行,亚固相浅色体的成分是与在压溶作用下经主岩活化作用而来的石英和长石相一致的.切层浅色体是在变质带的抬升过程中由Quetico沉积变质岩的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在浅色体侵位过程中,由于结晶分馏作用而使深熔浅色体的成分有很大变化.有些深熔浅色体保存了初始熔体的成分,并具有平滑的REE型式,而具负EU异常的那些则代表分馏熔体,其它具有正EU异常的深熔浅色体则代表长石与所俘获对熔体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tico 沉积变质 混合岩 初始熔体 变质作用 切层 侵位 变质带 变形作用 部分熔融
下载PDF
科马提岩揭示富水的太古宙地幔
10
作者 夏群科 Sobolev A V +1 位作者 Asafov E V Gurenko A A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5-575,共1页
太古代科马提岩代表了地幔在极端熔融条件下的产物,其特殊的化学成分通常被认为与源区的极高温度有关。但是,由于目前对科马提岩岩浆中水含量的认识不足,源区温度的限定存存在不确定性。一种观点认为科马提岩基本上是"干"的,属于典型... 太古代科马提岩代表了地幔在极端熔融条件下的产物,其特殊的化学成分通常被认为与源区的极高温度有关。但是,由于目前对科马提岩岩浆中水含量的认识不足,源区温度的限定存存在不确定性。一种观点认为科马提岩基本上是"干"的,属于典型的高温地幔柱成因;而另一观点认为科马提岩含H2O量为百分之零点几至百分之几(重量份数),因此它的形成不需要类似核幔边界起源的地幔柱的高温,其成因可能与俯冲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马提岩 地幔柱 太古宙 源区 初始熔体 核幔边界 化学成分 水含量 绿片岩 氧逸度
下载PDF
熔体初始温度对液态金属Ni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阳 刘让苏 +6 位作者 周群益 刘海蓉 梁永超 莫云飞 张海涛 田泽安 彭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91-300,共10页
采用量子Sutton-Chen多体势,对熔体初始温度热历史条件对液态金属Ni快速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采用双体分布函数g(r)曲线、键型指数法、原子团类型指数法和三维可视化等分析方法对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 采用量子Sutton-Chen多体势,对熔体初始温度热历史条件对液态金属Ni快速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采用双体分布函数g(r)曲线、键型指数法、原子团类型指数法和三维可视化等分析方法对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体初始温度对凝固微结构有显著影响,但在液态和过冷态时的影响并不明显,只有在结晶转变温度Tc附近才开始充分显现出来.体系在1×1012K/s的冷速下,最终均形成以1421和1422键型或面心立方(12000120)与六角密集(1200066)基本原子团为主的晶态结构.末态时,不同初始温度体系中的主要键型和团簇的数目有很大的变化范围,且与熔体初始温度的高低呈非线性变化关系.然而,体系能量随初始温度呈线性变化关系,初始温度越高,末态能量越低,其晶化程度越高.通过三维可视化分析进一步发现,在初始温度较高的体系中,同类团簇结构的原子出现明显的分层聚集现象,随着初始温度的下降,这种分层现象将被弥散开去.可视化分析将更有助于对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Ni 熔体初始温度 微观结构 分子动力学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