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囊压迫止血器初次放气减压时间不同对桡动脉介入术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1
作者 张超 张文龙 +2 位作者 白荣 张玙璠 秦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433-444,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桡动脉介入术后气囊压迫止血器不同初次放气减压时间对病人术后安全性的影响,并探究最佳初次放气时间。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2005年1月1日—2021... 目的:系统评价桡动脉介入术后气囊压迫止血器不同初次放气减压时间对病人术后安全性的影响,并探究最佳初次放气时间。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2005年1月1日—2021年12月15日公开发表的包含桡动脉介入术后气囊压迫止血器不同初次放气时间对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运用R 4.2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研究,涉及病人58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2 h初次放气减压相比,术后2 h初次放气减压急性桡动脉闭塞(RAO)发生率[RR=4.90,95%CI(1.69,14.24),P=0.003]、肢体麻木发生率[RR=3.16,95%CI(2.14,4.65),P<0.00001]、肢体发绀发生率[RR=4.35,95%CI(2.36,8.02),P<0.01]更低。与术后2 h初次放气减压相比,术后<2 h初次放气减压急性RAO发生率[RR=0.44,95%CI(0.20,0.97),P=0.04],肢体肿胀发生率[RR=0.41,95%CI(0.27,0.63),P<0.0001]、肢体麻木发生率[RR=0.49,95%CI(0.34,0.70),P<0.0001],肢体发绀发生率[RR=0.37,95%CI(0.18,0.75),P=0.006],病人穿刺部位疼痛发生率[RR=0.50,95%CI(0.34,0.73),P=0.0003]更低。采用逐一剔除文献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剔除前后结果未发生明显变化,提示Meta分析结果基本稳定。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气囊压迫止血器初次放气减压时间距桡动脉介入术后<2 h比2 h或>2 h更能有效预防术后急性RAO及肢体肿胀、麻木、发绀、穿刺部位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闭塞 初次减压时间 TR-Band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