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骨打压植骨在股骨颈骨折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陶伟伟 朱建非 +4 位作者 翟腊梅 张穹 丁杰 石朋文 吴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自体骨打压植骨在股骨颈骨折的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6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自体骨打压植骨的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 目的分析自体骨打压植骨在股骨颈骨折的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6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自体骨打压植骨的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32例,对照组(未使用打压植骨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32例,所有病例都经过6~3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8.7个月,统计术后髋关节早期及末次随访时Hariis评分及VAS评分,复查X片观察髋臼下沉及松动情况并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在早期的Harris评分及Ⅵ峪评分无明显差别,而随访末期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骨打压植骨在股骨颈骨折的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中有明确的效果,远期随访中的假体的稳定性明显增大,下沉溶解率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满意,其高保留骨量将逐渐成为今后关节置换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打压植骨 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 疗效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输对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畅 刘忠 +2 位作者 蒋锐中 谭熠 陈校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22期3434-3436,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输对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行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44)与对照组(n=40)。对照组进行自体血回输,研...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输对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行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44)与对照组(n=40)。对照组进行自体血回输,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比较2组凝血及纤溶功能指标、Harii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中出血量、回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凝血及纤溶功能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回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Hari-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输不影响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初次生物 输血 自体 氨甲环酸
下载PDF
Crowe 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髋臼解剖重建与非解剖重建髋关节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张衡 周宇凡 +4 位作者 李博闻 李宽新 刘扬 周建生 赵建宁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05-515,共11页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研究Crowe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髋臼解剖重建与非解剖重建髋关节的生物力学为临床THA髋臼解剖重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研究Crowe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髋臼解剖重建与非解剖重建髋关节的生物力学为临床THA髋臼解剖重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例因左侧CroweⅢ型DDH伴终末期髋骨关节炎于2020年4月就诊并行左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女,57岁。术前、术后分别行骨盆CT平扫三维重建。在Mimics和3-Matic软件里建立14组髋臼杯不同前倾角、外展角、旋转中心高度模型并进行材料赋值,在Abaqus软件里设置边界和负载条件,计算并观察髋关节应力峰值和分布。结果:对于CroweⅢ型DDH全髋关节置换术,当旋转中心解剖重建,髋臼杯外展角设置为40°时,髋臼杯前倾角5°~25°变化时,髋臼杯、聚乙烯内衬最低Von Mises值出现在前倾角20°;当旋转中心解剖重建,髋臼杯前倾角设置为15°时,髋臼杯外展角30°~55°变化时,髋臼杯、聚乙烯内衬最低Von Mises值出现在外展角35°;当髋臼杯前倾角设置为15°、外展角设置为40°时,旋转中心上移0~20 mm变化时,髋臼杯、聚乙烯内衬最低Von Mises值出现在旋转中心上移10 mm。在所有14组髋臼杯参数模型中,旋转中心解剖重建,髋臼杯前倾角15°、外展角35°时,髋臼、髋臼杯、聚乙烯内衬Von Mises值最低。结论:在CroweⅢ型DDH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建议解剖重建旋转中心,髋臼杯前倾角15°、外展角35°,同时进行髋臼外上方植骨并增加螺钉以进一步减少髋关节应力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髋臼重建 CroweⅢ髋关节发育不良 生物力学 有限元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生物型股骨柄沉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波 郭达 +3 位作者 彭侃 郝阳泉 许鹏 冯磊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生物型股骨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效果,并探究影像学上生物型股骨柄的沉降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关节中心行THA的124例患者(136髋),其中男... 目的本研究观察生物型股骨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效果,并探究影像学上生物型股骨柄的沉降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关节中心行THA的124例患者(136髋),其中男性56髋,女性80髋;平均年龄(53.0±12.5)岁,收集纳入研究病例的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生存质量评分(12-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12)、伤口愈合情况、假体松动、感染及翻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第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时分别拍摄骨盆正位X线片,并测量股骨柄沉降数据。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时VAS、HSS及SF-12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VAS评分在术后3个月以后无显著变化,HHS评分术后6个月以后无显著变化,SF-12在术后1年内呈逐渐提高趋势。术后1个月时有2例伤口浅表愈合不佳,给予清创缝合后均愈合,术后1年随访期间内,未发生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内生物型股骨柄有沉降发生,其中术后1个月平均沉降(0.46±2.63)mm,术后3个月沉降(1.15±2.77)mm,3个月后未再发生假体下沉。结论生物型股骨柄在THA术中应用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生物型股骨柄在术后前3个月内确有沉降发生,但沉降量不会增加早期手术失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股骨柄 沉降 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王洋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和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龙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和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龙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假体类型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0)和参照组(n=50)。对实施不同的假体置换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异位骨化程度、术后假体稳定性、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 Hip Joint Function Scale,Harris)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开展X线检查,研究组假体稳定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0 vs 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0,P>0.05)。结论相对于骨水泥型假体,使用生物型假体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人工髋关节 关节置换 股骨颈骨折 骨水泥人工髋关节
下载PDF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6
作者 高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79-82,共4页
本文旨在评价在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中,应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入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实施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并比较分析两组的... 本文旨在评价在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中,应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入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实施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并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在有效率、恢复时间、功能指标等方面,治疗组表现出优异的表现,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我们认为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创伤性关节 生物髋关节置换 疼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3D-精准构建臼杯和生物型臼杯系统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骨特异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斌 王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75-578,603,共5页
目的:对比3D-精准构建臼杯和生物型臼杯系统(Pinnacle臼杯)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两种方法对患者骨特异性磷酸酶(BGP)、骨钙素(BA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对比3D-精准构建臼杯和生物型臼杯系统(Pinnacle臼杯)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两种方法对患者骨特异性磷酸酶(BGP)、骨钙素(BA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Pinnacle臼杯作为髋假体,观察组患者应用3D打印技术精准构建臼杯后,采取钛合金骨小梁金属臼杯作为髋假体。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3 d、术后1、3个月的运动VAS评分和静息VAS评分,Barthel指数与髋关节功能,BGP、BAP、PINP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慢性疼痛现象。结果:术后3 d两组患者运动、静息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运动、静息VAS评分均降低,术后3个月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和术后3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BGP、BAP、PINP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BGP、BAP、PINP水平明显升高,术后3个月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和术后3 d,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髋关节功能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1、3个月两组Barthel指数、Harris评分均升高,术后3个月高于术后1个月和术后3 d,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1例患者术后3 d出现伤口脂肪液化,1例术后5个月出现假体周围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10个月出现假体周围感染,1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假体松动,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观察组慢性疼痛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3D-精准构建臼杯比常规Pinnacle臼杯更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骨代谢相关因子表达水平,促进髋关节功能水平恢复,减少慢性疼痛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精准构建臼杯 生物臼杯系统 髋关节置换 骨特异性磷酸酶 骨钙素 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下载PDF
非对称型假体设计及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力学分析
8
作者 苏德君 董万鹏 +2 位作者 董跃福 张吉超 张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516,共7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晚期病症的有效手段,但假体衬垫容易因内部应力变化而产生磨损失效,寿命有限且术后患者的活动能力降低。如何对假体进行改进设计来满足患者更多的需求是假体研究的重要方向。目的:基于半月板的形态设计一...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晚期病症的有效手段,但假体衬垫容易因内部应力变化而产生磨损失效,寿命有限且术后患者的活动能力降低。如何对假体进行改进设计来满足患者更多的需求是假体研究的重要方向。目的:基于半月板的形态设计一种非对称型假体,并与对称设计的后稳定型假体进行比较,分析2种假体的应力分布情况和衬垫的接触面积变化,以探究非对称型假体设计是否存在优势。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对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模拟截骨和假体装配,建立基于非对称型假体及对称设计的后稳定型假体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模型。在0°,10°,20°,30°的屈膝条件下,探究股骨假体、胫骨假体以及衬垫上的Mises应力,并通过对比衬垫内外侧的接触面积,分析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生物力学变化和运动行为的改变。结果与结论:(1)在0°-30°的屈膝过程中,2种假体衬垫上的Mises应力峰值均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内侧始终大于外侧。(2)非对称型设计的假体与后稳定型假体相比,应力峰值更低;在屈膝30°时,非对称型假体衬垫内外侧的Mises应力峰值分别为15.81 MPa和11.95 MPa,后稳定型衬垫为16.70 MPa和13.76 MPa,两者内侧差值约为5.33%,而外侧则相差13.15%;对比股骨假体和胫骨假体上的Mises应力峰值,非对称型假体在屈膝过程中始终低于后稳定型假体。(3)在0°站立位时,后稳定型假体衬垫的内侧接触面积为17.96 mm^(2)、外侧为34.10 mm^(2);而非对称型假体衬垫的内外侧接触面积分别为105.47 mm^(2)和107.80 mm^(2),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且两侧差距更小。(4)结果表明,非对称型假体的生物力学表现更好,且能够对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提升关节活动度有所帮助。这种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膝关节以内侧髁为轴进行外旋的运动机制,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膝关节假体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置换 非对称假体设计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加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肿胀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新新 邵素芬 谢阿群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应用人工生物假体,将股骨颈骨折后的股骨头和髋臼进行置换,以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1]。作为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成熟术式,可在早期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卧床时间、恢复髋关节功...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应用人工生物假体,将股骨颈骨折后的股骨头和髋臼进行置换,以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1]。作为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成熟术式,可在早期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卧床时间、恢复髋关节功能[2],在临床应用广泛。老年人在发生髋部骨折后,因术后卧床、患肢制动以及术中软组织、骨骼、静脉损伤、出血较多等因素的影响[3],导致静脉流速变缓、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更易于处于高凝状态,因此术后易诱发下肢水肿、疼痛、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等并发症[4];因此,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功能锻炼、给予消肿、止痛、抗凝等治疗措施,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髋关节置换 血府逐瘀汤加减 血液黏稠度 静脉损伤 髋部骨折 功能锻炼 生物假体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配合在微创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王含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74-76,共3页
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在微创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期间74例在本院接受微创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患者拟作试验对象,以随即分法分为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在微创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期间74例在本院接受微创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患者拟作试验对象,以随即分法分为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实验组,各37例,比较各组患者术中指标{输血量(ml)、手术耗时(min)}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涉及切口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焦躁焦虑自评评分(self-anxious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Harris髓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等相关评估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中的输血量及手术耗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统计(P<0.05);两组心理状况(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差异小(P>0.05),而实验组护理后心理状况(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分与对照组差异之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实验组5.4%<对照组27.01%,(P<0.05)。结论 对于实施微创生物型DAA患者拟用手术室护理配合,既能保证手术的安全,又能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护理配合 微创生物髋关节置换 护理效果
下载PDF
SuperPATH入路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骨质疏松导致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肌酸磷酸激酶、Harri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益玮 张蕊 +2 位作者 才达 夏艳玲 李翠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965-968,共4页
目的调研和分析SuperPATH入路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骨质疏松导致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肌酸磷酸激酶、Harri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骨质疏松导致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纳... 目的调研和分析SuperPATH入路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骨质疏松导致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肌酸磷酸激酶、Harri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骨质疏松导致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予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则行SuperPATH入路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5 d、15 d、3个月、6个月疼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术前、术后1、5、15 d两组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变化情况,统计术前、术后1 d、5 d、15 d、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 d、5 d、3个月、6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术后3、6个月,两组评分较术前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5 d、15 d、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4.23±0.53)、(3.53±0.43)、(1.83±0.21)、(0.24±0.12)分,均低于对照组[(4.93±0.98)、(4.21±0.94)、(2.45±0.52)、(0.78±0.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15 d,两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分别为(478.39±234.12)、(216.28±131.27)、(138.23±63.12)U/L,显著低于对照组[(893.47±428.13)、(436.29±261.57)、(198.67±98.4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5 d、15 d、3个月、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分别为(52.36±5.23)、(61.24±6.15)、(72.46±5.26)、(86.28±6.31)、(91.21±3.1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1.78±6.29)、(56.39±6.78)、(63.49±6.34)、(70.47±6.21)、(81.47±5.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5 d、1个月、6个月,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为(49.23±7.26)、(68.29±7.23)、(76.28±7.31)、(89.46±7.34)分,均高于对照组[(40.58±6.19)、(60.12±6.45)、(70.36±6.73)、(81.37±6.8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导致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SuperPATH入路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提升Harri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导致的股骨颈骨折 SuperPATH入路初次单侧髋关节置换 肌酸磷酸激酶 改良BARTHEL指数
下载PDF
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炎的中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明 郭承军 +2 位作者 黄和生 舒勇 韩智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8期8937-8940,共4页
背景:目前关节置换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应用时仍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其中疗效评估,尤其是中期疗效缺乏长期随访及系统的评估标准。目的:评估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的中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00... 背景:目前关节置换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应用时仍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其中疗效评估,尤其是中期疗效缺乏长期随访及系统的评估标准。目的:评估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的中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001-07/2003-03采用生物型假体治疗35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均采用改良Gibson切口,假体均为美国Stryker公司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进行5.3~8年的随访。临床评估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影像评估根据置换后随访双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臼杯、股骨假体位置及周围骨质改变,并测量臼杯内衬磨损速度与趋势;假体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分别以臼杯及股骨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和任何原因导致的翻修作为止点。结果与结论:患者Harris评分从置换前的平均41分提高到最近随访时的平均91.3分。未出现可确诊的无菌性松动影像表现或要求翻修,亦未发现骨盆局限性骨溶解。聚乙烯内衬平均线性磨损率为(0.13±0.06)mm/年。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臼杯及股骨假体的生存率均为100%。中期随访结果(至少5.3年)表明,生物型假体用于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能够提供理想固定效果,临床疗效满意。未发现无菌性松动,骨溶解的发生率亦低下。但患者年龄越大,发生松动的概率越大,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跟踪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生物假体 关节 中期疗效 假体生存率
下载PDF
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中年全髋关节置换:5年随访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靖扬 刘振峰 +1 位作者 乔为民 方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4107-4111,共5页
背景:目前对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的研究开展较多,无论是围手术期治疗还是置换后功能恢复等均日趋完善,但针对中年全髋关节置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置换后长期随访以及远期疗效尚存在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内有关中年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时... 背景:目前对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的研究开展较多,无论是围手术期治疗还是置换后功能恢复等均日趋完善,但针对中年全髋关节置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置换后长期随访以及远期疗效尚存在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内有关中年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时如何选择假体,该选用何种类型何种材料的假体研究较少,临床中可参考的依据不多。目的:对比分析骨水泥型全髋置换和生物型全髋置换对中年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骨科接受全髋置换的60例中年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分析,年龄(37±6)岁,其中接受生物型全髋置换的患者32例,接受骨水泥型全髋置换的患者28例。统计置换后6个月、2年及5年的肢体功能恢复Harris评分及影像学评估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生物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Harris评分在置换后6个月、2年、5年3个时点上均明显优于骨水泥组(P<0.01)。生物组置入6个月后无并发症,2年后有1例发生自发溶骨性疾病,5年后2例发生假体松动。骨水泥组置入后6个月2例发生自发溶骨性疾病,1例出现假体松动,2年后3例在出现假体松动,5年后2例出现线性渗透溶。提示对于中年患者,生物型假体在髋关节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方面较骨水泥型假体更有优势。至少在5年的随访过程中获得了更令人满意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生物假体 髋关节置换 骨水泥假体 HARRIS评分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钉内固定术在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熊军委 瞿岱彪 +2 位作者 施剑明 杨景瑞 程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9期75-78,共4页
目的比较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DFNF)患者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老年DFN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髋关节置换组(40例)... 目的比较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DFNF)患者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老年DFN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髋关节置换组(40例)和内固定组(40例)。内固定组患者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髋关节置换组采用THR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记录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髋关节置换组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内固定组,手术切口长度长于内固定组,术中失血量多于内固定组,患肢负重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高于术前,且髋关节置换组的Harris评分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置换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R术治疗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DFNF患者的疗效确切,其中THR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 空心钉内固定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业涛 宋世锋 +5 位作者 肖海涛 曾凡 张熙民 陈世强 刘福存 姚理阳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8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早、中期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2010年6月采用生物型假体治疗12例24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评估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影像评估根据置换后随访双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臼... 目的分析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早、中期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2010年6月采用生物型假体治疗12例24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评估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影像评估根据置换后随访双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臼杯、股骨假体位置及周围骨质改变,并测量臼杯内衬磨损速度与趋势。结果 12例均获随访,随访1~5年(平均3年6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40.3±3.3)分恢复到术后(94.5±3.8)分。假体均位于解剖位置,尚未见术后感染及松动发生,患者双下肢长度差术前为1~5cm,术后为0~1cm,11例22髋疼痛完全消失,1例2髋有轻度疼痛伴有轻度跛行,但能够生活自理且恢复正常工作,其余患者均步态正常。结论生物型假体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晚期患者,能够提供理想固定的效果,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生物假体 脊柱炎 强直性
下载PDF
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业涛 宋世锋 +5 位作者 肖海涛 张熙民 曾凡 陈世强 刘福存 姚理阳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中期疗效。方法采用生物型假体治疗2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27髋)。临床评估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影像评估根据置换后随访双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臼杯、股骨假体位置及周围骨...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中期疗效。方法采用生物型假体治疗2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27髋)。临床评估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影像评估根据置换后随访双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臼杯、股骨假体位置及周围骨质改变,并测量臼杯内衬磨损速度与趋势。结果 23例均获随访,时间3~5年。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1.5分±2.3分,术后平均93.2分±3.5分。假体均位于解剖位置,无术后感染及松动发生,术前患者双下肢长度差为1~5 cm,术后为≤1 cm。21例25髋疼痛完全消失,患者步态正常;2例2髋有轻度疼痛伴有轻度跛行,生活自理且恢复正常工作。结论生物型假体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晚期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能够提供理想功能效果,早、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生物假体 股骨头坏死 关节功能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宋先东 朱敏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3期72-73,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应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及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8年4月对94例严重骨质疏松的髋部骨折患者分别根据骨折类型及骨密度测量结果选择生物型及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应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及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8年4月对94例严重骨质疏松的髋部骨折患者分别根据骨折类型及骨密度测量结果选择生物型及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进行髋关节功能、疼痛与关节活动度测定及髋部影像学检查,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骨质疏松的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患者经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性假体相比的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型术后疗效优于生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髋关节置换 骨水泥 生物
下载PDF
BetaCone双锥度生物固定型髋关节柄在严重骨质疏松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早期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贾世孔 肖晟 张寅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5801-5804,共4页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股骨部分采用非骨水泥固定已成为国际流行的趋势,但临床上许多诸如高龄、绝经、强直性脊柱炎等情形导致发生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其选用生物固定柄的股骨柄效果仍有待大宗病历证实。目的:总结使用BetaCone双锥度生物固...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股骨部分采用非骨水泥固定已成为国际流行的趋势,但临床上许多诸如高龄、绝经、强直性脊柱炎等情形导致发生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其选用生物固定柄的股骨柄效果仍有待大宗病历证实。目的:总结使用BetaCone双锥度生物固定型髋关节柄在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6-10/2008-01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完成。对象:选取同期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11例严重骨质疏松患者(11髋),强直性脊柱炎4例,髋关节置换后无菌性松动5例,股骨颈骨折2例,其中强直性脊柱炎2例虽为双侧患病,但考虑到患者身体状况仅行单侧置换。BetaCone双锥度生物固定型髋关节柄假体为德国LINK公司产品。方法:11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均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融合髋手术先行股骨颈楔形截骨以获得较好的显露。在髋臼假体安装完成后,股骨髓腔近端开口,保持正确的前倾角打入髓腔锉,选用与扩髓锉同号的假体安装复位。置换前后使用Harris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常规摄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了解假体与骨界面是否有透光区和硬化带,观察假体是否有移位发生以及假体与股骨的接触情况、假体固定的稳定性。主要观察指标:全髋关节置换效果,置换后并发症。结果:11例骨质疏松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目前平均随访8.7个月。由于本病例分析是早期报道,故取4例随访时间达6个月的患者病历进行结果分析。Harris评分由置换前的平均47.3分上升到置换后的83.2分,优良率90.1%,最近一次随访X射线片评价假体在位良好,无松动、下沉现象,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意。1例翻修患者于髋关节置换后3个月复查时发现1区有局限性透光带,无明显硬化带,患者无静息痛或活动疼痛,无全身发热、局部红肿表现,为骨长入性稳定。置换过程中发生大转子骨折1髋,经张力带钢丝固定良好。股骨劈裂1髋为股骨距裂纹骨折,再次处理髓腔,假体置换后4个月骨折愈合,假体稳定。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神经并发症,无急性感染和下肢深血栓形成。结论:使用BetaCone双锥度生物固定型髋关节柄治疗需行全髋关节置换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短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固定 假体 髋关节置换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高龄骨质疏松患者应用生物型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韩宁 李根 +3 位作者 李增春 李钦传 闫巧云 蔡颖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6期105-108,共4页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重要选择,探讨生物型髋关节假体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笔者医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包...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重要选择,探讨生物型髋关节假体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笔者医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包含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和生物型假体柄半髋关节置换患者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在院时间、治疗1年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前内科基础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半髋置换组。半髋置换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低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组;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93.3%)明显高于半髋置换组(83.3%,P=0.033)。结论生物型髋关节假体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疗效满意。虽然全髋置换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范围和生存质量,但双极股骨头置换在一般状况差的高龄患者中仍能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髋关节假体 双极股骨头假体 骨质疏松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马超 唐华羽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比较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DFNF)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7月—2018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DFNF患者128例,男性71例,女性57例;年龄61~84岁,平均72.7岁。... 目的比较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DFNF)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7月—2018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DFNF患者128例,男性71例,女性57例;年龄61~84岁,平均72.7岁。骨折原因跌伤75例,撞伤32例,高处坠落伤2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物型假体THA组(BPTHA组,n=64)与骨水泥型假体THA组(CPTHA组,n=64)。BPTHA组行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CPTHA组行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等围术期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血清前列腺素缓激肽(BK)、5-羟色胺(5-HT)等疼痛因子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性反应指标水平;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PTHA组住院时间长于CPTHA组(19.76±2.24)d vs.(15.37±1.71)d,P<0.05。术后6个月,BPTHA组Harris评分低于CPTHA组(81.72±8.37)分vs.(86.68±8.85)分,P<0.05;术后12个月,BPTHA组Harris评分高于CPTHA组(95.54±9.67)分vs.(90.72±9.12)分,P<0.05。术后6个月,BPTHA组血清BK、5-HT、SAA、CRP、ESR水平及VAS均高于CPTHA组(P<0.05);术后12个月,BPTHA组血清BK、5-HT、SAA、CRP、ESR水平及VAS均低于CPTHA组(P<0.05)。BPTH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CPTH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THA、CPTHA均可应用于老年DFNF的临床治疗,但CPTHA近期疗效优于BPTHA,而BPTHA远期疗效优于CPT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股骨颈骨折 生物 骨水泥 假体 髋关节置换 老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