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与孤束核的联系——HRP跨越神经节追踪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文斌 李继硕 李惠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7-106,共10页
本文用HRP跨节追踪技术在光镜下观察了猫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耳颞神经、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的初级传入纤维向孤束核的投射状况。另外,向舌咽、迷走和鼓索神经也注入HRP进行了观察和对比。结果表明,上述三叉神经各分支中只有... 本文用HRP跨节追踪技术在光镜下观察了猫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耳颞神经、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的初级传入纤维向孤束核的投射状况。另外,向舌咽、迷走和鼓索神经也注入HRP进行了观察和对比。结果表明,上述三叉神经各分支中只有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向孤束核投射。舌神经的标记出现于孤束核的闩以上部分,以三叉神经吻侧亚核尾段水平的部位最为浓密,标记终末多分布于腹外侧亚核、中间亚核和内侧亚核。下牙槽神经只有少量标记终末呈斑块状局限分布于闩附近的孤束核间质亚核区,小部分投射于连合核。舌咽神经投射至孤束核全长,以内侧亚核区为最多。迷走神经的大量纤维主要投射于极间亚核平面的孤束核。鼓索神经大部投射至孤束核吻极段。本文对比分析了三叉神经初级传入与Ⅶ、Ⅸ、Ⅹ神经内脏传入在孤束核分布的相互关系,结合文献讨论了投射到孤束核的三叉初级传入神经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束核 三叉神经 初级传入纤维
下载PDF
投射于腰骶髓后连合核的传递伤害性刺激的初级传入纤维的来源探索—c-fos表达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海雷 洪桢 +3 位作者 王殿仕 徐俊卿 张淼丽 李继硕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2-126,T026,共6页
本课题组的既往研究曾发现 ,膀胱的初级传入投射纤维中有一部分传递伤害性刺激 ,投射于腰骶髓的后连合核。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盆腔内脏和后肢躯体性结构的伤害性刺激诱导 FOS阳性反应在大鼠后连合核的表达状况 ,藉以确定投射于后连... 本课题组的既往研究曾发现 ,膀胱的初级传入投射纤维中有一部分传递伤害性刺激 ,投射于腰骶髓的后连合核。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盆腔内脏和后肢躯体性结构的伤害性刺激诱导 FOS阳性反应在大鼠后连合核的表达状况 ,藉以确定投射于后连合核的传递痛信号的初级传入的来源。本实验分别向盆腔内脏的膀胱和直肠以及坐骨神经支配的小腿外侧皮肤及腓肠肌等四个不同部位注入 2 %福尔马林溶液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腰骶段脊髓内 FOS的表达状况 ;并向此四部位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结果证明 ,将 2 %福尔马林溶液注入膀胱或直肠内腔后可主要诱导 L6,S1 ,S2 节段后连合核出现大量 FOS阳性细胞核( 2 5~ 95个 /片 ) ;向小腿外侧皮肤或腓肠肌注射福尔马林溶液 ,则主要在背角浅层出现浓密的 FOS阳性细胞核而在后连合核仅发现极少量的 FOS阳性细胞核 ( <5个 /片 ) ;在不给予福尔马林刺激的对照组 ,后连合核内也出现极少量散在的 FOS阳性细胞核 ( <3个 /片 )即后连合核内出现极少量的传递躯体伤害性刺激的传入成分与不给予福尔马林刺激的对照组结果无明显差别 ,这种极少量的神经元在神经机能的传递上不应有何作用。因而 ,本研究结果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射 腰骶髓后连合核 伤害性刺激 c-fos表达方法 大鼠 初级传入纤维
下载PDF
吗啡依赖大鼠脊髓Ⅱ板层初级传入纤维突触性终末数量变化的电镜定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曾园山 吴金浪 +1 位作者 陈穗君 张惠君 《解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2-306,I005,共5页
目的 应用电镜定量方法探讨在吗啡依赖条件下 ,大鼠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发出的初级传入纤维能否在脊髓 板层侧支出芽和建立新的突触。 方法 用光镜体视学方法测知吗啡依赖组和对照组大鼠 L4脊髓 板层横切面积没有差异的情况下 ,直接... 目的 应用电镜定量方法探讨在吗啡依赖条件下 ,大鼠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发出的初级传入纤维能否在脊髓 板层侧支出芽和建立新的突触。 方法 用光镜体视学方法测知吗啡依赖组和对照组大鼠 L4脊髓 板层横切面积没有差异的情况下 ,直接比较了两组动物脊髓 板层神经毡单位面积内突触性终末的数量变化。 结果 吗啡依赖组脊髓 板层来自初级传入纤维的突触性终末数 ,明显多于对照组的初级传入纤维突触性终末数。其中来自无髓传入纤维的突触性终末数与对照组同类型的突触性终末数比较增加 6 1%。来自有髓传入纤维的突触性终末数比对照组增多 70 %。尤其是来自含有致密核芯小泡的初级传入纤维突触性终末数比对照组多 98%。 结论 吗啡可能促进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脊髓Ⅱ板层 初级传入纤维 突触
下载PDF
大鼠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向孤束核投射的定位、定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董元祥 饶志仁 施际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41-250,共10页
为了探索迷走神经向孤束核(NTS)投射纤维的性质及分布特征,本文应用(1)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NTS及结状神经节(NG)内ENK、SP、CGRP和VIP等四种活性物质的存在及分布进行了普查;(2) 用HRP跨越神经节追踪技术探索了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NT... 为了探索迷走神经向孤束核(NTS)投射纤维的性质及分布特征,本文应用(1)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NTS及结状神经节(NG)内ENK、SP、CGRP和VIP等四种活性物质的存在及分布进行了普查;(2) 用HRP跨越神经节追踪技术探索了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NTS内的投射定位;(3) 用HRP逆行标记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法结合切断实验印证了NG内神经元向NTS投射的纤维性质。结果证明:NST内含有此四种活性物质的阳性纤维和终末,主要分布于连合核及NTS内侧部,即相当于内侧亚核、中间亚核的区域。NTS中段的尾侧及尾段的吻侧阳性纤维和终末密度最高。此四种活性物质以SP样和L-ENK样阳性成分最为密集,VIP样次之,CGRP样密度最低。NG内亦存在含此四种活性物质的阳性神经元,其中L-ENK样阳性神经元是本文首次发现的,跨节追踪证明的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向NTS的投射部位与这四种性质的纤维扣终末密集区大体上一致。逆行追踪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结果证明NG内存在此四种性质的双重标记细胞。切断一侧NG中枢端发现在术侧NTS内此四种活性物质的阳性纤维和终末的密集区都出现“脱落现象”,说明NG内含此四种活性物质的神经元都向NTS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束核 迷走神经 初级传入纤维
下载PDF
大鼠“膀胱经”上A-类初级传入纤维在跨节段信息传递中的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启新 赵晏 +2 位作者 张世红 史文春 王会生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3-407,共5页
目的 分析经脉线上初级传入神经参与跨脊髓节段信息传递的成分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在 6 7只大鼠胸 9~ 1 2 (T9~1 2 )脊神经背侧皮支上分离细束 ,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了 1 47个A类初级传入纤维 (包括Aβ 和Aδ 两类 )的放电及其相关特... 目的 分析经脉线上初级传入神经参与跨脊髓节段信息传递的成分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在 6 7只大鼠胸 9~ 1 2 (T9~1 2 )脊神经背侧皮支上分离细束 ,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了 1 47个A类初级传入纤维 (包括Aβ 和Aδ 两类 )的放电及其相关特性 ,电刺激相邻节段神经干后传入放电的改变。结果  1 3个Aβ 类单位的平均传导速度为 (3 3 84± 1 46 )m/s;全部为快适应单位 ,平均电刺激阈值 0 2 7mA ,5 4 6 % (7/1 3 )的单位有低频自发放电 ,每 3 0s平均放电数为 1 3 1±0 2 0 ,跨节段电刺激后 ,放电无明显改变。 1 3 4个Aδ 类单位的平均传导速度 (1 3 5 1± 0 78)m/s,其中快适应单位 5 5个 ,慢适应单位 79个 ;平均电刺激阈值 0 2 2mA ,跨节段电刺激后 ,两种适应单位中被兴奋单位所占比例差异显著 ,P <0 0 0 5。 41 1 % (5 5 /1 3 4 )的Aδ 单位有散在而不规律的自发放电 ,每 3 0s平均放电数 0 73± 0 1 4。跨节段电刺激后 5 6 0 % (75 /1 3 4 )的单位放电迅速增加 ,在电刺激后 3 0s内达高峰 ,0~ 3 0s、3 0~ 6 0s、6 0~ 90s的平均放电数分别为 2 5 4±0 85、1 87± 0 5 2、1 49± 0 41 ,显著高于跨节段电刺激前 (P <0 0 0 1或 0 0 5 )。结论 A类初级传入纤维参与了外周末梢之间的跨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类初级传入纤维 放电 穴位 循经感传
下载PDF
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特点及突触联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孔祥玉 谢宏林 +1 位作者 杨振江 赵淑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2-453,共2页
关键词 纯酒精注射 毁损 三叉神经根 溃变 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 超微结构 突触联系 电镜观察 痛觉调制机理
下载PDF
3跨节段电刺激引起的大鼠脊神经背侧皮支中 Aβ类初级传入纤维放电的改变(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启新 赵晏 +2 位作者 张世红 史文春 王会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 观察 Aβ类初级传入纤维是否参与外周神经末梢间的跨节段信息传递以探讨循径感传的机制 .方法 分离循足太阳膀胱经分布的 T9和 T1 0脊神经背侧皮支 ,并于近中端切断 ,将一支切断神经的远中端分离成数支细束 ,分别记录每一支上的... 目的 观察 Aβ类初级传入纤维是否参与外周神经末梢间的跨节段信息传递以探讨循径感传的机制 .方法 分离循足太阳膀胱经分布的 T9和 T1 0脊神经背侧皮支 ,并于近中端切断 ,将一支切断神经的远中端分离成数支细束 ,分别记录每一支上的单个 Aβ类纤维的放电 ,在另一支切断神经的远中端上施加逆向电刺激 ,即跨节段电刺激 (0 .45m A,0 .1ms,2 0 Hz,for 1 0 s) ,观察跨节段电刺激后放电的改变 ,以分析切断中枢神经系统联系后外周神经末梢间是否存在跨节段信息传递 .结果 在 40只大鼠上共记录了 50个 Aβ类初级传入纤维 .跨节段电刺激后 ,相邻脊髓节段皮神经上 50 .0 %(2 5/ 50 )的 Aβ类纤维的放电显著而短暂增加 ,放电均数在刺激后 0~ 30 s即显著高于对照 (P<0 .0 1 ) ,30~ 60 s达到高峰 ,该峰晚于 C-类和 Aβ类纤维的 30 s出现 .此后放电迅速下降 ,60 s后恢复到对照水平 .跨节段电刺激后 0~ 30 s和30~ 60 s的放电数从对照的每 30 s 0 .65± 0 .1 4分别上升到1 .1 2± 0 .1 8和 1 .2 0± 0 .31 .放电数的增加更多见于慢适应Aβ类和传导速度较慢的 Aβ类单位 .结论  Aβ类纤维可被跨节段电刺激激活 ,表现为放电增加 .放电增加的高峰比 C类纤维和 Aβ类纤维延迟 30 s,持续增加的时程也比这两类纤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类初级传入纤维 电刺激 跨节段信息传递 循经感传
下载PDF
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的中枢投射——HRP跨节追踪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佐庆 李继硕(指导) +1 位作者 秦秉志(指导) 彭兆知(指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147-154,180,共9页
分别向猫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的神经干内注射20%HRP(Toyobo,RZ 3.3)溶液,跨节追踪了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中枢内的分布。1.三叉神经的初级传入纤维在中枢内都与三叉神经感觉核簇发生全面的联系。其中,眶上神经向三叉神经... 分别向猫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的神经干内注射20%HRP(Toyobo,RZ 3.3)溶液,跨节追踪了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中枢内的分布。1.三叉神经的初级传入纤维在中枢内都与三叉神经感觉核簇发生全面的联系。其中,眶上神经向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尾侧亚核第Ⅰ~Ⅴ层都有大量的投射,而向吻侧,则标记终末只位于各亚核腹侧的极小范围内。眶下神经在三叉神经感觉核簇中的标记终末分布范围较大,以尾侧亚核的中央部和感觉主核腹侧2/3部的标记终末最为密集。下牙槽神经在尾侧亚核和吻侧亚核的标记终末数量和分布范围最大。2.含有大量来自额部皮肤和上颌胡须的触觉传入纤维的眶上、眶下神经除向感觉主核投射外,也向其它各亚核特别是尾侧亚核有大量的投射。含有较大量痛觉传入纤维的下牙槽神经不仅向脊束核投射,在感觉主核的投射也是明显的。因而,确证了感觉主核接受触觉,脊束核接受痛温觉传入投射的传统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3.上述三神经都向尾侧亚核内侧相当于脊髄后角第Ⅴ层的区域有明显的投射。结合文献,本文作者支持此第Ⅴ层应归属于尾侧亚核的看法,并推论此区可能有三叉神经传入纤维和其它脑结构来源的纤维的汇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神经 眶下神经 下牙槽神经 初级传入纤维 三叉神经感觉核簇 HRP跨节追踪
下载PDF
细初级传入纤维传出引起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房娟芝 江赛男 牛汉璋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555-557,共3页
关键词 炎症 神经源性炎症 初级传入纤维 神经末梢
下载PDF
大白鼠A类初级传入纤维对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C反应的抑制
10
作者 张天祥 张健身 牛汉璋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0-16,20+94,共9页
实验是在用戊巴比妥麻醉后,基本清醒的大白鼠脊髓背角记录的,观察了由A反应和C反应所组成的会聚神经元的放电活动。统计了33个这类神经元C反应的基本参数。分析了A类初级传入纤维对C反应的抑制效应,此效应可用直线方程Y=ax+b(a≤0,b≥0... 实验是在用戊巴比妥麻醉后,基本清醒的大白鼠脊髓背角记录的,观察了由A反应和C反应所组成的会聚神经元的放电活动。统计了33个这类神经元C反应的基本参数。分析了A类初级传入纤维对C反应的抑制效应,此效应可用直线方程Y=ax+b(a≤0,b≥0)表示,并按Y值的大小将所受抑制的神经元分为强、弱两型。发现此抑制量同突触前抑制量呈高度正相关(P<0.01)。从而以脊髓背表面电位P波作为突触前抑制指标,证明了A类初级传入纤维对会聚神经元C反应的抑制中有突触前抑制的参与,并可能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类初级传入纤维 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C反应 背表面电位突触前抑制
下载PDF
猫、家兔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纤维脑干网状结构神经元联系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11
作者 刘万生 杨振铎 《解剖学通报》 1984年第1期64-67,126,共5页
关于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纤维与脑干某些神经核的联系,自从上世纪以来,已有许多形态学者,在不同动物体上,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工作[1-4],国内有的形态学者,为了研究针麻原理,也作了部分工作[5,6],但各家见解不一,争论很多,至于与脑... 关于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纤维与脑干某些神经核的联系,自从上世纪以来,已有许多形态学者,在不同动物体上,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工作[1-4],国内有的形态学者,为了研究针麻原理,也作了部分工作[5,6],但各家见解不一,争论很多,至于与脑干网状结构联系的研究,更缺乏确切的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背核 核区 第十对脑神经 副交感神经系统 胸核 初级传入纤维 脑干网状结构 神经组织 神经元 家兔
下载PDF
鸡翅膀内初级传入和内脏传出纤维的来源——HRP逆行追踪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旧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4-428,共5页
用改良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鸡翅膀主要神经干的感觉神经纤维、内脏运动神经纤维的起源细胞,分别计数C10~T6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交感干神经节内的内脏运动神经元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鸡翅膀内主要神经干的初级传入神... 用改良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鸡翅膀主要神经干的感觉神经纤维、内脏运动神经纤维的起源细胞,分别计数C10~T6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交感干神经节内的内脏运动神经元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鸡翅膀内主要神经干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属假单极神经元,数量多,以中型细胞为主,均位于C12~T3之间,高峰节段为T1,神经元的数量由高峰节段向头端和尾端渐减或锐减.2内脏传出纤维来源于C12~T3之间交感干神经节的多极神经元,高峰节段位于C14和T1两个节段,分布范围较相应初级传入要缩短一个节段,且神经元数量较多.3躯体传出神经元为位于C12~T3脊髓腹角的大多极神经元,分布节段与内脏传出神经元相似,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标记细胞定位于腹角的背外侧,腋神经和桡神经定位于腹角的腹内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膀 初级传入纤维 内脏传出纤维 HRP逆行追踪法 躯体传出纤维 节段性分布 形态特征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初级纤维传入终末的溃变类型和突触联系
13
作者 孔祥玉 赵淑敏 祁延伟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99-102,共4页
损毁大鼠三叉神经根,观察其纤维终末在中枢内的溃变。结果发现:存活第1天,溃变终末内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紊乱,透明小泡聚集;第2天溃变终末电子密度增加,出现典型的神经微丝增生型溃变;第3天溃变的细小轴突终末密度显著增高;第4天细小的... 损毁大鼠三叉神经根,观察其纤维终末在中枢内的溃变。结果发现:存活第1天,溃变终末内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紊乱,透明小泡聚集;第2天溃变终末电子密度增加,出现典型的神经微丝增生型溃变;第3天溃变的细小轴突终末密度显著增高;第4天细小的溃变轴突终末皱缩并被胶质细胞包绕,有的终末突触小泡融合成大小不等的空泡。另外,较大的扇贝型溃变终末常与多个树突形成轴一树突触,其中有的进一步形成轴—树—树连续性突触,轴—轴突触偶见,表明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与中枢内其它神经元联系密切而广泛,与其复杂的痛觉调控机制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致密型溃变 神经微丝增生型溃变 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 扇贝型终末
下载PDF
骶髓后连合核内躯体初级传入粗纤维的证明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史娟 张淼丽 李继硕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3-247,T043,共6页
近 2 0年来的研究表明 ,骶髓后连合核是接受和中继盆腔脏器初级传入信号的重要内脏感觉核团。通过盆神经传入脊髓的盆腔脏器初级传入神经纤维除一部分投射于中间带外侧核区参与排尿反射活动的调控外 ,其余部分基本上都投射于骶髓后连合... 近 2 0年来的研究表明 ,骶髓后连合核是接受和中继盆腔脏器初级传入信号的重要内脏感觉核团。通过盆神经传入脊髓的盆腔脏器初级传入神经纤维除一部分投射于中间带外侧核区参与排尿反射活动的调控外 ,其余部分基本上都投射于骶髓后连合核。本文作者等又曾发现躯体神经 (坐骨神经、阴部神经 )的初级传入粗纤维有一部分经后索投射于后连合核 ,推测这些躯体初级传入粗纤维可能与内脏传入细纤维汇聚于后连合核神经元并在此进行机能的整合、产生新的神经效应。但是投射于后连合区的躯体初级传入粗纤维 ,必须在电镜下直接证实。为此 ,本研究通过透射电镜及 HRP标记电镜技术探索了阴部神经躯体初级传入粗纤维在后连合核区的存在 ,并用 Philips CM-10 0电镜附件 Measuring装置测量了这种纤维的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通过计算求得了它们之间的比例 ( A/M值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传初级传入纤维 A/M值 骶髓后连合核 电镜 大鼠
下载PDF
逆向电刺激大鼠背侧皮神经对相邻脊髓节段Aδ类传入纤维机械感受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启新 赵晏 +2 位作者 张世红 史文春 王会生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2-110,共9页
目的 :分析循经分布的Aδ类初级传入纤维在跨脊髓节段信息传递中机械感受特性的改变和意义 ,从而探讨外周神经参与经络活动的机制。方法 :自近中端断离循足太阳膀胱经分布的胸 9至胸 1 2脊神经背侧皮支 ,在其中一支上施加逆向电刺激 ,... 目的 :分析循经分布的Aδ类初级传入纤维在跨脊髓节段信息传递中机械感受特性的改变和意义 ,从而探讨外周神经参与经络活动的机制。方法 :自近中端断离循足太阳膀胱经分布的胸 9至胸 1 2脊神经背侧皮支 ,在其中一支上施加逆向电刺激 ,以相邻脊髓节段的一支上Aδ类单位放电为指征 ,测定单位的适应特性、机械感受阈值、感受野形状和面积、感受野的敏感点数及其位置、传导速度等机械感受特性。在相邻脊髓节段皮神经上施加逆向电刺激后 ,观察上述各种机械感受特性的改变。结果 :在 6 7只大鼠上观察了 90个Aδ类初级传入纤维的机械感受特性和跨节段刺激对这些特性的影响。快适应和慢适应单位分别占 3 1 1 %和 6 8 9% ,适应时程为 2 0 82±2 51sec (n =90 )。机械感受阈值 0 2 1± 0 0 3mN。平均感受野面积 1 7 76± 3 40mm2 ,感受野内敏感点数为 1 79± 0 1 1个 ,77 3 % (n =88)的敏感点循足太阳膀胱经背部二直行脉之间分布。逆向电刺激相邻脊髓节段皮神经背侧皮支后 ( 0 45mA ,0 1ms,2 0Hz,持续 1 0sec) ,71 9% (n =6 4)的单位感受野增大 ,全部单位感受野均值增大为 71 98± 1 3 0 7mm2 ,显著大于对照 ,P <0 0 0 1。每个感受野内平均敏感点数显著增至 3 0 8± 0 2 5个 ,P <0 0 1。 71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δ类初级传入纤维 信息传递 机械阙值 感受野 循经感传
下载PDF
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的溃变类型及特点
16
作者 孔祥玉 谢宏林 +1 位作者 杨振江 赵淑敏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 :观察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的类型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用微量注射器向三叉神经节内注射微量纯酒精 ,损毁三叉神经一级神经元的胞体 ,从而导致其初级传入纤维终末溃变 ,电镜下对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的形成... 目的 :观察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的类型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用微量注射器向三叉神经节内注射微量纯酒精 ,损毁三叉神经一级神经元的胞体 ,从而导致其初级传入纤维终末溃变 ,电镜下对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的形成进行初步观察。结果 :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产生了电子致密型和神经微丝增生型两种溃变 ,依据初级传入纤维终末形态大小、溃变特点分为五类 :1普通型中央轴突终末 (CCT) ;2扇贝型中央轴突终末 (SCT) ;3细小的中央轴突终末 (SCT) ;4细小的轴突终末 (ST) ;5突触小球的中央轴突终末 (GCT)。结论 :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与胶状质内的神经元建立了广泛的突触联系 ,是完成其复杂的痛觉调节机制的超微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致密型溃变 神经微丝增生型溃变 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 扇贝型中央轴突终末
下载PDF
电刺激大鼠皮神经外周端对相邻脊髓节段皮神经内Aβ纤维的机械感受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启新 赵晏 +2 位作者 张世红 史文春 王会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1-507,共7页
为观察Aβ类初级传入纤维是否参与相邻脊髓节段外周末梢之间的信息传递及其相关机制 ,实验自近中端切断一侧T8~T12 脊髓节段背侧皮神经 ,将一支被切断的皮神经的外周端分离成数支细束 ,以单个Aβ纤维放电为指征 ,检测单位的传导速度、... 为观察Aβ类初级传入纤维是否参与相邻脊髓节段外周末梢之间的信息传递及其相关机制 ,实验自近中端切断一侧T8~T12 脊髓节段背侧皮神经 ,将一支被切断的皮神经的外周端分离成数支细束 ,以单个Aβ纤维放电为指征 ,检测单位的传导速度、适应特性、机械感受阈值、感受野的形状和面积 ;在相邻脊髓节段、也与中枢断离的皮神经干上施加逆向电刺激 ( 0 45mA ,0 1ms,2 0Hz,10s) ,以观察该刺激对Aβ纤维的上述机械感受特性的影响。在 42只大鼠上共记录了 5 0个Aβ类单位。逆向电刺激相邻节段皮神经后 ,60 6% (n =3 3 )的单位感受野增大 ,全部单位的感受野平均面积从 8 94± 6 5 1mm2 显著增加到 2 0 3 4± 16 17mm2 (P <0 0 1)。 81 8% (n =2 0 )的单位感受野形状从点状、圆或与身体长轴垂直的椭圆变成与身体长轴斜行或平行的椭圆。 68 0 % (n =5 0 )的单位机械感受阈值下降 ,全部单位的平均阈值从 2 3 7± 1 2 4mN降至 2 2 9± 1 2 4mN (P <0 0 5 )。上述机械感受特性的改变可持续 5 2 2 3± 9 2 7至 5 6 93± 15 76min。跨节段电刺激后 ,有 5 0 0 % (n =5 0 )的单位同时出现放电的增加 ,但该增加仅持续 1 5 2± 0 46min ,显著短于机械感受特性改变的时程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类初级传入纤维 感受野 信息传递 电刺激 大鼠 皮神经外周端 相邻脊髓节段皮神经 纤维 机械感受特性
下载PDF
疼痛引起的神经介质的变化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岚 郎志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关键词 疼痛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介质 痛觉过敏 兴奋性氨基酸 初级传入纤维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排尿反射回路的形态学证明
19
作者 秦秉志 王亚奇 +1 位作者 史中立 李继硕 《传染病信息》 1994年第2期79-80,共2页
生理学和临床早已证明,脑桥吻侧部和骶髓均存在排尿反射中枢,后者在截瘫患者可维持反射性排尿,但由于方法学的限制,形态学上尚未证明。本系列研究包括:(1)
关键词 形态学 脑桥排尿反射 生理学 神经元 截瘫患者 初级传入纤维 回路 证明 方法学 反射中枢
下载PDF
内脏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文娟 庞志平 +1 位作者 吕岩 李继硕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9-98,共10页
内脏痛(visceralpain)是最常见的疼痛现象。它以性质模糊、定位不确为特点而和躯体痛有明显的差别。这种特点的形成原因为何?其产生的机制又如何?是神经学中的一个长期悬而未解的难题。本世纪初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根据手术中的体... 内脏痛(visceralpain)是最常见的疼痛现象。它以性质模糊、定位不确为特点而和躯体痛有明显的差别。这种特点的形成原因为何?其产生的机制又如何?是神经学中的一个长期悬而未解的难题。本世纪初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根据手术中的体验,曾有的学者[1-3]认为内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痛 初级传入纤维 中枢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