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基于技术工具化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宏伟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7-82,共6页
芬伯格的技术工具化理论包括初级工具化与次级工具化两个部分,它提供了理解技术的整体框架。回顾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从俄罗斯制、CBE、MES课程模式到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演进,遵循着从初级工具化向次级工具化转变的技术逻辑。基于... 芬伯格的技术工具化理论包括初级工具化与次级工具化两个部分,它提供了理解技术的整体框架。回顾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从俄罗斯制、CBE、MES课程模式到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演进,遵循着从初级工具化向次级工具化转变的技术逻辑。基于以上分析,未来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应遵循以下途径:转变课程模式开发理念,由技术理性到技术合理性;整合技术知识以优化课程设置;协调课程评价价值取向,由单一走向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模式 技术逻辑 初级工具化 次级工具化
下载PDF
“工具化理论”视阈下的职业教育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宏伟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00-105,共6页
工具化理论由加拿大技术哲学家芬伯格提出,包括初级工具化与次级工具化两部分。初级工具化主要关注技术的自然属性及其功能的实现,其对技术的解释集中在工具与手段层面。次级工具化则主要聚焦技术的社会属性及其与人的相互建构,是对初... 工具化理论由加拿大技术哲学家芬伯格提出,包括初级工具化与次级工具化两部分。初级工具化主要关注技术的自然属性及其功能的实现,其对技术的解释集中在工具与手段层面。次级工具化则主要聚焦技术的社会属性及其与人的相互建构,是对初级工具化的批判与超越。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初级工具化"的内在影响与支配,导致课程模式的去情境化、技术伦理教育与技术美学教育的缺失、职业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割裂、技术创新教育不足等问题。依据次级工具化理论,职业教育应超越初级工具化的消极影响并遵从以下发展方向:开发系统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实施技术伦理与技术美学教育、打通技术世界与生活世界、开展技术创新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具化理论 初级工具化 次级工具化
原文传递
基于工具化理论的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判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旷婷玥 李康化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21年第2期303-315,共13页
与以往关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不同,本研究以芬伯格提出工具化理论为视角,将数字文化产业划分为初级工具化与次级工具化两个部分,进而讨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首先,在初级工具化理论视角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存... 与以往关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不同,本研究以芬伯格提出工具化理论为视角,将数字文化产业划分为初级工具化与次级工具化两个部分,进而讨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首先,在初级工具化理论视角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产品“去情景化”“文化产品美学缺失”“文化产品与生活世界割裂”以及“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其次,在次级工具化理论视角下,本研究对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审视,提出“系统化开发文化产品”“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美学审视”“加强数字文化产品与生活世界勾连”以及“开创数字文化产品创新培训”等措施。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建议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化理论 数字文化产业 初级工具化 次级工具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