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民事诉讼中第三人撤销权的行使方式
被引量:
5
1
作者
崔玲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70,共8页
为避免当事人之间的生效裁判损害到第三人的利益,各国民事诉讼法往往赋予了第三人于事后对当事人之间的裁判提出异议以对自身利益进行救济的撤销权。目前第三人撤销权的行使方式主要有第三人撤销之诉、第三人再审之诉和判决效力相对性抗...
为避免当事人之间的生效裁判损害到第三人的利益,各国民事诉讼法往往赋予了第三人于事后对当事人之间的裁判提出异议以对自身利益进行救济的撤销权。目前第三人撤销权的行使方式主要有第三人撤销之诉、第三人再审之诉和判决效力相对性抗辩,其中第三人撤销之诉和第三人再审之诉是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比较成熟的第三人撤销权的行使方式。比较而言,第三人撤销之诉是一种独立的、具有程序自足性的第三人行使撤销权的方式,既实现了对第三人利益的完整保护,又兼顾了当事人的利益,要优于第三人再审之诉。从第三人的撤销权行使角度来看,应该取消我国的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仅保留第三人撤销之诉,结束目前两种撤销权行使方式并行的立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
撤销权
第三人再审之诉
第三人撤销之诉
判决效力相对性
抗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确定判决对案外第三人权益的损害及其救济原理
被引量:
12
2
作者
黄忠顺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14,共17页
传统观点认为,判决效力相对性抗辩足以保护案外第三人权益,不受确定判决效力拘束的案外第三人应当通过另行起诉的方式谋求救济。判决效力相对性原则可以充当案外第三人另行起诉的理论基础,另行起诉通常可以向案外第三人提供更为充分的...
传统观点认为,判决效力相对性抗辩足以保护案外第三人权益,不受确定判决效力拘束的案外第三人应当通过另行起诉的方式谋求救济。判决效力相对性原则可以充当案外第三人另行起诉的理论基础,另行起诉通常可以向案外第三人提供更为充分的正当程序保障,但势必带来案外第三人权益救济不及时、正当程序保障滞后、判决相互矛盾等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事司法应当保障不具有可归责性的案外第三人可以及时、彻底地消除确定判决给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反思确定判决与案外第三人权益之间的关系,是科学构建案外第三人权益救济体系的先决性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决效力相对性
虚假诉讼
第三人撤销之诉
案外人异议之诉
正当程序保障
原文传递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学在
《民事程序法研究》
2014年第1期65-74,共10页
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在第56条第3款增设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主要目的在于给那些认为自己民事权益因生效裁判的内容错误而受到侵害的第三人提供相应的救济程序,但该制度的设立在借鉴域外经验时忽视了理论和制度背景的巨大差...
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在第56条第3款增设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主要目的在于给那些认为自己民事权益因生效裁判的内容错误而受到侵害的第三人提供相应的救济程序,但该制度的设立在借鉴域外经验时忽视了理论和制度背景的巨大差异,对其所做的目的解释和依据条文本身得出的文义解释之间存在着冲突,且与第三人另行起诉、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以及案外人申请再审等程序之间的关系亦存在诸多模糊之处。这些问题有待于通过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的方式予以合理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撤销之诉
救济程序
判决效力相对性
原则
目的解释
文义解释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民事诉讼中第三人撤销权的行使方式
被引量:
5
1
作者
崔玲玲
机构
西北大学法学院
北卡罗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中国城市研究中心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70,共8页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18FFX054)阶段性成果
陕西省社科界2018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8Z173)中期成果
文摘
为避免当事人之间的生效裁判损害到第三人的利益,各国民事诉讼法往往赋予了第三人于事后对当事人之间的裁判提出异议以对自身利益进行救济的撤销权。目前第三人撤销权的行使方式主要有第三人撤销之诉、第三人再审之诉和判决效力相对性抗辩,其中第三人撤销之诉和第三人再审之诉是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比较成熟的第三人撤销权的行使方式。比较而言,第三人撤销之诉是一种独立的、具有程序自足性的第三人行使撤销权的方式,既实现了对第三人利益的完整保护,又兼顾了当事人的利益,要优于第三人再审之诉。从第三人的撤销权行使角度来看,应该取消我国的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仅保留第三人撤销之诉,结束目前两种撤销权行使方式并行的立法现状。
关键词
第三人
撤销权
第三人再审之诉
第三人撤销之诉
判决效力相对性
抗辩
Keywords
the third party
the right of revocation
the third party revocation lawsuit
the third party retrial lawsuit
the validity of the judgment preclusion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确定判决对案外第三人权益的损害及其救济原理
被引量:
12
2
作者
黄忠顺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14,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事强制执行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BFX082)的研究成果。
文摘
传统观点认为,判决效力相对性抗辩足以保护案外第三人权益,不受确定判决效力拘束的案外第三人应当通过另行起诉的方式谋求救济。判决效力相对性原则可以充当案外第三人另行起诉的理论基础,另行起诉通常可以向案外第三人提供更为充分的正当程序保障,但势必带来案外第三人权益救济不及时、正当程序保障滞后、判决相互矛盾等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事司法应当保障不具有可归责性的案外第三人可以及时、彻底地消除确定判决给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反思确定判决与案外第三人权益之间的关系,是科学构建案外第三人权益救济体系的先决性理论问题。
关键词
判决效力相对性
虚假诉讼
第三人撤销之诉
案外人异议之诉
正当程序保障
Keywords
the relativity of the effect of final judgment
false litigation
the revocation proceedings against the judgment by the third party
action filed by a third person on the subject matter of enforcement
due process protection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学在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民事程序法研究》
2014年第1期65-74,共10页
文摘
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在第56条第3款增设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主要目的在于给那些认为自己民事权益因生效裁判的内容错误而受到侵害的第三人提供相应的救济程序,但该制度的设立在借鉴域外经验时忽视了理论和制度背景的巨大差异,对其所做的目的解释和依据条文本身得出的文义解释之间存在着冲突,且与第三人另行起诉、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以及案外人申请再审等程序之间的关系亦存在诸多模糊之处。这些问题有待于通过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的方式予以合理解决。
关键词
第三人撤销之诉
救济程序
判决效力相对性
原则
目的解释
文义解释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民事诉讼中第三人撤销权的行使方式
崔玲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确定判决对案外第三人权益的损害及其救济原理
黄忠顺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2
原文传递
3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几点思考
刘学在
《民事程序法研究》
2014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