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调整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华焕 《商业会计》 2015年第17期63-64,共2页
一些文章对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利息调整过度"现象做了有益的探讨,但是,对该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却仍值得商榷。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对实际利率的定义为依据,并应用经过严格证明的数学公式对"... 一些文章对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利息调整过度"现象做了有益的探讨,但是,对该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却仍值得商榷。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对实际利率的定义为依据,并应用经过严格证明的数学公式对"利息调整过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利息调整过度 原因探讨
下载PDF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调整详解——基于符号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磊 徐金亚 尹波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66,共4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对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投资和发行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在会计实务中进行利息调整时,会出现"利息过度调整"的现象。在采用Maple软件进行符号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对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投资和发行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在会计实务中进行利息调整时,会出现"利息过度调整"的现象。在采用Maple软件进行符号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利息和名义利息的符号表达式的数学推演,得出避免"利息调整过度"现象出现的充要条件:对于折价发行的债券,发行价可能存在两个临界值,发行价在二者之间时,不会产生"利息过度调整"现象;对于溢价发行的债券,发行价存在一个临界值,发行价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不会产生"利息过度调整"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实际利率法 符号计算 利息过度调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