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利拉鲁泰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均给予2H3R3Z3E3/4H3R3方案抗结核治疗,随机分为利拉鲁泰组和门冬+地特组,每组40例。利拉鲁泰组给予利拉鲁泰治疗,门冬+地特组给予基...目的研究利拉鲁泰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均给予2H3R3Z3E3/4H3R3方案抗结核治疗,随机分为利拉鲁泰组和门冬+地特组,每组40例。利拉鲁泰组给予利拉鲁泰治疗,门冬+地特组给予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痰菌转阴率、低血糖发生率、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 h PG、FINS、HbA1c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FINS、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泰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0.0%(0/40)明显低于门冬+地特组的12.5%(5/40),满意率100.0%(40/40)明显高于门冬+地特组的75.0%(30/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利拉鲁泰与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均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提高痰菌阴转率,但利拉鲁泰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率更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利拉鲁泰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均给予2H3R3Z3E3/4H3R3方案抗结核治疗,随机分为利拉鲁泰组和门冬+地特组,每组40例。利拉鲁泰组给予利拉鲁泰治疗,门冬+地特组给予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痰菌转阴率、低血糖发生率、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 h PG、FINS、HbA1c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FINS、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泰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0.0%(0/40)明显低于门冬+地特组的12.5%(5/40),满意率100.0%(40/40)明显高于门冬+地特组的75.0%(30/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利拉鲁泰与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均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提高痰菌阴转率,但利拉鲁泰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率更高。
文摘目的探讨药物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T2DM患者及正常人C-肽水平,分析空腹血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空腹、餐后l h、餐后2 h)等指标,调整剂量FPG,观察利拉鲁肽治疗前后24周以上T2DM患者血浆C-肽水平变化,并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FPG、2PhPG、H bIAC明显高于正常组(P<0.1),C肽(空腹、餐后l h、餐后2 h)低于正常组(P<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FPG、2 h PPG、H bI AC明显下降均已达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5)。治疗后、治疗组C肽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P<0.1),对照组C肽较治疗前亦提高(P<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5)。结论利拉鲁肤不仅有降血糖,减轻体重,低血糖风险低,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最主要是显著调节胰岛细胞功能,促进胰岛p细胞新生及分化,减少胰岛日细胞凋亡,从而增加胰岛细胞数量,增加C-肽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