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党的群众路线对儒家利民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 1
-
-
作者
朱菁
朱方长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才智》
2016年第2期203-203,共1页
-
文摘
利民思想是指"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本文主要包含利民思想的基本内涵、利民思想的产生原因、利民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对利民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利民思想衍生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廉政的要求,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同时,在价值观上,党的群众路线对利民思想进行了从君本位到民本位的超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解放。
-
关键词
群众路线
利民思想
继承
超越
-
分类号
D25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苏轼的赏罚观及与其改革思想的内在联系
- 2
-
-
作者
杨胜宽
-
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院办
-
出处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17,共6页
-
文摘
苏轼认为,赏罚不仅要体现爱民、利民的宗旨,而且要有利于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有利于人自身的不断完善,有利于社会公平原则的体现。联系考察苏轼的政治改革主张,他终身坚持改革社会弊端必须要有利于"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的观点,十分重视立足长远的社会秩序和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而言,实施赏罚与推行政治改革在维护社会安定、巩固政权和维持共同道德价值观念方面,其目的是完全相同的。我们从此找到了苏轼赏罚观与其政治改革思想的内在联系。
-
关键词
苏轼
赏罚观
政治改革
道德价值
利民思想
-
Keywords
Su Shi
view on award and punishment
political reform
moral value
people-benefit thought
-
分类号
D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苏轼“近情”论
- 3
-
-
作者
杨胜宽
-
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
-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13,共6页
-
文摘
苏轼既用"近于人情"来评价当代和历史人物,也用它来观照历史和评判古今社会现象。从哲学的层面看,他赋予"情"与人性同样崇高和重要的地位,极其重视它的能动作用与积极效果;从价值的层面看,他高度评价"近情"在个人行为方式、调节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以及推动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近情"论所包含的利民思想、充分尊重民意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
关键词
苏轼
“近于人情”
人性观
利民思想
历史发展
社会和谐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