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的经济增长属于“利润拉动”还是“工资拉动”?——再测功能性收入分配对我国需求增长与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20
1
作者
刘盾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95,共26页
本文通过发展后凯恩斯学派的Bhaduri-Marglin模型,利用1978—2016年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依次估计了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对居民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出口与进口增长的影响,并对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收入份额演变对我国经济增长与需求结构的影响...
本文通过发展后凯恩斯学派的Bhaduri-Marglin模型,利用1978—2016年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依次估计了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对居民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出口与进口增长的影响,并对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收入份额演变对我国经济增长与需求结构的影响进行了事后核算,对继续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做了事前预测。通过综合比较不同估计方法、模型设置的结果,本文发展了以往研究的结论:我国经济最迟在2003—2004年经历了“区制转换”,由之前的“利润拉动的增长”(profit-led growth)转变为“工资拉动的增长”(wageled growth);当前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超过其对投资和净出口的抑制作用,因而能在提升居民消费率的同时促进经济更快增长。不过这一促进作用会随着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而递减,消费率的外生性提高则正向调节这一促进作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源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导致的内生需求不足进而对外生需求刺激的依赖;实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收入分配调节与内生需求创造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利润拉动的增长
工资
拉动的
增长
内生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的经济增长属于“利润拉动”还是“工资拉动”?——再测功能性收入分配对我国需求增长与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20
1
作者
刘盾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95,共2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非主流宏观动态学视角的收入分配、内生需求与供给侧协同研究”(16CJL036)的资助。
文摘
本文通过发展后凯恩斯学派的Bhaduri-Marglin模型,利用1978—2016年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依次估计了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对居民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出口与进口增长的影响,并对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收入份额演变对我国经济增长与需求结构的影响进行了事后核算,对继续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做了事前预测。通过综合比较不同估计方法、模型设置的结果,本文发展了以往研究的结论:我国经济最迟在2003—2004年经历了“区制转换”,由之前的“利润拉动的增长”(profit-led growth)转变为“工资拉动的增长”(wageled growth);当前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超过其对投资和净出口的抑制作用,因而能在提升居民消费率的同时促进经济更快增长。不过这一促进作用会随着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而递减,消费率的外生性提高则正向调节这一促进作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源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导致的内生需求不足进而对外生需求刺激的依赖;实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收入分配调节与内生需求创造的协同。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利润拉动的增长
工资
拉动的
增长
内生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Keywords
Labor Share
Profit-Led Growth
Wage-Led Growth
Endogenous Demand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的经济增长属于“利润拉动”还是“工资拉动”?——再测功能性收入分配对我国需求增长与结构的影响
刘盾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