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充分利用教材 提高诵读效率
- 1
-
-
作者
王华
-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苏州市草桥中学
-
出处
《课外语文(下)》
2015年第8期107-107,共1页
-
文摘
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诵读效率,有很多方法,其中如何运用苏教版语文书中的诵读材料就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重新整合教材中的古诗词、利用课堂读透教材中的古诗词和把培养出来的诵读能力迁移到别的问题中去这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提高古诗词诵读的效率,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代诗词
有效诵读
利用教材
-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利用教材“弹性内容”因材施教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赫吉
赵兴运
-
机构
凤城市第五中学
凤城市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辽宁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5-35,共1页
-
文摘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的选取体现了两条原则:(1)宽而浅。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素质教育,教材适当地降低了某些理论难度,淡化了某些概念的严密性,适当地拓宽了知识面。(2)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依据义务大纲的教育目的,教材具有统一性,同时为适应地区差异和学生问的差异,便于因材施教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弹性内容”有:用于拓宽视野,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的“读一读”;用于扩大思维空间,加强前后知识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想一想”,“做一做”;用于加强知识。
-
关键词
利用教材
义务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数学思想和方法
阅读能力
统一性
思维品质
初中数学
地区差异
学习兴趣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利用教材例题与练习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吴绪坤
-
机构
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
-
出处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第13期90-90,共1页
-
文摘
现行初高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有较大的梯度,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分析当前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方式及存在问题,就如何利用现行高中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适时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做一点粗浅的研究.
-
关键词
利用教材例题与练习
初高中数学衔接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利用教材资源进行作文训练
- 4
-
-
作者
张军
陈天金
-
机构
湖北省当阳市窑湾小学
湖北省当阳市教研室
-
出处
《新课程学习》
2009年第2期58-59,共2页
-
文摘
教材有着丰富的作文训练资源,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们的具体做法。一、利用教材中的"空白"
-
关键词
作文训练
具体做法
学生
教学效果
课文内容
想象
利用教材
教材资源
利用课
丰富
-
分类号
G62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 5
-
-
作者
汤秀菊
-
机构
武汉市第三十八中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8年第3期46-47,共2页
-
文摘
职业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和所从事的专门职务。职业生活占据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并且是人生最宝贵的光阴。人生的价值主要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和实现,人生的幸福也主要在造福社会与人生的职业生活中获得。因此,职业的选择十分重要。 针对初中毕业生而言,他们的年龄不大,社会阅历肤浅,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面对着人生职业的第一次选择(有的选择甚至是终身的),往往是盲目的,缺乏自主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越来越需要各级各类的劳动者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如何针对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搞好初中毕业生的分流工作,为社会输送层次不同的人才,是一个亟待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笔者在多年的德育工作和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对职业指导的重要性。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均含有十分丰富的职业教育内容,因而有意结合教材把职业指导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
关键词
利用教材
职业理想
职业指导
初中毕业生
职业教育
马克思
职业生活
德育工作
选择职业
社会主义现代化
-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发掘利用教材的思考性与情绪性因素
- 6
-
-
作者
吕其瑞
宋为兵
-
出处
《辽宁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1-22,共2页
-
文摘
冷冉同志在《教育操漫集》一书中,对“情·知教学”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为该项教学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他在文中要求教师充分发掘利用教材的思考性与情绪性因素,指点给学生,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这是他融会自己的教育思想,结合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际。
-
关键词
情绪性
发掘利用
教材内容
情·知教学
语文教师
利用教材
教学设计
性教育
教学实验
教学方法
-
分类号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利用教材附图 强化技能训练
- 7
-
-
作者
张建国
冯宏禄
-
机构
山西省水利学校
-
出处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43-45,共3页
-
文摘
全国水利中专第三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材,是为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农田水利和水利工程三个专业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教材后面附有清水河水库与坝址工程地质勘察初步设计阶段的有关图件和资料.许多上地质课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使用它,有些不知道怎样利用它,从而使可贵的地质教学参考资料成了教材的装饰图,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们充分利用教材后面的附图。
-
关键词
利用教材
工程地质勘察
强化技能训练
地质构造
稳定分析
水文地质
地质图
地下水资源
工程地质条件
清水河
-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有话可说
- 8
-
-
作者
麦新称
-
机构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沙田镇马峰小学
-
出处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6年第8期92-92,共1页
-
文摘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并精心创设交际情境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举措。
-
关键词
低年级
利用教材
口语表达能力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如何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 9
-
-
作者
史学谦
-
机构
黑龙江克东一中
-
出处
《俄语学习》
1997年第6期67-69,共3页
-
-
关键词
阅读能力
利用教材
培养学生
学生阅读
中学俄语
阅读量
课练习
课文内容
高考试题
教学大纲
-
分类号
H35
[语言文字—俄语]
-
-
题名利用教材让学生动起来
- 10
-
-
作者
郭小蔚
-
机构
龙岩初级中学
-
出处
《中学理科园地》
2011年第6期27-29,共3页
-
文摘
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思考,观察,动手,探究”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顺应学校现实性、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学生个体的多样性,独特性等,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课堂氛围,进行教学评价,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兴趣为教学目标。
-
关键词
利用教材
情境
观察
思考
-
分类号
O1-4
[理学—基础数学]
-
-
题名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教材拓展写话训练
- 11
-
-
作者
周欣
-
机构
小许庄学校
-
出处
《科教文汇》
2006年第1期56-56,共1页
-
-
关键词
写话
引导学生
训练
二年级
拓展
课文
语文教学
低年级
利用教材
教师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有效利用教材资源指导写作
- 12
-
-
作者
徐沛
-
机构
沛县胡寨中学
-
出处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0年第12期11-12,共2页
-
文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们积极改革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很见成效,作文教学则较为薄弱,阅读和写作脱节。利用阅读的教材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作,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作文水平。
-
关键词
利用教材
指导写作
自主创作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充分利用教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 13
-
-
作者
许凌
-
机构
新乡市第十中学
-
出处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7-88,共2页
-
文摘
让学生在学习教材中临摹精彩丰富的描写,学习选取新颖独特的表现角度,学习恰当而精到的议论抒情,从而学会多角度的观察、多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学会发现人物独有的语言、习惯性的动作,把握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且能够学会多种表达方法的有机结合。
-
关键词
充分利用教材
临摹
感悟
-
Keywords
Making full use of textbooks
sample
descriptive writing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充分利用教材 有效进行“微写作”
- 14
-
-
作者
赵晓霞
-
机构
江苏南通市海门区包场镇高级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
2020年第36期34-35,共2页
-
文摘
阅读是为了更好地写作,写作有利于阅读的高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挖掘教材中的元素,帮助学生搭建多元的写作桥梁,激活学生的情感,进行有效写作。在一线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1.注重文本讲解,忽视情感体验。长期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的思维僵化,阅读感知缺失,情感体验匮乏,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2.阅读与写作分离。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将阅读课与写作课分离,阅读课注重课文的阅读解析,写作课注重写作技巧的灌输。这样使得学生写出的文章机械,缺少灵气。
-
关键词
微写作
阅读教学模式
写作课
挖掘教材
阅读课
利用教材
情感体验
写作技巧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如何利用教材指导初二学生写英语作文
- 15
-
-
作者
张纪芳
-
机构
陕西省眉县城关第二中学
-
出处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3年第1期58-59,共2页
-
文摘
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基本词汇、基础语法,并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情景和要求,写出切中题意、内容连贯、文理通顺的文章。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项难度较大的任务,然而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不容乐观。首先学生对英语写作普遍有畏难情绪,即使单词丰富,却无法形成句子和段落,更何况他们词汇量有限;再有试卷反馈表明学生笔头造句顾此失彼,拼写错误屡见不鲜,写不出或抓不住重点,有的不知如何下笔。
-
关键词
拼写错误
初二学生
文理通顺
英语作文
利用教材
基本词汇
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写作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充分利用教材 落实思维训练
- 16
-
-
作者
郭方年
-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1999年第3期30-31,共2页
-
文摘
数学教材是教学的范例,又是训练的凭借,同时还是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思维的载体。但是,当前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只是把数学教材当成习题集,课尾供学生做课堂作业用,没能很好地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那么,怎样用足、用好。
-
关键词
思维训练
利用教材
培养学生
数学教材
课堂教学
思维方法
典范作用
学生思维
教材内容
解题思路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充分利用教材,培养词语理解与写作能力
- 17
-
-
作者
谭冰洁
-
机构
河南省偃师市第三实验小学
-
出处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
2020年第5期49-49,共1页
-
文摘
新课程标准强调,低年级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且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理解并准确运用所学的词语是写话的基础。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需要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有不少孩子害怕写作,另一些则只会说不会写。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和读写之间的联系,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
关键词
词语理解
利用教材
写作能力
积累词语
阅读教学
学生的阅读
新课程标准
运用阅读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利用教材的插图,提高教学效益
- 18
-
-
作者
卫泽红
-
机构
桂林市民主路小学
-
出处
《广西教育》
1995年第12期16-16,共1页
-
文摘
利用教材的插图,提高教学效益桂林市民主路小学卫泽红“九义”教材很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编排了生动形象的插图,使教材内容形象生动,便于教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第三、四册,课文插图包括基础训练在内,大大小小共251幅,可分为三类:1.看图学词学句(归...
-
关键词
教学效益
利用教材
插图
看图学文
理解课文
主要内容
思想感情
归类识字
语言文字
观察思考能力
-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有效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 19
-
-
作者
胡贞文
-
机构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中学
-
出处
《英语教师》
2008年第3期55-55,共1页
-
文摘
高考书面表达直接考查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长期以来,很多师生找不到有效的书面表达训练方法,致使作文成为英语高考得分的瓶颈。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教材,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是笔者利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北师大版)》教材形成的作文训练模式。
-
关键词
写作能力
利用教材
培养学生
书面表达
作文
交际能力
训练模式
高中课程标准
训练方法
实验教科书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充分利用教材 培养学生的能力
- 20
-
-
作者
张定鸿
桂远炳
-
机构
上海市闵行二中
安徽广德誓节中学
-
出处
《中学数学教学》
1998年第5期13-14,共2页
-
文摘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数学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笔者以为,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仅就不等式的证明这一章谈谈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1 利用教材例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教材中的例题(或定理)一般难度适中,具有典型性、启发性,若注意挖掘,是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好材料.在例题教学过程中,不仅讲如何求解,而且进一步引导学生创新和发展.例如教材中的某定理二:
-
关键词
利用教材
发散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
数学教学
教学目标
培养能力
应试教育
做法和体会
面向全体学生
不等式
-
分类号
G63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