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益平衡论: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124
1
作者 冯晓青 《知识产权》 CSSCI 2003年第6期16-19,共4页
知识产权法可以被看成是在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法律选择和整合。知识产权法本身是作为平衡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而做出的制度设计,旨在激励知识创造和对知识产品需求的社会利益之间... 知识产权法可以被看成是在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法律选择和整合。知识产权法本身是作为平衡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而做出的制度设计,旨在激励知识创造和对知识产品需求的社会利益之间实现理想的平衡。知识产权人的私权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利益平衡,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基石。这种利益平衡机制在知识产权法上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平衡论 知识产权法 公共利益 知识产权人 激励机制 权利行使方式
下载PDF
个人资料保护的力量和利益平衡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孔令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在发达国家,关于个人资料保护的理论探讨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隐私权说、人权说、个人信息控制权说及个人信息自决权说等理论层出不穷。它们引导了资料保护的立法和实践,也随着科技的革新与社会的沿革而不断发展。力量和利益平衡论可... 在发达国家,关于个人资料保护的理论探讨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隐私权说、人权说、个人信息控制权说及个人信息自决权说等理论层出不穷。它们引导了资料保护的立法和实践,也随着科技的革新与社会的沿革而不断发展。力量和利益平衡论可以较好地诠释资料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个人资料权的内涵及其保护机制,也应当成为我国制定资料保护法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保护 理论基础 力量和利益平衡论
下载PDF
网络知识产权正当性问题研究——以激励论和利益平衡论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英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4-56,53,共4页
针对互联网上不断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网络知识产权应运而生。网络知识产权除了与传统知识产权在客体范围和客体特征上存在区别外,二者在内涵上具有同一性。然而,赋予权利人以网络知识产权这一专有权的正当性问题值得思考。以激励论和... 针对互联网上不断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网络知识产权应运而生。网络知识产权除了与传统知识产权在客体范围和客体特征上存在区别外,二者在内涵上具有同一性。然而,赋予权利人以网络知识产权这一专有权的正当性问题值得思考。以激励论和利益平衡论为视角,通过对相关理论的阐述和借鉴,试图论证网络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进而推动网络知识产权本质认识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知识产权 激励理论 利益平衡论
下载PDF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正当性评析——以激励论和利益平衡论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婷 周珂宇 《传播与版权》 2020年第6期211-213,共3页
合理使用制度作为著作权法中重要的权利限制工具,协调着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具有平衡利益冲突与矛盾的作用。合理使用制度是具备正当性的,从激励论看,合理使用制度保护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作品传播和市场应用;从利益... 合理使用制度作为著作权法中重要的权利限制工具,协调着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具有平衡利益冲突与矛盾的作用。合理使用制度是具备正当性的,从激励论看,合理使用制度保护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作品传播和市场应用;从利益平衡论看,合理使用制度为公众接触作品提供途径,协调了著作权人与公众之间的矛盾。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公开与共享的特性对合理使用制度的正当性带来挑战。为顺应网络时代发展,基于合理使用制度论证基础的激励论和利益平衡论,都应当做出适当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使用制度 正当性 激励论 利益平衡论
下载PDF
互联网短视频二次创作作品合理边界研究——以利益平衡论为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国菁 《互联网周刊》 2022年第16期68-71,共4页
以互联网视频平台为背景的二次创作短视频权属是一种边界模糊、相关领域制度不完善的新类型权利。面对平台、原创作者与二次创作者之间日益显著的利益冲突问题,有必要从国家、社会治理层面研究探讨,并结合利益平衡论等理论加以分析研究... 以互联网视频平台为背景的二次创作短视频权属是一种边界模糊、相关领域制度不完善的新类型权利。面对平台、原创作者与二次创作者之间日益显著的利益冲突问题,有必要从国家、社会治理层面研究探讨,并结合利益平衡论等理论加以分析研究,最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创作 短视频 利益平衡论 合理边界
下载PDF
利益平衡论及其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魏玮 《法律适用》 2004年第11期15-18,共4页
利益是法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古罗马法学家到马克思主义法学家再到现代法学家,始终把利益问题作为他们研究法律,关注社会的出发点和核心。何谓利益,纵观历史上关于利益问题的法律论述,多数只谈到利益主要包括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 利益是法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古罗马法学家到马克思主义法学家再到现代法学家,始终把利益问题作为他们研究法律,关注社会的出发点和核心。何谓利益,纵观历史上关于利益问题的法律论述,多数只谈到利益主要包括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这两大类,并未直接界定利益的法律概念,只有著名法学家庞德对利益问题作过经典论述。庞德认为,法律的作用和任务在于承认、确保、实现和保障利益,或者说以最小限度的阻碍和浪费来尽可能满足相互冲突的利益。这些相互冲突的利益可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三大类。根据庞德的理论,个人利益是直接从个人生活本身出发、以个人名义所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公共利益是从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以政治组织社会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社会利益就是从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为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的正常活动而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上述各种利益有时是冲突或者重叠的,因此在制定、解释和适用法律时,“对这些利益如何估量,对他们如何评价?用什么原则来决定它们相互之间的分量?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哪些利益应当让位?”就需要我们用法律的价值准则对此进行各种利益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平衡论 知识产权 司法保护 著作权人 侵权行为 《著作权法》
原文传递
孔子的政治利益平衡论及其与时代的悖反
7
作者 宋思伟 唐延军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67,共5页
儒家思想有一个根本观念,即政治与教育二者互为表里,经世与育人相统一,也可谓“政”“教”一体。孔子将个人修养和终极关切与社会和政治的平衡融合起来,并能相得益彰,就在于他发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某些内在联系,其... 儒家思想有一个根本观念,即政治与教育二者互为表里,经世与育人相统一,也可谓“政”“教”一体。孔子将个人修养和终极关切与社会和政治的平衡融合起来,并能相得益彰,就在于他发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某些内在联系,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对事物运动所需求的平衡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平衡论 政治 孔子 悖反 客观规律性 主观能动性 儒家思想 终极关切
原文传递
论销售者产品责任抗辩事由——以《产品质量法》第41条3项抗辩事由为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董春华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6-192,共7页
销售者是否有权提起《产品质量法》第41条3项抗辩事由取决于裁决者采纳何种产品责任体系。学界对该法及《侵权责任法》第41-43条存在不同理解,但产品责任立法史及其发展趋势、条文措辞都表明,第41、42条作为经营者承担产品责任依据、第4... 销售者是否有权提起《产品质量法》第41条3项抗辩事由取决于裁决者采纳何种产品责任体系。学界对该法及《侵权责任法》第41-43条存在不同理解,但产品责任立法史及其发展趋势、条文措辞都表明,第41、42条作为经营者承担产品责任依据、第43条作为追偿依据的合理性。3项抗辩事由之来源、销售者不应比生产者承担更大风险的理念,以及我国产品责任是抗辩事由来源与产品责任主体的矛盾嫁接,使销售者提起该些抗辩事由具有合理性。基于不合理产品责任体系的否定说实质是绝对产品责任,它既不符合当下各国产品责任的发展潮流,也不符合利益平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售者 产品责任体系 抗辩事由 利益平衡论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围墙花园”行为的认定与裁判路径
9
作者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课题组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共11页
“围墙花园”行为是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的链接屏蔽、数据封锁等互联网竞争行为。基础权益系统解析不足、价值选择冲突导致对此类行为正当性认定不易,“围墙花园”行为不断变化、法律文本的类型化不足导致法律适用困... “围墙花园”行为是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的链接屏蔽、数据封锁等互联网竞争行为。基础权益系统解析不足、价值选择冲突导致对此类行为正当性认定不易,“围墙花园”行为不断变化、法律文本的类型化不足导致法律适用困难。由此造成案件裁判标准尚不十分清晰,不利于形成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互联网竞争环境。通过完善此类行为的裁判路径,重构以保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互联互通为目的,以利益平衡论为方法的路径,划清平台经营权及手段正当性的边界,形塑在行为正当性认定及价值选择上的分析框架,确立互联互通视角下“围墙花园”行为的裁判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墙花园 互联互通 竞争秩序 利益平衡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