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我国社会阶层变迁中利益秩序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谭宗宪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76,共3页
社会阶层的快速分化是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阶层变迁,打破了原来的利益均衡,从而带来一定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我国社会阶层变迁中存在着利益秩序失范的现象,保障权利是规范阶层变迁中利益秩序的基本准则。当前,我们要从利益竞争... 社会阶层的快速分化是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阶层变迁,打破了原来的利益均衡,从而带来一定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我国社会阶层变迁中存在着利益秩序失范的现象,保障权利是规范阶层变迁中利益秩序的基本准则。当前,我们要从利益竞争秩序、利益表达秩序、利益实现秩序和利益保障秩序等方面入手,有效规范阶层变迁中的利益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层变迁 利益秩序 利益表达 社会阶层
原文传递
关于利益秩序与政治控制的基本理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江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07-112,共6页
本文认为,利益秩序与政治控制是关乎现今中国治乱兴衰的大事。利益秩序是社会中各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化及其所呈现出的状态。政治控制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主体对因利益效用所产生的政治效应实施操纵从而保证利益秩序协调稳定... 本文认为,利益秩序与政治控制是关乎现今中国治乱兴衰的大事。利益秩序是社会中各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化及其所呈现出的状态。政治控制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主体对因利益效用所产生的政治效应实施操纵从而保证利益秩序协调稳定发展的活动过程。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利益秩序的表现形式、时空性以利益秩序与其它秩序的关系,政治控制的范围、形式以政治控制与其他控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秩序 政治控制
下载PDF
邓小平对经济利益秩序构建的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贾绘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4-77,共4页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利益秩序的基本理论,对当代中国经济利益秩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利益秩序构建的基础和机制,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是经济利益...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利益秩序的基本理论,对当代中国经济利益秩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利益秩序构建的基础和机制,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是经济利益秩序构建的原则和目标,利益关系协调和法制建设是经济利益秩序构建的主要途径和保障,利益表达和利益保障是经济利益秩序构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这一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经济利益秩序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经济利益秩序 探索
下载PDF
论利益秩序及其政治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雷振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2,共7页
利益秩序表征的是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特定利益关系的形成过程及其所呈现的状态。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利益秩序影响或决定政治秩序的发育、生长和实现。科学统筹利益秩序、合理定位利益秩序形成机制的价值取向和坚守与提升政府自主性,是转... 利益秩序表征的是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特定利益关系的形成过程及其所呈现的状态。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利益秩序影响或决定政治秩序的发育、生长和实现。科学统筹利益秩序、合理定位利益秩序形成机制的价值取向和坚守与提升政府自主性,是转型期中国利益秩序及其政治效应问题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秩序 政治效应 应对措施
下载PDF
实现利益秩序均衡的三个维度
5
作者 雷振文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37,共3页
均衡的利益秩序是社会稳定之母,不均衡的利益秩序是社会动荡之源。当前,为了使我国的改革事业在更加稳定的环境下进行,政府必须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利益秩序均衡:一要对利益秩序进行科学统筹,这是实现利益秩序均衡的根本指针;二要合理... 均衡的利益秩序是社会稳定之母,不均衡的利益秩序是社会动荡之源。当前,为了使我国的改革事业在更加稳定的环境下进行,政府必须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利益秩序均衡:一要对利益秩序进行科学统筹,这是实现利益秩序均衡的根本指针;二要合理定位利益秩序形成机制的价值取向,这是实现利益秩序均衡的现实途径;三要坚守与提升政府的自主性,这是实现利益秩序均衡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秩序 均衡 维度
下载PDF
均衡利益秩序及其建构
6
作者 雷振文 《岭南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50-52,共3页
均衡利益秩序是指社会成员都能够相互认可彼此获取利益的方式以及彼此所获取利益的种类、数量与质量。均衡利益秩序源于对利益秩序的合理统筹;均衡利益秩序的结果常常取决于利益秩序的均衡过程;利益秩序的均衡依赖于政府自主性的坚守与... 均衡利益秩序是指社会成员都能够相互认可彼此获取利益的方式以及彼此所获取利益的种类、数量与质量。均衡利益秩序源于对利益秩序的合理统筹;均衡利益秩序的结果常常取决于利益秩序的均衡过程;利益秩序的均衡依赖于政府自主性的坚守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秩序 均衡 统筹原则 价值定位 政府自主性
下载PDF
利益秩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解析视角
7
作者 叶麒麟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1-53,共3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能够有效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社会基本公平和公正的社会,其呈现的是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而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应包括如下几个基本要素:公平、自由式的利益竞争秩序;理性、制度化的利益表达秩序;高效、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能够有效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社会基本公平和公正的社会,其呈现的是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而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应包括如下几个基本要素:公平、自由式的利益竞争秩序;理性、制度化的利益表达秩序;高效、民主式的利益综合秩序;合理、公正式的利益分配秩序。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 利益秩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PDF
法的主体性与公共性的分立与契合——对构建法治社会和谐利益秩序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国利 朱勇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7-124,共8页
法的主体性是指法体现的各主体的利益和意志的不平衡程度,法的公共性是指法体现全社会公共利益的程度,法的主体性与公共性是法的双重属性,它们既是分立的,又是契合的。追求利益秩序的和谐是法治的基本目标,欲实现这一目标,正确处理法的... 法的主体性是指法体现的各主体的利益和意志的不平衡程度,法的公共性是指法体现全社会公共利益的程度,法的主体性与公共性是法的双重属性,它们既是分立的,又是契合的。追求利益秩序的和谐是法治的基本目标,欲实现这一目标,正确处理法的主体性与公共性的关系是其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本质 法的主体性 法的公共性 利益秩序
原文传递
民族利益:多民族国家政治秩序运行与维持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1
9
作者 宋鑫华 周玉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共6页
人类社会对利益的追求是政治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一个政治秩序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各种利益关系都比较协调的社会。目前,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由于利益分化所导致的民族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而利益矛盾和冲突是社会中产生政治... 人类社会对利益的追求是政治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一个政治秩序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各种利益关系都比较协调的社会。目前,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由于利益分化所导致的民族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而利益矛盾和冲突是社会中产生政治冲突的根源,所以,我国多民族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秩序的和谐,首要的任务是协调各民族利益之间的关系,构建民族利益秩序,而建立健全民族利益提升机制、民族利益表达机制、民族利益分配机制、民族利益竞争机制、民族利益补偿机制等就成为具体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利益矛盾与冲突 多民族国家政治秩序的运行与维持 利益秩序的建构
下载PDF
城镇化时代的利益型秩序及其治理
10
作者 任志新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9-145,共7页
利益型秩序特指当代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出于利益诉求所展开的利益博弈衍生的社会关系状态。利益型秩序外在表征是地权、物权变更的补偿以及收益的分配,实质是公共利益、政府利益与资本和私人利益的平衡问题。利益型秩序的特... 利益型秩序特指当代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出于利益诉求所展开的利益博弈衍生的社会关系状态。利益型秩序外在表征是地权、物权变更的补偿以及收益的分配,实质是公共利益、政府利益与资本和私人利益的平衡问题。利益型秩序的特征表现为多元主体为获取利益展开的博弈关系。利益型秩序具有走向显性冲突的趋势。利益型秩序潜藏着社会风险,而社会的良性运转要处理好利益关系,化解风险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秩序。因此需要通过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来寻求公共利益、政府利益、资本利益、私人利益的平衡;转变发展方式;完善利益分配的制度逐步化解利益型秩序的社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利益秩序 治理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的秩序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文长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24-29,共6页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面对巨大区域的长期、艰苦的建设过程 ,应以历史为鉴 ,建立持续推进的时间秩序 ,确保开发过程的连续性和开发行为的可持续性 ;建立资源合理配置的空间秩序 ,加强资源配置和生产力格局形成的整体规划 ;适应西部现代化过...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面对巨大区域的长期、艰苦的建设过程 ,应以历史为鉴 ,建立持续推进的时间秩序 ,确保开发过程的连续性和开发行为的可持续性 ;建立资源合理配置的空间秩序 ,加强资源配置和生产力格局形成的整体规划 ;适应西部现代化过程社区建设和城镇化的需要 ,把中小城镇建设作为区域增长的培育重点 ;应协调开发过程的利益关系 ,建立良好的利益实现秩序 ;对西部开发的政策原则应调整为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双优先 ;区分国家投资行为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功能和性质 ,区别两种行为的利益实现方式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时间秩序 空间秩序 利益实现秩序
下载PDF
修法视阈:证据犯罪罪名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利荣 李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2-150,共9页
在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新近修改实施之当下,系统调整证据犯罪罪名体系的时机相对成熟,而且以归类三大诉讼法规定的证据违法行为为基础,系统整理相关罪名的排序和依次明确各罪构成,能改变目前罪名适用混乱的现状。应取消刑法第307条规... 在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新近修改实施之当下,系统调整证据犯罪罪名体系的时机相对成熟,而且以归类三大诉讼法规定的证据违法行为为基础,系统整理相关罪名的排序和依次明确各罪构成,能改变目前罪名适用混乱的现状。应取消刑法第307条规定,扩大伪证罪的适用范围且将现属妨害作证罪中的"指使他人作伪证"行为归并其中;根据重点罪名的修改,厘清其他罪名涉及的"证人"、"证据"指涉范围及性质,探讨不作为行为在何种情形下构成犯罪,才能平等保护诉权和体现刑罚必要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利益秩序 证据违法行为 伪证罪 证据犯罪罪名体系
下载PDF
编者的话
13
《现代铸铁》 CAS 2009年第6期7-,共1页
北京时间12月7日17时40分许,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被广泛视为人类遏制全球变暖行动最后的一次机会。但人类能否在此时此刻"选择地球",突破现实需要的种种障碍,改变一个有着既定利益秩序的生活模式?... 北京时间12月7日17时40分许,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被广泛视为人类遏制全球变暖行动最后的一次机会。但人类能否在此时此刻"选择地球",突破现实需要的种种障碍,改变一个有着既定利益秩序的生活模式?对于一个已经按照既定轨道在运转的庞大人类文明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者 利益秩序 哥本哈根 丹麦
下载PDF
论互联网时代诽谤罪的公诉范围 被引量:13
14
作者 金鸿浩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9-161,共13页
我国刑法对诽谤罪采取自诉为主、公诉为补充的双轨制模式。由于刑法但书“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公诉依据具有模糊性,同时司法解释本身缺乏解释力和可操作性,存在同义解释、近义解释等问题,加剧了公诉诽谤罪和其他罪名之间的... 我国刑法对诽谤罪采取自诉为主、公诉为补充的双轨制模式。由于刑法但书“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公诉依据具有模糊性,同时司法解释本身缺乏解释力和可操作性,存在同义解释、近义解释等问题,加剧了公诉诽谤罪和其他罪名之间的冲突和竞合,特别是当被害人为地方领导干部时,诽谤罪的公诉权在实务中存在被滥用风险,部分限制公诉权的要件在实务中被淡化甚至忽略。从相对狭义的角度看,“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只有在行为人对侵犯个体法益具备主观故意,但对侵犯社会法益或国家法益不具备主观故意(或无法证明其具备故意)的情形下,才有其独特的法律适用价值并不与刑法其他罪名相冲突。为妥善处理和平衡诽谤犯罪中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关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内外部变化,建议通过修改我国刑法,将诽谤罪区分为情节不严重、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三种形态,为充分保障宪法权利,情节不严重的不作为犯罪处罚;为充分保障自诉权,情节严重的为绝对告诉乃论;为依法惩治犯罪,对符合特定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情节特别严重的诽谤犯罪可以依法公诉,以维护网络信息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诽谤罪 公诉权 告诉乃论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下载PDF
优化塑造理想的警察道德人格的外在环境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国华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55-58,共4页
本文尝试从培育新文化的角度回答“理想的警察道德人格如何可能?”的问题。面临利益与秩序的矛盾,塑造理想的警察道德人格的起点只能是功利境界。通过建构以制度规范为核心的行为文化作为硬件,培育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公安精神文化作为软... 本文尝试从培育新文化的角度回答“理想的警察道德人格如何可能?”的问题。面临利益与秩序的矛盾,塑造理想的警察道德人格的起点只能是功利境界。通过建构以制度规范为核心的行为文化作为硬件,培育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公安精神文化作为软件,“软”“硬”兼施以图优化外在环境,为塑造理想的警察道德人格提供相宜的外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的警察道德人格 利益秩序 伦理 传统文化 新公安精神文化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凯 杜凯 《高等农业教育》 2015年第3期38-42,共5页
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呈现三维动态体系:一是从逻辑结构维度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的认识图式,利益认识、利益调节、利益认同是其逻辑结构的三大模式;二是从伦理回... 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呈现三维动态体系:一是从逻辑结构维度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的认识图式,利益认识、利益调节、利益认同是其逻辑结构的三大模式;二是从伦理回归维度诠释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回归生活世界的必要性,在历史性、现代性、人本性的轨迹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的价值诉求;三是从发展路向的维度解构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的未来图景,确立利益秩序、利益公正为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引导的可能条件和基本体现,最终实现利益和谐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利益引导 利益和谐 利益秩序 利益公正
原文传递
利益团体与公共政策制定——读《制度、影响力与博弈——全国妇联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思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兴霖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00-106,共7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能够有效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社会基本公平和公正的社会,其呈现的是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而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应该包括如下几个基本要素:公平、自由式的利益竞争秩序;理性、制度化的利益表达秩序;高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能够有效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社会基本公平和公正的社会,其呈现的是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而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应该包括如下几个基本要素:公平、自由式的利益竞争秩序;理性、制度化的利益表达秩序;高效、民主式的利益综合秩序;合理、公正式的利益分配秩序。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利益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 利益秩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原文传递
特殊利益群体的社会影响及其制度治理
18
作者 叶蔚云 《探求》 2006年第6期30-33,共4页
特殊利益群体有其独特的政治生态,它的存在和发展,导致了社会公权运行和社会利益分配的扭曲,加深社会矛盾,制造社会混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要阻止特殊利益群体现象的肆虐,就要注重制度的科学设计,确保制度能体现正确... 特殊利益群体有其独特的政治生态,它的存在和发展,导致了社会公权运行和社会利益分配的扭曲,加深社会矛盾,制造社会混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要阻止特殊利益群体现象的肆虐,就要注重制度的科学设计,确保制度能体现正确的价值秩序和利益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利益集团 政治生态 利益秩序 价值秩序
原文传递
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市场经济的支柱
19
作者 陈子舜 《探索与争鸣》 1995年第6期3-5,共3页
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市场经济的支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子舜文明社会的运行,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秩序。秩序,本质上是人们的社会利益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一定的经济秩序,总是作为维系相应的经济利益格局面存在的。经济利益的任何调整... 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市场经济的支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子舜文明社会的运行,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秩序。秩序,本质上是人们的社会利益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一定的经济秩序,总是作为维系相应的经济利益格局面存在的。经济利益的任何调整和变动,都将导致秩序状态某种程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中国 分配制度 利益分配秩序 经济利益
原文传递
以“五育融合”重塑教育的完整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柳 宁本涛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87-93,共7页
“五育一体,身心和谐”是教育产生之初的人格向往,直指教育发展的完整性。伴随职业分工和社会规模扩张,“学校”作为制度化的教育机构,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的分科教育体系,并进一步异化,分解了教育的完整性,使“五育”割裂。透析教育完... “五育一体,身心和谐”是教育产生之初的人格向往,直指教育发展的完整性。伴随职业分工和社会规模扩张,“学校”作为制度化的教育机构,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的分科教育体系,并进一步异化,分解了教育的完整性,使“五育”割裂。透析教育完整性的分解逻辑发现,教育等级秩序源于教育产权冲突。从教育利益普惠到利益分配强权的演进是教育由整体走向分裂的原因,也造成了教育治理中的“囚徒困境”,引发教育竞争焦虑。重塑教育完整性,必须重新规范诸多教育利益的分配秩序。“五育融合”蕴含的共育共生共享理念是平衡教育利益、缓解教育内卷的重要路径。规范教育利益优先秩序,应遵循“五育融合”均衡互惠的价值立场、调和功利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认知,通过个体、学校、社会多元融合,构建由分裂走向完整的教育回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利益 教育完整性 五育融合 共同利益秩序 囚徒困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