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维桢别号与斋名考
1
作者 顾工 《美术大观》 2024年第5期42-48,共7页
元末著名文人杨维桢的别号与斋名特别多,其中蕴含大量信息。本文结合杨维桢的生平经历及志趣,利用文献、墨迹与印鉴,对铁崖山人、梅花道人、东维子、水南山北楼、铁史藏室、抱遗阁等杨维桢的20余组别号、斋名进行考释,解决了一些令人长... 元末著名文人杨维桢的别号与斋名特别多,其中蕴含大量信息。本文结合杨维桢的生平经历及志趣,利用文献、墨迹与印鉴,对铁崖山人、梅花道人、东维子、水南山北楼、铁史藏室、抱遗阁等杨维桢的20余组别号、斋名进行考释,解决了一些令人长期困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维桢 别号 斋名
下载PDF
明代别号图的图式表达与精神内涵——以文徵明别号图为例
2
作者 陆妍桦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10期65-68,共4页
别号图是一种题材独特的文人画,亦是明中叶文人圈流行的以别号为题而作的纪念性绘画,其脱胎于园林绘画。别号图创作在吴门画派达到高峰,尤以“吴门四家”的创作为代表。文章以文徵明的别号图作品为例,在追溯别号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 别号图是一种题材独特的文人画,亦是明中叶文人圈流行的以别号为题而作的纪念性绘画,其脱胎于园林绘画。别号图创作在吴门画派达到高峰,尤以“吴门四家”的创作为代表。文章以文徵明的别号图作品为例,在追溯别号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文徵明以及明代别号图的图式表达与特征,探讨别号图的功能,揭示出在明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文徵明别号图中所具有的隐逸思想及其背后隐藏的深层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号 文徵明 吴门画派 隐逸思想 图示表达
下载PDF
别号产生的文化基础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钦荣 孟昭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72-74,共3页
别号不同于绰号、徽号、法号等,它是由自取或他人提示而自己首肯的名号。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心理积淀,决定了别号的产生与盛行。
关键词 别号 文化心理
下载PDF
陈继儒别号考略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2-132,共1页
陈继儒(1558-1639年)宇仲醇,号眉公,松江华亭人,诸生,年未及三十即焚弃儒衣冠,隐于小昆山,后移居东余山,辞谢征召,放情山水,以诗文书画终老。其“眉公”来历,沈德符《万历野……
关键词 陈继儒 别号 考略
下载PDF
袁祖志卒年及别号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龙文展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3-118,共6页
晚清文人袁祖志长年寓居上海,活跃于近代上海报坛,是由旧式文人向报界文人转型的典型代表,然其生平、著述至今争议尚多。本文以袁氏本人著述和《申报》为主要考查对象,辅以当时其他相关文献,爬梳剔抉,详细考订其卒年及著述所署别号,拟... 晚清文人袁祖志长年寓居上海,活跃于近代上海报坛,是由旧式文人向报界文人转型的典型代表,然其生平、著述至今争议尚多。本文以袁氏本人著述和《申报》为主要考查对象,辅以当时其他相关文献,爬梳剔抉,详细考订其卒年及著述所署别号,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解决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祖志 申报 卒年 别号
下载PDF
金农别号室名考释(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郁明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3-38,共6页
扬州八怪起首画家金农的别号室名颇多,因多藏小典,往往为他人费解。本文对金农的别号室名进行考证、阐释,可帮助人们对金农的家庭、身世、宗教信仰、艺术观、世界观等作多方位的了解。另外,别号室名起始使用时间的确定,为金农的书画断... 扬州八怪起首画家金农的别号室名颇多,因多藏小典,往往为他人费解。本文对金农的别号室名进行考证、阐释,可帮助人们对金农的家庭、身世、宗教信仰、艺术观、世界观等作多方位的了解。另外,别号室名起始使用时间的确定,为金农的书画断代、鉴真、判伪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农 别号 室名
下载PDF
近代巴蜀诗人李士棻生卒年及别号考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龙文展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04-113,共10页
近代巴蜀诗人李士棻曾被曾国藩誉为“太白醉魂”,为曾府门下“四川三李”之一,其诗作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特色。然李氏仕宦不显,长期以来学界对其关注不足,学界近年不多的相关研究,多围绕国内所存的文献,对其诗歌创作进行艺术分析,对诗人... 近代巴蜀诗人李士棻曾被曾国藩誉为“太白醉魂”,为曾府门下“四川三李”之一,其诗作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特色。然李氏仕宦不显,长期以来学界对其关注不足,学界近年不多的相关研究,多围绕国内所存的文献,对其诗歌创作进行艺术分析,对诗人的生平介绍多简单略过,没有严谨的考证,目前仍然很有争议。通过搜罗国内外现存典籍,综合目前所见李士棻本人著述,辅以晚清近代重要报刊《申报》和与李氏有交往的朝鲜文人文献,考证其生卒年及别号,冀为今后的相关研究解决基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士棻 申报 朝鲜文人 生卒年 别号
下载PDF
薛宝钗别号“蘅芜君”意蕴考索 被引量:2
8
作者 曲文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42-45,共4页
薛宝钗别号“蘅芜君”的意蕴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从“蘅芜”的出典、蘅芜苑的楹联、元妃赐名“蘅芜苑”、李纨命名“蘅芜君”,异草仙藤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入手,对薛宝钗别号“蘅芜君”的深层意蕴进行了考证探索。
关键词 薛宝钗 曹雪芹 象征意义 《红楼梦》 宝玉 别号 深层意蕴 《拾遗记》 功利主义 暗示意义
下载PDF
金农别号室名考释(上)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郁明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3-38,共6页
扬州八怪起首画家金农的别号室名颇多,因多藏小典,往往为他人费解。本文对金农的别号室名进行考证、阐释,可帮助人们对金农的家庭、身世、宗教信仰、艺术观、世界观等作多方位的了解。另外,别号室名起始使用时间的确定,为金农的书画断... 扬州八怪起首画家金农的别号室名颇多,因多藏小典,往往为他人费解。本文对金农的别号室名进行考证、阐释,可帮助人们对金农的家庭、身世、宗教信仰、艺术观、世界观等作多方位的了解。另外,别号室名起始使用时间的确定,为金农的书画断代、鉴真、判伪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农 别号 室名 考释
下载PDF
明代嘉靖士人陈良谟的别号
10
作者 郑礼炬 程妹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士人 嘉靖 明代 上海古籍出版社 别号 杨廷福 天目山 墓志铭
下载PDF
文化心理积淀与别号的产生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钦荣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6-18,共3页
别号不同于绰号、徽号、法号等,它是由自取或他人提示而自己首肯的名号。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心理积淀,决定了别号的产生与盛行。对中国人来讲,人须命名的意义远远不止是一个标识的作用,而是意关治平之任的大事。而对迷蒙的传统文化的认... 别号不同于绰号、徽号、法号等,它是由自取或他人提示而自己首肯的名号。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心理积淀,决定了别号的产生与盛行。对中国人来讲,人须命名的意义远远不止是一个标识的作用,而是意关治平之任的大事。而对迷蒙的传统文化的认同,则显示出别号产生的图腾与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号 文化心理
下载PDF
杨维桢籍贯别号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尔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8,共4页
杨维桢的籍贯,明清以来,说法不一。通过对诸暨的归属沿革、杨氏的世系和杨维桢出生地的故迹的考察,说明杨维桢的籍贯为诸暨是最确切的。杨维桢还有数十个奇奇怪怪的别号,反映了其在元末明初社会动荡剧变时期的处境、志趣及思想观念的变... 杨维桢的籍贯,明清以来,说法不一。通过对诸暨的归属沿革、杨氏的世系和杨维桢出生地的故迹的考察,说明杨维桢的籍贯为诸暨是最确切的。杨维桢还有数十个奇奇怪怪的别号,反映了其在元末明初社会动荡剧变时期的处境、志趣及思想观念的变异、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维桢 籍贯 别号 元末明初
下载PDF
古人的名字、别号、官称和地望称
13
作者 刘开骅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苏轼 苏东坡 词作 地望 别号 古人 作者 回答 称呼 古代文化
下载PDF
古人的“别号”
14
作者 靳海涛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8-88,共1页
古人之号.本来的用途是公众对某人评价的称呼,这种评价多是涉及道德的善恶和行为的美丑。由于受评者的身份贵贱不同。号的用途和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衍变出许多类别.成为与名、字等并列的人的社会符号构件。
关键词 古人 别号 社会符号 评价 美丑 行为 善恶 道德
下载PDF
《红楼梦》中“诗翁别号”内涵及英译
15
作者 朱薇 李敏杰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0-93,共4页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海棠诗社共有八位"诗翁"。这些"诗翁"的别号具有隐喻性,或暗示其性格,或暗示其命运,或两者兼有。杨译本、霍译本、邦译本在翻译这些"诗翁别号"时普遍存在欠缺,多只翻译出其浅...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海棠诗社共有八位"诗翁"。这些"诗翁"的别号具有隐喻性,或暗示其性格,或暗示其命运,或两者兼有。杨译本、霍译本、邦译本在翻译这些"诗翁别号"时普遍存在欠缺,多只翻译出其浅层字面意义,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深层含义。因此,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必须深入领会原文名号的内涵,以最忠实地传递原文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诗翁 别号 翻译
下载PDF
从别号看明清士大夫的情怀
16
作者 徐天云 《肇庆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5-29,43,共6页
别号在魏晋唐宋时代形成标榜隐逸的传统,到明清时期则表现为书香雅趣和山水情怀。别号立意的这种变化,深刻反映出士大夫风尚的演变:由徘徊在出世、入世之间,逐渐演变为同体制融合,实践儒门道统成为这一时代士大夫的一种思想和行动的自觉。
关键词 别号 隐逸 书香雅趣 山水情怀
下载PDF
汪友棠别号的新发现
17
作者 李俨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0年第11期24-25,共2页
藏家编著的《浅绛百家》图书有山水笔筒一件,画的是山居读书图(图1)。这一图画,使我想起汪友棠。笔筒上题:"读书声里是吾家。庚子(光绪26)之冬月,阁山樵隐。"(图2)
关键词 陶瓷制品 陶瓷艺术 汪友棠 别号
下载PDF
别号的取法刍议
18
作者 刘钦荣 《语文知识》 2009年第1期73-75,共3页
别号是在本名、表字出现以后产生的,取法较复杂,本文从明志表情、纪实平生、室名变号、通名拆字或“透字”、诗名佳名等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 别号 取法 本名 名字形式
下载PDF
古代文人的别号
19
作者 王培焰 《语文天地》 2003年第02M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古代 文人 别号 取号形式 高中
下载PDF
中国画论术语释微之十二斋名别号
20
作者 姜澄清 《中国花鸟画》 2005年第3期92-92,共1页
研究中国文化,往往可以从细微处发现并不细微的道理,斋名、别号显非经国之大道,但中国文人却乐此不疲,元、明以来,几乎无斋无名、无人无号。何况,古人取名、号,意不在“酒”——他们是假此以自标个人的人生志趣,因此,研究这种... 研究中国文化,往往可以从细微处发现并不细微的道理,斋名、别号显非经国之大道,但中国文人却乐此不疲,元、明以来,几乎无斋无名、无人无号。何况,古人取名、号,意不在“酒”——他们是假此以自标个人的人生志趣,因此,研究这种绵延二千年的普遍现象,便有了非等寻常的意义。这些名、号犹如一个窗口,从此窗口中,可以窥见古人的情志,可以了解中国书画的性与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专业术语 斋名 别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