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镜像下的体育内涵 被引量:3
1
作者 付焱森 高士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109,共4页
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在我国的上映引起广泛热议,影片内容取材于1972年德国慕尼黑第20届夏季奥运会美苏男子篮球冠军争夺战的真实故事,成功塑造了主教练加兰任、苏联篮球国家队的亚历山大·别洛夫、谢尔盖·别洛夫、保罗斯... 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在我国的上映引起广泛热议,影片内容取材于1972年德国慕尼黑第20届夏季奥运会美苏男子篮球冠军争夺战的真实故事,成功塑造了主教练加兰任、苏联篮球国家队的亚历山大·别洛夫、谢尔盖·别洛夫、保罗斯卡斯等教练员、运动员形象,围绕着奥运会美苏男篮冠军争夺赛,通过电影语言及电影镜头揭示了体育的多重内涵,引发人们进一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奥运会 男子篮球 电影镜头 别洛夫 电影语言 谢尔盖 国家队 男篮
下载PDF
苏联话语语言学的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松林 《中国俄语教学》 1987年第4期27-30,共4页
当今世界语言学中三足鼎立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和后起之秀的话语语言学。但是话语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底诞生于何年何处,目前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地说,其标志是1968年在联邦德国康斯坦茨举行的第一次话语... 当今世界语言学中三足鼎立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和后起之秀的话语语言学。但是话语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底诞生于何年何处,目前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地说,其标志是1968年在联邦德国康斯坦茨举行的第一次话语语言学专题讨论会。但是如果根据对话语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来确定话语语言学的诞生年代,那么美国是1952年,苏联则更早,是194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发展 转换生成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话语理论 句法单位 康斯坦茨 超句 波斯别洛夫 连接词 语法手段
下载PDF
评苏联晚清政治史的研究
3
作者 D·普赖斯 闾小波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45-50,共6页
在过去20年里,苏联对晚清政治史的研究较以前更多,但论述显得有点贫乏,最惊人的进步始于齐赫文斯基和叶菲莫夫的著作。东方学研究所中国研究室自60年代后期以来,在杰柳辛的领导下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学者们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国内外... 在过去20年里,苏联对晚清政治史的研究较以前更多,但论述显得有点贫乏,最惊人的进步始于齐赫文斯基和叶菲莫夫的著作。东方学研究所中国研究室自60年代后期以来,在杰柳辛的领导下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学者们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国内外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研究,远远超过苏联早期的汉学家,但前人的许多观点,特别是关于帝国主义、阶级斗争、中国的民族主义等,至今仍很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菲莫夫 政治史 齐赫文斯基 东方学研究所 杰柳辛 别洛夫 国内外政治 克雷莫夫 革命派 湖北军政府
下载PDF
第二十二届奥运会篮球统计的部分资料
4
作者 杨更生 《体育科研》 1981年第1期39-,共1页
关键词 今曰 克罗克 场分 莱恩 别洛夫 达利 捷波 尤嘉 占一 维奇
下载PDF
苏联当代乡村散文
5
作者 施渭澄 刘灼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44-49,共6页
乡村散文是苏联文学评论中使用的一个术语,它本身并不科学。乡村散文在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的十多年中,成了苏联文坛的中心话题之一。被划进乡村散文这一流派的主要作家有:В·别洛夫、В·舒克申、В·拉斯普京、В... 乡村散文是苏联文学评论中使用的一个术语,它本身并不科学。乡村散文在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的十多年中,成了苏联文坛的中心话题之一。被划进乡村散文这一流派的主要作家有:В·别洛夫、В·舒克申、В·拉斯普京、В·阿斯塔菲耶夫、Ч·艾特玛托夫、Ф·阿勃拉莫夫等。他们生长在乡村(尽管现在都已离开乡村),对乡村有深厚感情,又以乡村为主要题材。他们的作品具有道德哲理探求方面的共同性,以及文笔风格的相似性。乡村散文正由此而得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克申 阿斯塔菲耶夫 艾特玛托夫 文学评论 凡人琐事 拉斯普京 中心话题 别洛夫 主要作家 革命时代
下载PDF
布哈林其人其事
6
作者 暮秋 《国际展望》 1987年第24期12-13,1,共3页
曾被列宁誉为“党的最宝贵和最大理论家”的布哈林,在他1938年被处决之前写下了著名的“致未来党的一代领导人的信”。20多年后,他的妻子把这封藏在心里的绝笔信报告给了苏共中央,但是并未因此改变布哈林的命运和地位。当前在苏联社会... 曾被列宁誉为“党的最宝贵和最大理论家”的布哈林,在他1938年被处决之前写下了著名的“致未来党的一代领导人的信”。20多年后,他的妻子把这封藏在心里的绝笔信报告给了苏共中央,但是并未因此改变布哈林的命运和地位。当前在苏联社会改革和公开化的气氛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哈林 苏联社会 苏共中央 其人其事 加米涅夫 季诺维也夫 波斯别洛夫 列宁墓 托洛茨基反对派 封藏
下载PDF
赫鲁晓夫回憶录
7
作者 一鸣 《国际展望》 1988年第8期26-28,共3页
二、第二十次党代表大会对斯大林的怀疑斯大林已去世并安葬了,但直至贝利亚被逮捕,斯大林的政策仍在执行。工作仍象以往一样进行着。没有人想到要为那些蒙受人民敌人的罪名而死去的人们恢复名誉,也没有想到要从集中营释放囚犯。这些人... 二、第二十次党代表大会对斯大林的怀疑斯大林已去世并安葬了,但直至贝利亚被逮捕,斯大林的政策仍在执行。工作仍象以往一样进行着。没有人想到要为那些蒙受人民敌人的罪名而死去的人们恢复名誉,也没有想到要从集中营释放囚犯。这些人仍被关在那里,直到党的二十大,即斯大林逝世3年之后。3年来,我们没有能同过去决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冈诺维奇 恢复名誉 波斯别洛夫 鼓起勇气 伏罗希洛夫 季诺维也夫 布哈林 莫洛托夫 大清洗 乌辛
下载PDF
简析《一切都在前面》的艺术特色
8
作者 王继思 《山东外语教学》 1988年第Z1期29-33,共5页
1986年,在《我们同时代人》杂志第7——8期上,俄罗斯著名作家、苏联国家奖金获得者瓦西里·别洛夫推出一部新作——长篇小说《一切都在前面》。十个月以后,这部作品又在《小说报》1987年第6期上刊出,《青年近卫军》杂志副主编维亚... 1986年,在《我们同时代人》杂志第7——8期上,俄罗斯著名作家、苏联国家奖金获得者瓦西里·别洛夫推出一部新作——长篇小说《一切都在前面》。十个月以后,这部作品又在《小说报》1987年第6期上刊出,《青年近卫军》杂志副主编维亚切斯拉夫·戈尔巴乔夫还为之写了题为《前面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特色 小说报 勃里 别洛夫 同时代人 瓦西里 青年近卫军 切斯 苏联国家 维亚
下载PDF
露天矿爆破的地震安全技术
9
作者 余灿 沈思明 《采矿技术》 1989年第16期10-11,共2页
随着杰兹卡兹干矿床露天开采规模的扩大,爆破规模在增大,因而露天矿的大爆破地震强度也增大。现在,彼德罗-霍尔姆,兹拉托乌斯特-别洛夫斯克和阿克契-斯帕斯克露天矿直接在地面及地下的工业及民用建筑物的邻近地区进行爆破,这就需要评价... 随着杰兹卡兹干矿床露天开采规模的扩大,爆破规模在增大,因而露天矿的大爆破地震强度也增大。现在,彼德罗-霍尔姆,兹拉托乌斯特-别洛夫斯克和阿克契-斯帕斯克露天矿直接在地面及地下的工业及民用建筑物的邻近地区进行爆破,这就需要评价爆破的地震显现及进一步完善凿岩爆破技术。为此进行了地震测量的试验研究,以便决定地震参数及其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爆破 爆破规模 民用建筑物 微差爆破 地震强度 地震能 药包 卡兹 别洛夫 邻近地区
下载PDF
挫折中的运用:冷战初期的苏联对外宣传(1945—1947)
10
作者 V.O.别恰特诺夫 褚国飞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06年第2期77-101,共25页
本文使用了俄国最近解密的档案资料,包括苏共中央国际部和宣传部的记录。通过分析苏联对外宣传的组织机构、方法和结果,考察了其对外宣传从二战结束到冷战爆发期间的演变情况。苏联对外宣传机器内部的局限和体制缺陷都使它的宣传效率相... 本文使用了俄国最近解密的档案资料,包括苏共中央国际部和宣传部的记录。通过分析苏联对外宣传的组织机构、方法和结果,考察了其对外宣传从二战结束到冷战爆发期间的演变情况。苏联对外宣传机器内部的局限和体制缺陷都使它的宣传效率相对低下,这两方面的研究是本文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人 对外宣传 苏共中央 莫洛托夫 日丹诺夫 演变情况 波斯别洛夫 库兹涅佐夫 组织机构 苏联社会
原文传递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出台内幕
11
作者 马贵凡 《百年潮》 CSSCI 2003年第1期71-76,共6页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最后一天上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出乎世人意料地在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当时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报告?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对斯...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最后一天上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出乎世人意料地在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当时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报告?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对斯大林问题持什么态度?报告是怎么起草的?报告人是如何确定的?对于这些问题,俄罗斯学者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下半期,随着赫鲁晓夫回忆录、米高扬回忆录的出版,以及俄罗斯现代文献保管中心(即现在的俄罗斯国家现代历史档案馆)和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档案的解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迄今他们已在<近现代史>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披露了秘密报告出台的内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鲁晓夫 委员会 报告稿 斯大林个人崇拜 波斯别洛夫 内幕
原文传递
关于匈牙利事件的五份文件
12
作者 晓舟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1993年第23期19-23,共5页
1992年11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匈牙利时,将一份长达299页的卷宗交给了匈牙利共和国总统根茨,该卷宗包含有来自原苏共领导记录的文件选编,其内容都与1956年匈牙利事件有关。当时34岁的根茨积极参与了那场最终被苏联军队扑灭的事件,此... 1992年11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匈牙利时,将一份长达299页的卷宗交给了匈牙利共和国总统根茨,该卷宗包含有来自原苏共领导记录的文件选编,其内容都与1956年匈牙利事件有关。当时34岁的根茨积极参与了那场最终被苏联军队扑灭的事件,此后,他由于在此抵抗运动中的作用而被判处终身监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当时还是一名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牙利事件 抵抗运动 纳吉 终身监禁 根茨 苏共中央 陶里亚蒂 安德罗波夫 波斯别洛夫 山多尔
原文传递
松果体是人类“洞悉一切”的第三只眼吗?
13
作者 李胜先 《科学与无神论》 2005年第5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松果体 第三只眼 别洛夫 爬行动物 光感受器
原文传递
梅耶荷德的生与死
14
作者 童道明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35-36,共2页
梅耶荷德(1874—1940)是苏联一位大戏剧家,对二十世纪世界戏剧艺术的发展起过卓越的作用。在二十世纪初的俄国剧坛,他也有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1917年10月革命胜利之后不久,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曾向俄国文学艺术界发出呼吁:凡是愿意与苏... 梅耶荷德(1874—1940)是苏联一位大戏剧家,对二十世纪世界戏剧艺术的发展起过卓越的作用。在二十世纪初的俄国剧坛,他也有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1917年10月革命胜利之后不久,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曾向俄国文学艺术界发出呼吁:凡是愿意与苏维埃政权合作的文学艺术家,请于某月某日到斯莫尔尼宫报到。结果前往报到的仅有五个人。其中有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而来自戏剧界的仅仅只有梅耶荷德一人。1918年梅耶荷德加入俄国共产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耶荷德 文学艺术界 戏剧艺术 苏维埃政权 斯莫尔尼宫 马雅可夫斯基 文学艺术家 别洛夫 戏剧运动 莫洛托夫
原文传递
金婚误译乱婚礼
15
作者 刘树祥 《海内与海外》 2016年第3期63-63,共1页
现今,大家对什么金婚、银婚、钻石婚都能说个上一二。可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国人对此都并无所知,或知之甚少,闹出了不少笑话。我原单位有个姓郭的俄文翻译,是大连金县人。1950年在家乡结了婚,不久又离了婚。参军后,在某一口岸城市... 现今,大家对什么金婚、银婚、钻石婚都能说个上一二。可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国人对此都并无所知,或知之甚少,闹出了不少笑话。我原单位有个姓郭的俄文翻译,是大连金县人。1950年在家乡结了婚,不久又离了婚。参军后,在某一口岸城市工作。1955年和当地一位海关关长的女儿谈起了恋爱。经过半年多的接触,决定在1956年元旦结婚。那时各单位还有苏联军事顾问。老郭就是顾问别洛夫的专职翻译。当别洛夫得知自己的翻译要结婚时,就提出要偕夫人参加婚礼。因那时中苏关系十分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洛夫 军事顾问 口岸城市 乱婚 中苏关系 见势不妙 贵宾室
原文传递
大家庭文摘
16
《民族大家庭》 2011年第2期30-31,共2页
将"幸福"上升为公共意志学者称应将裁判权交给人民据《瞭望东方周刊》2011年第9期报道,1月以来,各省区市陆续召开的两会试图出台不同版本的幸福指标体系。而在学界看来,这很容易跑偏。听到"幸福工程"这个词,山东大... 将"幸福"上升为公共意志学者称应将裁判权交给人民据《瞭望东方周刊》2011年第9期报道,1月以来,各省区市陆续召开的两会试图出台不同版本的幸福指标体系。而在学界看来,这很容易跑偏。听到"幸福工程"这个词,山东大学教授邢占军感到有些担忧,"中国最怕提‘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意志 瞭望东方周刊 指标体系 劳动保障监察 报销比例 起付标准 中国城市 波斯别洛夫 家庭保健 门诊费用
原文传递
我这一辈子
17
作者 C.别洛夫斯基 《世界中学生文摘》 2005年第5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我这一辈子 小孙子 别洛夫 生产计划
原文传递
因为这3秒,美国队拒绝上领奖台!
18
作者 康妮 《电影》 2019年第6期88-89,共2页
'美国赢了.但是,等等……记分板错误,比赛还没有结束,还有三秒钟。'随后发生的,是世界篮球史上最具争议性的时刻之一:苏联球员亚历山大·别洛夫用最后3秒投进了关键一球,苏联以51:50赢得金牌,而此前美国已经连续6年拿到冠... '美国赢了.但是,等等……记分板错误,比赛还没有结束,还有三秒钟。'随后发生的,是世界篮球史上最具争议性的时刻之一:苏联球员亚历山大·别洛夫用最后3秒投进了关键一球,苏联以51:50赢得金牌,而此前美国已经连续6年拿到冠军。这是发生在1972年9月10日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馆美国和苏联争夺金牌的决赛上的戏剧性一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篮联 慕尼黑 别洛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