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古人的“到此一游”
- 1
-
-
作者
楚水
-
机构
江苏扬州
-
出处
《动漫界(幼教365)》
2024年第3期24-25,共2页
-
文摘
小朋友,我们常常被老师和家长告知:在公共场所的墙壁或设施上不可以乱涂乱画!但你知道吗,其实在古代,曾经出现过非常繁盛的“题壁文化”,让我们跟随白小糖的脚步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
关键词
公共场所
到此一游
你知道吗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到此一游”的传播学解读与应对之道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夏德元
-
机构
上海开放大学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3-46,共4页
-
基金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重大项目(文化类)立项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完善舆论引导格局研究"(12&ZD014)
-
文摘
在人类社会中,个人有得到社会认同的需要,但因为社会资源是相对匮乏的,成名的机会既是有限的,人们之间获得名声的条件也是不均等的,这使得许多人退而求其次,只求扬名而已。因此,常常会有人为了扬名而不惜铤而走险,在名胜古迹刻字。在名胜地刻字画画,是人类延续了至少数万年的传统。要杜绝在名胜地刻画的现象几乎不可能,只有采取因势利导的策略帮助人们满足"到此一游"的愿望,才能缓解此类行为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
关键词
成名的想象
扬名的焦虑
到此一游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史学视角下的“到此一游”现象述评
- 3
-
-
作者
苏全有
-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2期34-39,共6页
-
文摘
学术界对"到此一游"现象从多个视角进行了深入探究,成果丰硕。至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史学视角的缺失乃主要体现。所谓"到此一游"式的涂鸦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后期,并延伸至明清时期,渐趋风行。近现代我国"到此一游"风依旧盛行,这在近现代第一大报纸——《申报》中多有记载。民国时期,我国对于"到此一游"风,否定之声不断,于此可知民国时期社会之态度。建国后我国"到此一游"风依旧,这在当代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中多有提及,并从道德、经济、素质等多个角度进行反思。在今天看来,"到此一游"风数千年经久不息,折射出文物保护意识弱化等诸多问题,对其进行否定、批判自无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支撑此风盛行的背后因素与题壁文化息息相关。"到此一游"风并非为我国所独有,乃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有的现象,因此,从这一层面看,那些上升到民族素质高度或道德层面的否定,似有矫枉过正之嫌。
-
关键词
“到此一游”
史学视角
涂鸦
述评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仍是“到此一游”
- 4
-
-
作者
泉涌
-
出处
《基础教育》
2004年第10期58-58,共1页
-
文摘
太太和我都自诩为文明人,非常鄙夷那些在名胜古迹上乱画“某某到此一游”的恶劣行径。一次太太旅游归来,从包里倒出一堆胶卷来,说:“麻烦你拿去给我洗出来。”我说:“先说说你的旅行见闻吧,让我也过过耳瘾。”太太愣了一下,说:“等照片洗出来不就知道了吗?”
-
关键词
泉涌
《仍是“到此一游”》
当代文学作品
故事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到此一游”的文化基因视角
- 5
-
-
作者
叶雷
-
出处
《科学之友》
2008年第1期87-87,共1页
-
文摘
“XXX到此一游”,不能简单斥责为“素质不高的表现”,我们应该正视它,因为它是一种民族心理。正因为它是一种民族心理,所以很多人并不认为刻上这几个字就是素质差,反而会为之感到自豪。虽然在世界范围内,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但对已经在民族文化上打上烙印的东西,要改变起来需要耐心,需要引导。
-
关键词
文化基因
民族心理
世界范围
民族文化
素质
行为
文明
“到此一游”
-
分类号
G129
[文化科学]
-
-
题名到此一游
- 6
-
-
作者
徐超
-
机构
浙江省海宁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文苑幼儿园
-
出处
《动漫界(幼教365)》
2022年第26期58-59,共2页
-
文摘
美好暑假,不是每一位小朋友都有机会去外地旅游的。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也有许多好玩的地方呢!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挑一个本地景点去玩一玩吧!还可以用相机记录下那些值得纪念的时刻哦!
-
关键词
玩一玩
到此一游
好玩
小朋友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到此一游
- 7
-
-
作者
王赵宾
-
出处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11年第11期80-80,共1页
-
文摘
这其实是个不太光彩的遭遇,无论是对于下面要说的这个人,还是对于会议主办方,抑或国家。
-
关键词
杂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到此一游》
-
分类号
I26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浅谈“到此一游”现象中的民俗文化心理
- 8
-
-
作者
李正芳
-
机构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4期41-42,179,共3页
-
文摘
在旅游景区,"到此一游"的涂鸦现象屡禁不止,成了旅游行业的一大顽疾。本文从民俗文化心理的视角出发,得出人们涂鸦行为中基于标识身份、信息传播和从众心理三个重要心理导向。要妥善解决不文明旅游行为,道德、法治是途径之一,从民俗心理角度来进行宣传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
关键词
到此一游
民俗
文化心理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读书,不只到此一游
- 9
-
-
-
出处
《中学生天地(初中综合版)(A版)》
2024年第4期6-7,共2页
-
文摘
读书,只是简单翻一遍书吗?人工智能时代,阅读有了无数“捷径”:“短视频争”先恐后教你“三分钟读完一本书”;智能助手帮你从书堆里找到有效信息,轻松实现“读书破万卷”……所以,我又何必亲自打开一本书?
-
关键词
短视频
读书破万卷
到此一游
人工智能时代
三分钟
轻松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逛博物馆不应是“到此一游”
- 10
-
-
作者
陈曦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收藏》
2024年第9期2-2,共1页
-
文摘
这个暑假,哪儿最火,估计很多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博物馆。办公室里的几位妈妈也不时地交流着:“上周末你带孩子去哪个博物馆了?”“有没有更好的博物馆推荐一下?哪儿哪儿都是人!”其中的一位妈妈还分享了上个周末带女儿去看展的经历:驱车50多公里抵达近一时期京城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想一赌这里正热展的三星堆展览。
-
关键词
博物馆
三星堆
大运河
到此一游
办公室
-
分类号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基于“到此一游”对国民旅游文明素养的审视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洪涛
睢艳卿
-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前沿》
2014年第3期125-126,共2页
-
文摘
旅游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国民旅游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素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中国游客"到此一游"的不文明行为曝光,成为中外舆论关注的焦点,使旅游目的地遗产文化危情,同时还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文章通过分析影响国民旅游文明素养的原因,提出加强文明旅游的有效举措。
-
关键词
到此一游
旅游
文明素养
-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
-
题名没有痕迹,有回忆
- 12
-
-
作者
孟庆玲
-
机构
空军航空大学幼儿园
-
出处
《动漫界(幼教365)》
2024年第3期40-41,共2页
-
文摘
小朋友,外出旅游或游玩时,我们都会有很多愉快的体验,通常也会采用一些方法去留下这些美好的印记。当然,我们都知道,在当地刻画“某某某到此一游”肯定不对。那么,你是如何正确留下游玩痕迹的呢?
-
关键词
游玩
到此一游
痕迹
外出旅游
小朋友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研学游 擦亮眼
- 13
-
-
作者
金晓瑾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农家致富》
2024年第19期62-62,共1页
-
文摘
“高校研学,金榜题名”“探秘世界学府,体验多元教育”……近年来,号称“边玩边学”的研学游热度持续上升,成为许多中小学生的暑期“标配”。不少大学校园、知名媒体机构、大型企业等,每天都会迎来一拨拨的“研学者”“小记者”。然而,不少家长反映,自己钱没少花,但孩子参加的研学游却变成蜻蜓点水般的“到此一游”。
-
关键词
多元教育
中小学生
研学
大学校园
蜻蜓点水
媒体
高校
到此一游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亲子游,还在"到此一游"吗?
- 14
-
-
作者
房欲飞
-
机构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为了孩子(2-7岁)(下)》
2020年第8期18-19,共2页
-
文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很多家庭又开始筹划旅游了。但很多时候,我们跟着团起早贪黑,东跑西奔,排长队等待“到此一游”的景点打卡……其实,行路的方式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也大为不同。特别是现在经过疫情,难得的旅游机会一定要玩出质量,真正让孩子有所得!
-
关键词
旅游
亲子游
到此一游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孙小圣到此一游
- 15
-
-
作者
李铭哲
唐玉洁(指导)
-
机构
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南校
不详
-
出处
《小学生导读》
2020年第6期38-38,共1页
-
文摘
长住林约孙小圣到公园游玩,小鸟叽叽喳喳,好像在欢迎他们的到来。他们一边走一边唱:"走,走……我们一起去郊游……"唱着唱着,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孙小圣发现河边躺着一块大石头,他一下子跳上石头,单脚站立,摆出孙悟空的经典造型,得意地喊:"我是孙大圣,不是孙小圣!"
-
关键词
孙大圣
孙悟空
郊游
单脚站立
到此一游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名垂千古的“到此一游”
- 16
-
-
-
出处
《知心姐姐(奇妙语文故事)》
2021年第9期46-48,共3页
-
文摘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的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分别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看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苏轼用通俗的语言写出了自己游山的感受: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对此,他还有了进一步思考: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
关键词
连绵起伏
庐山
观察事物
到此一游
主观片面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怎样才算真正“到此一游”
- 17
-
-
作者
陈成吒
-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精神文明导刊》
2020年第8期62-62,共1页
-
文摘
中国地大物博、山河秀丽。每到旅游旺季,各大风景名胜区都游人如织。可是,有多少人知道游玩.观光的真谛呢?且看道家宗师壶丘子、列子为我们现身说法。《列子》记载,起初,列子非常喜欢到外游玩、观光,常常拎着一个包裹,毫无目的地随风而走,且一去就是十几天。他的老师壶丘子有些好奇,就问他如此喜欢游玩,到底看中了哪些东西。
-
关键词
旅游旺季
《列子》
风景名胜区
中国地大物博
到此一游
现身说法
列子
游玩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到此一游
- 18
-
-
作者
张炜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青年博览》
2021年第17期46-47,共2页
-
文摘
人们常常用“风流才子”四个字来概括苏东坡。实际上这样说太过笼统,诚如研究者们所言,他同时又是一位能臣、辩才、旅行家、建筑师、丹青高手、诗酒天才、美食家和药草专家等,类似的头衔还可以说出许多。说到他的游历,可以大书特书,他一生走过的地方太多了。这不仅是因为宫廷的频繁差遣,一再地改变任所、无尽地起伏跌宕之故,还来自个人特异的情怀。
-
关键词
苏东坡
到此一游
旅行家
建筑师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羊羔小记
- 19
-
-
作者
顾茂芸
徐仁娟(指导)
-
机构
江苏省海安市高新区仁桥小学
不详
-
出处
《作文(5-6年级适用)》
2023年第7期44-45,共2页
-
文摘
最近,我们家新添了三只小羊,它们个个都顽皮活泼。其中,最令人操心的是那只最小的母羊。别看它长得白白净净的,可它整日在外游荡,这儿咬一口,那儿啃一口,作为到此一游的标志。慢慢地,其他两只小羊也跟着学坏了。每次我打开羊圈的门,它就以光的速度飞跑出去。一会儿的工夫,它就在菜地里不紧不慢地吃葱叶。怎么能吃葱叶呢?我想收拾它,可刚碰到它的毛,它就轻轻一跃,躲了过去,安然地在另一块地里继续吃葱叶。
-
关键词
葱叶
令人
到此一游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笑安然伴君行
- 20
-
-
作者
周小琼
-
机构
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
出处
《今日教育》
2021年第5期68-71,共4页
-
文摘
"‘昭君’到此一游,甚是想念!"看着办公桌上刚贴的便笺,那歪歪扭扭的字体映入眼帘,小陆(化名)熟悉的身影仿佛一跃脑海,思绪被拉回一年前。那时,我刚来到万州高级中学,一切都很陌生,陌生的教育教学体验也从那一刻启航。我被安排接替初二某班班主任工作兼语文教学任务。
-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体验
高级中学
班主任工作
到此一游
办公桌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