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动引起方向盘抖动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桃新 《汽车零部件》 2023年第3期61-64,共4页
针对制动引起方向盘抖动的故障展开分析,通过故障现象分析,车辆的故障现象属于高速下的冷态抖动,与制动盘的端面跳动及厚薄差超差相关。通过鱼刺图进一步分析DTV增长的原因,最终确定此制动抖动是与车轮压紧制动盘的平面度超差及制动卡... 针对制动引起方向盘抖动的故障展开分析,通过故障现象分析,车辆的故障现象属于高速下的冷态抖动,与制动盘的端面跳动及厚薄差超差相关。通过鱼刺图进一步分析DTV增长的原因,最终确定此制动抖动是与车轮压紧制动盘的平面度超差及制动卡钳盘片间隙相关。通过更换合格的车轮和回位值偏大的卡钳,并进行了验证,制动抖动现象消失。结合故障抖动车的分析,得出一套有效的制动抖动的分析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抖动 二阶振动 制动盘厚薄差 端面跳动
下载PDF
汽车盘式制动器摩擦-振动耦合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立军 缪唯佳 余卓平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0-484,共5页
本文针对9种具有不同厚薄差和端面跳动量组合的汽车盘式制动器,利用制动器惯性试验台在四种制动压力工况下进行了制动转矩和制动压力的测量,并通过阶次分析与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盘式制动器摩擦特性与制动压力波动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本文针对9种具有不同厚薄差和端面跳动量组合的汽车盘式制动器,利用制动器惯性试验台在四种制动压力工况下进行了制动转矩和制动压力的测量,并通过阶次分析与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盘式制动器摩擦特性与制动压力波动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制动盘的厚薄差和端面跳动会引起法向力的波动,进而引起摩擦系数的波动,并且摩擦系数、制动压力以及制动转矩的波动都与转速存在2阶的阶次关系;摩擦系数静态成分随着相对速度的减小和制动压力的减小而增大;摩擦系数动态部分随制动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且主要由制动盘厚薄差引起,端面跳动对其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抖动 摩擦-振动耦合关系 制动力矩波动 制动压力波动 制动盘厚薄差 端面跳动
下载PDF
多点接触模型的盘式制动器制动抖动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孟德建 张立军 余卓平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4-309,共6页
为了探索制动抖动产生机理,预测制动抖动现象,针对盘式制动器系统建立了盘式制动器8自由度多点接触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内外侧制动块、活塞、制动钳以及相互间的接触作用,且制动副摩擦系数-相对速度特性采用半经验试验模型。基于... 为了探索制动抖动产生机理,预测制动抖动现象,针对盘式制动器系统建立了盘式制动器8自由度多点接触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内外侧制动块、活塞、制动钳以及相互间的接触作用,且制动副摩擦系数-相对速度特性采用半经验试验模型。基于此模型,以实测的制动盘厚薄差为输入,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计算制动转速、制动力矩波动、制动压力波动以及制动钳振动加速度的响应。通过将多点接触模型仿真结果、单点接触模型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的时频特性对比分析发现,多点接触模型比单点接触模型在制动抖动预测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振动加速度的预测方面尤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抖动 多点接触 制动力矩波动 制动压力波动 制动盘厚薄差 摩擦系数
下载PDF
制动力矩波动台架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尹东晓 张立军 +1 位作者 宁国宝 余卓平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5年第2期117-121,155,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制动抖动的发生机理,在整车道路试验的基础上,针对某轿车的制动抖动现象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详细考察制动抖动的根源——制动力矩波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表明,制动过程中制动力矩均值及其波动值逐渐增大。制动盘... 为了深入研究制动抖动的发生机理,在整车道路试验的基础上,针对某轿车的制动抖动现象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详细考察制动抖动的根源——制动力矩波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表明,制动过程中制动力矩均值及其波动值逐渐增大。制动盘厚薄差(DTV)是引起制动力矩波动的主要原因,制动盘的端面跳动(SRO)对制动力矩波动的影响较小,温度升高对制动力矩波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制动压力对制动力矩波动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抖动 台架试验 制动力矩波动 制动盘厚薄差 端面跳动
下载PDF
基于制动器多点接触模型的初始SRO和DTV对制动抖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孟德建 张立军 余卓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3-49,120,共8页
针对盘式制动器系统,假设制动盘与制动块存在多点接触,利用制动副摩擦系数—相对速度半经验理论模型,建立了制动器多点接触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此模型,假设初始制动盘厚薄差和制动盘端面跳动具有正弦... 针对盘式制动器系统,假设制动盘与制动块存在多点接触,利用制动副摩擦系数—相对速度半经验理论模型,建立了制动器多点接触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此模型,假设初始制动盘厚薄差和制动盘端面跳动具有正弦曲线特征,以制动力矩波动、制动压力波动的时频特性及均方根为评价指标,详细讨论了制动盘厚薄差和制动盘端面跳动的阶次、最大值及相位对制动抖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动盘DTV在圆周内的阶次特征决定了制动压力波动和制动力矩波动频率与转速的阶次关系;制动压力波动对制动盘SRO敏感性较强,制动力矩波动对制动盘DTV敏感性较强,制动压力波动均方根和制动力矩均方根与制动盘SRO和DTV最大值具有线性递增的关系;制动盘端面跳动的相位差通过改变制动盘厚薄差的最大值对制动压力波动和制动力矩波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抖动 多点接触 制动盘厚薄差 制动端面跳动 制动力矩波动 制动压力波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