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制动舒适性建模与控制
1
作者 赵明强 吴宇轩 李弘志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4期80-85,共6页
影响汽车制动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工况下汽车的俯仰振动,而汽车制动俯仰受到悬架与制动力的影响。文章通过MATLAB软件建立汽车制动俯仰模型,模拟制动输入下的车辆输出,并对模型进行合理简化,找到俯仰角与制动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在... 影响汽车制动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工况下汽车的俯仰振动,而汽车制动俯仰受到悬架与制动力的影响。文章通过MATLAB软件建立汽车制动俯仰模型,模拟制动输入下的车辆输出,并对模型进行合理简化,找到俯仰角与制动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在保证制动性能的前提下减小制动力以减小俯仰振动。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将制动俯仰分成三个时期,在制动前、中期,调节制动力分配系数,以减小俯仰角,在制动后期通过设计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无线时间状态调节器,找到一种制动力的调节方法,优化汽车俯仰角,消除制动回弹现象,提高汽车在制动工况下的舒适性,使本论文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舒适性 俯仰角 建模与控制
下载PDF
基于制动舒适性的商用车EBS控制策略 被引量:6
2
作者 赵伟强 宗长富 +2 位作者 郑宏宇 江国华 杨盛楠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2-26,共5页
基于商用车EBS系统,利用踏板速度辨识驾驶员非紧急制动意图;根据滑移率到达特定值时的附着系数实时识别路面状况;根据路面条件和驾驶员舒适感限值确定最大制动减速度值;并根据前后轴荷和质心位置,对车辆前后轴的制动力进行理想分配,从... 基于商用车EBS系统,利用踏板速度辨识驾驶员非紧急制动意图;根据滑移率到达特定值时的附着系数实时识别路面状况;根据路面条件和驾驶员舒适感限值确定最大制动减速度值;并根据前后轴荷和质心位置,对车辆前后轴的制动力进行理想分配,从而建立了基于舒适性策略的EBS系统非紧急制动状态下的控制策略,并通过Truck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的方法验证了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制动舒适性 EBS系统 非紧急制动 路面条件识别
下载PDF
电液复合制动系统防抱控制的舒适性 被引量:8
3
作者 潘宁 于良耀 +2 位作者 张雷 宋健 张永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6,26,共9页
针对分布式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提出考虑舒适性的防抱控制策略.该策略使用滑模控制方法,根据车辆状态参数与轮速计算用于滑移率控制的总扭矩,将该扭矩分配给液压制动与电机.由液压制动提供基础制动力,通过调节电机产生的回馈制动... 针对分布式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提出考虑舒适性的防抱控制策略.该策略使用滑模控制方法,根据车辆状态参数与轮速计算用于滑移率控制的总扭矩,将该扭矩分配给液压制动与电机.由液压制动提供基础制动力,通过调节电机产生的回馈制动力来调节车轮的滑移率以实现防抱控制.由于减少了液压制动的增减压调节次数,增减压阀的动作频率和制动踏板行程的变化减少,提高了制动舒适性.高附、低附及分离路面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逻辑门限ABS控制策略相比,在保证ABS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该电液复合制动防抱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改善防抱过程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复合制动 防抱控制 制动舒适性 滑模控制
下载PDF
车辆舒适停车二次速度曲线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哲 刘豪 +2 位作者 党威 胡趁义 龙永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19-1726,共8页
停车制动过程中车速变为0时,车辆加速度的阶跃变化是影响制动舒适性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纵向制动工况进行控制,即对制动后期的加速度和速度重新规划,对速度的规划采用二次曲线形式。规划后车辆制动时的冲击度(加速度的时间变化率)明显减... 停车制动过程中车速变为0时,车辆加速度的阶跃变化是影响制动舒适性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纵向制动工况进行控制,即对制动后期的加速度和速度重新规划,对速度的规划采用二次曲线形式。规划后车辆制动时的冲击度(加速度的时间变化率)明显减小。在MATLAB软件中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并通过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得到了整车层面上的优化结果。针对制动舒适性与制动安全性的问题,提出制动系统“减压-保压-增压”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项评价指标良好,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提高了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二次曲线 制动输入 冲击度 制动舒适性
下载PDF
某轿车蠕行工况后制动器颤鸣声的测试分析与改进
5
作者 张军 张翰芳 +1 位作者 张伦维 胡望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6-281,共6页
随着汽车动力性能的提升以及底盘轻量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整车制动效能的功能设计要求越来越高,而市场用户又高度关注行车制动过程的舒适性。因此,如何全面考虑车辆使用的工况与环境条件,如何先期控制与充分验证各项制动性能属性,是困... 随着汽车动力性能的提升以及底盘轻量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整车制动效能的功能设计要求越来越高,而市场用户又高度关注行车制动过程的舒适性。因此,如何全面考虑车辆使用的工况与环境条件,如何先期控制与充分验证各项制动性能属性,是困扰目前汽车制动设计的技术难题。以某紧凑型轿车后制动器颤鸣问题为研究对象,系统介绍低频颤鸣声识别和排查分析的过程,基于简化的后制动器动力学耦合模型,提出增加卡钳与后扭梁之间连接板部件厚度的改进方案,并通过实车试验验证方案的有效性,可为解决类似的汽车制动低频噪声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盘式制动 蠕行颤鸣 后扭梁 卡钳 摩擦系数 制动舒适性
下载PDF
基于线控制动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制动俯仰角舒适控制研究
6
作者 张雷 王祺 +2 位作者 王震坡 丁晓林 孙逢春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3-475,共13页
车辆制动时车身俯仰角变化,尤其是停车前的“制动点头”现象,是造成制动舒适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显著影响车辆乘坐舒适性。以配备线控制动系统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线控制动系统的制动俯仰角舒适控制策略。首... 车辆制动时车身俯仰角变化,尤其是停车前的“制动点头”现象,是造成制动舒适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显著影响车辆乘坐舒适性。以配备线控制动系统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线控制动系统的制动俯仰角舒适控制策略。首先根据驾驶员输入与车速参数判断制动意图。然后根据制动意图与车辆参数,设计制动模式切换流程;然后,在舒适制动模式下,设计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前后轴制动力控制算法;另外,设计双闭环反馈电液复合制动力平顺切换控制算法;最后,通过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平台在轻度制动、正弦信号制动等多种工况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在保证制动性能的前提下,明显减小制动过程中的车身俯仰角、角速度、角加加速度,且制动距离增加不超过20 cm,显著改善了制动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制动 制动舒适性 制动意图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复合制动
原文传递
考虑舒适性的电动汽车制动意图分类与识别方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潘宁 于良耀 宋健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97-1103,共7页
液压执行机构(HCU)在电动汽车上被广泛用作电液复合制动系统的液压力精确调节机构。为改善制动舒适性,需要采用合适的制动意图分类与识别方法。提出一种以提高舒适性为目的的制动意图分类方法,将制动意图分为常规减速、紧急制动和压力跟... 液压执行机构(HCU)在电动汽车上被广泛用作电液复合制动系统的液压力精确调节机构。为改善制动舒适性,需要采用合适的制动意图分类与识别方法。提出一种以提高舒适性为目的的制动意图分类方法,将制动意图分为常规减速、紧急制动和压力跟随,并根据分类结果控制液压执行机构;提出一种制动意图在线识别方法,用于在制动过程中在线识别制动意图的类别。该方法利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使用神经网络对制动意图进行识别。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制动意图分类与识别方法后制动舒适性及安全性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意图识别 电动汽车 液压执行机构 制动舒适性 主动控制
原文传递
后驱型混合动力客车再生制动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家春 韩磊 +1 位作者 胡秋霞 肖光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39,54,共7页
针对贵州省某客车集团一辆增程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后轮驱动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和实例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城市公交车的最佳舒适性串联制动策略,修改了ADVISOR软件中自带的驱动模块,使其能仿真后轮驱动型式的客车;同时考... 针对贵州省某客车集团一辆增程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后轮驱动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和实例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城市公交车的最佳舒适性串联制动策略,修改了ADVISOR软件中自带的驱动模块,使其能仿真后轮驱动型式的客车;同时考虑到城市客车对舒适性的要求,以及根据对该车型的制动分析,提出了最佳舒适性串联制动策略,并进一步修改了ADVISOR软件中的相应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后轮驱动的最佳舒适性串联制动策略在减速过程中不仅使车辆具有舒适性,在能量回收方面也有较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轮驱动 最佳舒适串联制动策略 ADVISOR模型
下载PDF
Robust control for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under steering condition 被引量:4
9
作者 WANG ChunYan DENG Ke +2 位作者 ZHAO WanZhong ZHOU Guan LI XueSo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To minimize the auto body's posture change caused by steering and uneven road, and improve the vehicle's riding comfort and handling stabilit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H∞ robust controller of the active suspen... To minimize the auto body's posture change caused by steering and uneven road, and improve the vehicle's riding comfort and handling stabilit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H∞ robust controller of th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which consider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eering conditions on its dynamic performance. The vehicle's vibration in the yaw, roll, pitch and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suspension's dynamic deflection in the steering proces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the designed H∞ robust controller, and it introduces the frequency weight function to improve the riding comfort in the specific sensitive frequency bands to human body. The proposed robust controller is testified through simulation and steering wheel angle step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tive suspension with the designed robust controller can enhance the anti-roll capability of the vehicle, inhibit the changes of the body, and improve the riding comfort of the vehicle under steering condi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steering condition H∞ robust control sensitive frequency band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