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察今》简析
1
作者 贾秀英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3期42-44,共3页
《察今》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始皇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的集体著作。全书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余万言。八览每览八篇,六论每论六篇,十二纪每纪五篇,全书共一百六十篇。又称《吕览》。《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 《察今》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始皇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的集体著作。全书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余万言。八览每览八篇,六论每论六篇,十二纪每纪五篇,全书共一百六十篇。又称《吕览》。《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杂家类。 《察今》篇系法家言论,与法家大师韩非在《五蠹》中所阐明的“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观点一致。《察今》强调了因时变法的重要性,说明古今时世不同,制订法令,应明察当前的形势,而不应死守故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先王 制定法令 帝王 十二纪 《吕氏春秋》 寓言 期修 论世 吕不韦 楚国
下载PDF
论古代思想家对法治问题的卓越认识──兼论现代社会有效法治的保证条件
2
作者 马俊林 《理论研究》 1995年第1期19-21,共3页
论古代思想家对法治问题的卓越认识──兼论现代社会有效法治的保证条件马俊林历史实践证明,有法与无法的社会不同,“劣法”与“良法”不同,而立了法与执行法也是两回事。要使“良法”发挥实效,既要确立正确的执法意识,又要创造良... 论古代思想家对法治问题的卓越认识──兼论现代社会有效法治的保证条件马俊林历史实践证明,有法与无法的社会不同,“劣法”与“良法”不同,而立了法与执行法也是两回事。要使“良法”发挥实效,既要确立正确的执法意识,又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作为保证。一、重在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思想家 法治问题 现代社会 梁启超 有效法 监官 执法 王夫之 制定法令 古代社会
下载PDF
朱元障律己惩贪
3
作者 朱启兴 《安徽税务》 1996年第6期35-35,共1页
朱元障律己惩贪在历史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颇为清廉、节俭的帝王。他即位后,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经验,特别是元朝灭亡就是官吏腐败所致的教训,十分重视吏治。他针对官吏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大明律》,以维护中央集权。《... 朱元障律己惩贪在历史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颇为清廉、节俭的帝王。他即位后,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经验,特别是元朝灭亡就是官吏腐败所致的教训,十分重视吏治。他针对官吏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大明律》,以维护中央集权。《大明律》包据吏律、户律、礼律、兵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惩贪 《大明律》 中央集权 受贿枉法 重视吏治 王朝兴衰 处以绞刑 官吏腐败 制定法令
下载PDF
《察今》的思想和艺术
4
作者 卫思捍 王刘纯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5期114-116,共3页
《察今》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中的第八篇。吕不韦,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生平不详,死于公元二三五年。他是秦王政(秦始皇)的相国。为了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为了加强国力,吕不韦厚相结纳,蓄士三千人。他使这些食客各... 《察今》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中的第八篇。吕不韦,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生平不详,死于公元二三五年。他是秦王政(秦始皇)的相国。为了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为了加强国力,吕不韦厚相结纳,蓄士三千人。他使这些食客各抒所闻,著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万言。由于十二纪分述四季十二个月的时令和行事,所以书名叫“春秋”;又因为有“八览”,古人也称这部书叫《吕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王 思想和艺术 寓言故事 自然段 吕不韦 十二纪 《吕氏春秋》 “时” 寓言说 制定法令
原文传递
“事必躬亲”考
5
作者 陈庆华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04年第4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委任管理 毛泽东 管理思想 《圣经》 希伯莱人 部队管理 借鉴意义 消极作用 制定法令 部队建设
原文传递
匈牙利国家劳动安全和劳动事务监督委员会简介
6
作者 赵歌今 《劳动保护》 2003年第9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匈牙利 国家劳动安全和劳动事务监督委员会 OMMF 法令制定 检验机构 安全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