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宋詞學與秦觀詞制度之法
1
作者 孫虹 趙國强 《词学》 CSSCI 2018年第1期83-100,共18页
晚宋詞學皆講論制度之法,沈義父《樂府指迷》、張炎《詞源》推尊宗主,發生了從北宋周邦彦到南宋姜夔的轉移,究其實質,就是改變了所遵奉的制度之法。秦觀詞在《詞源》建構法度中的意義主要表現在音樂與表達兩大方面。在音樂層面,秦觀比... 晚宋詞學皆講論制度之法,沈義父《樂府指迷》、張炎《詞源》推尊宗主,發生了從北宋周邦彦到南宋姜夔的轉移,究其實質,就是改變了所遵奉的制度之法。秦觀詞在《詞源》建構法度中的意義主要表現在音樂與表達兩大方面。在音樂層面,秦觀比屬於張鎡門派的姜夔更有普遍示範性。而在情景交煉、過片不斷意脈、特立清新之意及句法挺異等表達層面又開啟了姜夔製詞方法。基於此,周濟、陳廷焯關於美成詞具有承前啟後集大成意義的觀點,與晚宋詞學語境並不相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宋詞學 秦觀詞 制度之法
原文传递
荀子援法入礼的政治理论与稷下学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奚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1,共8页
荀子在礼治的框架内引进了“法”作为礼治的辅助和补充,他的“法”主要是指法度、法则、规矩等刚性的、可强制执行的、可以稽查考核的制度,对于荀子的“法”,应该更多地关注其中“制度”的意义。此种制度化建设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 荀子在礼治的框架内引进了“法”作为礼治的辅助和补充,他的“法”主要是指法度、法则、规矩等刚性的、可强制执行的、可以稽查考核的制度,对于荀子的“法”,应该更多地关注其中“制度”的意义。此种制度化建设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早期儒家偏于软弱、缺乏可操作性和执行力的缺点,极大地增强了儒学对未来大一统政治的适应力。荀子礼法互补思想的提出,得益于稷下学术的理论贡献。在荀子之前,稷下黄老道家已经在礼治和法治的联手合作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为荀子的礼法互补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经验。与荀子的援法入礼不同,稷下黄老道家都是在法治的框架内吸收礼治和道德教化作为法治的补充,可称为援礼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法入礼 制度之法 稷下学术 援礼入法 礼法互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