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租房的新政治经济学解读基于住房市场和制度供需的静态分析
1
作者 高丹桂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109,共2页
本文通过对住房市场供需的静态分析,发现住房投机需求挤出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消费需求,使得他们无力购买商品房,致使住房市场供需出现常态性失衡。通过对住房制度供需的静态分析,发现住房保障政策不能全覆盖无力购买商品房的中低收入人... 本文通过对住房市场供需的静态分析,发现住房投机需求挤出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消费需求,使得他们无力购买商品房,致使住房市场供需出现常态性失衡。通过对住房制度供需的静态分析,发现住房保障政策不能全覆盖无力购买商品房的中低收入人群,使之成为"夹心层"人群;他们对住房制度变革的制度需求日益扩大,最终导致制度供需失衡。公租房就是住房市场供需失衡和住房制度供需失衡倒逼的产物,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租房 住房市场供需 住房 制度供需 新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制度供需视角下的“三位一体”农合联发展——基于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的分析
2
作者 徐波波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1期65-70,共6页
制度"需求—供给"分析框架为研究"三位一体"农合联的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三位一体"农合联的形成与农业产业链分工深化、农业技术变革、农产品市场格局转变及制度环境影响等密... 制度"需求—供给"分析框架为研究"三位一体"农合联的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三位一体"农合联的形成与农业产业链分工深化、农业技术变革、农产品市场格局转变及制度环境影响等密切相关,其运行机制主要体现为产业联结运行机制、要素联结运行机制、利益联结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加快推进"三位一体"农合联运行,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催化"三位一体"农合联联结机制、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健全"三位一体"农合联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供需 三位一体 农合联 形成机理 运行机制
下载PDF
农民创业制度环境供需失衡及优化模式构建——基于Kostova制度环境三维度框架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安 李朝晖 《新疆农垦经济》 2014年第7期15-20,共6页
农民非制度化生产状态决定其弱势创业群体地位。农民创业属生存型创业,其弱质性决定对创业环境存在较大依赖性,因此对创业环境中更为可控的制度环境研究意义凸显。受制于旧制度环境路径依赖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民创业制度环境的供给与需... 农民非制度化生产状态决定其弱势创业群体地位。农民创业属生存型创业,其弱质性决定对创业环境存在较大依赖性,因此对创业环境中更为可控的制度环境研究意义凸显。受制于旧制度环境路径依赖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民创业制度环境的供给与需求并不能有效对接,基于Kostova制度环境三维度框架视角的政策支持、服务环境、融资环境、企业家能力、社会氛围等五方面农民创业制度环境供给存在相对缺损,制度失衡制约农民创业发展壮大。有必要通过构建制度环境供给优化模式,促进农村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创业 制度供需失衡 模式构建
下载PDF
经济学供需模型的制度化改进与初步运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焦永利 叶裕民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7-57,共11页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性分析工具是供需曲线,而这一模型是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过度"简化,缺失的重要环节就是交易费用或制度安排。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对交易费用、制度安排的相关研究,在传统供需曲线模型所包含的资源配置与收入分...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性分析工具是供需曲线,而这一模型是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过度"简化,缺失的重要环节就是交易费用或制度安排。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对交易费用、制度安排的相关研究,在传统供需曲线模型所包含的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两项内容基础上,本文加入了交易费用曲线并对其做了结构化分析,构建了制度化了的供需模型,探索了当前认识条件下经济学供需模型的"统一场论"。进而,本文运用这一模型提出了资产增值的"不可能三角",需求曲线的两个镜像关系,以需求弹性推导组织要素"侵蚀"能力及合约选择定律,交易费用限定资产交易边界、暗含市场规模的界定等创新性结论,体现出这一理论模型能够深刻诠释现实经济运行的能力,希望以此为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与争论提供统一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曲线 交易费用 制度供需模型 资产增值不可能三角
下载PDF
遏制房价高企:论我国房地产市场供需制度
5
作者 袁亮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年第12期282-285,共4页
房地产包括地产和房产。它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土地和附着在其上的建筑物,二是指对这些物体所拥有的权益。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业链相当长,运输、钢材、水泥、砂石、玻璃以及装修和家居业都与之息息相关。房地产业的发展,... 房地产包括地产和房产。它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土地和附着在其上的建筑物,二是指对这些物体所拥有的权益。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业链相当长,运输、钢材、水泥、砂石、玻璃以及装修和家居业都与之息息相关。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上述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反,房地产业的衰退,不但使上述产业陷入困境,也会拖累金融业。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很容易造成银行大量贷款变成坏账,从而可能引致金融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供需制度 价格
下载PDF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敏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15期176-177,共2页
社会保障作为一个社会的调节器和稳定器,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养老保障制度的一部分,能够为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使其增加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国家也非常重视这一制度的发展。本文梳理从改革开放至... 社会保障作为一个社会的调节器和稳定器,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养老保障制度的一部分,能够为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使其增加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国家也非常重视这一制度的发展。本文梳理从改革开放至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化过程,然后从制度供需角度来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并致力于探究制度变迁的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制度经济学 制度供需
下载PDF
当前我国农业制度供给和变迁的分析
7
作者 邓大才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9-42,9,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农业制度 供需均衡制度 制度变迁 供给制度
下载PDF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邹东涛 马骁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1,共6页
在"财权上移,事权下移"的政府间财政格局下,中央和地方的纵向财政失衡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客观存在。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巨大的财政偏好,预算外资金、行政层级过多,以及中央和地方的隐性博弈等非制度化因素扭曲了央... 在"财权上移,事权下移"的政府间财政格局下,中央和地方的纵向财政失衡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客观存在。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巨大的财政偏好,预算外资金、行政层级过多,以及中央和地方的隐性博弈等非制度化因素扭曲了央地财政关系。在重启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新制度经济学作为解释现实经济的重要理论,通过完善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正式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提供"治本"的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间财政关系 隐性博弈 制度供需不均衡 交易成本 财政关系产权
原文传递
Institutional Options for the Settle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sputes in Chin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Demand
9
作者 程金华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年第3期5-26,共22页
On the basis of data obtained from a comprehensive social survey across twenty- eight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2005 (CGSS2005), we have conducted quantitativ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dis... On the basis of data obtained from a comprehensive social survey across twenty- eight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2005 (CGSS2005), we have conducted quantitativ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dministrative disputes and Chinese citizens’ purposive institutional choices in dealing with such disputes. Our study found that where administrative disputes are concerned, today’s Chinese citizens are by no means apathetic about the law. However, practical constraints mean that some of them resort to other means of dispute resolution than judicial or quasi-judicial procedures. In actuality, a two-track system exists in Chinese citizens’ resolution of administrative disputes; that is, they have the same level of demand for (quasi-) judicial channels and for Party/government channels in the resolution of disputes of this kind. In addition,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show a great variety of preferences in terms of choice of channels for dealing with such disputes.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we argue for further reflection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his kind of research today and call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institution building to show a genuine understanding of and respect for citizens’ wis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ministrative dispute rule of law institutional supply institutional demand public demand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